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镛
清代中晚期商人、南浔“四象”之首
刘镛(1826年-1899年),名介康,字冠军、贯经。因排行第三,人称“刘三东家”。浙江湖州府南浔人,祖籍浙江绍兴上虞实业家、慈善家。南浔 “四象”之首。
人物生平
刘镛(1826—1899年),字贯经,因排行第三,人称“刘三东家”。被誉为四象中的“刘家的银子”。祖籍浙江绍兴上虞,清康熙初,远祖刘尚迁居吴兴(今湖州)南浔,在大桥湾泰安桥下设小铜匠铺。刘家发家的第一代人叫刘镛,生于1826年,此前,刘家是一家贫苦的庄户人家。刘镛年轻的时候当过铜匠,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为人家修补铜勺铜锅,以贴补家用。南浔的老人回忆说,当年刘家的家庙里,曾陈放着一副铜匠挑子,即是指此,刘家后人中也有类似的传说。当然,靠这点小手艺活儿自然是无法安身立命的,后来,他转入了镇上一家棉绸布店当学徒,指望将来能做点生意。
那时学徒什么杂活都得干,寒冬腊月老板叫他到冰冻了的河边洗鱼洗菜,他手已冻裂,鲜血顺着菜叶流到河里,又怕被老板见到呵斥,出入均不敢出声。他早起晚睡,拼命干活,一天只能挣十文钱。他用三四文买点吃的,其余归其母。可是后来得知,店家的管家一年的薪金也才不过百缗(100串铜钱),心想此处非久留之地。后来由亲戚介绍,他进入镇上谈德昌丝行打工,每年也只赚10元银洋。老板认为他勤快能干,年终又奖励他6元银洋回家,全家人已高兴得不得了了,认为是了不起的收入了。不出几年,刘镛凭自己的精明,已经悟出了经营丝业的门道,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是要有资本,只要有资金就能在当地大量收购蚕丝,再转卖给从上海来湖州收丝的洋行买办,这样,一进一出,顿时可赚大钱。湖州历来就是鱼米之乡,老百姓家家植桑养蚕,有的是生丝,货源稳定、充足,只要有收购生丝的钱,生意即可做大。可问题是资本从哪里来呢?四年后,刘镛脱离了谈德昌丝行,与另外两个同乡合作,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丝行,资本由三个人东借西借,凑在一起也才不过200银元,但这毕竟是刘家基业迈出的第一步,那年刘镛整20岁。那时正是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大肆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之时,南浔作为浙北蚕桑业的中心市镇之一,又离上海市近,交通上有太湖和运河之便,丝市贸易自是盛况空前,所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番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温丰《南浔丝市行》),正是指此。刘家的发家正是得此天时地利之助。后来人们才明白,除天时地利之外,“人和”也许是更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刘镛财势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因为自其合伙经商算起,仅仅过了16年,也就是到了同治元年(1862年)刘镛36岁的时候,200元的资本已连续翻跟斗,上升到了数十万之巨,而且已从南浔发展到上海,在上海租界内购地造屋。据汤寿潜说其:“不数年,业翔起,当同治初,已殖财数十万,号巨富。”这个“数十万”的概念,如果当20万解的话,那就是资本翻了1000倍;如果是当40万解的话,那便是翻了2000倍!况且,在此过程之中,其中一个合伙人已撤资离去,另一合伙人不幸去世,丝行的业务,全由刘镛“一手出纳”,刘镛何来此“翻天”的本领?那就是官府里有熟人照应,经常跟洋人作生意,打交道。再说刘镛到上海的这一年,正是曾国藩曾国荃围攻太平天国天京的年头,两年后,天京城破,曾国藩在清廷的授意下大办江南盐业,发售盐票(即经营盐业的执照)以充实国库,小票值200银元大票要500银元。刘镛又不失时机地盐、丝并举,移师淮扬,遂又成为淮扬一带盐业的巨头,同时又投资典当业……最终积累资产2000多万银元,成为“南浔四象之首”。
