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化发源于
恒河,恒河从
喜马拉雅山起步,经
孟加拉湾、
阿拉伯海和
印度洋环抱的
亚洲半岛,滋润了印度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
印度文明古印度成为世界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基本简介
历史地位
古印度是世界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创造了灿烂的
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
雅利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
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开始了
恒河谷地文明。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婆罗门、
刹帝利、吠舍和
首陀罗四大种姓,为
奴隶制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是印度
文化史上灿烂的阶段,形形色色的
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蓬勃涌现,产生了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历史沿革
公元前325年,形成统一的
奴隶制国家。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带来了
伊斯兰文化。16世纪欧洲
殖民主义英联邦
主要文化
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度文化具有十分鲜明而又强烈的宗教性、多样性和
包容性。印度文化没有很大的扩张性,但也抵制任何
外来文化的入侵。印度早期虽然有许多国王将佛教作为国教,后来被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和
突厥王公所统治,近二百年来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国作为殖民地,但每个统治者走后,印度又恢复印度教传统。伊斯兰文化对印度进行了几百年冲击,同化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两片土地,没有能撼动印度
主体文化。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对其他主要的
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
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
宗教渗透于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
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
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
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
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
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
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形成印度
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
文化传统。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
地域文化、
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饮食文化
印度人口约12.1亿,占世界第二位。印度属于
多民族国家,而且还受到中国及西洋文化的影响,根据地区和宗教饮食种类繁多。例如:北印度受到莫卧儿帝国的影响吃肉类,但是南印度却坚持传统的
素食主义。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差距渐渐缩小,但是印度有很多为
素食主义者准备的菜单,而且饭店也分为素食主义者(Vegetarian)饭店和非素食主义者(non Vegetarian)饭店,部分饭店还把座位分开。
贫困阶层的人们不仅是因为过教原因,而是由于经济原因吃素食的较多。印度人互相尊重对方的宗教情感并避免吃
牛肉或
猪肉,所以鸡肉料理和
羊肉料理非常发达。
提到印度饮食就会想起
咖哩,但是像我国的咖哩哪儿都没有。印度的做法与我国大不相同,他们在肉或
素菜中只选择一种做咖哩。
例如:Mutton Curry是将调料放入切好的羊肉里做的传统肉类料理,不放任何蔬菜,只放放各种调料做得稠一点,将这些作为菜肴吃饭或吃
烤肉,即做为主食的菜肴吃得有点稠的料理叫做咖哩。
发展历史
已知的最古老的
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
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
哈拉帕(在西
旁遮普)命名,称为
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个分布范围非常广大的文明,在时间上大致与
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及
古埃及文化同时。这一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
雅利安人带来的新
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
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
吠陀一词的意思是知识,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曾将这个词译为“明”或“圣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由多人口头编撰并且世代口传下来的。早期
吠陀时代的历史几乎完全无从考查;梨俱吠陀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
土著居民(可能是达罗毗荼人)进行征服。雅利安人在这时的主要祭祀对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
因陀罗、
阿耆尼诸神。《
沙摩吠陀》,《
耶柔吠陀》,《
阿闼婆吠陀》产生较晚,被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代,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从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
