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
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
农耕文明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
国家制度、礼俗制度、
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其主体包括国家
管理理念、
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农耕与气候条件紧密相关,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农耕文明除了带来稳定的收获和财富,造就了
相对富裕而安逸的定居生活,还为进一步衍生出高雅的精神
文化创造,奠定了基础。追溯中国农耕
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
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
发现于
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岭村的
屈家岭文化遗址,是“
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是我国
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
代表性的
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距今5300-4500年。
屈家岭遗址还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为全国首批100处
大遗址保护项目,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家岭遗址的发现,表明这里是长江中游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明
长江流域同
黄河流域一样也是
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对于研究我国
原始人类聚落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各自的世界里不断发展、演变,由于文明的巨大差异,也是这些人类在性格上和体制上出现了很多不同。在
亚欧大陆的广阔土地中,大陆的北部形成了一条天然的草原地带,众多的
游牧民族生活在此,在大陆的南部及一些
中部地区出现了一个个农耕区。从
社会形态的
发展阶段以及特点来看,农耕文明一直被认为要先进于游牧文明,这不仅仅是因为双方
生存方式的不同,更为根本的则是
农耕社会的发展进程始终要快于游牧社会。农耕文明相对游牧文明既有诸多方面的进步性,并且在这种进步性的长期影响下,农耕文明率先进入了
国家形态。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
人类文明成果,它们共同构成了
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基础。
农耕生产与
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
大陆性气候与
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季风气候表现为
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
东南季风盛行的时候,所以我国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同期”。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我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
高温期与
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
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南方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雨热同期;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虽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所以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气候也是属于“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
气候资源,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
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游牧文化的一种
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游牧文明掠夺式特征,诞生于此前的
狩猎文化,与滥觞于种植的
中国文明存在明显的差别。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
农业文明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
管理制度等等,与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
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
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虽经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仍然一直蓬勃兴旺,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