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仲侈,姓公仲,名侈,一名公仲朋。春秋战国时期韩国重要臣子,韩宣惠王时期得到重用,力主结好秦国连横,后秦韩交恶后,率军坚守宜阳,失败后重新与秦国交好,并为韩国取得了重要城市武遂,后参与储君之争,抵御了楚国的进攻。
人物生平
并用之祸
韩宣惠王继位后,对摎留说:“我想并用公仲侈、公叔执掌国政,是否可以?”摎留回答说:“不可以。晋国并用六卿执政导致国家分裂,齐公并用田成、监止导致齐简公被杀,魏国并用公孙衍、张仪失去了西河之外的土地。如果并用二人,谁实力强就会树立自己的党羽,实力弱的就会借助外国势力,这样国家就危险了。”韩宣惠王没有听从。
让城事秦
韩宣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17年),由魏国公孙衍主导的魏、韩、赵、燕、楚合纵抗秦之战被秦军粉碎,秦国为了打击报复,派樗里疾进攻韩国,
秦国军队在
脩鱼打败
韩国军队,在
浊泽俘虏韩国将领申差等人。韩国危急,公仲侈对韩宣惠王说:“合纵的盟国并不可依靠。现在秦国想攻打
楚国已很久了,大王不如通过
张仪向秦国求和,以一座名城贿赂秦国,准备战甲,与秦国一同南下攻伐楚国,这是用一失换来两得的计策。”韩宣惠王同意。于是小心秘密派公仲侈上路,准备到西边与秦国讲和。
楚怀王得知这一消息十分害怕,便听从
陈轸的计策。于是警戒楚国四周边境,发兵声称救援韩国。命令战车布满道路,派遣使臣,带很多车辆、钱币前往韩国。对韩宣惠王说:“我们国家虽然弱小,已派出全部军队。希望韩国大展心愿对付秦国,我们将全力以赴帮助韩国。”韩宣惠王听到这话非常高兴,于是停止让公仲侈出使秦国。公仲侈说:“大王不能这样啊,真正进攻我们的是秦国,虚张声势援救我们的是楚国。大王靠着楚国救援的虚名,而轻易与强大的敌人秦国绝交,大王必定要被天下人大大讥笑。再说楚、韩不是兄弟国家,又不是一向相约而共谋攻伐秦国的。到已经有了秦、韩联兵攻伐楚国的迹象,才发兵声称援救韩国,这一定是陈轸的计谋。而且大王已派人报告秦王我们要与他讲和,现在不去,是欺骗秦王。轻易欺骗强大的秦国而相信楚国的谋臣,我担心大王必定要对此事后悔。”韩宣惠王不听,于是与秦国断绝关系。秦王因而大怒,增加兵力攻打韩国,两国大战后,果然楚国援军不来救韩。
秦军最终击破韩军于岸门(今河南省许昌县河街),太子韩仓被送往秦国作为人质,交好秦国。韩王最终还是听取了公仲侈交好秦国的意见。
助魏连横
此时的魏国也因为之前的合纵而与秦国结怨,秦国派张仪游说魏国退出合纵,而与秦国连横。
有人对公仲侈说:“双胞胎长得很相似,只有他们的母亲能分辨出他们;利与害表面上也很相似,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分辨清楚。现在您的国家利、害相似,正如双胞胎长得相似一样。能用正确的方法治理国家,就可以使君主尊贵,身心安稳;否则,就将让君主卑贱,身陷危境。