恒河流域地区。
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崇拜
梵天、
毗湿奴、
湿婆三大神的
婆罗门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灵的早期吠陀信仰,这种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抬高祭司阶层(婆罗门)的地位。
往世书和印度大史诗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而且人民中已经有被称为“
罗阇”的领导者出现(王)。敌对的部落集团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最终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早期印度国家。在前600年时,印度有不少于20个这样的国家,吠陀时代到这时通常认为已经结束。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
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
耆那教。通常称这次思想爆发为“
沙门思潮”,新涌现的许多思想潮流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反对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
印度十六雄国
印度
十六雄国(Mahajanapadas)是十六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其范围涵盖肥沃的
印度河-恒河平原,其实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
迦尸、憍萨罗、
鸯伽、
摩揭陀、弗栗恃(跋耆)、
末罗、支提、跋蹉、俱卢、
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盘底、
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
比哈尔邦的
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开始于频毗娑罗(
瓶沙王)统治摩揭陀的时期。往世书和各教派的典籍证明了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积极的政治活动导致摩揭陀的实力大大增强。频毗娑罗之子
阿阇世(未生怨王)执行
扩张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确立了某种盟主地位;他并且支持佛教的发展,使佛教在
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大约从前4世纪开始,
难陀王朝统治了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建立人摩诃坡德摩·难陀是一个比阿阇世还要强大得多的统治者,甚至
德干高原的某些地区也服从他的王权。
公元前6世纪末期,
波斯国王
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区。这是有记载的印度雅利安人社会与其它发达文明的第一次
政治接触。大流士一世将他的印度属地建为一个省,并且可能是
波斯帝国人口最多、最富裕的一个省。在大流士之后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征服者马其顿国王
亚历山大大帝,波斯帝国的衰弱导致他可以长驱直入
亚洲,其
兵锋所及最远之处就是印度。
亚历山大对印度西北部地区的侵略在印度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然而它可能对
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
旃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
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亚洲最强有力的希腊统治者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
阿富汗的
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
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这位伟大的君主完成了对南方
羯陵伽的征服,这样除了极南端的一些国家以外整个印度都在形式上统一于帝国政权之下了。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广泛进行传教活动。但是,孔雀王朝的强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后即告终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缩回它本来居有的地区,印度恢复列国时代的那种分裂状态。
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他们在整个西印度建立了许多公国。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
贵霜帝国,这个国家被列举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国(
罗马帝国、安息、贵霜帝国和汉朝)之一。贵霜时代的宝贵产物是
大乘佛教和
犍陀罗艺术。
贵霜帝国在强盛了若干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
政治力量。取代他们在北印度的优势地位的是
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的
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常常被认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与孔雀王朝一样,笈多王朝的发源地是在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头几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们确实统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则并没有扩张得太远。
旃陀罗笈多二世取得了一次对塞人的辉煌胜利,常常被认为是印度传说中的伟大英雄
超日王。中国僧人
法显在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时访问了印度,他描写这位国王的贤明统治使印度人民安居乐业。笈多王朝的文化非常繁荣。婆罗门教再度兴起,不过此时它已经开始向现代
印度教转变;佛教和耆那教继续拥有广泛信徒。笈多君主的宗教政策总体上来说是容许所有教派传播。在文学上,出现了
古代印度最伟大的诗人
迦梨陀娑。
从
中亚侵入印度的
