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口
河北省卢龙县境内的长城关口
刘家口过水关楼是河北境内保存最好的长城过水关楼,在河北省卢龙县城北34公里处,地处秦皇岛市西北隅,是秦皇岛境内长城最后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初年。
历史沿革
卢龙境内的长城始建于明初1373年,《永平府志》记载,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春天,明太祖朱元璋令大将徐达率领1.5万多人来到秦皇岛境内,继续修建了永平、界岭等32关,而其中3个重要关口——重峪口、桃林口、刘家口属于今天的长城卢龙段。
刘家口与永乐皇帝朱棣称帝有一段渊源。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身为燕王,驻北平。一天与诸将商议征讨宁王朱权。有将领说:“征宁王必经松亭关(今喜峰口),关隘险要,恐难过去”。朱棣说:“从刘家口出关走近路攻之,不数日可达大宁(今内蒙古宁城)”。于是出兵刘家口,星夜北上。十月,用计攻下大宁,活捉宁王,收编大宁和朵额三卫,南下轻取松亭关。4年后燕王废建文帝自立为帝。正是“金塘不解萧墙患,粉蝶曾同束马劳”。
地理环境
刘家口两侧山势平缓,河流从山谷穿过,地形十分利于筑楼屯兵。因此,早在明洪武初年,规制高大的过水关楼就被兴建在了这里。
刘家口城楼长10米、宽9米、高12米,水洞高6.36米,里面能容百人戍守。敌楼下开设高达6.36米的过水洞,即南北向关门,内侧门额有石匾,书“刘家口关”。敌台北墙和南墙各开6个箭窗,东西墙各有一门一窗,门通两侧城墙顶面。今两侧城墙已不存。台顶有宽大的铺房。楼内中间墙上嵌有一碑,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重建情况及名将戚继光到此视察的记录。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19 12: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