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琎
承事郎、合州知州
冉琎,南宋播州绥阳(今贵州遵义市绥阳)人,南宋将领。宋理宗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积极准备抵御蒙古军南侵。冉氏兄弟闻余玠是位贤能的统帅,便去重庆拜谒余玠,献保西南计:主张“徙合州城”。他们分析说:“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余采纳了冉氏兄弟计策,密奏朝廷,任冉琎为承事郎,代理合州知州,冉璞为承务郎,当理合州通判
简介
冉琎、冉璞是为兄弟,南宋播州绥阳(今贵州绥阳)人。兄弟二人潜心研读古今图籍,特别研究军事韬略方面的书。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军大举进攻四川,第三年取成都,企图夺取重庆。二冉前往协助守军,在钓鱼城等战役立下汗马功劳。
兄弟二人迁合江钓鱼山蒙古统治者倾国之师的进攻中,历经大小战斗两百多次,坚持抗战三十六年,钓鱼城工事发挥了巨大作用。宋理宗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蒙古兵分三路大举南侵,忽必烈鄂州蒙古汗国皇帝蒙哥(元宪宗)亲率十万蒙军入四川围攻钓鱼城。合州守将王坚凭借冉氏兄弟修筑的钓鱼城工事,坚守九个月,击毙蒙古汗国皇帝蒙哥,打败了蒙古军队,迫使三路蒙军撤退。宋王朝凭借钓鱼城防御工事延缓其覆灭达数十年之久。这是中国军事史上一大奇迹。
兄弟故事
父子孤苦零丁
南宋年间,皇帝昏庸腐败,朝纲大乱,给了外族入侵之机。同时内乱增多,匪患四起,使生活在黔北高原的绥阳人民也深受其苦。
就在这一时期,播州绥阳县城郊东北方向有一个叫青山的地方住着一户姓的人家,他们农耕为本,勤劳朴实,夫妻二人浇地耕田,过着极其平凡的生活。一二年后,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全家人更是无比高兴,父亲为儿子取名为冉琎。家中后继有人,冉琎的父亲更加勤奋地劳动,他一心一意要为儿子创造出满意的生活环境。
可惜,天不遂人愿,冉琎四五岁时,一家充满希望,正努力进行打拼时,冉琎的母亲却不幸患上了重病。冉琎的父亲带着妻子四处求医问药,可还是没有留住妻子的性命。妻子故去了,家中少了往日的欢乐,多了一份凄凉,父子二人孤苦零丁,相依为命。
父亲续弦
看到冉氏父子凄苦的生活,乡亲们疼在心里,不时地安慰他们,帮助他们,还托人为冉琎的父亲作媒续弦,乡亲们打听到附近的山里有一家人户的丈夫死了,留下妻子一人,于是媒人撮合,让两个苦命人生活在一起。
冉琎的继母进家后,看到冉琎伶俐可爱,丈夫憨厚朴实,决心帮助丈夫抚养好儿子,操持好家务。由于冉琎的继母持家有方,一个小家又充满温馨。不久,继母给冉琎生了一个弟弟,父亲给儿子取名叫冉璞。一家四口的生活充满了生机。
祸不单行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冉家的生活充满甜头的时候,冉琎的父亲也不幸患了重病,贤良的妻子带着儿子,陪着丈夫四处求医问药,可药石不医无缘人,丈夫还是病逝了。伤心之余,妻子担负起了教子持家的重任,在贤良的妻子的安排下,一家人的生活马马虎虎还能过下去。
这时,历史已进入南宋的后期,朝庭腐败,匪患四起,绥阳人民也深受其苦。一天,冉琎母子得知土匪将到青山一带抢掠的消息,冉琎的继母急忙把家中的东西收拾藏好,然后带上两个儿子向深山走去,以躲避土匪的侵害。
土匪都是十分凶残的,每当他们出动抢劫时,都是无恶不做,见到值钱一点的东西就抢劫一空,见到人举刀就砍,见到房子就烧,老百姓一听到土匪二字真是又恨又怕。
逃生
