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关
台湾地名
八通关(邹语:Pantounkua、Pattonkuan),旧称八童关、八同关,台湾地名,也是旅游景点,位于玉山之东北东方约5.5千米处,东埔之东南方约11千米处。由于八通关的地形居于中央山脉玉山山脉之间鞍部上,加上清代八通关古道日据的八通关越岭道皆于此交会,以及一条日据时期开辟,通往新高山(今称玉山)的道路也于此交会,八通关正座落于交会点上。因此,自日据时期以来,八通关仍是登山人士必经之地,因而成为一处交通要塞。
名称更迭
八通关原是指玉山,邹人以“Pattonkuan”称呼。后来,汉人将其称为“八童关”或“八同关”,泛指玉山一带之山峰群岭。然而八通关的名称更迭,从清代的记载文献中查阅可知。道光年间,周玺纂修《彰化县志》则记载山川,有介绍这么一段话:“在诸罗八同关地界”。光绪六年(1880年),《后山总图》写道:“西出八同关为林圯埔开辟后山新路”,可知当时仍称为八同关。光绪十四年(1888年),《台湾番地图》则改作“八通关”。此外,尚有一本《台东州采访册》述及八同关,胡传于任官期间内完成编纂,记载当时由云林县通至台东州的八通关古道沿途里程及地名,当中就有这么一段话:“又十八里至八同关”。光绪二十年(1894年),倪赞元编纂《云林县采访册》则记载:“八通关山又名玉山”。
再者,从台湾战后也有文献述及关于八通关的地名来由,可透过论文报告或地名书刊得知。据东华大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八同关是邹语“Pantounkua”音译而来,这地名出现于《台湾舆图》,后来被《台湾番地图》所沿用之,却舍音译而转为意译,故将八同关改称“八通关”,意指:“该地为通达四方之中枢关卡”。据陈正祥编纂《台湾地名辞典》记载:“该处为进入东台湾之要津,遂由山名转为山口之名。”据洪敏麟编纂《台湾旧地名之沿革》则是依据《云林县采访册》记载,他认为八通关是由山名转为关隘名也。据陈仲玉调查八通关古道,透过《生蕃地探险谈》记载得知,长野义虎当时观察到清人在八通关设立堡垒与关门,据说是吴光亮开辟这条古道时,利用木材于此设立一道关门,之后因古道弃置,被台湾少数民族狩猎时给取走木材,使得原有以木材建成的关门被剥削,已在日据时期不见关门。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口述历史专案小组透过信义乡当地的耆老口述,对于八通关的由来不甚清楚,因此臆测是此地可通往玉里、大水窟、东埔等地,故四通八达而得名。
然而,整理上述所翻查之文献记载可知,八通关则存在多种说法,虽然在坊间上有介绍八通关古道的书籍,可从中片面地解释得知,八通关是取自四通八达之意,对于确实的由来,目前仍有待学者进一步考究。
历史沿革
清治时期
同治十三年(1874年)发生牡丹社事件后,沈葆桢开始提倡推行“开山抚番”政策,于是兵分三路,向台湾的北部、中部、南部各辟一条道路通往东部,其中一条经由八通关的理番道路被称为中路,由吴光亮率领飞虎军,于光绪元年(1875年)开辟,由林圯埔(今竹山)至璞石阁(今玉里),总长二百六十五里,即今称“八通关古道”。八通关古道完成后,清人在沿线各要隘扎营驻守,其中在八通关因处于交通要塞,清人于此设立大营。随邵友濂继任巡抚后,因台政紧缩,使理番政策受挫,不久理番道路便告吹,悉归荒芜。1987年,经过杨南郡等人调查八通关这处大营后,发现呈长方状高台,由夯土墙所围,即今称清代八通关营盘址。此外,也在现场拾获青花瓷碗、印花青花瓷盘等多件残片,经陈擎光女士鉴定得知,这些残片都出自福建。吴光亮曾在八通关山顶立下“过化存神”碑,俗称水窟碑,如今此碑已不见踪迹。
