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和婉公主(1734年7月24日—1760年5月2日),
清朝公主,雍正帝孙女,和恭亲王弘昼长女,乾隆帝养女,母
福晋吴扎库氏,
副都统五什图之女。雍正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生。
因
年龄比三公主即后来的
固伦和敬公主小而在被称为四公主,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成婚下嫁后才改称为和硕和婉公主,四公主的称号改由后来的和硕和嘉公主拥有。
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下嫁巴林郡王博尔济吉特氏璘沁之子德勒克。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巳时行初定礼,十二月十六日寅时行成婚礼,陪嫁公主朝帽簪环首饰等项照和硕公主之例办理。
该年的
宫分总折记四公主位下宫女子祥格、敦格、兰格、银格、春秀及多秀六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十七日去世,年仅二十七岁。而额驸德勒克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才晋为
贝子,并且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才去世。
《乾隆十五年记事录》:
寿康宫抚养四公主指与巴林王林亲之子德勒克,据
钦天监择得本年十一月十七日巳时行初定礼,吉。十二月十六日寅时行成婚礼,吉。再应陪嫁公主朝帽簪环首饰等项照和硕公主之例办理。
德勒克(?一1794),
博尔济吉特氏。
巴林部郡王璘沁长子。乾隆十五年(1750)十月封和硕额驸,十二月娶公主。乾隆二十一年(1756)袭封巴林
辅国公、在内廷行走。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公主薨逝后,于当年十二月由乾隆帝再
指婚镶蓝旗闲散宗室弘易之女为妻,以公格格之例出嫁,保留和硕额驸品级。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月,署理
理藩院侍郎,八月过继弟弟巴林郡王巴图次子赛尚阿为子。乾隆四十七年(1782)五月,乾隆帝将八阿哥
永璇长女指婚给德勒克
养子赛尚阿。七月,署理咸安宫
蒙古官学。乾隆四十八年(1783)晋
固山贝子,寻晋
理藩院额外侍郎。乾隆五十年五月,养子赛尚阿授
县君额驸品级;六月,赛尚阿与
永璇之女成婚。乾隆五十九年(1794)四月卒,特旨赏银五百两治丧。八月,养子赛尚阿袭辅国公爵。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
中宫)所生之女称“
固伦公主”,“固伦”
满语意为天下、国家、尊贵、高雅;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和硕”,满语,意为一方,两种封号强调了嫡庶之别,但偶尔也有例外。公主不能称为格格,格格是皇家贵族小姐婚前的统称,顺治十七年开始把格格分为五等: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
多罗格格;
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贝子之女称为
固山格格;
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为格格。公以下之女称为宗女。若为侧室所生,均依次降二等。“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