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天元(1765年-1800年),通江(今属四川省)人,清代中期农民起义首领。
生平事迹
却说徐亮基活着的时候,冉天元是攻必克,战必胜,视官军如无物,只是难于统领各门各派,所以一直未能
北伐。徐亮基死前,三四十万教军都遵其号令,清帅
额勒登保全仗着胡时显给拿主意,却不是徐亮基的对手。徐亮基一死,徐时显大显身手,妙策横出,教军防不胜防,屡战屡败,冉天元气得眼中冒火,恨不得把胡妖魔给活吃了。冉天元约合樊人杰,
徐天德联合作战,跳到外线,将战火引到满清腹心地区。徐天德命令总兵高天升带领精兵三百从
洵阳突然渡过
汉江,杀向
河南,大军随后挺进。德楞泰带着三千铁骑飞马赶上。两军大战于山阳干沟,
杨遇春又从野猪坪方向压了过来,将教军拦腰截断。徐天德命总兵龙绍周从山道潜行,突然占了
湖北竹山,房县,官军顾此失彼,处于被动地位。徐天德在紫阳仁和
新滩集合了三万人马,摆成九星大阵,选定
吉日良辰,出兵扫北。胡时显密令各路人马严守关隘,不许出战,只要坚守三日,就可大功告成。胡时选秘密派人挑开了
白河大堤,天降暴雨,山洪咆哮而下,顷刻之间就将新滩淹成一片汪洋。三万大军越往高处躲,洪水涨的越快。教军并无船只,也没有人想到这一些,徐天德大叫一声;‘天亡我也。’跳入洪水之中自溺而死。
大军围住
兴山,鲍家山,攻打两个多月,山中粮尽,教军首领拼死冲杀,已经饿得跑不动了。官军大获全胜,杀死贼人五万有余,活捉三万有余,湖北教乱基本平定。各路大军齐集
川东,
川北,决心一鼓作气,歼灭巨魁冉天元。
各号星魁相继归天,冉天元已经是事实上的教军首领了。
刘之协率领弟子们遍访各路首领,希望各部能遵从他的号令,发兵北指,与清妖争夺天下。刘之协本来是白莲教的播火者,弟子们也都是教内闻名的鼓动家。可是各部首领都是靠着自己的影响与力量拉起的人马,不愿意服从这些只会放空炮,连杀人都不敢的书呆子们指挥。奔走多年,没什么效果。冉天元也是刘之协的门徒,刘之协带着三十六弟子来到了川东,经过反复的劝说,冉天元勉强的同意了弟子们担当各部军师,刘之协留在了中军,与冉天元共同制订进军路线。
在刘之协的主张下,教军进军湖北。线号唐大信,龚文玉带兵三千作为先锋,进兵
夔州。卜三聘,高均德,冷天禄,符曰明,辛聪,张金魁,鲜大川,苟文明八路星君各带一万兵马,经略沿途郡县,扩大战果。教军集合一处,大举进攻,正中朝廷下怀。各郡县镇寨人自为战,官军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龚文玉在夔州被德楞泰所擒,高均德在
高家营被赛冲阿,温春满军所破,张金魁败于通江,符曰明被擒于
广元,鲜大川,苟文明立脚不住,逃往陕,甘。中军大营在
养马场立脚不住,只好败走
秦州。
各部首领纷纷礼送那些军师们出营,因为他们只相信佛祖庇佑,不顾敌方火力强硬,逼着教友们硬打硬冲,损失巨大。暂时攻下了一些郡县,将城内乡镇粮食财物都收归公库,按教内规矩分配。军民混杂,人心思乱,富家大户们对抗情绪甚大,纷纷捐出家财,成立乡勇,与教军为敌。在清妖打过来之后,军师们实行焦土作战,将剩下的粮食财物一把火烧掉,掩护教民们出逃,首领们往往来不及撤走,就当了俘虏。教军向来流动作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何曾死守过城池,与武器精良的清妖硬拼过?冉天元也觉得刘之协等老教首有些个名不符实,不是将才。刘之协等人叹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与冉天元等部分道扬镳,前往河南,湖北,组建新军。以‘弥勒转世,保辅牛八’为口号,与天地会结合在一起,由弟子李杰在
