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Indian)包括印度各族人民。总人口14.4亿,有100多个民族,其中
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海外主要分布在
美国。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
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
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等。72%人说印度-雅利安语,25%说达罗毗荼语。
饮食习惯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
咖喱、
辣椒、黑胡椒、
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土豆、洋葱、冬瓜等,全部都是制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由于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义者,为了补充蛋白质,豆类就成了他们每餐必吃的东西,并永远作为他们的一道主菜呈现给你。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酪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与南亚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体系。印度古代的种姓制度把人们分为四个种姓:最高一级是
婆罗门。婆罗门本为祭司,根据《
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献这三样工作,但在8世纪以后祭司逐渐不受重视,洁净便取代前者,成为婆罗门最主要的特征。第二级为刹帝利,《
梵书》称其具有与婆罗门共享“管辖一切生命”的权利。刹帝利是战士和统治者,掌握实际的政治与军事权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过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权力。第三等级为吠舍,即一般的平民,任务是生产食物,并提供各种祭品。《瞿昙》规定吠舍可从事农耕、商业、畜牧与放贷的工作。最低一等级为首陀罗,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负责提供各种服务。在四个种姓外,还有达利特,即贱民,多由罪犯、战俘或是跨种姓婚姻者及其后裔组成。他们的身份世代相传,不能受教育、不可穿鞋、也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只被允许从事非常卑贱的工作,例如清洁秽物或丧葬。
在婆罗门教的经典《
吠陀》中,把种姓制度的出现用神话来解释,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而达利特是人类违反吠陀的产物,本不该存在。
1947年独立后,印度在法律上已经废止种姓制度,但社会心理影响远未消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数众多的低种姓在选举政治中的影响扩大,历届政府为拉选票,不断推出照顾低种姓的“名额保留政策”,在教育、就业、社会福利等多方面予以特惠。1997年,
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成功当选印度历史上第一位出身达利特阶层的总统。2017年7月22日,印度选举委员会20日宣布计票结果,全国民主联盟总统候选人
拉姆·纳特·考文德当选新一任总统,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二位出身达利特阶层的总统。
语言
印度-雅利安语支及达罗毗荼语系分别为印度主要语支,分别占总人口的74%及24%,其他语言则属藏缅语族、南亚语系,印度未订定国语。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约30%人口使用,为印度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已经在1965年终止了它唯一官方语言(或与印地语相同的)的地位,但依旧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亦是全国性的通用语言,主要在政治和商业交往场合使用,英语在教育方面也相当重要,尤其是中等及高等教育。
另外还有其他21种地方性的预定官方语言,包括了马拉雅拉姆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卡纳达语、孔卡尼语、马拉地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奥里亚语、旁遮普语、阿萨姆语、喀什米尔语、信德语、尼泊尔语、梵语、曼尼普尔语等,另外登记的还有超过1600种语言。
印度-雅利安语支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言分别是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
梵语词汇。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印地语相近,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又有
突厥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
阿拉伯字母拼写。由伊斯兰教徒使用。达罗毗荼人使用的达罗毗荼语虽然与印地语、梵语、吐火罗文有联系,但不属于印欧语系,而是自成一派,属于达罗毗荼语系。
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总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信仰印度教的人数为总人口的80.5%,穆斯林占13.4%,基督教2.3%,锡克教占1.9%,其它教派占1.8%,情况不明的为0.1%。
种族构成
基本信息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
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
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
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
亚美人种)、
达罗毗荼人、
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他们属于尼罗格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最初来自非洲。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在印度喀拉拉邦的
卡达尔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尔邦和库奇山区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乌拉里人和
安达曼群岛的原住民身上,都还可以看到这些特征。尼格利陀人长期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最为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在新移民到来以后,尼格利陀人多被他们屠杀、同化,或驱赶到人迹罕至的丛林以及孟加拉湾中的岛屿。
原始澳大利亚人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属于
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现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
蒙达人、
高尔人、
桑塔尔人和
比尔人普遍被认为就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他们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库龙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原始澳大利亚人信奉泛灵论。泛灵论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为印度东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笃信。他们轻易不对树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该邦还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
蒙古利亚人
以
蒙古利亚人为主体的亚洲大陆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来种族迁入印度的第三波。印度的
蒙古利亚人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族群,
蒙古人和与藏族关系密切的
汉藏语系民族。蒙古人的后裔为莫卧儿人,他们已经基本上融入在印度主体民族之中,由于混血的缘故,蒙古人的体貌特征已经不明显。包括
查克马人和
雷布查人在内的汉藏语系民族则带有明显的黄种人特征。他们肤色浅黄,脸庞扁平,眼睛细小,胡须和体毛稀少。
汉藏语系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七邦,包括伪“阿鲁纳恰尔邦”(中华人民共和国藏南地区)、
阿萨姆邦、
梅加拉亚邦、
曼尼普尔邦、
米佐拉姆邦、
那加兰邦和
