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位于中国西南部,跨越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多个县市。该山脉起于四川省大巴山麓,止于重庆市江津山脉,连绵300余千米,是世界三大褶皱山系之一川东平行岭谷的主体山脉,华蓥山最高海拔为1704米,面积约为8000平方千米。
位置境域
华蓥山脉,起于四川省大巴山麓,止于重庆市江津山脉,连绵300余千米,横跨15个县(市、区),为川东平行岭第一山。在广安市境内有中段西缘,长约90千米,宽约7千米~21千米,呈北东向展布,北起与达州市大竹县交界的前锋区光辉乡北端,经前锋区、华蓥市、邻水县,最后从华蓥市溪口镇和邻水县高滩镇南端入重庆市三汇镇界。境内山峰重叠,中上部多古生代、中生代灰岩、泥岩,下部多三叠系砂岩。一般山顶相对高度600米左右。邻水县城北镇境内庙梁子以下,山峰呈锯齿状,峰峦重叠,兀立峥嵘,至高登山一线,海拔上升到1704.1米,为华蓥山脉最高峰,也是四川盆地底部地区最高峰。高登山以南山脊线降低到1100米,至华蓥山宝鼎,山势又复雄巍,海拔上升到1590.8米,危崖耸立,形势险要。
地质地貌
地质
华蓥山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势由西向东渐高,山脉走向北东-南西向。华蓥山上覆较厚的碳酸盐层,在流水作用下地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喀斯特景观,包括石林、溶洞、喀斯特湖泊和岩溶漏斗等。园区内地质构造类主要包括背斜、向斜、断层以及独特的“Ω”地貌;地貌景观大类主要为以石林石芽、溶洞、漏斗洼地、钙华等为代表的岩溶地貌,和川东平行岭谷上形成的以大量的褶皱山、单斜山、断层崖为代表的构造地貌;水体景观类包括构造岩溶湖泊、洼地漏斗淤积形成的水池、风景河段等景观;环境地质大类则包括崩塌遗迹及采矿遗迹等。
地貌
华蓥山主脉长300余千米,北高南低,海拔在700—1000米间,主峰高登山海拔1704米,是四川盆地最高峰,其次为宝鼎1586米,蒿子坪1462米。华鉴山背斜区海拔高度多在700—900米,最高点位于隧道南侧的云雾山,海拔为1190米,向斜宽缓,地形起伏不大,海拔高度多在250—400米间。华盏山背斜整体具有西翼陡东翼缓的特征,且从北到南倾覆构造愈加发育。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华蓥山褶皱为平行背斜山岭,多中生代灰岩、泥岩、页岩及砂岩。顶部因岩性不同,形成”一山一顶”“一山一槽二岭”或“一山二槽三岭”的地貌形态,槽内有溶洞,残丘等岩溶地貌及农田分布。
因受四川大地构造及区域性深断裂的影响,华蓥山复式背斜的轴部断裂十分发育。华蓥山背斜与次级向斜主要出露二叠系、三叠系两段石灰岩,构成“一山三岭二槽”的特殊地貌。在新构造运动时期地面振荡式、间歇式上升的背景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溶蚀、抬升与风化作用强烈,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的影响,断层密布,沟壑深邃。漫长的地质历史造就了丰富的化石、矿物及特殊岩石。
地理环境
气候
华蓥山地处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西部
平坝浅丘区
年平均气温为17.8℃,无霜期达339天;东部山区为11.5℃,无霜期达250天。东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每年均有降雪。
日照时间全年1240.6小时,无霜期301天。形成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的气候特征。春可赏花、夏可纳凉、秋可品果、冬可滑雪,是四川十大特色消夏避暑胜地。
水文
华蓥山区内河流具有流程短、落差大、流速快、泥沙冲淤量大的特点。
华蓥山的平均年径流量为2.39亿立方米,区内包含一江、四河、一湖及若干小溪,并有13座水库。渠江全长23公里,平均径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00亿立方米。胡家河、清溪河、临溪河、华鉴河由东向西注入渠江,总长91.5公里,平均流量13.141立方米/秒。天池湖位于华蓥山东北角,为季节性岩溶湖泊,水面面积2.64平方公里,容量2868万立方米,集水面积83.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50米。
植被
华蓥山的植被在垂直分布上随海拔升高呈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竹林、灌丛及草甸的多样变化,群落组成则包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而来的次生植被类型,如针叶林、混交林等,以及众多珍稀植物如桫椤、银杏、红豆杉等和超过450种野生药用植物,共同构成了华蓥山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系统。
主要山峰
主峰
高登山是华蓥山主峰之一,海拔高达1704米,为四川盆地底部最高峰,也是华蓥山的标志性山峰。
宝鼎为华蓥山主峰之一,海拔1590.8米,它是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自古享有“宝鼎称灵岌,华蓥第一峰”的美誉。
火山信息
在华蓥山顶,发现了距今约2.6亿年前的峨眉山玄武岩火山岩层,这是重庆迄今为止的唯一火山岩观测点。
资源状况
植物资源
华蓥山