日据时期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因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割让给日本后,日军来台第二年,便派陆军中尉长野义虎探察山情,沿八通关古道花了17天走完全程。据长野义虎登上八通关所见情景,越过山岭后可见辽阔的原野,此处旁有一条小溪流经,左边可见玉山壮势,西北方则为断崖,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险隘。台湾总督府为实行理蕃政策,得将势力深入山区,便于治理山地台湾少数民族,故于大正八年(1919年)重修八通关古道,大正十三年(1924年)竣工,这条警备道路被命名“八通关越横断道路”或“八通关越道路”。八通关越道路完成后,沿线设立警察驻在所监视山情,其中在八通关是八通关古道、八通关越道路交会点,也是连接通往新高山及阿里山的道路,日警不仅设驻在所,也设接待所、办公室、宿舍、挑夫房舍及浴室等设施,当时有电话线可通到八通关驻在所,与对外联系。此外,为因应八通关是处于地势上要塞,也设立哨岗、瞭望台、战壕、靶场等设施,另有设一处角力场,以供每年举行角力竞赛之用。陈仲玉曾上山踏勘八通关,认为日警是将驻在所建筑于清代营盘址之上,以致遗址整个被破坏掉。后来,据杨南郡等人的踏勘发现,在八通关的清代营盘址与日警驻在所,两者间距离约120米,相对位置上处于一南一北。日据后期,因山情趋于稳定,当时提倡登山运动的日人,由于攀登新高山(今称玉山)颇多,其中经由八通关沿荖浓溪谷上行至新高山,此条路线是仍其沿用之。
战后
二次大战结束后,由东埔登往八通关的日据越岭道曾一度毁于台风崩塌,经林灶等人为开采金矿而率人修复,成为日后登山人士所利用之山径。据林一宏调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之后,为免除山区治安问题,使逃犯有藏匿之处,将偏远山区的驻在所给焚毁。八通关驻在所是否此时被焚毁,目前因缺乏佐证,故无法确定,仍需要调查学者进一步考究得知。
1970年代,行政院计划新辟三条东西横贯公路,经过选线与踏勘后,将三条横贯公路核准办理,其中一条通过八通关的新中横公路。最初,计划拟议开凿隧道,并直接将公路横亘于八通关草原上,使学者与保育人士引起关注,为此有王鑫林俊义、陈仲玉等学者前往踏勘调查,张祖璿、张丰绪赵耀东周宏涛、马纪壮等多位政务委员以及营建署长张隆盛,协同费骅先生以70岁高龄走在八通关视察新中横公路。1983年6月,内政部营建署向台湾省公路局提出三项原则:不超过海拔2600米、不经过八通关、避让玉山国家公园。后来,因玉山国家公园的设立,以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认为,公路开辟会对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直到行政院放弃兴建计划,使八通关拥有文化史迹、生态栖地、自然地景等得以保留下来。
现今,八通关属于玉山国家公园管辖,由于八通关古道、八通关越岭道于此交会,可通东埔、玉山、大水窟、玉里,为登山人士来往必经之地,因此曾经有间山屋设置八通关驻在所遗址上,以供登山人士住宿之用,但因久失未修,山屋已严重毁损,如今已被拆除。此外,在八通关设有停机坪,以便于进行山区救援。据《台湾全记录》实地踏勘,发现通往八通关的日据古道,无论从东埔入山或是自大水窟下来,全毁于莫拉克台风造成大面积崩坍。然而,约在1970、80年代左右,前往八通关的路况,好到可沿郡大林道开车进来,如今古道崩坍严重处可由顶棱直泻至溪谷,使前往八通关的路况倍感困难。不过,八通关草原并未受到莫拉克台风影响。
地理
气候
