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给很多国内企业提了醒。政府可以集中有限资源,在一些关键领域支持企业攻克当前亟需解决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提及中国未来发展航向时,再次突出强调了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2020年12月召开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
工科理科化”倾向正在对有关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造成严重影响:在高教领域,教师宁愿或不得已在黑板上教修机器、教盖房子,也不愿或无法下车间、下工地去解决工程中的真问题;学生解决了生产线上的关键工艺问题,却经常因为没有发表顶刊论文,而不得不面对毕业评优时的窘境;在产业领域,大量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面对一些要害环节的“卡脖子”现象,企业往往无计可施。
2023年3月10日出版的
中国科学报头版,刊登了一篇
曹德旺等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名联署的文章:呼吁重视改变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工科理科化”现象,让更多的工科教师、学生去工程一线解决真问题。
一是解决
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不购买
性价比高的国产零部件产品和设备的问题;二是解决
民营资本进入攻关卡脖子技术领域的壁垒问题;三是解决制造业高精尖领域与金融等行业工资水平差距过大问题;四是解决
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和应用研究不协同的问题,顺畅体制内外科研人员的自由流动;五是解决本土企业先进技术和产品监管、审评审批等服务跟不上的问题。最后更为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本土企业寻找“备胎”留足时间。
量子信息、星际探测,以及
能源安全、
粮食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生物试剂、
铁皮石斛产业、草种质资源、
精准医学、
核能、现代种业、
数字农业、食品营养、医学科学、自行车变速器、“
双碳”、竹产业、
机器人、
种源、
远缘杂交育种、
诊断试剂与
疫苗、浙江乡村全面振兴、林业、
低碳能源、
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重大基础材料装备、数学研究、
复方鱼腥草合剂、
绿色建筑、
大数据、
工业互联网产业、
粮食安全、农业科技攻关、种业振兴技术、制造业、材料学、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原创新药缺乏、生态科技领域核心技术和产品、
科研试剂、科研及生产一线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药物制剂及辅料行业、高端材料制造、
人工智能、高品质辅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农业科研领域、农业
芯片、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国产
冲锋衣等。
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仍受制于人;进口
CT、
体外膜肺氧合(
ECMO)等的核心零部件、原材料,
人工血管等;
心脏支架的核心原材料国内仍无法生产,全部需要进口。
科技日报曾推出系列文章报道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主要有
光刻机、
芯片、
操作系统、
航空发动机短舱、
触觉传感器、真空蒸镀机、手机射频器件、iCLIP技术(是研发创新药的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重型燃气轮机、
激光雷达、适航标准、高端电容电阻、核心
工业软件、ITO靶材、核心算法、航空钢材、
铣刀、高端轴承钢、
高压柱塞泵、航空设计软件、
光刻胶、高压共轨系统、透射式电镜、掘进机主轴承、微球(面板中的关键材料)、水下连接器、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高端焊接电源、
锂电池隔膜、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超精密抛光工艺、
环氧树脂、
高强度不锈钢、
数据库管理系统、
扫描电镜。
2021年5月28日,
习近平在
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说: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
人民日报》1974.1.3:“一九七三年七月以后,三十二天卡脖子大旱,有些新造土地上的庄稼枯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