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是广安及川渝重要的生态屏障。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有
大型真菌56种;
蕨类植物112种;
裸子植物6种(不含栽培种);
被子植物 1065种(包括111种
栽培植物);包括
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及特有植物
华蓥润楠和四川柿。
华蓥山重要植物有175科656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银杏等;野生药材7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有100多种。石林景区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其中被子植物最多,有77种,包括52科71属。其次是裸子植物7种,包括6科7属。蕨类植物最少,有6种属。
动物资源
动物有
昆虫331种(亚种);鱼类23种;
两栖动物12种;其中
大鲵和
虎纹蛙属于我国Ⅱ级重点
保护物种,
棘腹蛙和
峨眉林蛙等属于我国特有物种;爬行动物10种,其中
中华鳖、
蹼趾壁虎、
北草蜥属于我国特有物种;
鸟类132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
保护鸟类12种,分别是
雀鹰、
普通鵟、
黑耳鸢、
红隼、
红脚隼、
红腹锦鸡、
红角鸮、
长耳鸮、
短耳鸮、
雕鸮、班头
鸺鹠和
领角鸮;
兽类49种,其中国内重点保护的兽类3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兽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兽类2种。国宝大熊猫“
云涛”、“阳花”于2014年8月23日顺利入住华蓥山。
旅游资源
华蓥山石林,位于红岩乡东,与邻水县毗连。海拔1400米~1600米,方圆20平方千米,以苍翠茂密的山林为环境基调,以秀丽的喀斯特石林、溶洞为典型的景观代表,集秀峰怪石、佛教文化、天坑溶洞、茂林修竹、华蓥山游击队遗迹于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其景观特点可集中概括为“峰奇、石怪、山绿、谷幽”。融高山、石林、林海、溶洞、峡谷于一身,被誉为“天然大盆景”。主要由经浸蚀、溶解、风化的石灰岩形成的石峰、石屏、石柱、石芽组成,夫妻石、一吻千年、犀牛望月、八百罗汉、金鸡报晓、妙笔生花等众多像生石景天然成趣,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石林植物种类繁多,奇石与林木、花草相生相伴,石在林中生,树在石上长。景观神奇、俊秀、幽雅。每至冬季,“远看露光辉,近瞻增皎洁,山深人不知,中有秦汉雪”。旅游区内的碧家天然溶洞、仙女洞、天池响水洞漏斗群、黑潭瀑布等闪亮的景点,象一颗颗璀璨的玛瑙、珍珠,撒满了整个旅游区,景区与邓小平故里隔水(渠江)遥望。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华蓥山宝鼎,位于溪口镇境内,海拔1586米,是华蓥山第二高峰,因山形似鼎,故称宝鼎。清岳池儒学毛徙南对宝鼎有“万象平铺眼界宽,凌空一柱插云端”的诗句。晴朗之日登上宝鼎,但见万壑千丘,绵延起伏,气势磅礴。渠江、嘉陵江、御临河、大洪河似素丝飘带,银光闪烁;渝北、南充、合川、岳池、邻水诸城尽收眼底;夜可观方圆百里万家灯火。宝鼎山下的舍身岩、薄刀岭、一线天、之字径、银峰屏等蔚为壮观。宝鼎的“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八景”(华蓥积雪、宝鼎连云、三花异树(已毁)、九子灵泉、石镜斜阳、渠江落照、华严古洞、玉壁浮光)令人称奇。宝鼎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自唐至德二年(757年)僧人开山建寺,虽历经兴废,依然香火不断。明清发展至鼎盛时期,在宝鼎东、西两麓方圆不足100平方千米的山岭峡谷中,佛教寺院达40余座,僧众近千人,成为川东北佛教圣地,享有“西朝峨嵋,东朝宝鼎”之美誉。
华蓥山天池,位于天池镇境内,是四川盆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485米)的天然高山湖泊。湖面呈不规则梯形,周长9.5千米,面积达2.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米,最大水深50米,湖中盛产鱼、蚌、虾等。
历史文化
历史事件
华蓥山历史悠久,乡土文化深厚,自古为巴人领地。明末清初,土著山民与外来移民在华蓥山相融共生,形成了独特的歌舞文化,如“巴渝舞”和“云童舞”,以及地方特色民俗“滑竿抬幺妹”,并有定期的“幺妹节”举办。它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跨越四川、重庆15个县、市,总长度超过300千米。华蓥山的最高峰是高登山,海拔1704米,为四川盆地底部最高峰;次高峰宝鼎,海拔1433米,是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清朝起,华蓥山与峨眉山、四面山、青城山并称巴蜀“四大名山”。
