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精神(Internationalism)意同“国际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原则之一。是一种思想,是国家或团体在对外活动中进行合作的超越国家界限的一种思想理念。
在谈到国际主义与
民族利益的关系时,经典作家指出:“无产阶级的国际运动,无论如何只有在独立民族的范围内才有可能”,“
民族独立是一切
国际合作的基础”,“无产阶级如果允许‘本’民族对其它民族采取一点点暴力行动,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
列宁较早地提出和使用了“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这一概念。在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
苏维埃俄国与国内外敌人进行生死大搏斗,迫切希望得到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和援助,而当时迅猛高涨的欧洲革命形势又为此提供了极大的
现实可能性。
因此,列宁这一时期所讲的国际主义的范畴主要是指
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如
苏俄与德国、
波兰、
匈牙利等),国际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指
世界革命尤其是欧洲革命。列宁倡导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
民族联合起来!”的著名口号。保卫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被视为国际主义的直接目标。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苏俄工作重心的转移,随着世界革命特别是欧洲革命由高潮走入低谷,随着统一的
苏联国家的建立和党内
大俄罗斯主义的抬头,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发生了变化,其范畴从民族国家之间延伸到了
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把
苏联内部各民族的平等和联合(如俄罗斯与
乌克兰、
格鲁吉亚等的关系)也上升到了国际主义的高度,纳入到了国际主义的范畴,再三强调要反对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不过,列宁并未放弃世界革命的思想,而是在等待新的机会,并力图通过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榜样来影响和推动世界革命。
斯大林没有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国际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得到发展和完善:他国际主义的
原则性坚持不足,而实用主义的考虑过多。斯大林以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理论依据,极其实用主义地把苏联的利益等同于国际主义,把共产国际作为为苏联的
国家利益服务的工具。
尤其是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收起国际主义的旗帜,打起俄罗斯
民族主义的旗号来动员全民抗德卫国。在斯大林看来,既然国际主义不利于保卫苏联,所以要不惜抛弃,民族主义旗帜有利于保卫苏联,故而要高高举起。战后,
美苏冷战格局逐渐形成,在
东欧地区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又开始大谈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来了。
l 9 4 8年共产党
情报局以“民族主义”、 “违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为由开除
南斯拉夫,并在东欧各国开展了清除“
铁托主义分子”、反对“右倾民族主义”的运动。斯大林把是否实行
苏联模式、是否尊重苏联的领袖地位作为检验真假国际主义的
试金石。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继承了斯大林对国际主义的看法。“社会主义
大家庭”这一提法就源于赫鲁晓夫时期。“
社会主义阵营”、“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提法几乎成为
口头禅。赫鲁晓夫说“所有
社会主义国家,就象士兵站队一样,应该向领头的看齐”。有名的“
勃列日涅夫主义”理论更是集中体现了勃列日涅夫对国际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其主要内容有:无产阶级“国际专政论”;苏联“大国责任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
有限主权论”。国际主义严重变形了,成为
苏联干涉和控制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
国际主义精神更是一种和平的精神,有针对性、理智的精神。它能使人明辨是非,使人明白该如何宽容他人,该宽容怎样的人。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白求恩、
柯棣华 (请参照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