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宁,1962年4月出生,百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出生于中国
宁波,1978年进入位于
中国上海的
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就读。1986年获得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在留学和工作期间他又获得纽约
城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和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人物介绍
加入时间
周韶宁先生于2005年10月25日加入Google,负责Google在中国的销售和渠道业务,并扩展Google在该地区的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工作经历
周先生在加入Google前的9年间, 一直担任
UT斯达康公司总裁,负责该公司在中国的营运业务。此前,他曾担任
朗讯科技(其前身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AT&T)微电子集成电路业务部无线系统及软件
业务总监。1993年至1995年间,他在AT&T全球无线产品业务部担任
技术经理,领导了多个团队,从事移动电话手机和无线个人基站产品研发。在此之前,他还在贝尔实验室担任过高级
数字通信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正式离开
“依据个人兴趣,继续追求事业新发展”,2006年12月31日周韶宁正式离开Google,于2007年在杭州低调创办了物流
外包公司百世物流科技,如今已在该行业潜伏了10年时间。该公司提供
仓储管理、
干线运输、区内
短驳、本地配送等一站式物流
外包服务,其客户包括淘宝、
富士康等企业。
原因
周韶宁说自己创业选择物流业的原因是,该市场对
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自己看好该市场的前景。同时该市场此前的发展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未来爆发的潜力非常大。
周韶宁还透露,公司仍处于发展初期,加上自己作风一贯低调,这是他过去2年多来不愿与外界过多谈及公司业务的原因。
之前的工作
在创办该公司之前,周韶宁曾是谷歌大中华区联合总裁,负责谷歌的
关键词广告销售、业务开发、代理商
渠道建设等工作,在任时间14个月。2006年12月,周韶宁突然从
谷歌离职。当时周韶宁表示,离开谷歌与业绩表现无关,而为了圆自己的创业梦想。随后2年时间里,周韶宁淡出媒体视线。
资料
周韶宁先生出生于中国
宁波。周先生持有纽约
城市学院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
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以及Rutgers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周先生曾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获得荣誉
2. 2003年 获得
杭州市政府首次评选的“十大突出贡献工业企业优秀经营者”称号。他所领导的UT斯达康在杭州生产运营中心荣膺“十大突出贡献工业企业”。
3. 2017年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2017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
重要经历
周韶宁为上海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78届毕业生;1980年,赴美国
纽约市立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85年,在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
新泽西州立大学MBA学位。
1986年至1996年期间,周韶宁先后担任AT&T(后
朗讯通讯)贝尔实验室的全球无线通讯产品部总监,以及朗讯
微电子无线通讯软件和系统开发部总监。
1996年至2005年,周韶宁回到中国,担任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
2005年至2006年底期间,周韶宁任职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负责Google大中华区的销售和市场和业务。
2007年秉持以技术提升和改变传统物流业的愿景和初衷,周韶宁在杭州创立了百世集团并担任董事长兼CEO,并于2017年9月20日带领公司在美国
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Google之路
加入Google
于2005年10月25日加入Google、负责Google在中国的销售和渠道业务、并扩展Google在该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Google双总裁架构中,周韶宁将在
Google中国负责销售和业务开发活动,
李开复则领导公共关系事务以及