如果秦、魏两国联合成功,却不是您来促成的,那么韩国一定会遭到秦魏两国的谋算。如果韩国跟随魏国去讨好秦国,韩国就成了魏国的附庸,必将受到轻视,君主的地位就降低了。秦国和韩国友好以后,秦国一定会安置它所亲近的、信任的人,让他在韩国执掌政权,以此巩固秦国的势力。这样,您就危险了。如果您和安成君帮秦、魏联合,成功固然是福气,就算不成功也是好事。秦、魏两国联合成功,而且是由您来促成的,这样,韩国就成了秦、魏两国往来的通道,韩国的地位肯定会得到提高,君主也会更受尊重。安成君在东面受到魏国的重视,在西面得到秦国的尊崇,掌握着这样的优势,可以替您向魏、秦两国的君主索取好处,将来分封土地,成为诸侯,这是您头等的功业。
至于使韩魏相安无事,您终身能做相国,这是您次一等的功业。这都能使国君尊贵自身安稳。再说秦魏两国不可能长期友好下去,秦国恼怒得不到魏国,必然会亲近韩国以便遏制魏国,魏国也不会永远听从秦国,一定设法和韩国修好来防备秦国,这样您就可以像选择布匹随意剪裁一样轻松应付。如果秦魏两国联合,那么两国都会感激您;如果不能联合,那么又都会争着讨好您。这就是我所说的成功了是福气,不成功也是好事的道理,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 公仲侈于是听从张仪的意见以韩国出现饥荒为理由,劝说韩王运粮到河外。魏国十分惊恐。
前317年,魏国君主魏襄王宣布退出合纵。
连横事秦
有人对公仲侈说;“现在有一种做法可以对国君尽忠,对国家有益,对自己有利,希望您去实现它。如今假如天下诸侯分散着去服事秦国,那么韩国是最受到轻视的;假如天下诸侯联合起来背离秦国,那么韩国是最弱小的;如果天下诸侯联合对抗秦国的做法断断续续,那么韩国就是最先遇到危险的,这是统治国家、统率百姓的大患。现在如果您让韩国先同秦国联合,天下诸侯跟从韩国,这是韩国带领天下诸侯侍奉秦国,秦国一定会深深地感激韩国。韩国同天下诸侯一样朝拜秦国,却独自领受了秦国深深的感激,您实行这样的计策,这对于国君来说,也算是最忠心了。如果天下诸侯不同秦国联合,秦国发布命令却没有谁听从,秦国必然会兴兵讨伐不服的诸侯。秦国长时间地与天下诸侯结仇交战,战争没有结果,韩国趋机休养土卒、百姓等待有利的时机,您推行这条计策,这对于国家,也是非常有益的。从前,周佼让西周同秦国亲近,受封予梗阳;周启让东周同秦国联合,受封于平原。现在如果您让韩国亲近秦国,韩国的重要之处比起两周来,无可计数,而秦国争着与韩国结交的愿望,超过同两周结交时的万倍。如今您如果让韩国在天下诸侯之前同秦国联合,秦国一定会推举您为诸侯,来昭示天下,您推行这条计策,这对于您自身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希望您加紧努力实施。”公仲侈于是力推连横。
中立之术
有人对公仲说:“处理政事的人要多从国人那里听取意见,并不一定要从贵族那里听取。因此敝王从市井中听取俗谚,希望您也能听一听臣下的意见。您在秦王那里请求让韩国不倾向齐、魏任何一方,秦王没有答应,您就亲近公孙奭为难甘茂,勉励齐国军队并鼓励进攻魏国,楚国、赵国都成了您的仇敌。臣下担心韩国将以此为祸患,希望您再次向秦王请求允许韩国保持中立。”
公仲说:“那将怎么办呢?”
