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杨伯峻 注:“都谓都邑,城谓城垣。”
《
左传·闵公元年》:“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都城内外,静谧如常。”泛指都市,城市。
(1).日本
九州东南部城市。位于
宫崎县西南部都城盆地。面积306.7平方公里。人口13.2万(1985)。1924年设市。重要商业、交通中心。市郊多早田,主要农产品有甘薯、烟草、油菜籽等。都城茶著名。有食品、木材、制丝、陶瓷等中小企业。
关于天下之中的所在地以及为什么要选天下之中为都,《
周礼·地官·司徒》解释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按照上述说法,天下之中所在地,就是夏至时八尺之表影长为一尺五寸的地方。因为天地合于此,四时交于此,风雨会于此,阴阳和于此,为百物阜安之地,所以最适合建为国都。不过,由于宇宙观的不同,天下之中有不同的确定方法。《
晋书·天文志》说:“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大意是天和地都是中间高四周低,天地之中位于北极星的下方。
史载周成王打算将都城迁到洛邑,先派遣召公去堪舆相宅,后来周公旦又去察看,于是洛邑“居九鼎焉”,成为国都。对此,周公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建都于天下之中,居中而治,是中国古代政治秩序的核心原则和历史传统。而后来的王朝虽然各有其都,但总是将其宣称为天下之中并努力将其营造为天下之中。
不仅都城选址时要考虑位于天下之中,建设都城时,也刻意将其营建为天下之中。比如明清时期分别在北京城外南、北、东、西四个方向上修建改建了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作为郊祀的场所,通过四郊的确定将北京城置于“中央”的位置,进一步突显了天下之中的地位。而一条长长的中轴线自北而南从宫城、皇城和内城内穿过,形成大大的“中”字,更是天下之中的典型象征。在这条中轴线上,分布着象征阳的乾清宫、象征阴的坤宁宫、象征阴阳交汇之地的“交泰殿”,以及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象征“阴阳和于此”,以确证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天下之中。
后人亦将都城称国都(各国及诸侯国或封国首都)为“都城”。
[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己巳,虏薄都城。公(
袁可立)条上方略,密致当事。”
《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公子吕又奏曰:‘臣非虑失地,实虑
失国也。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不久都城之民,亦将
贰心。主公今日能容太叔,恐异日太叔不能容
主公,悔之何及?’”
梁 开封 河南开封
朱温于(907年~923年),期间909年-913年建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