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的建设。Google方面称,将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的投入,周的加入也会加快中国区管理团队的组建。
原因
Google选择周韶宁的原因更多在于:他在
贝尔实验室和朗讯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符合Google的工程师文化;他还拥有通信领域的
人脉关系和电信运营经验,进军
3G时代的
移动搜索颇有帮助。
“我和你,比和我太太照相还多”,李开复开始开玩笑。和他站在一起的周韶宁面对镜头一幅职业表情:“我照了这么多照片,还是紧张。”他和李开复并排站着,两个人在摄影师的要求下,走来走去,或者背靠背站在一起。摄影师又提出要求:“能不能到你们两个的办公室
去看看?”李开复略表犹豫:“里面很乱。”话没说完,周韶宁推了推他:“走吧。”李头也不回,一边走一边说:“他答应的这么痛快,因为我的桌子比他的乱。”
一种错觉
这两个不停相互开玩笑的人,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他们从大学起就是好友。事实上,直到2005年9月,这两个人素未谋面。你手上这本杂志上一次报道他们时,两个人的头衔分别是
微软全球副总裁和
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李因一手创建
微软中国研究院而在中国高校内富有盛名,周韶宁则是小灵通在中国
奇迹的缔造者之一。
出任全球副总裁
但他们提到“我们公司”时,所代表者只有一个:Google。李开复出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周韶宁则为主管销售与业务发展的
大中华区总裁。为加入这样一个双头统治,李被前雇主微软送上了法庭,而周放弃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不难了解这家只有7年历史的公司的吸引力,自2004年上市后,其股价已经接近500美元。2005年其
销售总额约为61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任何报纸、杂志、电视网的
广告收入。而到2006年,Google的广告收入有望达到95亿美元,这将使其成为美国第四大“媒体”公司:在
维亚康姆、新闻集团和
迪斯尼之后,超过了
NBC环球和
时代华纳。
相互结合
这个搜索引擎的定义者,同时成为了创新的代名词——当它与全球最大市场之一的中国结合在一起,会带来什么?“有一位在其研究领域最好的科学家已经答应加入Google中国,”李开复说,“对于很多人来说,Google很吸引人,中国也很吸引人,但单独一个因素很难让他们加入进来,Google加上中国,他们就同意了。”李正在亲自招募5至10位
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世界级大师,让他们在中国进行研究工作。巨大吸引力的另一面是巨大的压力:一家屡屡创造奇迹的公司在中国不惜投入,决不可能接受失败。
双塔奇兵
复出
2005年9月27日,李开复出现在
上海交通大学的
礼堂,2000名听众拥挤于其中。开场时,李开玩笑说:“有人说我比照片上瘦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秘诀:想减肥,去
打一场官司……”次日清晨,李在上海交通大学
招待所附近的一个咖啡馆里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新搭档。周韶宁开门见山:“无论我们在合作中有怎样的想法,我们都必须在一个问题上一致:这次我们不是为收入来到Google的,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周韶宁与李开复
Google不仅拥有网络上最好的搜索引擎,也有现实中最强大的人才搜索系统。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
危机感。李开复称,无论Google的创始人
谢尔盖·布林和
拉里·佩吉,还是CEO
埃里克·施密特,所有人都认为公司最大的挑战是能不能找到足够多的最优秀的人才。正因此,他们不惜为李开复打一场耗时半年、可能影响到其信用的官司。关于李广受关注的
跳槽事件,国内外进行过连篇累牍的报道,这正为Google进行了无偿宣传:它向外界昭示了Google对人才的重视,同时,表明了自己进入中国的决心。
目的达到了。“大家都觉得Google很神秘,所以都想看看里面的究竟。”前
雅虎中国一位员工称。除了来自微软的李开复,前雅虎中国高层、一拍网总经理
王怀南成为了Google
亚洲区
首席营销官,而雅虎中国
市场总监潘茜亦已加盟。但少为人知的是,就在李开复高调空降的同时,Google还在酝酿另一名管理者的加入。在Google的
组织结构中,市场和研发是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就是说,尽管邀请到在绝大多数公司都可以扮演单一CEO角色的李开复,Google仍仅希望其全心负责
技术研发与招聘,而由另一个人全面负责运营、管理和销售。
组建个人公司
2005年7月,正在美国
加州奔走,希望组建个人的投资公司的周韶宁接到了
猎头公司的电话。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11年,在UT斯达康工作过9年,加在一起20年的工作经验已经让其不再想为任何人打工,因此,电话中,周直截表示:“我根本没有兴趣,我不会去这家公司的!”但Google并未因此而放弃努力,几番沟通之后,周最终同意,在北京同5名来自Google总部的工作人员进行第一次沟通。
