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膏者
宗教乐曲
《受膏者》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曾被批判为“大毒草”,但却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国外广为传唱,有些音乐学院还将此作品用作声乐理论研究的样本。
创作背景
解放初,马革顺负责上海教会联合诗班的排练和指挥,当他感受到每年都排练亨德尔的《弥赛亚》有些单调时,就萌生了排练巴赫的《圣诞清唱剧》一类的作品,但又感到这类作品难度较大,不易排练。由此,马革顺计划创作一部适合中国人演唱的圣诞大合唱。1953年春天,马革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开始创作《受膏者》。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受膏者》于1954年春天写成,并于当年10月由中华浸会书局出版。《受膏者》分两个部分,由12首歌曲组成:第一部分为“预言”,共6首歌曲;第二部分为“成就”,共6首歌曲。1954年12月19日,《受膏者》在上海慕尔堂(今西藏南路沐恩堂)首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传唱历史
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督教“两会”再版了《受膏者》,并录制了录音带(后来也制作了CD),这部作品再次开始在各地教会的圣诗班传唱,作品的知名度随之越来越高,《我心尊主为大》、《报福音的人脚踪佳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久唱不衰,百听不厌。
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基督教会的音乐活动中常被演唱,深得华人基督徒的喜爱,这部作品被华人基督徒誉称为中国的《弥赛亚》。作品充分体现了世界各地的华人基督徒对圣乐民族化的追求和全球华人基督徒文化回归的意识,也体现了华夏文化的民族凝聚力。音乐会当天恰逢马老先生95岁大寿,又是基督教传统的圣诞节期,意义重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21:02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传唱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