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冄(读音为rǎn ㄖㄢˇ)是一个汉语汉字,象形字,“冉”的异体字,部首为“冂”
字形源流
冄一般用作偏旁,单字统一规范简化为“冉”。
基本字义
● 冉
rǎnㄖㄢˇ
◎ 龟甲的边。
◎ 〔~~〕a.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b.慢慢地,如“月亮~~升起”。
◎ 姓。
详细释义
◎ 冉
冄 rǎn
(1) (象形。本义:毛柔弱下垂的样子)
(2) 同本义 [tenderly]
冄,毛冄冄也。——《说文
(3) 又如:冉弱(荏弱)
(4) 逐渐,渐进。常作“冉冉” [gradually]
老冉冉其将至兮。——《离骚》。注:“行貌。”
冉内,行也。又冉冉,进也。——《广雅》
(5) 又如:冉冉悠悠(行动飘忽貌);冉冉缠缠(慢慢腾腾);冉内趋(指仕宦为政)
(6) 龟壳的边缘 [edge of tortoise-shell]
(7) 姓。如:冉魏(国名(350—352)东晋冉闵后赵自立,国号魏,史称冉魏。后为前燕所灭);冉求冉雍冉伯牛(春秋鲁人。都为孔子弟子)
常见词组
◎ 冉冉 rǎnrǎn
(1) [gradually]∶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slowly] ∶ 慢慢地
(3) [tenderly and droopingly]∶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发音:rǎn rǎn shēng qǐ
释义:①慢慢地升起。冉冉,慢慢地。
【示例】最新的时代周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看看其他艺人怎么评价。
【反义词】缓缓落下。
【近义词】徐徐升起。
例句: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被仪仗队托举下的冉冉升起。 Five-star red flag in the TIANANMEN square was under the guard of honor hold rising.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子集下】【冂字部】冄
《集韵》《韵会》𠀤而琰切,音染。《说文》毛冄冄也。《徐曰》冄,弱也。
又《广韵》冄冄,行貌。《楚辞·九章》时亦冄冄而将至。《韵会》又姓。
又《前汉·食货志》元龟岠冄,长尺二寸。《注》冄,龟甲缘也。
说文解字
冄【卷九】【冄部】
毛冄冄也。象形。凡冄之属皆从冄。而切文一
说文解字注
(冄)毛冄冄也。冄冄者、柔弱下垂之皃。须部之、取下垂意。女部之㚩、取弱意。离骚。老冄冄其将至。此借冄冄为冘冘。诗。荏染柔木。传曰。荏染、柔意也。染卽冄之假借。凡言冄、言㚩皆谓弱。象形。而?切。七部。凡冄之属皆从冄。
方言集汇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am3 [海陆丰腔] ngiam3 [梅县腔] ngiam3 [台湾四县腔] ngiam3
英语:tender; weak; gradually alterrrrating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7:22
目录
概述
字形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