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姓
中国较罕见姓氏
哀哀,读音作āi(ㄞ),亦可读作yī(ㄧ)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辽宁清原,山西太原、运城,湖北监利,湖南冷水江,福建浦城,广西灌阳,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瑶族有此姓。汉代有哀仲,善种梨,实大而味美,人称“哀家梨”;又有哀章,事王莽,为国将,美新公;宋代有哀长吉,崇安人,嘉定进士;明代有哀世用,举人,上疏求改姓衷,嘉靖皇帝令准改哀为衷。
姓氏渊源
哀[哀,读音作āi(ㄞ),亦可读作yī(ㄧ)]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哀骀它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哀骀它:(生卒年待考),卫国人。著名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哀骀氏、哀氏鼻祖之一。传说哀骀它的相貌丑陋以计,即貌恶,而且跛脚驼背。鲁哀公好奇,召而观之,果然其以恶骇天下。但鲁哀公并不以其面貌恶相而嫌弃他,反而授以国政,结果在哀骀它的治理下,朞月(四个来月)而政教大行。鲁哀公姬将问孔子:“听说卫国有个面貌十分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男人跟他相处,常常想念他而舍不得离去。女人见到他便向父母提出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妾,’这样的人已经十多个了,而且还在增多。从不曾听说哀骀它倡导什么,只是常常附和别人罢了。他没有居于统治者的地位而拯救他人于临近败亡的境地,他没有聚敛大量的财物而使他人吃饱肚子。他面貌丑陋使天下人吃惊,又总是附和他人而从没首倡什么,他的才智也超不出他所生活的四境,不过接触过他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乐于亲近他。这样的人一定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把他召来看了看,果真相貌丑陋足以惊骇天下人。跟我相处不到一个月,我便对他的为人有了了解;不到一年时间,我就十分信任他。国家没有主持政务的官员,我便把国事委托给他。他神情淡漠地回答,漫不经心又好像在加以推辞。我深感羞愧,终于把国事交给了他。没过多久,他就离开我走掉了,我内心忧虑像丢失了什么,好像整个国家没有谁可以跟我一道共欢乐似的。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我也曾出使到楚国,正巧看见一群小猪在吮吸刚死去的母猪的乳汁,不一会又惊惶地丢弃母猪逃跑了。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同类已经死去,母猪不能像先前活着时那样哺育它们。小猪爱它们的母亲,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支配那个形体的精神。战死沙场的人,他们埋葬时无须用棺木上的饰物来送葬,砍掉了脚的人对于原来穿过的鞋子,没有理由再去爱惜它,这都是因为失去了根本。做天子的御女,不剪指甲不穿耳眼;婚娶之人只在宫外办事,不会再到宫中服役。为保全形体尚且能够做到这一点,何况德性完美而高尚的人呢?如今哀骀它他不说话也能取信于人,没有功绩也能赢得亲近,让人乐意授给他国事,还唯恐他不接受,这一定是才智完备而德不外露的人。”鲁哀公问:“什么叫做才智完备呢?”孔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运行;日夜更替于我们的面前,而人的智慧却不能窥见它们的起始。因此它们都不足以搅乱本性的谐和,也不足以侵扰人们的心灵。要使心灵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怡悦,要使心境日夜不间断地跟随万物融会在春天般的生气里,这样便会接触外物而萌生顺应四时的感情。这就叫做才智完备。”鲁哀公又问:“什么叫做德不外露呢?”孔子说:“均平是水留止时的最佳状态。它可以作为取而效法的准绳,内心里充满蕴含而外表毫无所动。所谓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顺和的最高修养。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离开他了。”有一天鲁哀公把孔子这番话告诉闵子,说:“起初我认为坐朝当政统治天下,掌握国家的纲纪而忧心人民的死活,便自以为是最通达的了,如今我听到至人的名言,真忧虑没有实在的政绩,轻率作践自身而使国家危亡。我跟孔子不是君臣关系,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呢。”
哀骀它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哀骀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哀氏者。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鲁哀公之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君主鲁哀公姬将,为鲁定公姬宋之子,承袭鲁定公担任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在位期间曾问教于孔子,其在位时间从周敬王姬丐二十六年~周贞定王姬介元年(公元前494~前468年)为期二十七年。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孔子的弟子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右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右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了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右去把子张请来。车右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右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右便将子张讲的故事向鲁哀公转述了出来:“从前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自己,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标榜自己喜欢罢了。”