嚈哒人(白匈奴)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世纪的活动促成了帝国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正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7世纪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乱的,除了卡瑙季(
曲女城)的统治者
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过短暂的霸权之外,没有一个王公拥有广大的权力。不过,在南印度则兴起了几个强盛的政权,如遮娄其人(其统治者打败了戒日王的进攻)、罗湿陀罗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们在7~8世纪之后的印度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权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娄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拉其普特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中特别重要的有
瞿折罗-布罗蒂诃罗人、兆汉人和遮娄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国之间混战不已,同时又激烈抵抗伊斯兰教力量对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认为是印度教的保卫者。阿拉伯人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
9~11世纪在南印度出现了几个强大的王国,如
朱罗国(注辇)和
潘地亚。其中朱罗国曾经侵入
印度尼西亚诸岛屿。
德里苏丹国
德里苏丹国伊斯兰对印度的真正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
伽色尼王朝的
苏丹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
严重破坏。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
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乌德-丁·穆罕默德(廓尔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兆汉人;他留在印度的总督(出身奴隶)顾特卜-乌德-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此后直到
莫卧儿帝国建立,北
印度的历史即为
德里苏丹国的历史。
德里苏丹国是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权。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
奴隶王朝,
卡尔吉王朝,
图格鲁克王朝,
赛义德王朝和
罗第王朝。不过,德里苏丹国并非统一了整个印度的帝国。除了在阿拉-乌德-丁·卡尔吉等大的苏丹统治时期,德里苏丹国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个最大的王国。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继续保有强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则几乎从未进入苏丹政权的版图。阿拉-乌德-丁·卡尔吉时期对德干地区的3次大举入侵使德干北部服从苏丹统治直到14世纪;菲罗兹·图格鲁克苏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统治的
奥里萨。困扰苏丹的问题主要是叛乱和外部入侵。在整个德里苏丹国存在时期,叛乱和王室内讧层出不穷。各地的分立势头从未被有效遏止,几个著名的苏丹都曾镇压过大规模的叛乱。外部入侵的威胁开始主要是来自蒙古人,后来则是中亚的征服者
帖木儿。帖木儿的可怕入侵终于使摇摇欲坠的苏丹政权彻底崩溃。德里苏丹国在帖木儿撤离之后不久解体,独立王国林立各地,虽然还有名义上的苏丹,但他们的权力几乎只限于德里和旁遮普。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的穆斯林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许多苏丹执行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除了征收
人头税之外并不对非穆斯林居民进行迫害。伊斯兰式的宏伟建筑在印度耸立起来,这一时期所形成的
建筑风格有时被称为德里风格。在文学上,产生了阿密尔·胡斯鲁这样的伟大诗人。突厥人也带来了一种有害制度:在宫廷和贵胄之家中流行的
奴隶制。特别值得提出的是
乌尔都语在苏丹时代产生,以及罗第王朝末期出现了
锡克教。
莫卧儿帝国
德里苏丹国瓦解造成的
权力真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现。1526年,帖木儿的直系后代
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在第一次
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了罗第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易卜拉欣·罗第。巴卑尔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继而在1527年击败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灭了阿富汗人的残存力量。由巴卑尔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意为“蒙古人的帝国”,因为巴卑尔的血统由母系可以上溯到
成吉思汗。巴卑尔的统治只是莫卧儿帝国的肇始,他还未来得及巩固莫卧儿人在北印的地位便已去世。行政、司法和
财政制度都没有建立;这些关键事物实际上是由莫卧儿人的敌人
舍尔沙缔造的。舍尔沙是南比哈尔地区的阿富汗人首领,他在1540年打败并赶走了巴卑尔的继承人
胡马雍,短暂地恢复了阿富汗人在印度的统治。舍尔沙的统治时期很短,但是却十分重要。他压服了孟加拉的叛乱,并把它分成19个小
行政单位;征服
瓜廖尔;打败了最强的拉其普特人领袖马尔德夫。在短短5年之内,几乎整个印度北部都被他征服了。在舍尔沙于1545年阵亡之前,他已经在北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
行政制度,举行土地清丈以确定税制,并进行了
货币改革。舍尔沙的统治事实上为莫卧儿帝国的最终建成铺平了道路。在舍尔沙死后,胡马雍得到波斯国王太美斯普一世的支持返回印度,不久夺回德里;但他在与主要敌人阿迪尔
沙阿交锋之前突然死去,完成莫卧儿人伟业的任务归于其子
阿克巴。阿克巴最强大的敌人是阿迪尔沙阿的印度教将军
喜穆。喜穆利用胡马雍之死夺取阿格拉和德里,并自称为“超日王”,可能在印度复兴起一个印度教的王朝。阿克巴在1556年关键的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中打败了喜穆,于是在印度再也没有可以与莫卧儿人抗衡的力量了。
