全新世灭绝事件
第六次生物灭绝事件
全新世灭绝事件(Holocene extinction),是现今的全新世所发生广泛及持续的生物灭绝事件。涉及的灭绝集群包括了植物及动物的科,如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爬行动物节肢动物,而大部分灭绝都是在雨林内发生。
产生影响
地球生态动态进化和灭绝是生态平衡的规律
有灭绝的,就有新物种同步诞生。等待科考去发现,由于人类活动面积不断扩大,需要适度设置原始生物森林区、草原区、海洋区、山区、湿地、湖泊区等,适合自然新物种繁育,不同的生物品种身体上,携带的病毒种群、细菌种群、真菌种群、细胞种群不同,可能构成致命的伤害和侵害。所以,原始物种区域,不要轻易进入,不要轻易接触新发现的任何物种,避免交互侵害。
统计数据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 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 即每天减少50-150种。在过去的400年中, 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以下是一组来自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最新数据 : 中国被子植物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 ;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 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 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
研究进展
地球或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期
从1500年开始,超过320个陆栖脊椎动物物种灭绝,大象、长颈鹿等大型动物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威胁。剩余物种也表现出了平均25%的衰退。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警告称,动物的灭亡和减少正是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前奏,灭绝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命名为“人类世去共栖物”时代。
脊椎动物当中,全球估计有16%到33%的物种遭受威胁或者濒危,而大型动物面临着最高的衰退率,这种趋势与之前的大灭绝事件相匹配。体型较大的动物趋向于拥有较低的种族生长率,而且繁殖后代较少。它们需要更大的栖息地来维持种族生存。
它们的体型和含肉量使它们更容易成为人类的猎杀目标。尽管这些物种代表了相对较少的处于危险中的动物,但是它们的灭亡将产生滴漏效应,这就会动摇其它物种的稳定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人类健康。
人类种群数量在过去的35年里已经加倍,而同时蝴蝶甲壳虫以及蜘蛛等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已经减少了45%。昆虫大约为全世界75%的粮食作物进行授粉,估计会对全世界食物供应带来10%的经济价值。昆虫也在营养循环和有机材料分解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存在确保了生态环境生产能力。仅在美国,天敌捕食带来的害虫防治价值每年估计达到了45亿美元。
生物多样性面临5大威胁
地球环境形势为何如此严峻,专家总结出有以下5点主要原因:
第一,生境的丧失或破碎化;
第二,外来种的入侵;
第三,环境污染;
第四,人口爆炸;
第五,过度利用。
灭绝物种
新西兰
自前1500年,在波利尼西亚人到达后就有几个物种消失:
太平洋
基于考古学及古生物学在70个不同岛屿发掘的研究发现,大量的物种因人类自3万年前在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横渡太平洋而灭绝。估计在太平洋就有约2000种鸟类因人类的到达而灭绝。这些物种包括:
马达加斯加
自前1世纪及1世纪人类到达后,差不多所有岛内的巨型动物群都已灭绝,包括:
印度洋群岛
自前1500年起,人类在岛内居住后就有以下物种灭绝
持续灭绝事件
现今物种灭绝的速度估计是地球演化年代平均灭绝速度的100倍。巨型动物群的灭绝一直持续至21世纪。现代的灭绝事件基本上是人类造成的直接影响。灭绝率已因培养在野外灭绝的物种(如麋鹿)及保存了在生态上已灭绝的物种(如大熊猫苏门答腊犀牛及黑足鼬)等而得到舒缓。一些知名的灭绝动物如下:
很多鸟类也因人类活动而消失,尤其是那些岛内的特有种和不能飞的鸟类。较知名的物种如下:
爱德华·威尔森(E.O. Wilson)以现今人类破坏环境的频率计算,估计有一半的物种会于2100年消失。美国科学促进会前主席彼得·雷文(Peter Raven)指出人类所引发生物的灭绝及物种的永久消失,远超于历史所造成的几百倍,于21世纪末将失去大部分物种。现今的生物集群灭绝都是与人类有关,如伐林及其他破坏栖息地的行为、猎杀及煮食、引入非原住的物种、污染及气候转变。联合国亦指自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世界正面临另一更坏的时期。
所有以往的灭绝事件都是因天然的地质问题,而最短的地质年代也是由数十万至数百万年计算。那些事件可能与一些突发事件所引起,如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复杂的生态相互关系亦令事件恶化。上一次冰河时期巨型动物群的消失也不确定是否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7 15:40
目录
概述
产生影响
统计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