子张,即空子的得意弟子颛孙师,字子张,陈国人。他小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创有“子张之儒”,是战国时期以子张为代表的儒家八派之一。子张是孔子门下最著名学生之一。据典籍《论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记载,子张曾跟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间困”;他秉性虽孤僻偏激,但为人宽容大度,勤学好问,经常同孔子讨论问题,向孔子“问干禄”、“问行”、“问仁”、“问政”、“问明”、“问十世可知”、“问善人之道”、“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问何如斯可以从政”等等。孔子逝世后,子张便成为儒家八派之一。“子张之儒”在道德伦理方面,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提倡“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的理想人格。后来的法家荀子曾在《荀子·非十二子》中严厉批评“子张之儒”为“贱儒”,但又未列出其根据。国学大师郭沫若从子张与孔子问对的资料中,得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的结论,不过从时间上看来,墨子应比子张梢迟,应说“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子张所流传下来的故事,就是著名千古成语“叶公好龙”的源出,用来比喻那些口头上堂皇标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动真格的时,他们却又往往是另一套嘴脸,或干脆临阵脱逃的人物。鲁哀公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哀氏,史称哀氏正宗。哀氏一族,在历史上曾有两次改姓为衷氏:
第一次是唐朝时期有礼部尚书哀愉,因避讳皇上,特请赐姓“衷”,衷氏族谱皆奉哀愉为衷氏始祖。
第二次是明朝时期江西举人哀世用,曾上书明嘉靖皇帝,请旨问“哀”氏姓哀还是姓衷?明世宗下旨:“哀氏改衷氏”。自此,哀氏后人多改为衷氏。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贤者公晳哀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晳哀,字季次,一作季沉,春秋晚期鲁国人。公晳哀家境贫寒,终身不屈节求仕,实践孔子关于“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危邦不入、知己邦不居”的教导,认为自己修养君子之德不是为了当官领俸禄,不去迎合当政者的要求,坚守自己的“义”。公皙哀不肯屈节为大人家臣,孔子对他极为称道,说:“天下动乱无道,很多人设法去当卿大夫的家臣,供职在诸侯的都中;只有公皙哀能独善其身,不曾出来做官。”
公晳哀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公晳氏、哀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西汉朝末代皇帝汉哀帝之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刘欣,字和,生于汉成帝刘骜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25年)农历3月壬辰日。汉成帝逝世后,十九岁的太子刘欣于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农历4月继位称帝,翌年改年号为“建平”,此即历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汉哀帝。史称,汉哀帝少年时原本不好声色,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
汉哀帝二十岁即皇帝位,自幼好读“诗”,“书”,尚节约。即位初期,面对汉朝中道衰落的局面,汉哀帝很想有一番作为。初采用师丹的“限田议”,限制土地兼并,看来有些生气。他为此曾躬行节俭,省灭诸用,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一批有识之士,采纳诤言,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他从整萧王氏家族的势力中,总结了一些教训,认识到身为皇帝,必须政由己出,决不能像汉成帝那样大权旁落,任人摆布。哀帝即位之初,琅邪东武人(今山东诸城)师丹代替王莽为大司马铺政,他一上任就向皇帝提出“限田、限奴”的建议,企图使汉家摆脱厄运。经过群臣讨论,臣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制定了具体规定:诸侯王,列侯,公主,史民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诸侯王的奴婢以二百人为限,列侯、公主一百人,史民三十人;商人不得占有土地,不许做官。超过以上限量的,田蓄奴婢一侓没收入官。这个方案尽管给了官僚地主极大的优势,但还是遭到了把持朝政的权贵的反对。限田、限奴婢之令首先遭到了丁、傅两家外戚的反对。汉哀帝对这一诏令也没有支持,后来他竟一次赏赐给董贤两千顷土地,是限田最高额的近七十倍,而董贤除了贪婪、善媚外一无本事,却位居大司马、大将军三公之职。于是,限田、限奴婢令成了一纸空文。除了限田、限奴婢令之外,汉哀帝还曾下达了一系列诏令,如废除任子令和诽谤欺诋法、罢乐府、禁郡国献名兽等等。然而,汉哀帝生不逢时,当时汉家王朝根基已动,无论何人也无力回天。汉哀帝的革新政策也因受到大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失败,而长于权术的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汉哀帝办起事来力不从心,结果导致权力外移,朝风日坏。面对失败和挫折,年轻的汉哀帝很快便气馁了,即位之初的锐气很快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在声色犬马之中求刺激。这样,即位不久的汉哀帝便由一个颇有朝气的年轻有为之君,彻底堕落为一个比汉成帝还要荒淫腐败的昏君。后来天灾频频,民众苦不堪言,连汉武帝的陵寝都被烧毁。后外戚王莽篡政,西汉王朝开始走向末落。