“当时我想,我是技术出身,做搜索能比做
移动终端技术含量更高吗?”周回忆说,“但之后每次我跟这家公司接触,一个感觉越来越强烈;震撼。”一个必要的注解是所谓“之后每次”,其总数为23。期间,周在中美之间往返4次,与Google包括创始人、CEO在内的不同角色面谈,其程序之严苛,不仅对于一向以注重细节著称的周前所未见,在Google内部也算得上一个记录。
打开市场
“你知不知道我们要你做什么事情?我希望中国的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的每一个用户都能用上Google出色的产品。”这是CEO埃里克·施密特对周的要求。其理想化,丝毫不亚于当年
比尔·盖茨所说的:“每张书桌上会有电脑,而每台电脑都用微软产品”。
2005年
年初,Google的两位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吉曾经到访中国,这让他们对中国市场富有信心。即使如此,这对科技金童在见到周韶宁时,分别提出同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在中国应该怎么发展?此刻,所有人已经很容易达成共识:建立一家讲中文、采用
中国式管理的本地化公司。而曾经被禁的历史也让两位创始人认同周李两人的建议,很多事情必须根据中国的规矩做事。
周韶宁并没有忘记问一个关键问题:Google中国第一年的销售任务是多少?而他得到的回答是:收入方面没有要求。“所以我们今年、明年、后年的首要目标都是增加用户,”周韶宁说。
招聘条件
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李开复和周韶宁共享办公桌,与他们同处一室的,还有一个来自美国的招聘负责人。这三个人近期最主要的工作无他:招聘。自Google宣布将在中国成立中国工程研究院,招聘至少50名新人,他们收到了“几万份大学生简历和几千份工作过的人的简历”。
李开复
这是一场战争。除了Google,
雅虎中国希望得到50名毕业生;
微软中国则表示,它将再招聘100名
应届生,同时在北京新成立了微软互联网搜索技术中心;而百度也试图在大学校园中为200张办公桌找到主人。这意味着,一名技术实力不俗的应届毕业生,可享受到诸多待遇;有的公司会派专车接送学生参加
宣讲会,而不少学生则在面试后可以拿到50块钱的
车马费。雅虎中国许诺其全国招聘笔试成绩第一名将获得
人民币2万元,而其他名次还可以获得5000元至1万元的奖金。如果你在GoogleCodeJam中国编程挑战赛中获得第一名,则能够获得价值4万元人民币的奖品。这项编程大赛同Google中国的
招聘计划有着紧密联系。同在美国采用的方法不同,Google并没有在路边树立高大、搞怪的招聘广告牌,也没有在专业杂志上刊登
Google实验室能力倾向测试。全部的招聘,取决于一个人:
李开复。
1998年,李独力筹建微软中国研究院,成果颇丰,同时他展现了出色的
公关能力,帮助研究院与中国各高等院校、相关政府部门和
科研机构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在全国50多所高校进行的200多场演讲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帮其积累良好口碑。这些都是Google看重的,在微软和Google关于争夺李开复的诉讼审理中,披露了一封
电子邮件。Google负责工程部门的副总裁艾伦·厄斯塔斯在邮件中表明了李开复对于Google的重要性,“我们竭力要得到他,是因为他有着难以想象的聘用才能,能为我们罗致更多人才。”
2005年11月,
浙江大学可以容纳约1200人的永谦
小剧场里人山人海。此时在校园
BBS中,原本免费的
入场券已经被求购者们竞拍到了450元一张的高价。会场附近出现了20多名警察维持秩序,500多名未能进场的学生观众甚至和警察发生了冲突。这并不是
崔健校园
演唱会的现场,而是李开复的演讲现场。随后在
安徽大学的活动,李开复则被安排在一个露天体育场进行演讲,7000名听众挤满了会场。
当李开复把这些照片发回Google总部,连他的老板都惊愕不已。他们很难理解的一点是:在中国的大学生中心,李开复不仅是一个卓有成绩的商界人士,或者最
创新公司的代言人,根本而言,他是一个比尔·盖茨与
戴尔·卡内基的结合体,他在让大学生们看到了技术的未来的同时,意识到自己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这正是其演说的独特价值,每次Google校园宣讲会后,同行的Google工程师都会收到成百上千封简历。甚至在微软
人才库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一些曾经在
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过的学生也主动应聘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职位。
为迅速组建中国工程研究院,2005年十一长假过后,李便开始了为期15天的全国8大城市的巡讲。每次演讲之后,Google的
招聘团队马上回到酒店筛选简历至深夜。第二天上午,8到10点间,李进行匆忙而高效的面试,随后就匆匆奔赴下一个城市。通常在去机场的路上,李开复还会通过电话,与一些特别出色的学生进行沟通。面试时,除了一些编程方面的考验,李开复最为看重的还是解决问题的创造力。让其印象深刻的一个学生,虽然在面试时难掩紧张,但在10分钟内,他给出了一个问题的六种解决方案。此外,李还会用一些问题考验考生的
分析能力,如对于其办公室所在大厦的
智能电梯的优缺点分析:如果考生自己
来设计一部电梯,会怎么做?什么时候可能出现电梯负载的极限?怎样能效率最高?
