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梅铁路,建于1927年、1935~1936年。是沟通
京哈铁路和
沈吉铁路重要的交通干线,全线为单线
非电气化铁路,沿线重要城市有
四平、
东辽、
辽源、
东丰、
梅河口。该线路也是
长白山林区重要的物资转运通道。
历史沿革
1925年,中国奉天当局修筑奉海铁路铺轨到草市时,日本以不供抚顺煤相威胁,要奉天当局停建奉海铁路,以维护满铁运输货源。对此,奉天当局决定扩建西安(今辽源,下文如此)煤田,增加煤产量,解决缺煤困难,并计划修梅(河口)西(西安,今辽源)支线,解决西安煤矿的外运问题。是年,奉天当局将西安商办煤矿改组为官商合办的西安煤矿公司,并由奉海铁路公司筹建梅西支线。
建设、施工与运营
1.设计与测量。
梅西支线于1927年3月份由奉海铁路公司进行踏勘,4月组成沙河(今莲河)到大兴镇,大兴镇到西安的两组测量设计队进行测量和设计。四梅线地处丘陵地带,东段沿东沙口西行进入东丰县,过渭河到达西安。四西线由“满铁”的“新京”、哈尔滨两个铁道建设分所于1932年10月进行踏勘,1934年11月进行测量,1935年4月测量完毕。
2.施工与运营。
四梅线项目施工是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的。梅西支线从1927年7月开工,技术性较强的工程由奉海铁路公司承包,土石方路基均发包给承包商施工,沿线工地均派驻铁路警察监修。同年12月即交付临时运营,至1930年12月完成各个配套工程,正式营业。“九·一八事件”后,梅西支线不停遭受抗日武装组织袭击。
1932年7月,抗日武装烧毁大兴镇站站舍和沿线22座木桥,使改线中断数月,至11月才通车,1933~1938年,日伪铁道当局将22座木桥改建为永久性桥梁,另建新桥14座,大兴镇站站舍于同年修复完毕,全线共支出291万元,每公里造价38100元,四西线于1935年5月开始修建,所有工程由日商承包,设置6个工区,由日伪军警监督修筑,1936年9月正式通车运营,全线支出479万日元,每公里60500元。
1937年3月,四西线和梅西线合并为平梅线。平梅线共填挖土方石390万立方米,建桥53座,1381延长米(钢梁22座,697延长米,木桥31座,684延长米),圆形管涵219座,方形涵洞42座。拱形涵洞17座,明渠10座,在四平至西安间有隧道3座,511延长米。四梅线各站设有
壁板信号机、机械联锁、电气路牌闭塞。梅西线各站以路票、电话办理闭塞。四梅线由于修筑时线路路基较低,造成水灾后患,在1938~1944年间曾发生多次连续性严重水害,洪水冲击路基导致行车中断,少则三四天,多则六七天。运营后7年间共支出洪水抢险救援费用96.8万元(伪满洲国币,下同)防治改造工程支出123.5万元,全线仅剩的6座木桥分别于1938、1940、1941年全部拆除。
3.抢险修复
解放战争初期,四梅线部分线路设备遭到破坏。
1947年6月3日,
东北民主联军解放西安矿。7月,通化矿务局领导西安铁路职工修复四梅线梅西段,并通车运行。
1948年2月26日,四平街解放,五月份修复西安至四平街的区段线路45公里,并由通化抢险队、四平办事处先后抢修被破坏的桥梁27座,664.7延长米,自此,四梅线全线通车。
线路站点
四平市:
四平站(一等站,编组站,
平齐铁路、
京哈线、四梅铁路交汇处)、
平东站、
哈福站、
东山站(已拆除)、
石岭站东辽县:
平岗站、
白泉站(
东辽县政府驻地,紧邻辽源市)、集贤乘降所(已拆除)、
渭津站辽源市:
辽源站(四梅线和
辽开铁路、
辽长铁路交汇处,二等站)、
辽源东站东丰县:
大兴镇站、
东丰北站(已拆除)、
东丰站、三合乘降所(已拆除)
梅河口市:
莲河站(已拆除)、
梅河口站(二等站,
沈吉线、四梅线、
梅集线交汇处)
设备设施
客运机车:DF4D、DF11、DF11G
货运机车:HXN5、HXN3、HXN5(2000系)、DF5
运营情况
1943年,机车牵引定数650吨,线路允许最大运行速度60公里每小时。1952年货运量上行86万吨,下行57.2万吨。
1965年,上行176.4万吨,下行71.5万吨,
1985年,线路允许速度每小时75公里,牵引定数上行1500吨,下行800吨,运行货运列车14对,全年上行货运量592.4万吨,下行150.8万吨,
1995年使用前进型蒸汽机车和东风4型内燃机车牵引,年发送货物227.8万吨,发送旅客198.9万人。
沿途风景
四平市
自然景观有:
山门风景区,吉林省第一大水库二龙湖风景区,两代皇后故乡
叶赫那拉城。
辽源市
东北最大的道观
福寿宫,以及两家著名佛教寺院弥陀寺和静安寺。自然景观主要有
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
梅河口市
自然景观:
磨盘湖湿地公园、
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奎山风景区、
辉发河景观带。
人文景观:
庆云女真摩崖石刻、东北局
梅河口会议会址、海龙古城遗址、方家街古城址、贾大坡古生物化石群、海龙镇龙王庙。
改造扩建
四梅线原有设备陈旧,路基标高低,桥梁基础浅,涵洞半径小,加上战争创伤没彻底根治等原因,线路技术状态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从1995年起,吉林铁路局对该线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技术改进。
1955、1961、1976年先后分三个阶段将钢轨更换为每米40、43、50公斤,将木枕全部更换为
钢筋混凝土轨枕。1973~1979年,有计划地对桥梁和84处涵渠进行大修,更新了通信信号设备,整治线路冻害1792处,总延长29公里,加宽路基193公里,开山填土19万平方米,正线进出站均改为直股,对辽源车站场站进行了大修,更换新型道岔68组,机械集中改为6502大站电器集中。
1994年11月16日,对梅河口站至莲河站间投资1191.4万元,由吉林工程处花费一年时间修建的第二条正线开通,新修线路7公里,其中正线2.3公里,为四梅线端线。
1995年,四梅线线路延展总长157.7公里,其中正线153.9公里,站线39.4公里,段管线4.7公里,岔线2.0公里,特别用途线1.3公里,在正线中50公斤/米钢轨149.4公里,43公斤/米钢轨4.5公里,最大坡度20‰,最小曲线半径250米,有桥梁80座,2547延长米,承载系数1.1及其以上,涵渠252座,4036延长米,隧道3座,511延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