阿克巴
是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建立人和最伟大的皇帝。他在漫长的统治期间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并把帝国的版图第一次扩展到印度南方。由于对拉其普特人采取
怀柔政策,大多数好战的拉其普特部族都归顺了帝国的统治。对
异教的宽容是阿克巴的显著特点,他不仅免除了非穆斯林的人头税,还企图倡导一种融合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改革。以苏巴(省)为单位的全国行政制度形成了,
印度教徒也被允许担任政府官员。阿克巴时代的印度是伊斯兰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阿克巴去世后,莫卧儿帝国先后由
贾汉吉尔和
沙阿·贾汉统治。这是两个才能较为逊色的统治者,沙阿·贾汉终于被自己的儿子
奥朗则布推翻失去了皇位。
奥朗则布
是
莫卧儿王朝最重要但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他放弃了莫卧儿帝国初期尤其是阿克巴时代的
宗教宽容政策,加强伊斯兰教的宗教地位,企图使印度完全伊斯兰化。奥朗则布恢复对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将印度教徒逐出政府,并大举拆毁印度教庙宇与神像。这些短视的政策导致帝国境内的非穆斯林与政府的矛盾突然尖锐起来,并很快演变成武装斗争。坚持自己信仰的
锡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为莫卧儿帝国公开的敌人;奥朗则布虽然多次打败他们,却无法彻底消灭其反抗力量。最危险的国内敌人是新兴的马拉塔人国家,它后来发展出可与莫卧儿帝国匹敌的军事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奥朗则布力图消灭他的政治对手,莫卧儿帝国帝国的疆域在他在位时扩张到最大限度。他长期驻留在德干指挥对该地区各穆斯林小国的征服,这些国家是16世纪初德干的伊斯兰教强国巴赫曼尼王朝分裂后形成的。其结果是奥朗则布取得了胜利,将德干地区并入帝国版图,成为印度南方的最高统治者。除了
次大陆极南端和
马拉塔王国以外,奥朗则布统一了整个印度。
奥朗则布去世后的莫卧儿帝国称为“后期莫卧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皇帝大都昏庸无能,马拉塔人愈战愈强,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但是,决定印度命运的因素是欧洲列强。
殖民时期
分类
葡萄牙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
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
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
英属印度
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这个
商业贸易企业由于莫卧儿帝国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蚕食各独立印度王公的领土,最后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早期东印度公司尚不能与帝国政府直接对抗,但成功地利用个人友谊从穆罕默德·法鲁赫·西亚尔皇帝手中获得贸易特权。在西亚尔死于宫廷阴谋之后,一连串短命的皇帝先后上台,帝国陷入混乱,偏远的省份纷纷独立。马拉塔人的力量十分强盛,他们从帝国手中夺取了
拉贾斯坦、
古吉拉特等地;但内部斗争也损害了他们,使其从统一的王国变为松散的联盟(马拉塔国家联盟)。1739年,波斯国王
纳迪尔沙阿对印度进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并割走了
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领土。此后阿富汗的统治者
艾哈迈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别是在1761年的
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印度本土有希望取代莫卧儿人建立强大政权的马拉塔人也遭到他毁灭性的打击。这些事件在客观上为东印度公司建立
殖民统治创造了便利。由于印度国内的各种力量均遭重创,英国人有可能动用武力来实现目的。1757年,英国军官柯拉夫在
普拉西战役中打败了得到法国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道拉,使孟加拉成为东印度公司的傀儡,为征服整个北印铺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
布克萨尔战役中,英国人粉碎了企图摆脱控制的孟加拉王公
米尔·卡西姆与莫卧儿皇帝的联军,徒有虚名的莫卧儿帝国政府从此也听命于殖民者。此后历经
迈索尔战争和三次
马拉塔战争,印度国内比较强大的反抗英国统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灭。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
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
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
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的直接
导火索是在印度裔士兵中流传关于分发涂有
动物油脂的子弹的传言,这严重地触犯印度人的
宗教信仰。起义主要由封建王公领导,并推举末代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阿二世为名义上的领袖。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积极参加,暴动迅速扩及印度领土的三分之二。英国人集中全部力量,利用锡克教徒和廓尔喀
雇佣军的人力,严厉地镇压了这次起义。1857年印度起义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后果。英国政府认识到其印度政策存在严重弊端,开始进行重大调整。1858年通过的《
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
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
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在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但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官僚显然漠视印度人的诉求。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1906年以前,尽管缓慢地推行着
