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鱼解释:武术动作、戏曲表演程式动作。有正、反卧鱼两种。正卧鱼的动作为:踏
右步,双抖袖,双翻袖,右手高,左手平,右腿往前伸出再往后绕,撇在左腿后,立稳,缓缓下蹲往右卧,背着地,压在右脚上,左手往后背,右手放在胸前。反卧鱼动作与正卧鱼动作相反。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嗅花时即运用此动作。
演员斜托掌式右别步站立,然后两腿缓缓蜷屈,下蹲,成盘卧姿势。臀部着地,右腿贴于地面,然后向右拧身,以右背部贴地。左手手背贴于左腰部位。右手则伸至
后脑位置枕于脑后。在地面保持这个姿势片刻后,以脚蹬劲,立身站起。仍呈斜托掌式右别步站立姿势。卧鱼分左右两式,要领相同,动作姿势相反。卧鱼对演员的
柔韧性、腰腿力量、
平衡能力等均有较高要求。京剧《
贵妃醉酒》的卧鱼,动作舒缓、柔美,强调控制力;而京剧
尚派《
昭君出塞》中,昭君纵马腾跃:演员跃起、卧鱼落地,动作迅捷,富于
爆发力,表现塞外行路艰辛。
在《贵妃醉酒》中主要看贵妃醉酒时的醉步和卧鱼的功夫,能够卧鱼三分钟都是绝活。卧鱼也是炫技的一种,演员从侧面弯下,人脸朝天,
筱翠花在卧鱼时能保持
凤冠下的珠子
直起直落不摇摆。《贵妃醉酒》中的卧鱼三次表现醉倒的贵妃仍然妩媚动人,同时展现演员的腰腿功夫,再到最后在“卧鱼”的基础上加上了嗅花的意思。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
乾隆时
花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该剧经京剧大师
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是
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2002年,
梅葆玖等根据梅兰芳原作《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改编成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始由
上海京剧院、
中国京剧院、
北京京剧院合作演出,以大布景、大制作闻名于世,是京剧改革的一个方向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