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都陉,为
太行八陉之八,指居庸关关沟,乃《
吕氏春秋》之《有始》篇与《淮南子》之《地形》篇中都提到“
天下九塞”之一。
地理位置
陉,音xíng,即山脉中断的地方。
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
蒲阴陉、
飞狐陉、井陉、
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西的许多条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
沁河、
丹河、
漳河、
滹沱河、
唐河、
桑干河等等,于是形成几条穿越太行山的峡谷。
军都陉位于太行八陉的第八陉,从南口到北口
八达岭关城二十多公里,设有四道防线:八达岭居北,然后是上关,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居中,最后是南口,铁路、国道、高速路、隧洞在此穿越,还有闻名遐迩的“
关沟七十二景”等,其中以弹琴峡最为著名,也是隘口险关之一。
广义的军都陉出八达岭隘口,在北边的大海坨山和南边的老虎嘴山之间的
怀来谷地西行,还是有不少可看之处。首先是
岔道城,这是八达岭关城的前哨阵地。这儿是个小村,尚未修复,残存老城仍可见。再往前是石峡原汁原味的老
长城。公路在西拨子分成南北两路绕
官厅水库而行。南路过了
康庄不远就是古驿站
榆林驿小村。村中那些当年磨军粮的老
碾子、
栓马桩、古树及只剩夯土的
老城墙,很有看头。再往前就到东花园,那儿往南的公路一直通到横岭
长城、
镇边城。
此处未修复的老
长城比石峡更够味。再往前到
小南辛堡乡大古城村,从这儿到
官厅水库边能看到秦汉
上谷郡遗址的城墙废墟,
上谷郡当年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的
三十六郡之一。过
官厅到
涿鹿县
矾山镇古城,就是
黄帝与
蚩尤之间爆发“
涿鹿之战”的遗址了。
这儿十分密集地分布着
黄帝城、帝泉、
蚩尤寨、
定车台、八封村等三十多处当年
黄帝与
蚩尤活动、交战的遗址。北路大家更熟悉了。过了
延庆,路边经过上下坂泉村,有学者说这儿是炎帝与
黄帝展开“坂泉之战”的地方,村后就是古戎墓葬陈列馆和
松山森林公园。过了张三营是
古崖居,前几年这儿还没设卡收费时,我曾在这些不知是春秋时
山戎还是五代时
奚人打凿的山洞中的一个住过。过了
狼山是
土木堡小村,这儿是明代“
土木之变”遗址,是
明英宗和宦官
王振瞎指挥、50万人愣让也先两万人马打败的地方。有古敌台和
纪念当年战争中死难者的小庙。
土木堡往前的怀来小城是
董存瑞的故乡,路口有他的雕像。怀来老城门洞还在。然后是
新保安,
平津战役中全歼敌主力35军的地方。过了新保安是
鸡鸣驿,国内最大的古代军事驿站。城门、老墙、
古民居,相当有味。旁边是
鸡鸣山,海拔上千米,是辽国
萧太后的花园……沿着军都陉前行,一路可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战事经历
关沟是古代内蒙古、大同、宣化等地往北京的孔道。《
金史》上说:“中都(金首都,就是今北京广安门一带)之有居庸关,犹秦之有崤函,蜀之有剑门”一样。居庸关是首都西北的门户和屏障。关沟峡谷沟长谷深。自古就有“绝险”“天险”之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居庸关、八达岭一线留下过很多次战争的史迹,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
五千年前炎黄阪泉之战战场就在关外的延庆进行,汉代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就有鲜卑人攻打居庸关同汉朝守将大战的记载。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5—527年)杜洛周起义军将守关都督元谭赶出居庸关。辽金两朝的灭亡,同发生在居庸关的战争有关。辽代末年,金兵攻关时,辽兵隐蔽在悬崖下面,突然崖石崩塌,士兵被压死许多,便不战自溃。金兵占据居庸关时,元兵多次攻打该关。一次元兵攻到关外,金兵用铁水将几道关门封死,并在关沟内外布满铁蒺藜,选派精兵防守。结果元兵改变了计划,从一小路连夜绕过把守严密的关沟,天亮时兵到南口外平地,金兵大溃。元兵从居庸关一直打到了中都,元朝末年,也是明兵从居庸关而入,直取元大都。
公元1372年(洪武五年),明军三路北征,主力军在土剌河受挫。明太祖因此放弃了武力统一中原诸部的想法,继续实施政治上笼络,争取的方略,同时军事上推行战略防御。以此为转折点,北方地区开始大量地设军镇、筑城堡、立卫所、建关隘、置墩台,继之便是旷日持久地营造万里长城。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在今关外的土木堡曾发生过一场明朝军队同瓦剌军队的大战。结果是明朝的皇帝成为瓦剌的阶下囚,明军全军覆没,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土木堡之变。因此明朝加强了北边的防务,明代是万里长城修建的鼎盛时期。明末李自成率兵先打下宣府(宣化),再入居庸关攻破北京城。
近代,冯玉祥、张作霖,也曾在居庸关打过仗。1937年7月底至月初,国民党军队曾在居庸关抗击日本侵略者,毙敌一万多人。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居庸关多次遭到破坏,又多次被修复。
建筑遗址
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
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
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居庸关与紫荆关、