对许多参加过Google在中国面试的技术高手来说,他们已经提前感受到了一些Google文化。为了将沟通问题对面试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Google总部特意从美国派出10名能够讲流利中文的华人工程师负责具体面试。当时的Google并没有自己的固定办公场所,于是他们顺势发挥了Google创新、随意的风格,就在北京所住酒店里那些工程师的客房中进行面试。尽管是在酒店客房轮流接受4名Google工程师的面试,但每个应聘者不用跑来跑去。他只需坐在房间中一边参观Google工程师凌乱的房间,一边安心等待他们“上门面试”。这些本应志高气昂的考官则会在敲门后,等待应聘者打开
房门把自己邀请进房间。
“现在看起来就好像我在面试别人一样。”一位面试者回忆。按照惯例,面试完毕后应聘者可以向工程师们提出一些问题。她问
面试官在Google工作的是否开心,这名已经美国总部工作了3年的工程师说:“如果你喜欢技术的话,这里就像天堂一样!”随即向其讲述了不少生动的个人感受。面试过程中Google工程师表现出的性格与热情,让同样参加过微软亚洲研究院面试的该考生印象深刻:微软的工程师更为严肃,面对应聘者的询问,他们的回答通常非常官方。
事实上,符合Google要求的年轻人们手中通常会握有微软、
IBM等多家跨国公司的录用信。这甚至让李开复在一段时间内,每周邀请一些面试成绩突出者与其共餐。用餐的过程中,李开复会向他们描绘Google以后在中国的发展,
办公环境。因为每次选择的餐厅都不一样,餐后李开复还会让
大家点评厨师的厨艺,甚至表示要把最好的厨师请到Google来做首席厨师长。
李开复的
个人魅力加上Google的企业文化,这令许多技术高手在面对Google时很难用理智战胜情感。一位北大硕士毕业生非常认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工作方式,他相信自己在那里2年内就可以得到快速的成长。于是他签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录取信并且准备去那里开始实习。但一封Google的录取信改变了这一切。在他反复思量了一周后,微软失去了一位新员工。“我的选择可能说不出什么理由来。我虽然知道微软的种种好处,但是觉得如果不选Google的话,我会寝食难安!”
李开复曾经许诺的50名关门弟子数额已满,这迫使他将此一数字变成80。“我低估了中国的大学生,几年前是不可能招到这么多高素质的人才的”,李说。当被问及新员工的素质,他答道:“如果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冠军不符合我们的标准,我不知道有谁符合。”
落地
虽然李开复发出的录用通知100%的被接受,但这还并非其工作中最艰难的部分。如何将Google独特的创新
文化移植到中国,将是对李开复和周韶宁这两个进入Google仅半年的
空降兵最大的挑战。在内部,Google的文化精髓,被概括为:平等、实时、海量、利众。平等指所有员工不因头衔高低而被差异化对待;实时是指,把互联网当作一个实验室,有项目立刻放到网络上校验,得到反馈后立即改进;海量指从服务器、插件、网络搭建、
并行计算、数据库、
文件系统,全部都自己完成;利众则是不会为了收入忽略用户利益。
据说,这些根基将会被原原本本复制到中国。仅此已经不容易,至少,这将让李、周二人告别“指挥”式的
管理方式,通过交流、说服让身边的人认同其想法,从而达成目的。细节上,李开复则希望实现创新的本地化。针对中国学生的情商普遍弱于国际同龄人,Google中国研究院特别为中国学生设立了导师体系。导师并不是这位新员工的老板,而是一个完全在他汇报体系之外的资深工程师。这样,他不仅能成为新人业务讨论与感受倾诉的对象,还能培养新人的
沟通能力以及更深入地了解公司文化。
对于这些
应届毕业生,在其刚刚进入Google工程研究院的前6到9个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培训内容,帮助他们弥补一些在学校所无法学到的东西。在这期间,新人们每个工作日30%到40%的时间用来接受培训。培训方式多种多样,可能是花一整天去深山做一个野外
拉练,也可能是每天早上花2小时上某一门课程。例如深山拉练,就是提升个人情商能力的一种训练。在深山中,工程师们会被要求进行模拟的
项目开发,并且模拟出在项目开发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来考察、培养一个团队的应变、
创新能力。最后经过对这个过程的回顾分析,来学习理解情商的一些具体问题。新人培训期结束后,他们将获得Google著名的20%
自由时间。此种独特的
企业文化,让周韶宁的工作也与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为不同:以前他所考虑的是,设计产品,然后将它们有效地卖出去——这让他必须在两端进行平衡。但在Google,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提供最好的服务支持。
“我刚上任的时候就跟我的同事们讲,记住我们到这里不是来赚钱的,我们是为了把一件事情做好,”周韶宁的工作可以被描述为“为尊重而战”,“大家都用你的产品,你受到尊重,钱就会进来。”除了李开复率领新的工程师团队进一步加强Google的
本地化程度,周韶宁会从另外两个角度提高Google在中国的受尊重指数:完善用户
支持平台,以及汇集更大量的信息。因此,虽然用户使用时只需在搜索条内敲入关键字,网络背后,Google中国的运营团队会去寻找好的内容源,与其加强合作。如许诺将会向合作伙伴提供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以此来换取对方网页上的
