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蟒,是
亚洲岩蟒(Python molurus)的别称,又称黑尾蟒,是分布在
南亚及
东南亚的一种巨型
蟒蛇。2009年其
亚种缅甸蟒被确认为一个独立
物种。
头和颈的区分明显,头背除有对称的大片鳞外,覆盖的其他鳞片形小而多。头小而狭长,头顶略微平凹,头部的鳞片小而多,吻部扁平而圆钝,吻鳞1片,呈半月形,下唇鳞19—20片,上唇鳞10—12片,前2片上唇鳞和吻鳞具唇窝,对温度特别敏感,能感知周围环境大于0.026℃的温差,与蛇的
颊窝的作用相似。
成年的印度蟒平均能长达4米,体重约30-60公斤,其围量更冠绝其它一般的蛇类。体型最长印度蟒的纪录是5.85米长(纪录者为
西孟加拉邦的Cooch-Behar)。
印度蟒的鳞片平滑具光泽,头部较为扁平,鼻端阔大并且向上方翘起。眼睛细小,拥有直线式的
瞳孔,虹膜有明显的金色斑点。其身体上有已经退化的残肢,在肛门附近有相关痕迹,成短刺状。
蟒亚科的蟒蛇无毒,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水边,有的属树栖性动物,用缠绕
窒息的办法来措杀猎物。最大的可以吞下一只小羊、小猪或者小鹿。不过,它们一般多食小的猎物,栖息在都市里的蟒蛇还是灭鼠的能手。
它们一窝可产下15—100个蛋,数量的多少由其体型的大小而定。孵化的时间大约在60—85天之间。蟒亚科蟒蛇行动缓慢,容易驯服。为了获取它们的肉和皮,它们经常遭到人类的捕杀。
印度蟒动作迟缓,平常性格颇显怯懦,即使遇到危难也不擅长逃逸。行动路径多以直线形式为主,移动时身体多呈直线状。它们是相当优秀的游泳者,也会以水中为活动根据地,必要时更能于水中潜伏一段时间。不过虽然黑尾蟒有在水中短时间逗留的能力,但它们的主要活动地带始终仅限于浅水或河边位置而已。
网纹蟒蛇亦属蟒科蟒属。这们看起来似乎比较温柔苗条,但一般认为是现代世界上最长的一种蟒蛇,一般都有4米以上,级限值可达8米。网纹蟒蛇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它们常在城市里出没,特别是在河岸边。据说在马来马西亚的萨里巴布岛上,曾经吃过一个14岁的男孩。印度尼西亚也曾发生过这种事情。
非洲属于蟒科蟒属蟒蛇有
非洲岩蟒,体长可达6米。此外还有
球蟒,又叫王蟒,它们常缩成球状,把头藏在里面。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
黑尾蟒在亚洲的南部曾经常见,它的身体厚实,体长一般不到5米,但也有长达6米的。它们是盛宴上很受欢迎的野宴。由此可知,它们经常遭到人类的猎杀,数量逐年递减,已处于
濒危状态。
黑尾蟒能在广泛类别的地形活动,包括草原、湿原、
灌木林、岩山、树林与及河谷。它们的生活亦需要接近水源。有时候黑尾蟒也会栖息于其它哺乳动物的洞穴、中空树干、水苇丛与及红树林中。
黑尾蟒多随意猎食哺乳动物、鸟类及
爬虫类等动物,在搜捕猎物时会展现出难得的活力,在狙击猎物时会抖动尾巴并看准机会张口猛噬。若遇上具备相当体型的猎物,黑尾蟒便会以蟒蛇擅长的紧缠法勒死对手,通常以身体缠绕猎物仅一至两圈,并催动肌肉施压,已足以将猎物杀死。每次进食过大型猎物后,黑尾蟒的动作会比平日更为不愿行动,若它在这种状态下勉强行进,其身体可能会被体内未被消化的猎物的坚硬部份所撕裂。因此,如果
黑尾蟒在刚进食的时候受到威胁或骚扰,有时候可能会将已吞下的食物呕吐出来,让身体重新灵活起来,方便从危机之中得以逃走。另外,在进食过大型猎物后,黑尾蟒可能会停止进食数周,而停食纪录最久者甚至曾停食达两年之久。尚未有人类被黑尾蟒吞食的报告。
黑尾蟒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低危”级别。意指此蛇物种数量被判断暂未有即时危险,但已属于开始受到威胁的类别。许多印度蟒遭猎杀的原因,是其优秀亮丽的表皮受到皮革商人的觊觎,因而逐渐成为
濒危物种。在
喀拉拉邦及
泰米尔纳德邦一带,印度蟒常被原居民捕杀并作食物处理,当地人亦认为蟒蛇的脂肪具药疗作用,因此印度蟒的生态环境实在堪虞,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已下令保护
黑尾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