宝丰翟家集秘密训练军事骨干,改混元教为三阳教,提出更为现实的理想目标,河南,
河北一带,门徒甚多。按
八卦编练成军,准备直捣清妖京师。
嘉庆五年正月,官军八路大军围剿秦州。冉天元并不迎战,会合徐万富,汪瀛,陈得俸,张子聪,雷世旺五万大军,以牛皮为
浮桥,渡过了
嘉陵江南部,
西充,城守空虚,被教军一攻即下。冉天元扩大战果,连下邻近数县,补充了大军武器粮草,将中军大营驻扎在江油新店子,修整队伍。
官军兵分四路,凶猛杀来。教军两路迎战杨遇春,
罗思举,守险不出。大军秘密行动,将骄横的满八旗赛冲阿围困在包家沟。双方血战了三天三夜,赛冲阿只带了三百余残部冲杀出去。教军连续作战,将前来救援的温春大军包抄在龙子观。温春苦战七天七夜,最后穿上教军衣服逃了出去,统领兵马,全军覆没。额勒登保不敢据实上报,只以双方死伤相当掩饰了过去。
胡时显对额勒登保道;‘此次惨败,难掩三军之口,朝廷眼线甚多,不获大捷,经略罪不可赦。与其坐以待毙,不若孤注一掷。胜则有功无过,败则三军皆为有罪。法不责众,望经略三思。’额勒登保把心一横道;‘就依先生之言,全军出动,直扑贼寨马蹄岗,定要见出个高低上下来。’
教军大获全胜,士气高涨,冉天元猜出额勒登保必然拼死出战,以求一逞。冉天元与众首领安排了八面埋伏,只等官军前来送死。德楞泰一马当先,率先开道。五万大军汹涌澎湃,向马蹄岗杀了过来。冉天元见清军进入伏击圈,一声炮响,万箭齐发,清军倒下了一大片,乱成一团。清军慌忙后撤,来路已被乱石乱木堵住。山上丢下无数火把,枯竹,土里的炸药连连爆炸,官军死伤无数。
额勒登保,德楞泰指挥部下抢占山头,教军身穿湿棉衣并不怕枪炮,与清军激战。双方血战了三日三夜,清军已是弹尽粮绝,逃生无望。各路清军前来救援,五日四战,都被教军打得丢盔卸甲,大败而逃。额勒登保拔出剑来仰天长叹道;‘我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没想到竟然会死在这里。’说完就要自刎。德楞泰将他一把抱住,对主帅道;‘与其自尽,不如力战而死。大帅且看我如何杀敌?’说罢翻身上马,独自一人,直接冲向教军总首领冉天元。将士们见德楞泰杀了上去,都狂叫着跟在后面杀上山来,谁都知道,这已是最后的拼死一战了。
冉天元指挥八路伏兵连续出击清军,稳操胜算,正在洋洋得意,万没想到德楞泰竟然单枪匹马向自己杀了过来。手下人刚想放箭,冉天元阻止道;‘此乃困兽,我当自擒之。’于是打马迎上,手舞八十斤镔铁大刀,旋转如飞。
德楞泰本不是冉天元的对手,冉天元居高临下,德楞泰更是先失一手。德楞泰暗暗抽弓搭箭,猛然抬手就是一箭。冉天元从上而下,马奔如潮,哪里能够躲避?此箭正中马头,将冉天元跌下马来,摔得头破血流。官军一拥而上,将冉天元按住,活捉回阵。教军失了主将,军心大乱。官军趁势追杀,八路教军反被陷在围中的清军杀得大败,分崩离析,各奔前程,从此再无
魁首,只是单独作战了。
冉天元败死后,教军分布于
陕西,
甘肃,
巴蜀山区,负固不下。朝廷委派
刘清招抚教贼,刘清善待贼人亲属,诱其归降,一年之间,招抚了三万余人。刘清认为这都是皇帝的赤子,不可妄加杀戮。有田产的可以回乡务农,没田产的就留在帐下,收编为乡勇,保境安民。朝廷要犯不肯赦免的,刘清指使他们更名改姓,照旧留在帐下,视为心腹,降人们心存感激,都对刘大人忠心无二。