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
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
内三关。
居庸关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
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
秦代,相传
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
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
军都关等名称。
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
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
关城是明太祖
朱元璋派遣大将军
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
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
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关的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取其“远望如在云端”之意。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顶四周的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都保持着元代的艺术风格。
台基中央有一个门洞,门道可通行人、车、马。券门与券洞上镌刻着大鹏金翅鸟、鲸鱼、大象、龙、曼荼罗和佛像。洞壁两侧刻有四大天王浮雕像和用梵、藏、蒙、维吾尔、西夏、汉等6种文字刻成的陀罗尼经咒及造塔功德记。云台可谓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精品。云台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毁于元末明初。此后在台基上建了“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寺遭火焚,仅存云台。台顶上的柱础,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宇的遗物。
居庸关附近,还有“仙枕石”、“五郎庙”、“六郎寨”、“弹琴峡”、“望京石”、“天险”、“穆桂英点将台”、“詹天佑铜像”等景点,增添了这座雄关的风采。
居庸关设立关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后汉书》载:“
建武(东汉光武帝年号)十五年徙雁门、代、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居庸关以东”。“元初(汉安帝年号)五年,鲜卑入上谷,攻居庸关。”1971年,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发现《居庸关图》壁画。画中不但有关城,而且还有舟渡。水门下题“居庸关”三字。
北魏南入中原之初建都有平城(今山西大同)。为保卫都城安全,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66年)六月,太武帝“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于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魏书·世祖记》。(上谷:在今昌平县西北部和延庆县大部分地区)。
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六月,“发夫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至恒州九百里。”(《资治通鉴一百六十六》),(夏口,就是今关沟南口。恒州就是山西大同)。又从这里把长城向东修到山海关。自此居庸关与长城连接,成为万里长城上一处重要关口,《水经注》:“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累石为关恒崇塘峻壁。”北魏时的关城曾用石块修建。居庸关南北券城,仍存有北魏、辽、金时期的遗迹。部分城台用六格砖和小城砖砌筑。元代,在关城南北建了两个红门,设立有关卡和斥堠(烽火台)。关内建有行宫、寺院和云台等建筑。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
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
八达岭饭店和由
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
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八达岭景区是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岔道城
岔道城位于八达岭外,地处三岔路口,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因地势险要,成为历代重要交通要塞,军事要冲。元代大都至上都驿站从此通过。往西通至榆林、
怀来、
宣化,往北通至
延庆、
永宁、四海,往东南通至北京,故名“岔道”,曾名三岔口,又名永安甸。
