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基本原则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服务对象(案主)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信息简介
此所谓“授人以鱼,一日享用。教人以渔,终身受用”之理。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者致力于对求助者心灵的一种支持,帮助求救者“自救自助、自主人生”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本着坚信求助者的领悟力、自决力和创造性,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一个过程。其原则是,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减少求助者的依赖性,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意志,自主决策,使求助者从“由他助”转向“自助自主”,做掌握自己幸福命运的主人。
含义
助人自助,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也可把它当成一个概念。如果从整体发展角度讲,它既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和谐发展的基础。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助人,可以包括任何有助于社会、有助于他人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其中就有理想的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需求。一个人只有与社会、与他人相互作用,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被别人尊重的心理。所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不仅能从中获得友谊、信赖,还能真正获得好评、尊重,并且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 社工的专业价值中的“助人自助”(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具体说就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助人的过程就是社工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社工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案主(client)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所以社工助人的过程更是对于案主一种心灵支持的过程。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用谚语概括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助人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社工直接把人作为服务的对象,这种工作特征,是社工的价值源泉。在帮助困难人群渡过难关的过程中社工的专业价值获得提升。由于直接服务于人,并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社工本身被赋予新的创意。同时,社工自觉站在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其应有权利,并唤醒民众意识,推进民主化进程;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资源帮助案主发挥潜能,适应社会,最终达至自我超越,使案主从“由人助”转向“自助”。 助人自助基于尊重(respect)、真诚(authenticity)、同理(empathy)这些基本职业操守。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理念,社工才能在助人过程中游刃有余。所以,诸如源于西方的“何必硬要教会猪唱歌?把它逗恼了,还会被咬!”及来自中国传统的“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的思想应被社工完全加以否定。相反,应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坚信案主的创造性及自决能力,坚信自身的感召力及案主的领悟力,帮助案主回归社会主流。
助人自助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他人与自己心灵相互关照的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出发,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三个原理:倾听、真诚、给予爱和接受爱,这其中给予爱和接受爱,所表明的内涵是:一个人能真正关心和喜爱他人,自己同样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幸福。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人人都努力营造一种和谐、适应人类健康发展的氛围,人们自身的潜能就可以得到发展和完善,于人于己、于社会大有裨益。 社会心理学中提到并研究过利他行为,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殊行为,是指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或者获得良好印象的助人行为。比如社会公益活动的志愿服务、对他人、团体的募捐行为等,利他行为仰赖一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的整体文明水平,利他行为的发扬光大,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 无论什么形式的助人行为,都可以丰富助人者自己内心情感的体验,也可以说是助人中的自助。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同程度的满足了个人表达的愿望,同时内心会体验一种喜悦和快乐;在帮助别人解除困惑、放松精神的时候,自己的精神境界会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充实。一个人如果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与社会、他人亲近,他的性格、品德、情感就会因她的行为而变得完整、高尚。 助人自助的社会意义,在于它通过改变人的心灵进而改变社会风气。和谐的社会风气,会让我们体验健康、幸福的人生。
辩证关系
助人与自助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助人者,首先必须自助,让自己具备助人的能力,方能助人。“独立自主、自助自强”是助人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人路过河边,恰遇一溺水的人,于是跳进河里营救,这是见义勇为的好事,但如果他自己都不会游泳,那就不仅救不了别人,而且有可能把自己也搭进去。助人之心固然重要,助人之力也必不可少。因此,助人者必先自助,使自己具备和不断提高助人的能力。
助人自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一个“互助”的过程。一个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不仅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并且可以通过助人的实践,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效果,如此循环往复,助人与自助不断升华、发展,其乐、其力无穷。
个人与集体或社会在助人自助中,也是一个“互助”的过程。助人自助中的“人”既可以理解为“个人”,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集体或一个社会。一个集体或一个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寓于集体或社会中,在助人与自助的过程中将共同得到发展和提升。
社会意义
对助人自助的含义及其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便有不同的理解。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助人自助可分为宣传含义和实践含义:
宣传含义
一个人在帮助他人或社会的过程中,自己反过来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或者社会的帮助,直接或者间接达到自助的效果。
1、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有助于自己身心健康。马克思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只有具备了乐于助人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价值、值得尊敬的人。中国人讲求行善积德,认为“施比受更有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一个人没有功利的目的,真心付出,积极助人,那么他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真正的施爱的快乐。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不但体现了崇高的做人境界,而且对助人者的身心健康也十分有益。
2、被助者和社会对助人者的肯定和赞同,提高了助人者的社会知名度。比如,不管是在2008年南方雪灾发生时,还是在汶川、玉树大地震发生后,甚或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活动日”时,不少个人和企业都捐资捐物救灾济困,各级党委、政府、各种媒体和社会都给予充分肯定和广泛宣扬,让整个社会认同了助人者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了个人与企业的社会知名度。
3、助人者在助人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德和能。孟子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雪灾时,有报道说我国生活在委内瑞拉的华侨捐资捐物最为踊跃,原因之一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在委内瑞拉的华侨有困难时给予了及时的帮助。实践证明,不管是个人,还是一个单位,善事做多了,帮助的人多了,自然地在自己遭遇难关的时候,别人也会给你帮助,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助人,是道德的种子,是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注意和给予,是人的德性、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人性基础。在当今社会,提倡和宣传助人自助的这种含义,具有很广泛的社会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激发更多的群众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助人的行动中;另一方面,可以让助人者明白助人不仅是奉献,而且奉献以后将有回报,在助人的过程中可以达到自助的效果,从而使助人者更加积极主动乐善好施,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大的奉献。
实践含义
助人,既要解决被帮助人的眼前困难,又要使被帮助人具有和提高自助的能力。助人自助,最终目的在于教会被帮助的人学会帮助自己,使他具有自助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助人者在协助、帮助他人的时候,要达到使被帮助之人提高学习、生活、工作的能力,明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使被助者积极寻找出路,学会一技之长,掌握“捕鱼”的能力。
任何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应该抓住关键所在,“对症下药”,方可收到实效。助人不仅要救急,帮助解决其眼前的困难,更要救穷,帮助他提高能力,最终让受益人自己解放自己。这其实正是实践助人自助的核心:尊重人、助人自助、提升人的创造力。
助人自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既要彰显助人自助的宣传含义,也要落实助人自助的实践含义,使其相得益彰。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7 10:58
目录
概述
信息简介
含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