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溺文序
唐代柳宗元散文
《哀溺文序》是柳宗元散文(寓言)的代表作之一,是《哀溺文》的小序,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贪于财货、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是柳宗元“贬时弊与抒孤愤”的篇什之一。
作品原文
《哀溺文序》
永1之氓2咸3善4游。一日,水暴5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6湘水7。中济8,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9。其侣10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11?”曰:“吾腰12千钱,重,是以13后。”曰:“何不去14之?”不应,摇其首。有顷15,益16怠17。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18曰:“汝愚之甚,蔽19之甚,身且20死,何以货21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22。且若是,得不有23大货之溺大氓者24乎?于是作《哀溺》(aī nì)。
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1.永:即永州。
2.氓(méng):古代指百姓。
3.咸:都。
4.善:通“擅”,擅长。
5.暴:涨
6.绝:渡过。
7.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
8.济:渡河。中济:渡到河中央。
9.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再加倍为常,意为几尺远。不能寻常:达不到平时游泳的水平。
10.侣:同伴。
11.后:落后。何后为:犹言“何以为后”。
12.腰:腰缠。
13.是以:即“以是”,因此。
14.去:丢弃,放弃。
15.有顷:一会
16.益:更
17.怠:疲乏。有顷益怠:一会儿就更疲乏了。
18.呼且号:喊叫、大声吆喝。
19.蔽:受蒙蔽。这里指蒙昧,昏聩,不明是非。
20.且:将,将要。
21.货:这里指钱。
22.吾哀之:哀,意动用法。我为他感到悲哀。
23.得不有:能不有。
24.大货:大钱财。大氓:大人物,一说更愚蠢的人。
白话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涨的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创作背景
从“永之氓”等内容结合寓言讽刺主题来看,《哀溺文并序》应与《蝜版传》等寓言同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创作的。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1月26日,唐德宗驾崩,皇太子李诵继位,改元永贞,即顺宗。顺宗即位后,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后,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主要采取的革新措施有,抑制藩镇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废除宫市,罢黜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的宦官(称为五坊小儿);贬斥贪官污吏;整顿税收,废除地方官吏和地方盐铁使的额外进奉,并试图收回在宦官藩镇手中的兵权。)随着顺宗的病情加重,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朝臣联合外藩联合反对改革派向朝廷施加压力,要其引退。
805年(永贞元年)4月,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立广陵郡王李淳为太子,改名李纯。5月,王叔文被削翰林学士一职。7月,宦官,大臣请太子监国。同月,王叔文因母丧回家守丧。八月五日,顺宗被迫禅让帝位给太子李纯,史称“永贞内禅”。李纯即位,即宪宗。宪宗一即位就打击以王叔文和王伾为首的政治集团。8月6日,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王伾为开州司马,王伾到任不久后病死,王叔文不久也被赐死。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前后共180多天。
永贞革新失败后,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政治集团的其他人也被贬为远州的司马,后称“二王八司马”。)到职后的柳宗元暂居在龙兴寺。经过半年,柳宗元的母亲因病去世。直到815年(柳宗元819年去世),柳宗元才离开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永州(今永州市零陵区),在唐时僻远荒凉。州司马只是安置流放官员的一种名义上的职务。柳宗元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革新家,在这样的处境里,还要时刻担心受更重的迫害,其心情之抑郁苦闷可以想见。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这穷蹙的十年,居然真正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就在这种环境下,就在这种心情下,柳宗元的郁郁才思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发言为文,莫不悲恻动人,寓言、山水游记以及记叙文都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