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执政仅五年的汉哀帝便在酒色之中呜呼哀哉了,逝世后得谥号为“哀帝”。汉哀帝逝世后,其庶支后裔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哀氏,以恨记因其使刘汉皇权旁落于外戚王莽,至使西汉灭亡。
第五个渊源
源于西南夷,出自汉、唐时期西南地区哀牢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哀牢国,南蛮。哀牢人皆穿鼻儋耳。”时称其氏族人为哀牢氏,后省文简化为哀氏。在中国云南滇西地区,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哀牢国”。距今约两千四百余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哀牢夷”,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两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经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内附”,永昌郡设立,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经兴盛一时的“哀牢文化”便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渐次稀释直至湮灭,以致后人往往只能透过一些古代典籍记载的关于哀牢夷和哀牢国的只言片语,去想见那个曾风光过的神秘古国的万般风情。
哀牢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文化发达、物产丰富、民族众多,是云南历史上文明古国之一,开国之王为九隆,历时四百多年,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公元69年归附东汉,以其地设永昌郡。哀牢国鼎盛时期,疆域辽阔,号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国土约一百三十八万平方里,范围大半与东汉所设全国第二大郡的“永昌郡”辖地基本一致,即东起哀牢山脉,西至缅北敏金山,南达今西双版纳南境,北抵喜马拉雅山南麓。据历史学家考证,哀牢国的中心地保山,是云南重要的人类起源地之一。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保山气候甲天下”的美称,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片乐土。在该地区的某煤矿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古猿下颌骨化石,经鉴定迄今约四百~八百万年,化石颌骨形态从齿弓到齿类都具有从猿向人转化的显著特征。此外,考古专家还发掘了蒲缥塘子沟旧石器遗址,找到了已发现的最早的哀牢先民——蒲缥人。蒲缥人距今约八千年,属于云南早期智人。哀牢国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的。随着哀牢王国的形成和不断扩大,国内杂居了许多民族,哀牢民族就不再单指原来的哀牢部族,而包括了哀牢部落在内的所有“国民”。据考哀牢民族除濮系民族外,还杂居有氐羌和百越两大系。汉化以后,又有中原汉族迁入哀牢境内,与哀牢土著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国形成了以土著民族为主外来汉族为辅的多民族杂居的历史国度。哀牢国鼎盛时期的人口,仅从有史记载的两次内附统计看,就达到了五万四千六百六十户,五十七万一千三百七十余人,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人口数字。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水源,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矿产,茂盛的林木,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为哀牢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这里“宜五谷蚕桑”,“出铜、铁、铅、锡……”尤多珍奇宝货如黄金、光珠、琥珀、翡翠、水晶、玛瑙……并有孔雀、犀、象、轲虫、食铁貊兽和说话的猩猩等。另外,还有“节相去一丈,围三尺余,受一斛许”的大濮竹等。这里最有名的工艺特产是桐华布兰干细布,就是优质苎麻细布,其华美有如丝织品中的彩色大花绫锦;桐华布则是用木棉织成的洁白不污的布。这两种布产于哀牢,经蜀贾转手贩运,被张骞误称为“蜀布”,秦汉之际就已远销南亚和中东,被人称为“东方一绝”。哀牢古国由于历史久远,地上文物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山水和后人根据传说修建的景点,隐约透出点远古岁月的信息。传说红河谷里的“花腰傣”就是哀牢国的“濮人”贵族后裔,哀牢归汉后,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抵抗着“内附”后强大的汉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传统与习俗,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傣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小乘佛教始终未能进入红河谷花腰傣中。