那个人回答说:“秦王认为公孙奭亲近您,因而不会听信公孙奭,甘茂同您不友好不会替您说话,您何不通过行愿来向秦王传话呢?行愿做秦王的大臣很公正,臣下请求让行愿替您对秦王说:‘齐国、魏国联合与分裂,哪种情况对秦国有利?齐国、魏国背离与联合,对于秦国来说,哪种情况会使秦国更强大?’秦王一定会说:‘齐、魏分裂,秦国地位就显得重要。齐、魏联合,秦国就无足轻重。齐、魏背离,秦国就会更强大,齐、魏联合,秦国就会变得弱小。臣下就会让行愿说:‘如今大王听信公孙奭,用韩国、秦国的军队响应齐国而去进攻魏国,魏国不敢应战,将土地归入齐国,同齐国联合,这样秦国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臣下认为公孙奭不忠心。现在如果大王听信甘茂,用韩国、秦国的军队凭据魏国攻打齐国,齐国不敢应战,不要求魏国割让土地就同魏国讲和,这样秦国也会变得无足轻重,臣下认为甘茂不忠心。因此大王不如让韩国保持中立来打击齐国,大王声言援救魏国来壮大魏国的声势,齐国、魏国彼此不会听从,一定会长时期遭受战事的困扰。大王想这样做,就可以让公孙奭取信于齐国,替韩国攻取魏国的南阳,换得韩国的谷川归属秦国,这是惠王的愿望。大王想那样做,就可以让甘茂取信于魏国,用韩国、秦国的军队凭据魏国来打击齐国,这是武王的愿望。臣下认为让韩国保持中立来攻击齐国,是秦国最紧迫的事。公孙奭亲近齐国而不肯对公仲侈说,甘茂受到冷遇而不敢进言,这两个人,是大王的祸根,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
宜阳之守
韩宣惠王死后,韩仓继位,即韩襄王。此时秦国支持张仪的秦惠文王已经去世,继位的秦武王不喜欢张仪的为人,各国听说连横主持者张仪不受信任,纷纷重新加入合纵运动。秦武王便于前308年派甘茂进攻韩国的宜阳。
宜阳有韩材士十万,粮食可以支用好几年,公仲朋在附近统领20万大军,楚将景翠也在边境依山扎寨,相机援救宜阳。因此,由于韩国军队实力强大,秦、韩两军交战五个月,不分胜负。秦军围困了宜阳,游腾对公仲侈说:“您为什么不把蔺、离石、祁等地归还赵国,用得到赵国人质为条件,答应给赵国土地,那么楼缓一定会失败了。集结韩国、赵国的军队进逼魏国,楼缓一定会失败。韩国、赵国联合在一起,魏国必然会背弃秦国,甘茂一定会失败。用奉送成阳之地给齐国的办法在齐国资助翟强,楚国一定会失败。等到秦国遭到失败的时候,秦国就失去了魏国的支持,宜阳一定不会被攻下的。”公仲侈没有采纳。
甘茂进攻宜阳未能攻克,秦国部队死伤很多。秦国的右将军尉对他说:“您不用兵法指挥士兵作战,一定要陷入困境。”甘茂说:“我客居秦国而为秦相,因进军宜阳使秦王喜欢,现在宜阳攻不下来,樗里疾在国内毁败我,这就使我没有立功之日了。如果我明天进军还拿不下宜阳,就以宜阳郊外为我的葬身之地吧。”于是他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嘉奖有功的人员。最终,公仲侈损失六万人,宜阳失守。楚将景翠趁机进攻秦国,秦国由于损失也较重,立即献地求和。公仲侈也亲赴秦国,向秦王谢罪求和。韩国重新与秦结好。
武遂取舍
宜阳之战后,公仲侈想要秦国归还武遂,他派苏代对秦国宜阳将军向寿说:“野兽被围困也能撞翻猎人的车。您攻破了韩国,侮辱了公仲侈,公仲侈收拾了韩国的残局又重新来侍奉秦国,他自认为一定可以得到秦国的封赏。现在您使秦、楚和解,使楚王在国内把秦地杜阳封赏给小令尹。秦国、楚国联合起来,再次攻打韩国,韩国一定会灭亡了。公仲侈将亲自率领自己的党徒到秦国来拚命,希望您仔细考虑一下。”
向寿说:“我把秦国、楚国联合起来,并不是想以此来对付韩国,您替我告诉公仲侈,说秦、韩的邦交可以缔结了。”
苏代回答说:“有些话希望再对您说一说。谚语说:‘尊重别人所尊重的,就受人尊重。’现在秦王亲近您,比不上亲近公孙奭;他信任您,比不上信任甘茂。如今这两个人都不能接近国事,而惟独您能同秦王决断国事,这是因为他们有过失。公孙奭同韩国亲近,而甘茂同魏国亲近,所以秦王不信任他们。当今秦、楚争霸,而您却同楚国亲近,这与公孙奭、甘茂走的是同一条道路。您用什么表现出与他们不同呢?人们都说楚国多变,而您却一定要帮助它,这是要自求富贵。您不如和秦王谋划应付楚国的多变,善待韩国防范楚国。如此,就没有祸患了。韩国先是把国家政事交给了公孙奭,而后又把国家政事委托给了甘茂,这样韩国才成了您的仇敌。现在您声言亲善韩国来防范楚国,这是推举外贤而不回避仇敌的举动。”向寿说:“我很想同韩国和好。”
苏代答说:“甘茂答应公仲侈归还韩国的武遂,让宜阳的百姓返回家园,如今您平白收回武遂,想同韩国和好很难啊。”
向寿说:“那么怎么办呢?武遂难道永远不能收回了吗?”