故事传说
小莲庄南浔景致之最,原是“四象之首”、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家庙和花园。传说因为主人钦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建于湖州的莲花庄得名。有人估算,刘镛的家产,在19世纪90年代时达到了2千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当时清政府的年收入是7千万两白银。1885年,通奉公刘镛59岁,开始修建私家庄园“小莲庄”,他准备在庄园里修整一个十亩的荷花池,再在池边建几座亭台楼榭,以便在风和日丽的时候,赏荷、垂钓,安享晚年。这时候的刘镛,已居南浔“四象”之首。也许,他希望静对荷花池时,能回忆起自己的一生。或许,他会想,人这一辈子,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要你的心足够大。此时的刘镛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绵绸布庄的小学徒。那一年他15岁,由于家境贫寒,刘镛在布庄帮工,他起早贪黑,从厨房到澡堂,什么事都干,但辛苦一天却只能得到十文点心钱,即使像他师傅,身为店中执事,岁俸也不过百缗(一千文为一缗)。
对于处处留心想要自己起家创业的刘镛而言,每日十文的酬劳是远远不够的,他开始考虑着,要往丝业上发展。南浔,倚天目诸山之胜,揽太湖苕溪之秀,所有的灵气凝结为一缕缕蚕丝,绵软柔韧,质地晶莹,名闻遐迩。当时正值“欧洲诸国开商埠于上海,大购湖丝,岁出口八九万包,业丝者赢获过多”。这一切皆被刘镛看在眼里,不禁为之心动。若想开创自己的事业,从丝上着手,当是一条捷径。于是,1842年,16岁的刘镛“跳槽”到谈德昌丝行当伙计。丝行的待遇比绵绸布庄大有提高,不仅“年贴膳洋银十圆”,年底,谈老板因刘镛勤快能干还“酬洋银六圆”。(岁月几经变迁,人世几度沧桑,十亩荷花池,经历了百年的动荡,今天,当我们徜徉在岸边,赞叹它的美丽、惊羡主人的财富时,有几人能够想到,当年的刘镛,在成为一方大亨之前,只是那么一个不起眼的穷小子,足见人的心有多大,就能走得多远。)
刘镛进入谈德昌丝行当小伙计时,早已存了心机,将来要另立炉灶,开创自己的事业。由于他聪敏好学,短短四年时间,便“靡洪靡纤,不待提谕,劈见症结”,尽通丝业经营的奥秘,掌握了经商的规律。1846年,正月新春,家家户户都忙着辞旧迎新。刘镛的心中,也涌动着开始新生活的想法,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可以开始着手做一番自己的事业了。于是,他辞别了谈德昌丝行,拿出所有积蓄,开了家叫做“刘恒顺”的小丝行。南浔最富有的一“象”,就从这里,开始了最初的萌芽。沿着曲曲折折的水路,往北,摇上三天三夜的橹,穿过那一座又一座的石桥,便到达了上海十六铺。这是刘镛第一次去上海打听丝价,此前,他的小丝行每日收购蚕丝,打烊后立刻转手卖给广东商人开设的大广庄,赚点小小的差价。
日子本来倒也安逸,只是这一年的春天,春丝抽得特别多特别好,广庄联合几家大的丝行有意压低辑里湖丝的价格,眼看生意就要赔本了。是不是可以自个摇船把丝直接卖到上海去?刘镛突然冒出这么个念头,随即又把这念头打压下去——没资金、没大船,这样莽莽撞撞地去了,能行吗?