对于“哀牢归汉”,花腰傣与我们的历史书籍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是“柳貌丧国”。在花腰傣的历史叙事中柳貌是以一个叛国之君出现的。无论是石器文化、青铜文化,还是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姻俗丧葬文化和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文化,哀牢国都十分丰富而独具特色,但古籍记载少之又少,仅《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略有记述。哀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专著、专论相继问世,哀牢文化作为以保山为中心的哀牢故地历史文化的源头,已透过岁月的沉沙露出远古的辉煌。哀牢国的时代相当于汉时,因此,涉汉史籍与哀牢国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研究哀牢国离不开涉汉史籍,只能依靠他,不可回避它,更不可否定它。
在史籍《史记》里没有“哀牢国”的记载,也没有“哀牢”字样。可是,在滇西和缅北地带,《史记》里却有响应的地名可鉴:有乘象国“滇越”,“滇越”之东有“同(桐)师”,“同师”之东有“嶲”和“昆明”,“嶲”和“昆明”之北有“楪榆”。置于现地名之上,“滇越”为怒江以西的德宏、腾冲、龙陵及邻近的缅甸地方,“同师”为怒江以东的保山、昌宁、施甸等地,“嶲”为永平、云龙一带,“昆明”为洱海附近的下关、弥渡、巍山等地,“楪榆”为今云南省大理州北部至丽江一带。
《史记》里连“夜郎国”也提到了,为什么会没有“哀牢国”或“哀牢”字样呢?司马迁曾经到过滇中,按常理,“哀牢”只要是客观存在,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当时的“哀牢”是贬意,所以不宜上书,而且哀牢人并未建立真正的国家体系,没法跟“夜郎国”、乘象国“滇越”相比拟,所以不提,只将哀牢人所居住的地方按地名记为“同师”和“嶲”。“哀牢”是什么意思呢?有学者考证其意思为“酒气大”,与今“酒醉包”之意相近。“哀牢”谐音“爱醪”,即为爱酒;哀牢人的嫡系后裔如住今缅甸的“卡拉人”称水为“也”,称酒为“啊也”,其中之“啊”是酒气,与近两千年前的“哀”仍相去不远,传承关系十分明显;另外,哀牢人的老邻居“越人”之后——傣族说酒为“牢”,说酒气为“哀牢”。正因此,哪个地方酒气大就可称“哀牢”了,因此“哀牢山”一名就可以不在滇西而在滇中南。
史籍《续汉书》为西晋司马彪所编撰,其在《郡国志·永昌郡》中记载:“永昌郡,八城,户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万七千三百四十四。不韦出铁,嶲唐、比苏、楪榆、邪龙、云南、哀牢(汉永平中期置,故哀牢王国)、博南(汉永平中期置),南界出金。”“哀牢王国”出现于释义中,且仅为哀牢一城的释义,因此,仅可认定置哀牢县前,哀牢王住处在彼,即首邑,为部落联盟首领所在。
东晋时的《华阳国志》把“哀牢”误为大国。《华阳国志》乃东晋人常璩所编撰,其中对“哀牢”和“哀牢国”所说甚多。在《南中志·永昌郡》中记述了“九隆”传说、南击“鹿茤”、贤栗归汉、柳貌归汉等,较为系统。在《南中志·永昌郡》中记载:“永昌郡,古哀牢国。”另说:“哀牢,山名也。”使今之“哀牢山”与古之“哀牢国”关系弄得有些复杂化。
在史籍《南中志·永昌郡》中明确地说“哀牢”人是“种人”,即一个族种;其国家体系不健全,“分置小王”,如部落长,因此,先归汉的贤栗是“王”,后归汉的柳貌也是“王”,但贤栗所率人口仅一万多人,是小王,柳貌之下有“称王者七十七人”,人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显然是个“大王”(部落联盟首领);柳貌归汉后,“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按一国之土必相连的原理,哀牢县在今云龙地面,博南县在今永平地面。
在《南中志·永昌郡》中记载,晋孝武帝时,度兰沧水(澜沧江)以取哀牢地,置嶲唐、不韦二县,哀牢转衰,加上柳貌归汉后置了哀牢、博南二县,“哀牢国”就有了一个全貌:“哀牢”地面上一共设了四个县,约为《史记》中的“同师”和“嶲”两个地方,可见其小如斯。
在《南中志·永昌郡》中有一个说法:“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似乎哀牢又很大,但与四个县相比,此说不可信。由于《南中志·永昌郡》只说哀牢归汉,不说哀牢反汉,所以算不得严肃,不可句句当真,这个里数说法正需要论证。
南北朝时的《后汉书》亦有“哀牢国”。
《后汉书》为南北朝时宋人范晔所编撰。书中,《哀牢传》亦有“九隆”传说、南击“鹿茤”、贤栗归汉、柳貌归汉等,并有柳貌归汉后七年,哀牢王类牢即反的记载,显得更为全面和客观真实。但是,《后汉书·哀牢传》没有跟《华阳国志》的里数说法,这样一来,就使得《华阳国志》中的里数说法成为一个孤说;再联系《华阳国志》中只说哀牢归汉不说哀牢反汉这一种片面思想,就可以认定“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之说属于讹传——如真有如此之大,《史记》上也不会不记载。
《后汉书·哀牢传》使“哀牢”有了一个完整的形貌:哀牢人住在今保山、昌宁、施甸、永平、云龙等地,没有建立完善国家体系,各部落长均称王,部落联盟首领亦称为王。
汉武帝执政时期(公元前109年),汉朝大军取了保山、昌宁、施甸等地,设了嶲唐、不韦两个县,哀牢国的元气受伤,因此转衰。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国王柳貌归汉,汉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类牢反汉,在汉建初二年(公元77年)被平叛。显然,当时在《史记》中没有“哀牢国”的记载,是因为其时哀牢人还未建立国家体系,而且当时“哀牢”是贬意词,不宜写上史书。实际上,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的哀牢人所住之地名是“同师”和“嶲”。
