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收益估价模型(RIM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又被称为EBO模型,最早是由爱德华兹(Edwards)和
贝尔(Bell)于1961年提出来的,但并没有引起
理论界多大的重视,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1995年美国学者
奥尔森(Ohlson)在其文章《权益估价中的收益、帐面价值和股利》中对这个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建立了公司权益价值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使该方法重新得到理论界的重视,并成为近十年来美国财务学、会计学界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
所谓
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
净利润与股东所要求的报酬之差。剩余收益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只有赚取了超过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净利润,才算是获得了真正的剩余收益;如果只能获得相当于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利润,仅仅是实现了正常收益。即RIt+1=NIt+1-rBVt,其中RIt+1代表t+1期的剩余收益,NIt+1代表t+1期的企业净收益,BVt是t期企业权益的
帐面价值,r是投资者要求的
必要报酬率。剩余收益需要进行
资本成本的调整从而反映会计上未加确认但事实上存在的
权益资本的
机会成本。剩余收益模型使用公司权益的帐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表示股票的
内在价值。在考虑
货币时间价值以及投资者所要求的
风险报酬情况下,将企业预期
剩余收益按照一定的
贴现率进行贴现以后加上当期权益价值就是股票的内在价值。
而净资产报酬率ROE,可以根据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再分解为
资产报酬率、
销售净利率、
权益乘数等,所有这些参数都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得到,至于投资者要求的
必要报酬率,可以根据CAPM模型或者是APT模型进行估算。
“
剩余收益定价着眼于公司的
价值创造过程”美国著名
会计学家佩因曼教授认为这是该模型与传统
股利折现和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最大区别。一个公司的
投资价值在于它将来赚取收益超过
资本成本的能力,价格与
帐面价值(
P/B)比率将会随着公司增加“
经济价值”的能力增强而增加;如果企业不能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收益,那么其
股票价格低于
净资产也毫不奇怪,恰恰是
资本市场对其
内在价值的正确反映。传统的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通常有
权益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
每股收益等。但这些指标都没有考虑资本成本因素,不能反映资本
净收益的状况和
资本运营的增值效益。企业显示正的利润并不意味着
企业资产得到保值增值。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核心在于,它从股东的利益出发,在评价
公司管理层的
经营管理活动是否为股东创造了价值时,只有当公司的税后
净利润(已扣除税后债务利息)大于股东对公司的
投资资本在市场上能获得的必要报酬时,才能认定
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活动为公司创造了价值。由此看来,把
权益资本的成本作为考核公司
经营业绩的一个要素,正是
剩余收益与传统
财务分析工具的最大区别。根据传统的“
会计利润”计算惯例,很多公司的
财务报表显示都在盈利。但事实上,许多公司并没有真正赢利,因为其所赚取的“利润”往往小于公司全部投入的
资本成本。作为一种新的
会计核算方式与
管理理念,剩余收益纠正了这个错误;并明确指出,管理人员必须“为资本付费”,就像支付工资一样。剩余收益模型对资本成本的重视,使企业可以避免隐性亏损。一般
企业投资时,只要
回报率高于
贷款利率,就认为是一个可行决策;事实上,如果考虑股东要求的报酬,项目预期
现金流量未必能全部满足;用
剩余收益的方法计量,投资于该项目可能会遭受损失。
此外,基于剩余收益观念,可以更好的协调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
利益冲突,促使公司的
利益最大化。公司的生产、营销、采购、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着利益冲突;特别是公司的资源有限时,这种冲突更为严重。如果从剩余收益角度思考,无疑为解决这种冲突提高了一条较好的途径。不同的部门目标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投资,如果它能够创造较多的剩余收益,那么就应该被优先满足;如果它不能创造
剩余收益或者创造的很少,那么它只能排队等候。建立在剩余收益框架下的企业
决策准则,保证
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公司价值的来源很多:率先开发出新的产品、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投入可在未来获益的
资本性支出、创新造就的
生产成本降低等等。
对于公司的
高层管理者而言,并不是缺乏
投资项目,而是通常面临着太多的项目可供选择;每一个项目经理都会把自己的项目描绘的美妙无比,因为他们在公司总体利益条件下,还具有不同的
私人利益需求。这样如何选择一个真正好的项目,就成为高级管理者的难题?在剩余收益面前,所有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采用剩余收益作为财务衡量指标,所有的
决策过程归结到一个问题——是否提高剩余收益。任何企业都有其成长
生命周期,都要经过起步、快速发展、成熟和衰退这几个阶段。企业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膨胀阶段的高增长最终会归于平庸;根据微观
经济理论,除非拥有特殊的技术和产业
进入壁垒,当一个行业进入长期竞争均衡的时候,所有的企业只能期望获得与资本的
机会成本相等的收益,
不多也不少。如果有些企业赚取
经济利润,由于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加入及本行业内部企业扩大生产的冲动,企业的“
经济租金”很难较长时间内维持。因此企业的超常收益并非一定能持续下去,即
剩余收益的期限一般不会太长,因此如何保持住企业当前的剩余
收益水平并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成为企业
战略决策的首要问题。剩余收益的最大来源无疑是
专有技术和产业壁垒,产业壁垒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具备,创新才是大多数企业的秘诀所在。通过品牌、技术和
服务创新,建立更有吸引力的市场、构建更为强健的
竞争地位和
竞争优势,最终建立“剩余收益的
永动机”。基于剩余收益理念的核心的竞争优势和正确的决策准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公司创造价值的必然需要,也是公司基业常青的源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