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
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
父。所以“
姓”是“
女”和“
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夏、
商、
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
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北宋(公元960年)时编写的童蒙教材《
百家姓》里共收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后来发展演变,最多时达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其中张、刘、李、赵等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族姓氏或皇帝赐姓。根据2004年最新
统计,单是姓
张的,就有一亿人。
李、王、赵、张、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总人口的40%,约五亿多人。其中李姓人口超1亿。
徐、
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总人口10%以上。
在
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近10亿人以这45大姓作姓氏。另外的4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白、文、关、廖、苗、池、银、铜、铁、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
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赠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