在《续汉书》中有了“哀牢王国”之记载,为注哀牢县,已经不再忌讳“哀牢”二字的贬意,或者哀牢二字已无贬意了,而为一蕃国名称。在《华阳国志》中把“哀牢国”记述得已经较为全面,但只提归汉不提反汉,使得其“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这个记载也值得怀疑。
在《后汉书》中不仅说了哀牢国归汉,也说了哀牢反汉(归汉七年即反),显得较为真实。同时,《后汉书》中不支持《华阳国志》中的“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说法,使之成为一个不可轻信的孤说。出自古哀牢国(今哀牢山一带)的著名神话传说是“九隆神话”:有一妇人名沙壶,因到江边捕鱼,触沉水而怀孕,生下十个儿子。后沉木化为龙作人言问“我的儿子何在”?九子惊走,独幼子不去,背龙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长大后,雄桀出众被推为王。当时有一妇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个女儿,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子孙繁衍,散居溪谷。九隆死后,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到了唐代初期细奴逻的父亲自哀牢避难到蒙舍川,耕于巍山之麓,当地白国王将女儿嫁给细奴逻并让位于他,这便是流传民间的开国神话。据说,遗留在哀牢群山中的“花腰傣”就是九隆兄弟中的一支。
第六个渊源
源于嬴姓,出自唐朝末期唐哀帝之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唐哀帝李柷,是唐朝悲剧皇帝唐昭宗李晔(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公元867~904年)的第九子,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农历9月3日生于大内。初名为李祚,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封为辉王,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农历2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
唐天复四年(公元904年)农历1月,朱温(朱全忠)将唐昭宗迁到由他控制的重建的东都洛阳,在途中杀害了所有的皇帝侍从。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农历8月,朱温密令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弑杀了唐昭宗。唐昭宗被刺杀以后,权臣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李祚为帝,改名李柷,是为唐哀帝。唐哀帝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温决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三百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唐哀帝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温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他名义上的上朝,也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停罢。哀帝能够做的,就是顺乎朱温的意思,把朱温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一步步提升和加固。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农历10月,敕成德军改为武顺军,下辖的藁城县改为藁平,信都为尧都,栾城为栾氏,阜城为汉阜,临城为房子,这是为了避朱温祖父朱信、父亲朱诚的名讳。朱温父、祖的名字要避讳,说明朱温已开始超越了臣下的身份。对唐哀帝有利的事情有两件,估计是出于他的本意或者是亲信的主张,但是都没有成功。
一件事是在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农历9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杨氏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乳母在唐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杨氏例改封为昭仪。但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乖典制。当年汉顺帝封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唐哀帝也只好依从。
另一件是在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农历11月,唐哀帝准备在11月19日亲祠圜丘(祭天)的事。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可是,朱温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紧接着,唐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温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朱温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农历6月,朱温在亲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李振多年参加进士科考试总是不中,对裴枢等人怀有切肤之痛。他对朱温道:“这些人常自谓清流,投入黄河,就变成浊流了。”