《哀溺文并序》也正是此时期的“贬时弊与抒孤愤”之作。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一个人盲目崇拜或迷恋某样东西已到了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的时候,就会丧失理智,在生死关头分不清主次利弊,连性命也不顾了。《哀溺文序》讽刺了那些利令智昏的人,丢失了性命,再多的钱财也是无用。
《哀溺文序》的故事建构符合柳宗元永州寓言系列的共同特色:取材贴近生活际遇,结合被贬永州后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就地取材;语言简洁,故事完整,重点关节点都交待得完整、准确、简洁;体察细腻、抓住特征,百字之中写活人物,突出性格特点;立意精警、主观色彩浓郁,实为有感而久思之作。
文学赏析
短文用白描手法,用词简省浅近,人物特点却入木三分,体现了柳氏寓言一贯的特点。
《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
侧面烘托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反衬,“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二是对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自蔽。
作者通过三个正面描写和三次侧面烘托,在简省的白描中通过强烈而深刻的对比,戏剧化地突出了人物性格物征,深刻而令人警醒地彰明了“哀溺”的主题。
从细节运用与结构分析方面来看,此文也可圈可点。
在永州民众“咸善游”,而水“暴甚”,几人渡河,船破于中流的背景下,众人皆游。“咸”点明人人都水性好,即使水“暴甚”,本来众人也可以游至岸边。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一笔转折,使读者注意力自然聚于此“一氓”,而后又特借“其侣”来点明,这个“尽力却不能寻常”的人正是“善游最也“之人,那所有人都不禁要问“今何后为”了。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腰缠千钱,财难舍,可谓“氓”之常情。到底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读者都要问“何不去之?”了,生死危机下,应该“去之”了吧?结果“氓”“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对这样要钱不顾命的人,人们都忍不住喊出“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的劝诫。
出人意料的是,“氓”“又摇其首。遂溺死。”这一转笔,直让人慨叹竟然真有这样要钱不要命的人,何其可悲。再回想前文,这人是“咸善游”的民众中“善游最也”之人啊——这样的人,竟是溺死河中。为何?已不言自明。
小小篇幅,重重铺垫,层层对比。设悬念、作伏笔,起承转合,多在细节处见匠心。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最后“合”笔之处,点明主旨,“善游最也”的“氓”为千钱便溺死河中而不顾,那“大货”又会溺死多少“大氓”呢?
“得不有”一句是理解整篇辞赋的关键,也是作者由“序文”过渡到赋文的桥梁。林纾在《柳文研究法》中说:“《哀溺文》与《蝂传》同一命意。然柳州每于一篇言之中,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序’之结尾即曰:‘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语极沉重,有关系。”
从故事到人物,从记述到描写,都鲜明具体,活灵活现,如一篇“小小说”。这个被淹死的“氓”,钱迷心窍,爱钱超过爱命,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最后终因金钱的拖累而被淹死,实在可悲而又可怜。可是从另一方面说,他在紧急的关头,分不清主要、次要,依然恋钱不舍,又有些死得活该。柳宗元在“哀之”的同时,马上想到“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从被淹死的“氓”想到正在被淹没的“大氓”,从永州一件具体的生活事件想到整个社会现实。
名家评价
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哀溺文》与《蝜版传》同一命意。然柳州每于一篇言之中,必有一句最有力量 、最透辟者镇之。文言永民善游,乃以腰千钱之故,不舍而溺。 《序》之结尾 ,即曰:“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语极沉重,有关系。文中如“既浮颐 而灭旅兮,不必释利而离尤。” “发披鬤而舞澜兮,魂伥伥而焉游?”写溺状如画。
余秋雨《柳侯祠》:他在永州呆了10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
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黄震《黄氏日钞》:惟记志人物,以寄其嘲骂,模写山水,以舒郁其抑,则峻洁精秀,如明珠夜光,见辄奇目。
欧阳修《永州万石亭寄知永州王顾》: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人迹所罕到,遗踪久荒颓。王君好奇士,后二百年来。剪薙发幽荟,搜寻得琼瑰。感物不自贵,因人乃成才。谁知古所慕,岂免今所咍。我亦奇子厚,开编每徘徊。作诗示同好,为我铭山隈。
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
柳宗元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哀溺文并序》出自《柳河东集》,这部柳宗元作品集,便是刘禹锡汇编并作序的,因作者为河东人而得名,原名《柳先生文集》,又称《河东先生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于1960年断句排印,并增加了《柳先生年谱》和《宝礼堂宋本书录》两部分,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有稍作修订的重印本。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1:4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