公职人员的印度化,但英国政府从未考虑过让印度自治。1905年时任总督的寇松
勋爵草率地将孟加拉划分为两个省,结果引发了有政治自觉的印度人的广泛愤怒,反英运动在孟加拉内外迅速发展起来。这次运动由国大党领导,最后因英政府的强力干预而被平息,国大党内部也发生激变(
极端派被开除出党)。
穆斯林联盟在这次事件中支持英国政府,这说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国家前途问题上已经分道扬镳。1909年英国通过
莫莱-明托改革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
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
民族运动分裂。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
重大影响。印度阶层在战时积极支持英国,希望以此换取民族自治;但英国在战后的行为令他们大失所望。英政府在战争结束后
继续执行军管法令,而且还制订了新的镇压法案(
罗拉特法)。1919年4月13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
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
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
非暴力不合作。然而,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分歧也在加深。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崛起为国大党内的穆斯林领袖,与掌握了印度教群众的甘地分庭抗礼。1928年的尼赫鲁报告因为主要反映了印度教徒的意愿,曾引起穆斯林的强烈反弹。英国当局在1930年至1932年召集全印王公和
政治领袖举行了三次
伦敦圆桌会议,并于1935年通过了新的
印度法案(1935年
印度政府法案),在使国大党掌握重大权力的同时也加剧了两派之间的不和。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
印度皇家海军起义,事件之后英国立刻派遣内阁特使团前来谈判,主要内容在于讨论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矛盾以便移交政权。1947年英国提出
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
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
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英国统治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
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
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
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五分之二(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为根据地,在亚洲遏制
俄国扩张的思想使一些英国官员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结果引发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在社会和经济方面,英国人在创立现代
教育体系、修筑铁路、发展印度本地工业等问题上有所建树。自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大量输入印度,印度
资本主义得以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印度
资产阶级,其阶层将影响印度的未来。以罗姆·摩罕·罗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印度的
启蒙运动,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印度教进行改革使古老的印度社会向现代文明转变;
梵社、
雅利安社、
罗摩克里希纳传教会等宗教改革社团的积极活动,终于在推动社会进步、唤醒
民族意识上产生了巨大作用。在进行印度教改革的同时,比较激进的印度知识分子发起了
政治改革运动,要求英国政府给予印度人民更高的权利。在孟加拉、
孟买和
马德拉斯三大管区都出现了
民族主义组织。1885年,
印度国大党成立,该党的早期政治主张主要是要求实行
代议制。后来鉴于国大党的政治影响,印度的伊斯兰教领袖们认为
穆斯林世界在适应现代社会方面落后印度教徒太多,遂于1906年组建
全印穆斯林联盟。英国人有意识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
共和国
独立后的印度共和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尤其是
印巴分治所带来的后遗症。独立后第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由于
克什米尔争端而爆发
军事冲突。
尼赫鲁执政时代,印度倾向于社会主义,并仿照
苏联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但在外交方面独立于苏、美两个
超级大国的集团之外,而选择成为
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但是,1962年暴发的中印边境战争否定了尼赫鲁的外交目标,并对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长远的不利影响。
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执政时期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进行了三星期的战斗。此后是甘地夫人的长期执政时代,印度在1971年的
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大获全胜,但也付出了倒向苏联的政治代价。1974年印度进行第一次核试验。甘地夫人在1977年大选中被政敌
莫拉尔吉·德赛击败,但很快又成功夺回政权,直到1984年因其对锡克教的强硬态度遇刺身亡。甘地夫人之子
拉吉夫·甘地在母亲死后继任
印度总理,他于1991年被
斯里兰卡的
泰米尔猛虎组织暗杀。1998年至2004年
印度人民党执政时期,
印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于1998年5月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成为公开的
核大国。21世纪初的印度,已成为世界第四大
经济体(按
购买力平价),被广泛认为是
潜在超级大国之一。2007年7月19日的
总统选举,
普拉蒂巴·帕蒂尔获胜,成为印度共和国的首位
女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