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年)筑岔道砖城,民逾千户,街市繁华。岔道城有常驻守备1名,把总3名,兵丁788名。城内有驿卒12名。明人王士翘《西关志》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曾佩说“如欲敌之绝意于居庸,必先使之无垂涎岔道,未有岔道危而八达岭无事,居庸不震惊者也”。
明《
长安客话》载:“逾岭数百步即岔道,堡实关北藩篱,守岔道所以守八达岭……”这些都说明了岔道城作为军事前哨的重要作用。岔道村为三部分:东关、岔道古城、西关。村落呈长方形,沿沟谷东西延伸。岔道古城尚保存完好。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墙建在半山腰上。整个城东西510米、南北宽185米,为船形。
全城总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南城墙有烽火台两座。城墙的建造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城墙的南段、东西段较为完整,北城墙塌处较多。其四角现保留有夯实的城台,南墙中还有两处马面。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城中原建有关帝庙、城隍庙等庙宇,还有衙署、公馆、戏楼等。西城门外有练兵的校场。还有粮秣、武器弹药仓库。城的东北两侧山顶各筑一座堡垒。周围山峰筑有望敌情的烽火台。为加强防御,在西关外还建有土边城垣。
清代以后,岔道城不再驻军设防。明清两代都曾把岔道作为重要城堡加以整修、加固。城内铺面连片,商贾云集,客栈多家,宿、歇、行人众多,岔道城一片繁华兴隆景象。城内有官井和3棵古槐,据说岔道建城时就有古槐,已有500年历史,古槐依然繁茂。“岔道秋风”曾是延庆八景之一。1985年,岔道城被确定为延庆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起,在市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对南段城墙、东西城门及部分古迹进行了修复。
榆林驿
榆林堡元代该地已有村,名为榆林,是因该地原有榆树林而得名。元代前曾为重要驿站,从元代至清代,该地还一直被设为驿站。明永乐初年移民建榆林屯,为隆庆州后十里之一,所建榆林城堡系土筑而成。
榆林堡北城建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景泰五年(1454)筑成,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扩建了南城,嘉靖十六年(1537)曾对南城进行修缮,隆庆三年(1569)对北城加包砖,北城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城上各建造一栋房屋,东南角和西南角城上各建造一阁,名为闵昌阁和武昌阁。南北城形象像一顶乌纱帽,两阁如同帽顶上的犄角翎,其城四周对称,壮观牢固。
榆林堡城南城、北城全周长共2064米,其中北城周长974米,南城周长1336米。北城占地59276平方米,南城占地103092平方米,南北城共占地162368平方米,约合244亩。“大跃进”、“文革”时期榆林堡城北城被严重破坏,仅存部分城墙。
榆林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旅游的最佳位置,自古以来,它也是重要的战略要塞和驿站,而且集政治、军事、古建、经济、宗教信仰、民俗文化为一体。它在居庸驿与土木驿中间,具有传递情报、接待过往官员等多种功能。
驱车从榆林堡上八达岭高速公路也仅有3公里。还有火车可以直接到达距榆林堡一公里的
康庄火车站。
横岭长城和镇边城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英宗亲征蒙古的途中,竟在
怀来土木堡被瓦剌首领也先活捉,数十万大军死伤无数(史称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从此在遥远的蒙古草原上“北狩”18年)。而后,瓦剌人大举进犯京城。在居庸关久攻未破时,瓦剌人绕道西南由紫荆关经易县、涞水、良乡兵临京城下。一小部分游骑兵勇则分别从居庸关以西的白羊口和横岭口进入腹地,兵临北京城下。幸亏有兵部侍郎于谦受命于危难之际,组织了京城保卫战,才保得大明王朝没有被瓦剌摧毁。
痛定思痛,明王朝在这些峡谷里修筑了许多防御设施,包括堡垒、关城、短墙,和万里长城一起,形成一道道保卫北京,保卫中原的防线。其中有许多城堡,深藏在大山之中,已经不为人知了,但也因此较好地保存了下来。横岭城、
镇边城 都是其中的重要关城。
横岭村,河北怀来县境内,它的北部是怀来、延庆盆地和
官厅水库;它的东面依次是长峪口、白羊口和居庸关;由横岭向南经过镇边城,可以到达门头沟的大村,再南,可由
芦沟桥进入京城;若由横岭南的马刨泉向东,经
高崖口、
流村镇、羊坊镇,可以进入海淀。
横岭城在镇边城北5公里,城墙横跨沟壑围圈依两山而建,形成一巨大的城堡。日伪时期,一条连接北京雁翅和河北怀来的省道从城堡的西边穿城而过,将这个巨大的城堡生生切开。
秦汉上谷郡遗址
在
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西北。这里北侧是宽阔的
官厅湖,南侧是茂密的丛林,巨大的风车扇叶就在古城遗址上空缓缓旋转。
上谷郡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因为修建官厅水库,古城一部分已经没入湖水之中。由于古城废弃已久,如今只剩几处断壁残垣,但仅凭几处轮廓依然可以看出昔日古城宏大的规模,依然可以想见古城昔日的繁荣鼎盛。
据记载,上谷郡始建于战国时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因建在大山谷上而得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谷郡就名列其中。汉代
飞将军李广、大将军
霍去病都曾任上谷郡太守。据考证,上谷郡城自战国燕昭王时始设,一直到北魏后废弃,共经七个大的历史时期,10个封建王朝,历时808年。