冉琎和弟弟在母亲的带领下跟着邻居们一起向前逃去,为了走得快一点,也为了让冉琎少受一些苦,继母把已经九岁的冉琎背在背上,把自己亲生的,年仅四岁的小儿子牵着走。孩子太小了,跑得慢,他们走着走着就和邻居们走掉队了,在离家不远的一块平缓的坡地上,母子三人被土匪追上了,凶残的土匪正在气没有抢到东西,见着人就想杀人泄气。一个土匪头目样的人走到冉琎母子三人身边,举起手中带血的大刀就向他们砍去,可土匪的大刀却在空中停住了,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眼前的妇人领着两个小孩,小孩子才四、五岁却牵着自己走,大孩子已八、九岁了却背着走,他放下手中的大刀,向冉琎的母亲问道:“你这个妇人,为什么把大孩子背着走,小孩子牵着走呢?难道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吗?” 冉琎的继母看到土匪举起手中的大刀,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明明是一瞬间就会刀落人亡的,可闭目等死时却不见了动静,听到土匪问话时,才颤颤惊惊地睁开眼回答说:“大王,两个孩子都是我的儿子,但大儿子是丈夫的前妻所生,前妻不幸亡故,我进门才生了小儿子,不幸丈夫又死了,今听说大王来了,慌忙带着他们逃生,我把大儿子背着走,是为了完成丈夫痛爱儿子的心愿,也免去人们说闲话,我生的儿子自己走,别人不会说三道四的,请大王可怜我们母子,发发慈悲,放我们母子一条生路吧。”
人们说,坏人也有做点好事的时候,这个天赐的机缘确实让冉琎母子三人遇上了。土匪头子听了冉琎继母的叙述,不仅为之感动,并放弃了杀死她们的念头,还给了他们母子三人一些银两,让他们好好生活,并让孩子上学读书。土匪头目还给了冉琎母亲一块红布条,让她每到晚上就挂在家门口,这样就不会受到土匪的搔扰,因为这是他们的记号,但不准告诉别人。
勤奋读书
自从有了这块红布条,冉琎一家三口得以平安度过匪患的祸害,而冉母则更加勤奋地劳动,供养两个儿子读书并长大成人。而冉琎、冉璞兄弟二人更是勤奋学习,得到乡邻的称赞,老师的夸奖,兄弟二人不但学业优秀、学识广泛,而且还常在一起探讨军事问题。
转眼间,历史进入了南宋末期,由于宫廷腐败,皇帝无能,国力日衰,北方蒙古在蒙哥大汗的领导下却日渐强盛,当蒙哥发现南宋王朝的致命弊端时,大举兴兵进犯中原,蒙古军队大肆入侵中原后,很快占领了南宋大部份疆土,并在他们占领的地盘内建立了元朝
二冉出征
就在南宋朝廷军队节节败退,命悬一线之际,四川省合川节度使余玠为保住南宋王朝的一线命脉,在积极组织地方力量和元军抗衡的基础上,张贴告示,广招天下有识之士,为振兴南宋王朝而积粮屯兵。当时遵义地区属四川省,为遵义府,冉琎、冉璞为保家卫国而应征入伍。因为冉琎、冉璞兄弟二人具有文才武略,从军后在士兵中渐露头角,终因“二冉”杰出的才能而得到余玠重用,为了能有效地抗击元军,固守合川,冉琎、冉璞二人与余玠共同协商,修筑了军事要塞——合川钓鱼城,在当时应是强有力的防御工事。这一重要防御工事的构成,抗击了元军大大小小的进攻两百多次,使南宋王朝的历史延续了长达三十六年之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就在元朝军队不断攻打合川之际,由于当时元军气势强盛,蒙哥同时派兵攻克了亚洲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攻克了欧洲俄罗斯匈牙利等六大地区,而这一切战争的胜利,都是蒙哥大汗运筹帷屋取得的。外围战斗捷报不断,可元朝新政区小小的一个合川却久攻不下,蒙哥大汗决定亲征合川。但由于冉琎、冉璞出谋献策,余玠率众英勇抵抗,终于在一次战斗中击毙了蒙哥大汗。这一次战斗不仅为钓鱼城解了危,也迫使元军从欧、亚两洲撤兵回朝,这一壮举,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使“二冉”名垂千古。
丰功伟绩
由于“二冉”为南宋创建了丰功伟绩,为当地人民维护了安定的生活秩序,因此,当地人十分敬重“二冉”,并在冉琎、冉璞亡故后,自愿捐资修建了“二冉”庙,以永远铭记“二冉”的功德。
如今,历史虽已远去,但人民不会忘记为人民做出过贡献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在《钓鱼台访古》一诗中写道:“魄奇蒙哥尚有城,危崖拔地为回蒙,冉家兄弟承粼阶,蜀郡山河壮军兵,川载孤军撑一天,千秋共柳宋三乡。”
清代诗人王作孚《到蒲老场访冉琎墓》一诗中也曾写到:“名士谁留土一堆,荒山大冢长蒿菜,若非史书当年笔,谁识先生此夜台,千古智愚同一梦,缅怀芳躅不须哀,蒲老场头寻往事,钓鱼城畔忆贤才。”
冉氏兄弟亡故后,其遗体运回故土绥阳安葬,据说冉琎曾葬于蒲场镇七甲坝,后迁至绥阳县城附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3 10:3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