华蓥山具有革命历史意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共华蓥山地下党和游击队的武装斗争根据地。宝鼎景区位于溪口镇,内有建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的光明寺遗址、千佛坪石林,以及八景和四绝等自然景观。历史上,从山脚伏虎寺至山顶,原有36座寺庙,现仅存黄龙寺。华蓥山在1927年已有中共地下党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新华日报的纸厂供应地,解放战争时期则是中共川东地下党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的活动区域。
乡风民俗
坐歌堂,是流传在四川东部华蓥山区独特的民俗传统文化,有着上千年历史。在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亲朋好友们聚集姑娘家,用歌声祝贺新娘出嫁,用歌声代为新娘倾诉离别娘家的依恋之情,用歌声教会新娘嫁去婆家的为人;媒人用歌声夸赞婆家的殷实,伴娘用歌声代新娘向父母、兄长讨取“添箱”等。古风淳朴,民俗气息浓郁。“坐歌堂”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滑杆抬幺妹,是华蓥山区人民的传统习俗,已有1250多年历史。早在唐代,在每年六月观音菩萨得道日子前后,华蓥山区都要举行“滑竿抬幺妹”比赛,年轻的汉子将漂亮的幺妹抬上华蓥山,拜佛观景,汉子与幺妹相中后,就结为秦晋之缘,白头到老。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滑竿由两根韧性极强的斑竹,配以凉椅捆扎而成;幺妹经过梳妆打扮,一般头饰美观,身着漂亮衣服,手持绢花,脚穿花鞋,娇美动人;轿夫经过一定技巧的打扮,一般是毛巾裹头、身着布褂,下穿九分裤,脚穿草鞋,年轻气壮。幺妹:是农耕(林牧)文明背景下对农家未出嫁小妹的称谓。滑竿抬幺妹就是轿夫(抬脚)一前一后,幺妹坐于椅中,自撑油纸伞遮阳,轻颠漫颤自在行走。其程序通过上滑竿,起滑竿,颠试滑竿,各种路途状况号子呼应提示,途中风趣逗乐以及下滑竿等环节的细化,形成为完整的行为范式和文化情味。随着竞技活动比赛的兴起,这个活动逐渐有了竞技、表演、展示、欣赏等成分,形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态。已列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蓥山宝鼎庙会,亦称华蓥山香会,每年均要举办,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据《清·华银山志》(华蓥山古称华银山)载: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宝鼎山下寺庙如春笋般建立,山下四周至宝鼎,沿途大小寺庙,多达49处,历朝历代,香火不断,延续千余年,至清中期达到鼎盛。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为观音得道之日,山下各地善男信女为了还愿,在神首、香头的带领下,成群结队,敲锣打鼓,上宝鼎上香还愿,祈求吉祥,形成了声势浩大、闻名天下的华蓥山宝鼎香会。
华蓥山宝鼎香会,起自佛教,却源于民间。它历时千年,规模宏大。它是普通民众的民间信仰表现形式,表现出民众祈盼吉祥和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善良愿望,展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
云童舞,是华蓥山特有的民间文艺,庙会期间,即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十九这段时间,成百上千的香客队伍,带着祭祀礼品,浩浩荡荡,锣鼓喧天,跋涉几十里、上百里山路到宝鼎朝拜,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云童舞是这个队伍的开道仪式,1956年,华蓥民间老艺人创新《云童舞》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荣获了全国优秀民间舞蹈奖。其表演人数至少四人,多则不限,但必须成对,表演时一般无音乐,唯有锣鼓伴奏。
抬架香,是华蓥山特有的宗教活动。庙会期间,将祭祀礼品用木架或竹架抬着上山,敬佛上香。华蓥山宝鼎庙会已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会生活
西线由广安/华蓥至溪口,或再
行5千米至黄龙寺,由黄龙寺陡步登山,约6— 7千米至宝鼎。溪口—小桃园(东林寺旧址)—三百梯---观喜坪—千佛坪(
小石林)—宝鼎(大光明寺)(见《华银山志·游华银山记》)。此登山路线溪口—黄龙寺现可乘车,黄龙寺—宝鼎新修有石板登山道,于游人以很大方便。登山步道约5千米,可作1至2日游。下山可走原路返回,也可从邻水---侧经南宗堂,祝圣堂下至
华蓥乡。
东线由邻水沿
212国道经
坛同(34 千米)至华蓥乡(5千米乡道),由华蓥乡徒步登顶。
石林景区主游道线路:游击队纪念馆——
地质博物馆——中外
名人蜡像馆——华蓥山酒文化博物馆——
浮雕墙——双枪老太婆塑像——验票口——朝圣寺——万狮朝圣——地质奇观——生命之门——天然大盆景——夫妻象——情醉石峡——八阵
迷踪——双枪老太婆打靶场——夫妻石——精品石林——爱之小屋——华蓥山岩——瘦身之路 ——三义堂——天然盆景——中华版图——千年一吻——黄龙吐翠——嫦娥镜湖——雪山城堡——大天坑——小天坑——游击队瞭望台——千年樱桃树——妙笔生花——情人幽谷——爱之吻——云鹤楼——桃花源——天池湖——华蓥山大酒店
特级景点:万狮朝圣、地质奇观、天然大盆景、夫妻石、精品石林、云鹤楼、华蓥山岩、千佛云游、千年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