特里普拉邦,他们是这些地区的主体民族。东北七邦在人种、语言、文化等方面都与印度本土部分有着显著区别,古代从未与印度本土统一,直到英国殖民时期才被并入印度,因此他们对国家的认同率较低。印度东北部地区在现代仍存在严重的分离主义倾向。
达罗毗荼人
达罗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来自
地中海地区,被称为地中海人。他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肤色浅黑的古地中海人、肤色黄褐的所谓正宗地中海人以及东地中海人或称闪米特地中海人。地中海人进入印度后与当地的原始澳大利亚人杀伐与融合,形成了达罗毗荼人。达罗毗荼人曾经遍布整个
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了印度的北方和中部,一部分达罗毗荼人被雅利安人征服同化改说雅利安语言,另一部分达罗毗荼人退守印度南部,仍说达罗毗荼语言。现代的
泰米尔人、
泰卢固人、马拉雅拉姆人、图鲁人、科达瓦人、
卡纳达人等民族都是达罗毗荼人的后裔,他们先后在印度南部创建了
安度罗、
潘地亚、
朱罗、
哲罗等古王国。
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最初是可能居住在俄罗斯南部与南乌克兰草原地区的一支古民族,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穿越西北部的山口来到印度。他们身材高大,头型窄长,眼眶深陷,鼻梁高而窄,毛发浓密。雅利安人最初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曾在许多世纪中不断迁徙扩张,先后到达伊朗、叙利亚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纳托利亚、希腊以及东欧各处。到达伊朗的分支有一部分经阿富汗从西北方向进入北印度。这些外来游牧民族弓马娴熟,善于骑射。他们凭借武力优势征服了相对柔弱的达罗毗荼人,并逐渐分布到印度次大陆许多地区。他们接受了后者的部分文化并逐渐与之融合。语言学家则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将他们称为雅利安人。这一名称历来争议不断,但却变得十分流行。现代的
印度斯坦族、
克什米尔人、
旁遮普人、
孟加拉人、
拉贾斯坦人,巴基斯坦的
信德人、
俾路支人、
普什图人以及斯里兰卡的
僧伽罗人等,都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他们带来了
吠陀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现代的印度雅利安人民族部分混有达罗毗荼人血统,其中巴基斯坦及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混血较不明显,孟加拉、斯里兰卡和印度东部及中南部的雅利安人鲜有未与其他民族混血的。
民族
印度人口14.4亿,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全国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
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其余分别为:
泰卢固族8.6%,
孟加拉族7.7%,
马拉地族7.6%,
泰米尔族7.4%,
古吉拉特族4.6%,坎纳达族占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
旁遮普族2.3%。
印度斯坦人
历史渊源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根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计算,印度斯坦族人口约为3亿,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30%,系印度人数最多的民族。该民族主要分布于恒河中上游的印地语地区和
印度斯坦语地区,主要操印地语,大体可以分为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阿里尔人、查特人、洛蒂人、马利人、卡狄贡比人、拉其普特人、查米达尔人等。后者有邦多人、科尔巴人、白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尔人等。高尔人又有不少支派,如帕特人、牟利亚人、高亚人、波尔伽人、波罗坦人、波尔海亚人、拉吉衮德人、拉吉牟利亚人等。可见,印度斯坦族是一个总的称谓。上述各色人等的存在,保留了远古部落生活的信息,说明印度斯坦民族的融合还没有达到高度统一的程度。
肤色从浅棕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层较白,下层较黑。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印度并不把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看待。联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其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均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类似印地语,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又有土耳其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由伊斯兰教徒使用。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四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线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纪,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的印度教,为大多数南亚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纪,作为反婆罗门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兴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8世纪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挤,但在亚洲其他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耆那教信徒虽少,但还有相当势力。早期商人带来伊斯兰教。随着12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兰教势力越来越大,至16世纪为发展高峰。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种姓制度影响,穆斯林中也有等级之分(有人称之为“族姓”),分为赛义德、谢克、穆格尔等,但等级界线不及印度教种姓那么严格。
文化
印度斯坦人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
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间写成《吠陀》,成为
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后来成书的还有 《
奥义书》、 《往世书》、《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经,流传至今,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在天文、 历算、 医学、音韵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与中国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
张骞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纪及以后,中国高僧法显、
玄奘曾游学其地,许多印度僧人也曾前来中国讲经。
婚嫁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组成。印度教徒实行种姓内婚,多为父母包办。妇女地位低下,寡妇不许再嫁。
寡妇殉葬之事,至今时有发生。印度教徒一般采用火葬,余烬投河。
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认为骨灰投入圣河是人生最好的归宿,可来世得福。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长途跋涉来到恒河岸边,等待最后时刻的降临。
服饰
男子一般穿无领长袖宽衣,下着围裤或着宽大衣裤。妇女上穿浅色开襟短袖紧身衣,下围彩色
纱丽,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纱丽与紧身衣之间袒露一段腰身。妇女首饰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饰。
职业分工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实行种姓服务制度,按传统职业分工。恒河地区是印度主要农业区之一,北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麦和豆类;南部种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厂、矿山做工;手工纺织普遍,以棉纺、刺绣及金属制品等精巧手工艺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