倒是刘镛的夫人沈氏,另有一番见解:“咱们没有本钱没关系,从小做起,慢慢积累,没有大丝船,哪怕去租农船或者航船,总得试试。”是啊,总得试试,与其坐而待毙,何不放手一搏?当年从小学徒小伙计,不也这么过来了吗?那时候行,现 在为何反而不行?刘镛哗哗摇着橹,日夜兼程,顺着那曲曲折折的水路,到了上海十六铺。上海十六铺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大轮船,有的来自欧洲,有的来自美洲,刘镛的小船似乎格外寒碜,他的心,沉甸甸的。
刘镛摇着船,在大轮船的缝隙里几经辗转才靠了岸。一上岸,便迫不及待地打听丝价。“辑里丝每两售价2两白银。”丝行伙计报价的声音响亮。“2两?当真?”刘镛惊呆了,要知道,辑里丝收进每两才7分1,这丝行伙计报出的价格,是收购价的3倍啊。刘镛大喜过望,忙把带来的亮晶晶的丝全部卖掉,换回了同样亮晶晶的银子。这一年春天,刘镛靠着自家的丝船,生意做得特别红火。其他的丝行看到刘恒顺丝行的生意这么好,纷纷前来打探。刘镛却是一个大度非凡的人,将自己发财致富的门路,一一细告同行。大家纷纷效仿,很快,这通往上海的曲曲折折的水路上,摇满了各家各户的丝船。雪白的辑里湖丝运出去,雪白的上海银洋运进来,南浔,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渐渐成为比上海还要富裕繁华的一方宝地。(而今,站在那镌刻了岁月痕迹的石桥上,望眼是悠悠长长的水、悠悠长长的路,耳畔仿佛依稀传来那哗哗的摇橹声。那哗哗的声响,穿透了历史的尘埃,浸透了百年的岁月,延续到了今天。今天,在湖商们把生意做到欧洲,做到美洲,做到全世界的时候,他们手中,应该仍是摇着那样的一把“橹”。)
沿着南浔小莲庄内十亩荷花池,穿过一道道回廊,走过一座座亭榭,一转身,一抬眼,两座高大肃穆的牌坊赫然立于眼前。那两道灰白的牌坊,高10米,一眼望不到顶,其中一道牌坊上书“乐善好施”四个大字。镇上老人说,这座牌坊建于1893年,是清朝皇帝为表彰刘家“乐善好施”的传统,特别钦准修建的。
那是1863年,刘镛通过自己的艰辛劳作和聪明才智,已从一开始的丝业经营,进而开始盐业经营,家底十分雄厚。那年夏秋之交,正当“秋老虎”,天气十分炎热。刘镛去严州经理盐茶商务,一路上看到百姓饱受寇盗蹂躏,房屋田产多遭毁坏,满目创痍。于是决定将此行的经商之资拿来“赈灾民,施医药,举掩埋,收养流亡,恤赎孤寡”。他日行数十里,奔走赈济,在酷暑之中不顾秽气熏蒸,大病一场,病中仍不忘交代朋友继续救灾,自己却险些丧命。那是1889年,浙江大水,湖州尤甚,灾民万千。刘镛见状,拿出数万银两,向安徽芜湖购米万石,以赈灾民。
一场百年难遇的灾难,在刘镛的慷慨支助下,终于化解。为了能长期推广善行,救助乡里,刘镛还拿出数万银元,借贷生息,每年取利息购米济灾,名曰“爱米”。刘镛对他人慈善大方,自己的生活却朴素淡然。他常说,富足之家就好比肌肤充盈的人身,肌肤充盈的人看起来很健康,但若是阳气太盛,则反而会伤害到脏腑。他深知财富过多容易奴役人的性情,反受其害,所以他将赈灾义举,比作是为自己治病:
“吾岁散数千金以与人,非求福也,盖以疗吾之疾也。天地之道,蓄极必泄,吾不待其泄而先自泄也,庶以惩。夫肤革充盈者之自知其疾,而早药之也。”致富不忘本的刘镛获得了乡邻的爱戴,刘镛去世之时,远近百姓得知,纷纷吊唁,哭声一片。
人物轶事
古今商家为了赢利发财、获大利发大财,自然非得精明到家,甚至几近刻薄不可,刘镛也不例外。不过,他又理性得可怕,深谙“富不过三代”的宿命性规律,深为少时读书太少而抱憾,认定“诗书簪绂”方是刘家发展的正确方向,便竭力鼓励儿孙读书求功名。但他不像一般的暴发户,不愿轻易捐官,最终只沾了个“通奉大夫”的称号,甚至对儿子刘锦藻也如此。如光绪二十年(1894年),刘锦藻赴礼部试,中第52名,以二甲进士观政工部。当时,国家军务正紧,急需军饷,有人以报效国家之说,劝刘锦藻乘机捐资,求取高官厚禄。刘锦藻心有所动,便向刘镛商议。刘镛此时却十分冷静,并不为有此机遇而心动,他劝告刘锦藻:“家门鼎盛,始愿不及此,吾方忧惧,汝犹未厌耶?祖泽虽厚,亦宜留有余以贻子孙,岂可自我享尽!吾但愿汝谦接物,谨慎持家,以永承祖德于不坠,不愿高官厚禄也。”刘锦藻听从父训,也就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5 14:4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