上谷郡古城址由大小相连的两个土城组成。大城的北墙和西墙已淹没于官厅水库,只有东城墙和南城墙断断续续地部分遗留,城址残存面积45万平方米。小城位于大城东南隅外侧,与大城合墙并列,残存着五段城垣,土质坚实,平面近梯形,城址面积约14.2万平方米。在上谷郡遗址采集到的遗物有陶器、铜器、铁器、骨器和石器等,对这些标本进行时代分期,发现属于战国时期的陶器残片占陶器总量的绝大多数,属于秦汉时期的次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较少,辽代以后的极为少见。由此可证实,该城址最为繁荣的时期在战国中、晚期至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较为萧条冷落,隋唐时已沦为一般村落,辽代以后已逐渐被废弃。解放后,由于官厅水库蓄水,居住在大古城附近的村民举家南迁,于是,这座千年古城就彻底成为了一座空城。
涿鹿之战遗址
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位于
涿鹿县矾山镇西2公里处。是历史上的涿鹿故城,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述“黄帝邑于涿鹿之阿”。经过“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后,又“合符釜山”,统一华夏各族,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此城遗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510米,东西宽450-500米。城墙系夯土建筑,高3-5米,南、西、北城墙尚存,东城墙浸于轩辕湖中,遗址内有大量陶片,除少量夹砂粗红陶外,大部分是泥质灰陶、黑陶,器物残件随手可得。有时可捡到完整的石杵、石斧、石凿、石纺轮、石环等,这里出土的陶器大多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正是黄帝所处的时期,此城不仅使人们了解祖先生活战斗的场景,还能随手拣到黄帝时代的遗陶石器。在黄帝城附近有黄帝泉、
蚩尤三寨、三祖堂、定车台、八卦村、炎帝营、蚩尤泉、桥山、釜山、轩辕湖、温泉行宫、蚩尤城、蚩尤坟等有关三祖文化遗址遗迹23处。
景区内建有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
黄帝、
炎帝、
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阪泉之战遗址
阪泉之战是中华民族远祖炎黄二帝最著名的一次战役。《
史记》开篇《
五帝本纪》记载:轩辕(黄帝)与炎帝战于
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次战役使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当时中国诸部落的首领,其对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阪泉是北京延庆境内的一个地名。
延庆县西部有阪山,并有泉名阪泉。山下有上阪泉和下阪泉两村。据《
太平寰宇记》记载:阪山,《史记》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明一统志》记载:阪山,在(隆庆)州境,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即此。《
读史方舆纪要》、乾隆《
延庆州志》等多部史籍和北京地方史志、延庆县志,也都有延庆阪泉为炎黄阪泉之战发生地的记载。此外,史学家从黄帝号
缙云氏和延庆古有缙云山(现称缙山)也论证了这一发现。
土木之变遗址
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在今河北省怀来县的
土木堡,曾发生过一场明朝军队同
瓦剌军队的大战。战斗的结果,明朝的皇帝成为瓦剌的阶下囚,50万明军全军覆没。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
土木之变”,全称
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蒙古族的瓦剌部迅速强大,经常侵扰明朝北部边境。公元1449年,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大军南下,进攻明朝。前线告急,震动朝廷。宦官王振力主明英宗亲自率军迎战,企图侥幸取胜。大臣们竭力反对,明英宗不听。经过两天仓促准备,
王振挟持英宗,率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明军一路上为狂风暴雨袭击,将士饱受饥寒,士气大减;前线又时有战败消息传来,军中一片混乱。
到达大同以后,王振得知各地明军惨败的真相,慌了手脚,竟不战自退,急令班师回朝。王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便邀英宗“临幸”他的老家。可是大军刚出发,王振又后悔了,怕毁坏自己田里的庄稼,于是又下令从原路折回。这就使瓦剌军赢得了时间,逼近明军。
当明军退到土木堡时,被瓦剌军包围。土木堡是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50万饥渴交迫的将士陷入绝境。瓦剌军假装撤退,并派人赴明军讲和,王振信以为真,急令移营就水。这时,瓦剌骑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杀来,明军丢盔弃甲,仓皇奔逃,死者不计其数。明英宗被俘。祸首王振在乱军之中,被护卫军樊忠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