依据《南投县志》记载显示,八通关年均温4.9℃,8月份是最暖月,月均温不过10℃,其余月份大多处于低温寒冷的气候,当中的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月均温2.3℃,由于冬季会有霜雪,在夏季是云雾弥漫,故该地属于寒带重湿气候(AC'),然而受到鞍部地形的影响,容易产生逆温现象,夜晚气温较白昼来的高。郭城孟在《八通关草原生态之研究》所做报告,对八通关采用的气候资料是依据玉山气象站于1944年~1973年的统计,显示出雨量集中于5月~8月,呈现夏雨冬干的降雨模式,年均温3.8℃,最暖月均温7.4℃,最冷月均温零下1.4℃。对于八通关的降水量,在上述所引用的资料上并未有提供其数据,若取最近测站提供的降水量统计,可由中央气象局玉山气象站得知,1981年~2010年所得降水量 3071.3 毫米。有鉴于八通关当地的气候能确实反映,得仰赖专家学者前往现场架设仪器,实地进行长期监测的气象工作,但碍于八通关仍未有气象站,使得要取用长期的统计数据,仅能经由附近的玉山气象站得知。
地形
八通关是一处鞍部地形,最低点海拔约2800米,东西之间被中央山脉与玉山山块所夹,来自玉山主峰延伸之棱线,则是通过金门峒断崖、八通关草原,然后再由八通关山继续向东与秀姑峦山相接,构成中央山脉与玉山山块连成一线。这条线在水文发育上为一条分界线,分隔浊水溪水系与荖浓溪水系。就位置而言,八通关西北方是金门峒断崖,为陈有兰溪源头处,南方有荖浓溪流经,以及一条郡大溪在八通关东北方。八通关周边水文的发育,主要受到构造线的影响,比如郡大溪、荖浓溪流经八通关附近,便开始呈近九十度,分别转向北流、向南流,以及陈有兰溪则是顺沿构造线向西北流去,使得源头处出现金门峒断崖,这处断崖由棱线直泻而下至陈有兰溪之溪底,如此落差约有580米,相较于荖浓溪仅180米。据潘以文的实地勘查发现,八通关的地形相当开阔,显示可能是古河道,原属于荖浓溪的支流,被陈有兰溪向源侵袭所截断,其谷地则因长期侵蚀而成一条反向河,使地表的雨水沿着地形流入陈有兰溪。麦觉明在《MIT台湾志》节目中探访八通关,草原上谷地顺着地形延伸到金门峒断崖便消失,此现象反映出该地可能为断头河。目前,陈有兰溪在金门峒断崖正持续发生向源侵蚀,未来会对荖浓溪发生河川袭夺现象。透过这种发育现象,反映出地形上一条分界线,分隔出中央山脉与玉山山块,八通关出现鞍部地形正好被分界线通过。据陈淑桦调查报告中指出,在八通关往西望去的河谷,发现连接玉山北峰与八通关鞍部呈U形谷,这地形的发育可能与冰川侵蚀造成冰斗有关,以及在八通关山屋遗址东侧有出现冲积的层理,可能是由冰水堆积造成。
地质
八通关位置恰为庐山层与玉山主峰层(佳阳层)之接壤地带,在地质上属于第三纪轻度变质岩区,以往都被地质学界称为新高层,经李春生对古第三纪地层的划分,玉山主峰层得以出现,在何春荪所著《台湾地质概论》中,则是将玉山主峰层纳入佳阳层底部,因此有些文献记载上会采用佳阳层来取代。八通关汇集郡大溪断层、荖浓溪断层、陈有兰溪断层,呈辐射状延伸,王文能推测认为有一条向东倾斜之高角度断层经过,这条金门峒断层的位置存在,在地质学界仍有待商榷。此外,尚有一条构造线是来自北方,向南顺沿郡大溪、荖浓溪,最后至六龟与屈尺断层结合,因八通关位置恰为两溪之间,正是被梨山断层(匹亚南构造线)直切而过。何春荪则透过这条构造线,将地质分隔出脊梁山脉亚带、雪山山脉亚带,八通关则属于雪山山脉带。有关于地层的露头,从东埔行经观高之步道途中,可见金门峒断崖因板岩与页岩的色泽不同,呈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八通关曾计划被新中横公路通过,因此这一带的地质资源有做了调查,发现石英片岩、含金石英脉。石英片岩可当硅石开采,但规模不大且非连续性分布,纯度颇佳甚少,故开采有限。含金石英脉分布较广,除了在八通关有被发现,顺沿八通关古道往大水窟方向,可见中央金矿、白洋金矿两座已关闭的矿场。
生态
植物
八通关面积约100公顷,有一半以上被草生地所覆盖,其中以玉山箭竹覆盖率占80%,为当地植物社会中优势种,平均植株高度介于40~100厘米,接近山沟则可生长150厘米以上,形成一片广大的“八通关草原”。由于八通关周边的山顶并没有铁杉、冷杉台湾二叶松等植物出现,据郭城孟从陈玉峰的调查报告中认为,八通关草原的原貌应是铁杉森林,但由于山顶风化甚剧,地表干燥,有地层裸露或碎石地出现,使植被覆盖度低,不易植生附着。
