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钠为高纯度透明质酸钠和生理缓冲平衡盐组成的无色透明凝胶状溶液。
透明质酸钠从发现迄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早在1934年,Meyer和Palmer自牛眼
玻璃体(
hyaloid body)分离出一种含
糖醛酸(uronic acid)和
氨基己糖的高分子多糖,命名为“
hyaluronic acid”。该词由“hyaloid”(透明的、玻璃状的)和“uronic acid”组合而成,《
生物化学名词》译为“
透明质酸”,《中国药典药》和
国家药品标准称为“
玻璃酸”。在生理中性环境中,hyaluronic acid是一个
聚阴离子。1985年,Balazs等建议用hyaluronan一词来统一命名该物质,理由是,该物质的本质是一种
碳水化合物,应遵循其
糖胺聚糖的命名规则来命名,即用
词尾an表示。“hyaluronan”已广泛应用,涵盖了任何状态的透明质酸及其盐(hyaluronate),通常将其译为“透明质酸”,缩写为HA。在目前,通常将药准字号的HA制品称作“
玻璃酸钠注射液”,而械准字号HA制品称作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首先开发出可用于人体临床的第一个该物质的产品,鉴于该产品是用于
眼科显微手术——
白内障手术,其主要功能是
临床医生作为眼科显微手术的手术垫,起
临时支撑手术空间用,方便手术顺利实施,所以以器械审批并上市销售,随后此产品在骨科、
外科相继问世,均以器械文号上市销售。因此,美国的
FDA认定该物质为医疗器械。
自1985年在法国召开第一届
玻璃酸钠(
透明质酸钠)国际专题学术会议以来,基本上是每隔3年召开一次,至今(2010年)共召开了8次玻璃酸钠专题会议(如《玻璃酸钠专题会议》表所示)。会上世界各国从事玻璃酸钠研究的人员相互交流,不断探索其性质、功能和用途,具体的每一次会议内容,读者可查阅其相关网站。
是一种高分子直链
聚糖,由
N-乙酰葡萄糖胺和D-
葡萄糖醛酸双糖单位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
均聚物。它的分子式为(C14H20NO11Na)n,双糖单位的分子量为401.3,其分子
结构式如图1所示:
不同工艺生产的
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也各不相同,天然性状的
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一般在80万~250万之间,通常认为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越高则
粘弹性越好,疗效也就越好。在
药物制剂中其分子量通常控制在(0.5%)X10范围内。
用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s(
兽疫链球菌)的突变体(
mutant)发酵制取。此突变体无溶血活性,产
透明质酸钠量大,产品分子量可达250万。
在动物中
透明质酸钠以基质存在,以
共价键的形式链接与
核心蛋白上,组成了
蛋白聚糖,同时被
蛋白质和脂肪等包裹,要想得到医用透明质酸钠必须将动物所含蛋白质用酶水解,再去除其他所有杂质纯化而得到。纯品中
氨基酸含量仅为0.35%,分子量最高可达1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