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号起源于唐代。
唐玄宗开元年间,赐予部分功臣“开元功臣”之号,
唐代宗时赐“宝应功臣”。
唐德宗因乱逃往
凤翔,赐扈从禁军官兵“奉天定难元从功臣”之号。到
五代时,功臣号基本成熟,臣僚将校多赐功臣号。宋代沿用,
宋神宗元丰年间,以其非古而废除。
宋高宗南渡初期,为奖劝功臣,赐予
张俊“安民靖难功臣”、
韩世忠“扬武翊运功臣”、
刘光世“和众辅国功臣”功臣号。
辽、
金、元功臣号与宋代相似。
明代功臣号称为“功臣封号”,只有
勋臣即公侯伯有之。
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凡功臣封号,如开国辅运守正文臣之类,非特奉圣旨不与”。清代废除。
文武官员初加四字,唯宰相初加六字,之后每次加两字;如
王安石拜相时,获赐六字“推忠协谋佐理功臣”。
用词相对前代也简化很多。开国者多曰“开国辅运”,靖难者称“
奉天靖难”,其他功臣则称“奉天翊运”;承袭父祖爵者,则授“钦承父(祖)业”。武臣加“宣力”,文臣加“守正”,功高者再加“推诚”。
如开国公侯,封号多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只有
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