苏代回答说:“您为什么不凭借秦国的力量替韩国向楚国求取颍川?这本是韩围的寄地,您一旦求得,这就使您的命令能在楚国得以执行,并且用楚国的土地使韩国感激您的恩德。您如果不能求得,这样韩国、楚国的怨仇就不能化解,它们就会竞相投靠秦国。秦国、楚国争霸,您指责楚国,拉拢韩国,这会对秦国有害。”
向寿说:“怎么办呢?”
苏代回答说:“这是件好事。甘茂想依靠魏国攻取齐地,公孙奭也想依靠韩国夺取齐地,现在您把夺取宜阳作为战功,拉拢楚国、韩国安抚它们,并且声讨齐国、魏国的罪过,因此公孙奭、甘茂就将失去权势。
公仲侈又派韩珉去秦国要武遂,又担心楚国恼怒。唐客对公仲侈说:“韩国侍奉秦国,是准备要回武遂,这不是敝国所憎恨的。韩国得到武遂后,那样的形势下才可以亲近楚国。我愿意谈几句,并不敢为楚国打算。观在韩国的父兄,得到众人支持的没有做相国,韩国不能独立,势必不会亲近楚国。楚王曾说:‘我想用全国的力量帮助韩珉做相国,可以吗?韩国父兄厌恶韩珉,韩珉一定会让韩国维护楚国。”公仲侈听了很高兴,就向大臣们推荐唐客做官,让他掌管韩、楚两国之间的事务。
前306年,秦国归还武遂给韩国。起初,公仲侈因为宜阳之战的关系仇视甘茂,但武遂归还后,公仲侈对甘茂的态度有了改变,秦王却因此怀疑甘茂有私心。
储君之争
韩襄王有韩伯婴、韩咎、韩虮虱(几瑟)三个儿子,公仲侈比较偏向几瑟,公叔比较偏向韩咎。长子韩伯婴死后,韩咎、韩几瑟争夺继承人的位置。公叔有齐国、魏国的支持,而几瑟有秦国和楚国的支持,楚国使者郑强许诺将新城、阳人送给几瑟,以帮助几瑟夺权。齐国听说后立即攻击韩国。几瑟只好出奔到了楚国。公叔想要杀掉几瑟,却因为公仲侈支持几瑟而不能得手。苏代对韩咎说:“几瑟流亡在楚国,楚王特别想把他送回国。现在十几万楚军驻在方城山北边,您为什么不让楚国在雍氏城的旁边建起一座万户的城邑。这样,韩王必定派兵去救雍氏,您一定做统帅。您就可以利用韩楚两国的军队拥戴虮虱,把他接回韩国,将来他完全听从您是一定的,他一定会把楚韩边境封给您的。”韩咎听从了他的计谋。
于是楚国包围了雍氏。
雍氏之围
韩襄王十二年(前300年),楚国包围了韩国的雍氏城,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国没有为韩国发兵,只派公孙昧到韩国。公仲侈说:“您认为秦国将援救韩国吗?”公孙昧回答说:“秦王的话说‘我经过南郑、蓝田出兵到楚国以等待韩军’,看来不能会合了。”公仲侈说:“您认为真会这样吗?”公孙昧回答说:“秦王必定是效仿张仪以前的计谋。
楚威王进攻
魏国时,张仪对秦王说:‘与楚国联合攻打魏国,要是魏国屈服投降楚国,而韩国本来又是魏国的盟国,这样秦国就孤立了。我们不如出兵以迷惑它们,让魏、楚两国大战,秦国就可占取西河以外的土地然后撤军回来。’现在的情况是秦国假言支持韩国,其实暗中与楚国和好。您指望秦军到来,一定会轻易与楚军交战。楚国暗中知道秦军不会为您出力,将轻易与您对峙。如果您与楚军交战而能战胜楚军,秦军就将与您一同攻打楚国,到三川地区耀武扬威,然后回国。您如果不能战胜楚国,楚国就将扼守三川,您就无法得救。我私下为您担心!司马庚三次往返于
郢都,秦国左相甘茂和楚相