家族世系
11
世祖 季历:
亶父之子,
追谥为
周王季,或称
王季、公季;生三子
姬昌、
虢仲、
虢叔3世祖 冉辉:奔晋,居汾州(今
山西孝义),其后不详,仅知:冉辉裔孙有冉宗圣、冉廷宗,冉宗圣生三子冉从、冉绅、冉刚,冉刚生冉会、冉监
冉子:名
冉耕,
冉在的
长子,字
伯牛,故又称
冉伯牛,生二子:
冉兴、冉志
20世孙 冉展:字好枝,通晓诗文,引进后学,以孝悌闻,举有道不起
32世孙 冉建业:字斯皇,性谨厚,不与人争,乡人化之
33世孙 冉之仪:字振恒,德行学问,足为世范,甘贫乐道
44世孙 冉叔谦:字心服,岁贡,文雅有学,勤于训诲
55世孙 冉忠:字良弼,永乐三年岁贡,仕山西太原府通判,为政宽平,民安其化;永乐七年归守祖庙,主奉祀事
56世孙 冉通:字绍文,继述父志,主奉祀事,精洁有加
60世孙 冉思真:字古风,配
王氏,主奉祀事,以齿德重于乡,有司编匾,荣以寿官冠带;长子冉希孟、次子冉希赐
61世孙 冉希赐:字秀川,因长支(冉希孟)无后,以次嫡主奉祀事
62世孙 冉魁:字望图,主奉祀事;心性耿直,以理律身,宗族乡党以孝悌称
63世孙 冉士朴:字和轩,号怀素,主奉祀事;清雍正二年恩诏为先贤冉子伯牛设立博士,经山东巡抚岳濬查明,冉士朴委系嫡裔,于雍正十三年奉旨授为世袭
翰林院五经博士 65世孙 冉廷砚:字佑臣,
乾隆十六年承袭
翰林院五经博士 66世孙 冉传科:字振里,乾隆六十年承袭
翰林院五经博士 11
世祖 季历:
亶父之子,
追谥为
周王季,或称
王季、公季;生三子
姬昌、
虢仲、
虢叔3世祖 冉辉:奔晋,居汾州(今
山西孝义),其后不详,仅知:冉辉裔孙有冉宗圣、冉廷宗,冉宗圣生三子冉从、冉绅、冉刚,冉刚生冉会、冉监
冉雍:字
仲弓,生二子冉孟、
冉季[冉季生冉穆,冉穆生冉三贵,冉三贵生冉仲孙(
焚书坑儒时被
坑杀)]
2世孙 冉昭:生二子冉元贵、冉再贵[冉再贵生冉其真,冉其真生冉承乾(
焚书坑儒时被
坑杀)]
5世孙 冉厚:居
高唐,秦始皇
焚书坑儒时被
坑杀,育有一子冉性
6世孙 冉栗:居
济阳,秦始皇
焚书坑儒时被
坑杀,育有一子冉梦楼
6世孙 冉性:生
三子冉兆东、冉梦东、冉在东[秦始皇
焚书坑儒时,这三人皆迁
河北临漳(后属
魏郡)]
7世孙 冉梦楼: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迁居
河北临漳,生一子冉思鲁
16世孙 冉季友:前213年,迁居
武陵(今
湖南省叙浦县)
23世孙 冉选:生二子冉种、冉趣(迁居
陕西三原县)
28世孙 冉禄:汉元帝初元年间,迁居河南安阳(
黎阳),生二子冉弘、冉璆(酋)
29世孙 冉璆:西汉
建始年间拜授
车骑将军、河南都督;元始五年,兵戈四起,遂隐居不仕;生二子冉重光、冉汉
42世孙 冉隆:
西晋初年,由
黎阳迁
外黄(属
魏郡,今
开封杞县);
元康二年(292年)授
镇西将军,领魏州刺史,且是一支流民军首领,率所部流民军投
乞活义军统帅
陈午;
永嘉四年(310年),后赵破晋,败死黎阳,其子
冉瞻被俘
43世孙 冉瞻:299年生于
魏郡(今安阳
内黄),陈午部将;310年帅所部流民在
河内与
刘聪、
石勒作战,被赵帝石勒所俘,所部流民降勒,被勒徒于
兰陵郡;年仅12岁,少年有力,长而勇悍,善骑射,临弓矢不退;赵帝石勒爱他少年英雄,乃侍太子石虎(