刘儒渊曾对八通关地区调查,将人为游憩对八通关生态的冲击程度分析,发现途经八通关这一段登山步道,有部分已经发展出蚀沟,并以玉山箭竹为指标,在八通关山屋周围以及步道两侧3米遭受人为冲击最高,出现植被覆盖率减少。八通关的植物社会可分成六型,铁杉森林、台湾二叶松森林、马醉木红毛杜鹃灌丛、玉山箭竹草生地、高山芒—玉山箭竹草生地、高山芒—玉山箭竹草生地及枯木林。
铁杉森林分布在山沟或紧邻溪谷之陡坡,然而综观整个玉山地区的植物社会来看,北坡是铁杉森林,南坡是台湾二叶松森林,但对于八通关出现如此分化现象,可能与火灾干扰有关连。从1983年1月4日、1993年2月25日两次发生火灾,透过航测技术拍摄的影像可知,火势蔓延受限于地形,主要是往东西方向延伸,燃烧长度达3930米,由于往上烧至棱线会被季风吹袭给阻挡,往下烧至山沟、溪谷,火势会因地表潮湿而停止蔓延,使得这一带铁杉森林被幸存下来。据分析,起火点可能在八通关山屋附近,但也不排除是冬季天干物燥,林木含水分低与地表堆积枯叶而产生自燃。八通关的植被景观呈上部枯木林立,下部却林木参天,据生物学家郭城孟的研究推断,出现如此反差,可能受到火灾干扰所致,使得原本有生长台湾二叶松,火灾后残留下白木林。玉山箭竹与高山芒混生的草生地,八通关草原大部分植被属于此型构成。玉山箭竹草生地分布较于集中,在八通关中央之低洼处全被玉山箭竹所涵盖,构成一片玉山箭竹为优势的社会。
动物
1983年,新中横公路计划路线预定通过八通关,国家科学委员会为此委托林俊义等人前往八通关调查野生动物,自玉山国家公园成立后,此后陆续有不少调查动植物资源的报告出来。因此,从这些历年来报告中记载可知,玉山国家公园拥有的动物种类、数量及栖地状况,当中因八通关位处玉山国家公园,基于生态的维护,减低人为干扰,如今属于生态保护区,会对登山者进行管制。
据林俊义对八通关地区所做的动物资源的调查指出,哺乳类有14种,鸟类有81种,其中在森林、水域等栖地就有72种,爬虫类有百步蛇龟壳花、台湾赤炼蛇等三种,两栖类有台湾山椒鱼楚南氏山椒鱼等两种。据当地的台湾少数民族口述采访得知,在政府尚未计划开辟新中横公路之前,便经常到八通关草原狩猎,因此使水鹿在八通关草原绝迹。出没于草原区的鸟类有朱雀、星鸦鹪鹩煤山雀金翼白眉黑长尾雉、黄羽鷃嘴、火冠戴菊鸟;出没于森林底层的鸟类有深山竹鸡、蓝腹鹇莺科鸟类。由于习性或人为干扰等因素下,有些动物会选择将栖地迁移或是采取夜行觅食,比如:台湾野猪的垂直活动范围广泛,在2800米以上山区可生存,然而族群却迁往低海拔的阔叶林地活动;高山田鼠活跃于玉山箭竹丛内,喜好夜间于草原或森林里栖息活动。
据林良恭等四人在野外调查可知,八通关富有稠密生长的玉山箭竹,可见中小型动物会在箭竹丛活动,从现场采集到粪便判断,黄鼠狼曾在八通关草原出没。距离八通关不远的八通关山附近,曾发现有水鹿活动的迹象。八通关通往玉山方向的荖浓溪谷中,曾发现长鬃山羊的粪便以及骸骨,唯独足印仅出现在八通关古道。据登山人士于1987年行经八通关附近,有听见疑似台湾黑熊的吼声,然而在报告中并未记录到台湾黑熊出没的踪迹或吼声。此外,根据动物的习性与栖息环境可知,白面鼯鼠台湾猕猴遭受人为的干扰是最低,其中以台湾猕猴不惧人,曾在距离八通关六千米荖浓溪床的岩石上,有发现到台湾猕猴留下的粪便,由于活动范围广泛,从溪谷到树冠皆是它的活动空间。
旅游
登山发展
因八通关位居玉山山块与中央山脉之间鞍部上,周边群山围绕,加上清代兴建的八通关古道与日据时期修建八通关越岭道,还有一条也是日据时期开辟,可联络通往新高山(今称玉山)的道路,其三线汇集于八通关,故使前往者都得经由登山走访才能抵达。最初,由清政府为开山抚番而入山辟建道路,至日据初期则以研究、调查为目的而入山踏勘,经日据后期改为观光发展,直到国民政府迁台后,实行山地管制而阻碍登山活动的发展,之后随政策改变才逐渐开放,演变至现今仍持续采用入山证管制,但八通关属玉山国家公园所辖生态保护区,故需要办理入园证。