昭鱼在商於会晤,表面上他说昭鱼入秦是为商讨让楚国撤回攻打雍氏的军队,实际上好像有默契啊。”公仲侈害怕,说:“既然这样,那怎么办呢?”公孙昧说:“您必须先依靠韩国的力量,再去指望秦国,先想定自己的对策,再对付张仪的旧计。您不如赶紧去与
齐国、楚国联合,齐国、楚国必定全力支持您。您所厌恶的是张仪欺魏的手段,实际上还不能无视秦国。”于是韩国与魏国讲和,公仲侈又几次派人求援秦国,还向西周征调军粮。
西周不愿听从公仲侈的征调,便派苏代来游说公仲侈。苏代前往韩国,拜见
相国公仲侈说:“难道相国没有听说楚国的计划吗?楚将昭应曾对楚怀王说:‘韩国因连年争战,兵疲马困,国库空虚,没有力量固守城池。假如我军乘韩国粮食不足时,率兵攻打韩国的雍氏,那么不用一个月就可以占领雍氏了。’如今楚国围雍氏已有五个月,可是仍然没能攻下,这也证明楚国已疲惫不堪,而楚王也开始怀疑昭应的说法。现在相国竟然向西调兵征粮,这不是明明告诉楚国,韩国已经精疲力竭了,昭应知道以后,一定会请楚王增兵包围雍氏,雍氏就守不住了。”
公仲侈说:“先生的见解很高明,可是我派的使者已经出发了。”
苏代说:“相国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西周呢?”
公仲侈很生气的说:“我不向西周调兵征粮已经够好了,凭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
苏代说:“假如相国能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一定会与韩国邦交笃厚,
秦国知道后,必然大为震怒,而焚毁西周的符节(在
春秋战国时代,使者出使都要带符节,以便核对验证。焚烧符节,就代表两国断绝邦交),断绝使臣的往来。换句话说,相国只要用一个贫困的高都,就可以换一个完整的西周,相国为什么不愿意呢?”
公仲侈说:“先生的确高明。”
于是公仲侈决定不但不向西周调兵征粮,并且把高都送给西周。秦国援军亦到,楚国也就退兵而去。
韩襄王死后,韩咎继位,公仲侈自然而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物评价
楚怀王:“寡人闻韩侈巧士也,习诸侯事。”
人物轶事
颜率见公仲
颜率拜见公仲侈,公仲侈没有接见。颜率对公仲侈的传达官说:“公仲侈一定认为我华而不实,所以不接见我。公仲侈好色,而我却说自己好士;公仲侈对钱财吝啬,而我却说自己博散好施;公仲侈没有确定的行为准则,而我却说自己崇尚正义。从今以后,我将直言不讳评价他的行为了。”公仲侈的传达官把这事告诉了公仲侈,公仲侈急忙超身接见颜率。
不信于列国
公仲侈对各诸侯屡次不讲信用,诸侯们都不听他的说教。他向南将国事委托给楚国,楚王不听信他。苏代为他向楚王说:“不如听信他而防备他的反复。公仲侈反复无常,经常是依仗赵国而背叛楚国,依仗齐国而背叛秦国。如今四国都不听信他的话,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钻空子,他也很忧虑,这正是他变成尾生的时候。
史籍记载
影视形象
2013年电视剧《
大秦帝国之纵横》廖东力 饰演 公仲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