朱温大笑,这实际上扫除了他篡位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朱温对读书人也怀有天然的敌意,这从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朱温曾率手下路过一棵大柳树,在树下歇脚时,他自言自语:“这柳树可以做车毂。”手下无人应答,树下几个读书人模样的游客却附和他:“确实可以做车毂。”未成想,朱温却勃然大怒,厉声说道:“书生辈好顺口玩人,都是你五代十国文官俑们这个样子。做车毂要用夹榆木,岂可使用柳木。”回头对手下道:“你们还等什么?”竟将附和他的几个人痛打致死。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农历12月,朱温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唐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宰相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温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农历3月,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辞,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温接受了唐哀帝的“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从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继,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直到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才结束了唐朝之后约半个世纪分裂割据的黑暗时代。唐哀帝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今山东菏泽),安置在朱温亲信氏叔琮的宅第。由于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然奉天佑正朔,不承认朱温的梁王朝。朱全忠担心各地军阀的拥立会使废帝成为身边的定时炸弹,就一不做,二不休,于唐天佑五年(唐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农历2月21日,将十七岁的唐哀帝鸩杀。朱温为其加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定陶)。
立国三百年,曾威赫天下的唐王朝就这样覆灭了。亡国之后的李唐宗室后裔子孙中,有以唐哀帝之谥号为姓氏者,称哀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姬将(鲁哀公)、哀骀它公晳哀、刘欣(汉哀帝)、哀牢九隆、李祚(李柷,唐哀帝)。
根据衷姓祖传家族族谱记载:姬将(鲁哀公)为衷姓始祖,其余均为考据人士为圆其说而有意附加的参考编揖素材,不足以信,当以家传族谱记载为准。有族谱为证。
迁徙分布
哀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百七十四位,多以南康、东阳为郡望。
今江西省的于都市、吉安市、赣州市,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浙江省的金华市、福建省的泉州石等地,均有哀氏族人分布。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南康堂:以望立堂,亦称南野堂、南壄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亦称缙州堂、婺州堂。
哀梨堂:汉朝有个种梨能手叫哀仲,所种之梨实大而味美,入口消释,人称“哀家梨”。留下有千古成语“哀梨蒸食”:哀家种的梨非常好吃,就是说把非常脆美多汁的哀家梨蒸熟了吃,就是在糟蹋哀家梨了。由此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该支哀氏因以为堂号
家谱文献
江西万安哀氏(衷氏)重修族谱,(现代)阖族纂修,1997年计算机排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潞田镇衷氏宗祠。
历史名人
哀骀它
(生卒年待考),卫国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哀骀氏、哀氏鼻祖之一。
哀 宏
(生卒年待考),汉骑都尉。
哀 仲
(生卒年待考),秣陵人(今江苏江宁)。汉朝种梨能手。
哀 章
(生卒年待考),梓潼人。新朝时期王莽幸臣。
哀 愉
(生卒年待考),亦称衷愉。唐朝大臣,衷氏鼻祖之一。
哀长吉
(生卒年待考)字叔巽,又字寿之,晚号委顺翁;崇安人(今福建泉州崇安)。宋朝官吏,诗人。
哀道训
(生卒年待考),绍兴人,居南康(今江西于都)。宋朝绍兴年间进士。
哀 赞
(生卒年待考),元朝罗店土官。
哀世用
(生卒年待考),字贞吉;南康人(今江西于都)。明朝官吏,衷氏鼻祖之一。
哀 凯
(生卒年待考),字舜举;华亭人。明朝大臣。明朝天顺间云南按察使。
哀 英
(生卒年待考),邵武人。明朝官吏。明成化中期任太平府训导。
哀 育
(生卒年待考),崇安人。明朝官吏。明宣德年间贡士。
哀 贤
(生卒年待考),万安人。明朝官吏。明弘治中期任弋阳县丞。
哀 正
(生卒年待考),蒙城人。明朝官吏。明正德中期任信丰县丞。
哀还平
(公元1952~今),山西高平人。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山西省高平县委秘书科科长 。1985年9月~1987年7月在山西省委党校培训专科六班学习。入学前任高平县委秘书科科长;毕业后任野川乡党委书记,1993年任高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农经师职称。所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问题研究”一文获晋城市软科学一等奖。三次被晋城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7 21:03
目录
概述
姓氏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