广告位置。就像Google之前在许多Blog中所作的一样,双方
利润分成,结果皆大欢喜。
由于Google的AdWords广告产品并不像
PC机一样已经高度标准化,高度成熟的产品。国内许多企业用户对这种新产品的使用并不轻松,所以在中国Google并没有采取
戴尔式的直销方式。除了增加对大型
广告客户的服务,Google将
中小型企业的扩展交由5家代理商完成。短期内,渠道仍然将是Google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Google并没有能力全面控制这些代理商,他们大多数同时代理
雅虎、
百度等Google
竞争对手的
网络广告业务。另一方面Google也并无计划收购代理商或者建立自己的渠道。
名片上,周韶宁所负责的领域含盖整个大中华区,但他承认,做事分先后次序,他必须做出取舍:“
国内市场最重要,先把其他地区放一放。中国市场
团队建设最重要,先把其他事情放一放。”“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只是开始的结束”。谈及过去一年,李开复引用了丘吉尔的名言,“我们即将进入真正的工作。”
离职内幕
虽然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联合总裁周韶宁,将要离职的消息风传了一个多月。但消息正式公布前一天,有Google中国工程师表示并不知情。“也许市场部会清楚一些。”有Google人士这样表示。不过此时,Google官方对此已统一口径,称“周韶宁将依据
个人兴趣,继续追求事业新发展”。而周本人给媒体的离职原因是,一直想自己去做点事,年底时间比较合适而已。
周韶宁的办公桌
2006年10月上旬,业内曾传出周将于11月合同到期后离开Google的消息。不过该消息被外界提前曝光,让周与Google在舆论上陷入被动。后来Google方面出面否认了周将离职的传闻,有知情人士猜测,这可能导致周的离职时间推后。直到12月8日早上,Google公司放出官方消息,正式宣布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联合总裁周韶宁将于12月31日正式离职。
当天上午,外界风传一个有关周离职内幕的“版本”,与前雅虎中国总裁
谢文离职类似,称其曾向Google总部提交的一份本地化方案遭否定。据国内媒体表示,该方案涉及Google中国架构设计及
市场策略,但总部最终否定了该提案,原因是该策略过于激进,可能影响到其在全球的整体
品牌形象。
Google官方否认了这一传闻。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这种传闻版本不一定可靠:“Google在中国搭建了与美国市场大相径庭的非
直销渠道,高调组建了本土化的
研发团队,还取了谷歌这个有争议的中文名字,还有什么全球整体品牌形象好担心的?”
与此同时,有知情人士告诉腾讯科技,导致周离职的最直接原因是几个月前Google与中国电信一个重大合作谈崩,而半路杀出的“
程咬金”正是Google在全球市场的头号对手
微软!9月下旬,
中国电信和微软公司在北京宣布,双方在
互联网服务领域正式启动搜索服务合作,微软将向中国电信2500多万宽带客户提供Live搜索服务。
双方启用的品牌是此前外界熟知的“114”查询,这项本来用于电话号码查询的
便民服务从此改头换面,在微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完成所有互联网搜索工具的
基本功能。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与中国电信的谈判是Google先开始的,但微软以比Google多500万美元的出价“横刀夺爱”。此前
坊间传言,微软将根据合作协议向中国电信支付保底收入2100万美元,不过合作双方曾拒绝对这些数字发表评论。
当天下午,有微软内部人士承认了Google曾参与过与中国电信的合作角逐,不过他们表示微软胜出的原因是综合起来“更具优势”。Google中国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有关商业细节不方便透露”。不过,Google中国发言人坚决否认了由于所谓项目的“谈崩”而导致了周的离职。他表示周韶宁来了之后,在公司业务的合作拓展,以及本地化团队的建设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但实际上,中国电信与微软的合作堪称超重量级别,中国电信的2500多万用户在“过渡”给微软之后,无疑将大大增强微软在
中国搜索市场的底气。Google中国在接受腾讯科技连线中,没有透露在中国市场拥有的用户数。但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2亿网民,以Google占据中国搜索市场30%左右的份额计算,2500万的
用户群对于Google至关重要。也有
业内人士认为,不可能由于一个项目直接导致了周的离职,“应该是诸多原因,该项目只是一根
导火线”。
此前外界也有猜测,Googl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一年,业绩不见明显起色可能是周离开的主要原因。也有知情人士称周离开的原因之一是与谷歌另外一位大中华区联合总裁李开复不和。值得注意的是,Google方面尚未公布周韶宁的接任者信息,而Google方面对于是否在中国继续设立联合总裁架构的事情也不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