季龙)左右,并招冉瞻为石虎养子,
易姓为石,名
石瞻;石虎即位,拜
石瞻为积射将军,封
西华侯;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在
石勒攻凶奴前赵的战争中,
石瞻阵亡;生一子石闵(即
冉闵)
44世孙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生于
兰陵郡;自幼
果锐,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略,勇力绝人,
攻战无前;赵帝深爱其才;少时任兰陵郡
游击将军,
都督中外诸军事;338年参与
昌黎之战,功名大显,升任北
中郎将,修成侯;晋
永和六年(350年)推翻石赵,自立为王,改元
永兴,国号
魏,史称
冉魏;自此复
冉姓;追尊祖父
冉隆为元皇帝,追尊父亲
冉瞻为高皇帝,尊母
王氏为
皇太后,妻董氏为
皇后,长子
冉智为
太子,
余子皆封
王;
冉闵在世时,自谓为中土英雄(
中华英雄);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农历6月1日,
冉闵被鲜卑王慕容儁斩于遏陉山,董氏、冉智、
冉明、冉裕同时被俘,与
冉闵同被杀害;谁知
冉闵一死,遏陉山山石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北方从6月直至12月皆不下雨,慕容儁大惧,遣使者祀之,谥曰
武悼天王,其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冉魏灭亡,次子冉胤被京都守将
蒋干扮做庶民带出
都城,逃到
晋国首都仓垣投晋;
冉闵后邑
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魏平帝];西南一带冉姓(包括
土家族的冉土司系)皆为
冉闵后裔;据正史记载,
冉闵有六子:
冉智(皇太子)、冉胤(
太原王)、
冉明(彭城王)、
冉裕(武兴王)、
冉操、冉睿(海冥县侯)。
45世孙 冉胤:
冉闵被杀时,冉胤被京都守将蒋干扮做庶民带出都城,逃到晋国首都仓垣投晋,晋帝深爱其才,拜直阁将军,封
诸城侯;东晋元兴三年(404年)朝政不纲,冉胤遂隐居不仕;生一子冉弘烈
51世孙 冉道周:任
平南将军,
假节钺信州诸军事,封雎
阳公,始居信州(今夔州忠州);生一子冉轸
52世孙 冉轸:仕梁,为太子
左卫,授荆州刺史,封巴东郡公;生一子冉黎
53世孙 冉黎:仕梁,为
假节钺云麾将军、
湖州刺史,袭封巴东郡公;生一子冉
安昌 54世孙 冉安昌:除
开封府仪同三司,隋末据巴东,唐高祖即位加柱国
蜀国公,兼山南道大行将军总管,信州刺史,奉命招安黔州,开拓思夷等州,肇基世业,卒赠十八州都督,加谥端肃公;生一子冉仁才
55世孙 冉仁才:字征文,
隋恭帝义宁二年封
金紫光禄大夫,拓土聚民,功绩丕著,贞观六年诏迁澧州刺史,十三年改
袁州刺史,寻除
江州刺史,高宗永徽二年入朝优诏,封
上柱国;卒于
永州,年五十八,谥果公,敕葬
万州威凤山(今万州东关外
红砂溪);生一子冉实
56世孙 冉实:字茂实,攫进士第,赠国宾司马,迁使持节河州知营,使兼理诸军事,敕葬河南定鼎县;生三子冉显宗、冉显朝、冉显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