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选自《初潭集·廉勤相》)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国人献给他鱼,他却不肯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
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
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就会被免去宰相,这样我就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这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给我们的启示:清白做人,堂正为官。
故公仪子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古之贤人君子在列位者皆如是,
是故下高其行而从其教,民化其廉而不贪鄙。——《
天人三策》
这是关于公孙仪的另一个故事,由此可见,公孙仪的
道德品质大于今天人所能想象的,所以说人心不古,用现代的价值观去判断古人的价值是不可取的。德与法的
辩证关系也有所体现。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河南
新郑)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他和
秦始皇的宰相
李斯都是
荀况的学生,是
秦王朝统一全国前
法家思想的
集大成者。他曾建议韩王采用法家主张,实行变法以图自强,但未被采纳。后来韩非的著作如《
孤愤》、《五蠹》等传到
秦国,秦始皇读后十分欣赏韩非的才识,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为此秦始皇使用兵力威逼韩国,韩王命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秦后,不久遭到李斯的陷害,在狱中服毒而死。但韩非的政治主张却为秦始皇所实践。韩非思想主要保留在《
韩非子》一书中。
韩非生活于战国末期,这时期经历了春秋以来约300年的战争动乱局面,结束了
奴隶制的统治,
封建主义的
经济基础已经巩固,封建主义的
上层建筑也初步确立。要求出现一个统一的安定发展的
政治局势,成为全国人民一致的愿望。韩非的哲学就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他总结了法家在长期变法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苟况的
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改造了《老子》的哲学,为建立统一
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系统的世界观、
认识论和社会
历史观。
韩非子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
汉书·艺文志》
著录《韩子》五十五篇,《
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
张守节《
史记正义》引
阮孝绪《
七录》(
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
陈奇猷《
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
梁启雄的《
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