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彝文文献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在战胜洪水之后,由始祖笃慕主持,将其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向一个方向迁徙、拓疆,将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形成古代南中具有影响的民族。后世的彝族把这一次重大的历史活动称为“六祖分支”。
发展历史
大约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迁移。不同的民族在西南大地碰撞、融合,形成了彝族等多个具有自身特点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史也由此书写。
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战胜洪水之后,“六祖分支”的决定使得彝族先民朝着不同的方向迁徙、拓疆,逐渐成为西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
彝族人认为,人去世后,魂灵必须回到祖先发祥地,也就是回到“六祖分支”地去。现存的18部彝文《
指路经》,其终点大多指向滇东北,特别是今天的云南
昭通。“六祖分支”发生在昭通,昭通是
彝族文化的发祥地。
往事越千年,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的自称。
大约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迁移。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迁移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
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
越嶲夷”、“
青羌”、“昆明”、“劳浸”、“
靡莫”等部族。
当古羌人迁移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
百濮、
百越两大古老族群。古羌人和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了百濮、百越创造的南方文化。
汉至
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
僰人,有时则以僰、濮并列。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及其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土家、藏、彝、纳西、白、哈尼、僳僳、普米、景颇、拉祜、基诺等民族为兄弟民族。
隋唐以后,彝族先民中出现了“
乌蛮”与“
白蛮”的分化。“乌蛮”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1253年,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路进攻云南,经由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彝族各部形成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体,大家开始统一于
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部落首领的争取工作,形成了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
土司制度。自1263年至1287年,
元朝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统治的276年间,地跨川滇黔3省的水西(大方)、乌撒(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连成一片,相互支援。各地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全体社会成员按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严格的血缘关系被划分为“
兹莫”、“
诺合”、“
曲诺”、“
阿加”、“
呷西”5个等级。其中兹莫、诺合是统治者,曲诺、阿加、呷西是被统治者。彝语称“被占有者”为“
节伙”,因此,也可将曲诺、阿加、呷西统称为“节伙”,而将等级划分为3个。
清
康熙、
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
改土归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彝族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相关史料
无论是四川的《
勒俄特依》,还是滇东北与川南一带的《史传》(包括,《公史》、《母史》、《子史》、《联编》),贵州的《
西南彝志》、《
洪水泛滥史》以及在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库中珍藏的云南
禄劝明版彝文史书《六祖之光》,都共同详尽的记叙了有关“六祖分支”的史事。在彝族的口头民间传说、格言、祭经中,也有大量涉及“六祖”的内容。
民间传说
据彝文史书记载,经洪水泛滥,笃慕(或为仲牟由)骑着马,赶着羊群,为避洪水迁到了高高的乐宜山。他娶了三位仙女,生下慕雅枯、慕雅切、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六个儿子史称六祖,后他们繁衍成为武、乍、糯、恒、布、默六个部落。武部落长慕雅枯、乍部落长慕雅切率两支人向南边沿普渡河流域发展,直达滇南及滇西一带。糯部落长慕雅热、恒部落长慕雅卧率两支人,沿金沙江流域逐渐进入现在的凉山、川南及昭通乌蒙山区。布部落长慕克克、默部落长慕齐齐率两支人向中部发展,逐渐发展到现在的曲靖、宣威和贵州的兴义、普安、安顺、威宁、毕节水西一带,其中少部份人南下进入现在的广西隆林等地。这一历史记载,由于加入了洪水神话,曾引起一些学者的怀疑。但我认为,不应该将“六祖”视为非凡人所生的凡夫俗子而加以否定。产生这一神话的原因,是居于后世人对始祖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