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汉
中国科学院极地科学委员会秘书长
刘小汉 男 1948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中共党员职称:研究员中科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构造地质与造山带。
工作经历
1983年12月毕业于法国郎盖多克科技大学地质系,获得法国理学博士(构造地质专业)学位,1984年1月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现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极地地质与矿产研究室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地球科学工作组常任代表、中国科学院极地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国际极地学术刊物《TERRA ANTARTICA》编辑、《南极研究》编委会委员、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现代地球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全球计划-公共管理与灾害科学相结合”项目中国协调办公室主任。分别于1984、85、90、98、99和2001年六次赴南极考察,首次南极考察时荣立二等功。1995年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首次北极点地区考察时任北京总指挥。
科考经历
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参加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
1985—1986第二次南极考察;
1990—1991第七次南极考察;
1998—1999 第十五次南极考察;
1999—2000第十六次南极考察;
1998-2000年两次赴格罗夫山综合考察。
工作业绩
刘小汉研究员长期从事构造地质(显微构造、大地构造)领域的研究工作,在东秦岭、大别山、三江地区、五台山、天山、西准噶尔和南极地质考察研究等方面做出有成效的贡献,是我国南极科学研究骨干之一,极地地质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八五期间,他承担了“东南极中山站地区构造演化与矿产资源研究”(国家攻关3级专题),以及“南极岩石圈结构特征、演化及其对环境背景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八五资源环境重大基础项目中的二级课题)。经国家科委、基金委、中科院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持的验收评审为国际先进,部分领域国际领先水平。九五期间,承担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九五重大项目“南、北极典型地区资源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作用研究”(专题负责人),参加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九五重大项目“碰撞造山带的运动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大别-苏鲁地区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及形成环境”,和联合国“全球计划-公共管理与灾害科学相结合”等研究项目工作。承担中科院重大创新方向项目“青藏高原东北缘晚古生代大陆增生与中新生代陆内变形研究”。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陆深俯冲作用》(负责其中课题“大陆深俯冲-碰撞造山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科技部“南极地区地球环境监测与关键过程研究”、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南极辐合带-DOME A断面上的全球变化研究”中的课题“伊利莎白公主地末次冰盛期以来冰盖进退过程与陨石研究”,承担科技部国家社会公益项目(2级)南极湖泊、拉斯曼丘陵地质和陨石研究,科技部国家基础项目(2级)南极拉斯曼丘陵地质和陨石研究等。现任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地球科学工作组常任代表、中国科学院极地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国际极地学术刊物《TERRA ANTARTICA》编辑、《南极研究》编委会委员、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现代地球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全球计划-公共管理与灾害科学相结合”项目中国协调办公室主任。共参加撰写专著2部,撰写科普著作6部,论文100多篇。
所获奖励
电视论文片“南极与人类”获广电部优秀影视一等奖(排名第3);
“西准噶尔地区金矿带地质、物探、化探综合研究及找矿靶区优选”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
“滇川西部地区特提斯带……”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般参加);
《神奇的北极》丛书获中国冰心文学大奖(排名第2)
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排名第2)
南极考察项目获国家海洋局科学研究特等奖(排名第5)
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排名第10)
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排名第5)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0 13:17
目录
概述
工作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