由于日本接收台湾之初,对台湾有诸多不明需要调查,以便进行治理及提供研究之用,然而真正展开登山旅游是台湾山岳会成立之后,因此旅游发展在日据时期可分前期、后期。前期大多是为学术调查而进行山地探勘,据伊能嘉矩离开楠仔脚万,探访东埔社并住宿一晚,从当中得知台湾少数民族若要到八通关,只花上半天的时间即达,山上立有“过化存神”碑文。鸟居龙藏森丑之助则为调查台湾少数民族,曾多次经过八通关,行走于阿里山、新高山、中央山脉之间。齐藤让为绘制地形图,由集集经过八通关,实地前往新高山勘查地形。后期则是台湾山岳会的成立,以及台湾总督府提倡观光政策,陆续兴建改善登山道路及山屋,加上1914年完成五年理蕃计划后,还有1930年发生雾社事件后,这都使日警加强山地治安,故使登山活动的风气也就应运而生,当中又以学校为旅游及教学的目的进行登山活动。台北一中(今建国中学)、台北高校(今台湾师大)、台北第三高女(今中山女中)、彰化高女(今彰化女中)等校皆由新高山下八通关,或是由东埔入山,经八通关上新高山,当中的台北高校则选择登新高山之后,也顺登八通关山。台湾山岳会或由其它单位主办的登山活动中,无论是纵走中央山脉或攀登新高山,其路线都会经过八通关此地,登山路线仍然沿用,成为登山旅游的热门路线。
二次大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的初期,由于历经战火摧残,各项建设是百废待举,如此的民生经济不足以支持旅游发展,加上颁布《平地人民进入山地管制办法》而限制了登山旅游活动。直到1956年之后,政府提倡观光发展,由行政院送至立法院审议《发展观光条例》通过,才逐渐放宽入山的限制。1968年出现“入山游览证”,人民才得以登山游览之名入山活动。1970年之前,经过林文安等四人将台湾各山岳攀登及探勘,于1971年完成中央大脉大纵走活动后,大抵选出一百座海拔10,000呎之山岳为“台湾百岳”,加上后续各项经济建设完成对山区公路,以及当时的民生经济发展趋于改善,各地民间组成的山岳社团也纷纷出现,此后登山旅游活动便趋于盛行。
登山旅游
八通关在地理位置上,正好是汇集来自西、北、东三个方向的登山路线,向北至观高便分岔出两路,一条是继续沿八通关越岭道下行至东埔,另一条是通往郡大林道,至于东西方向的路线,为联系中央山脉与玉山山脉,其中往西方向之路线,可攀登玉山群峰,比如玉山主峰、玉山北峰、玉山东峰皆是,由八通关便开始脱离八通关越岭道的路线,而在反方向,往东可达中央山脉南二段,比如秀姑峦山、大水窟山、达芬尖山皆是,这些山岳在台湾登山界被列入“台湾百岳”的排名内,即使在八通关草原上,仍有一座百岳依傍著。八通关山海拔3245米,登山口距离八通关草原约1小时步程,一旁的八通关西峰则可俯瞰整个八通关草原的面貌。此外,还可见到金门峒断崖与荖浓溪谷之间的棱脉,一直往上延伸至玉山主峰,若登山人士选择从玉山主峰下八通关,便可走在路上看见这条棱脉向东延伸,被一处鞍部给隔开,然后再由八通关西峰,通过八通关山,继续向东延伸至中央山脉,这处鞍部就是八通关草原。
从东埔入山者,抵达八通关草原之前会先转个弯,之后视野会突然开阔,如同《MIT台湾志》主持人阿Ben所述:“好像从巷子里出来,看到大马路的感觉。”再往前行,现场可见遗留下日据时期的产物,当中最显目的是八通关驻在所的地基与两根伫立着门柱,然而目前未能得知地基的占地面积多少,仅从1930年代拍摄八通关驻在所的照片可知,当时存在着有六栋的房舍,四周被铁丝网围住,此为当时日警在山地常用的防御工事。此外,还可找到一些玻璃酒瓶,瓶身标示“台湾专卖局”,此为日据时期遗留下来。《台湾探险队》曾经探访过八通关,据该节目所翻查文献记载,知道当时的八通关不仅有驻在所、宿舍,甚至小学、杂货店、疗养所也有,形同一座社区般。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3:25
目录
概述
名称更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