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污染
社会现象
垃圾污染是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及人体健康的现象。 垃圾污染分为工业废渣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两类。
概念
是指不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废弃无用或肮脏破烂之物;比喻失去价值的或有不良作用的事物。垃圾污染,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危害农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的现象,叫作垃圾污染。 垃圾污染包括工业废渣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两类。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 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大公害。
现状
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中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中国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处理费用就是5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2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0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
(1)垃圾的露天堆放会使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了大气和城市的生活环境。
(2)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为一体的污染源,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这些必然危害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4)侵占大量土地。据初步调查,2003 年全国 668 座城市中已有 2/3 被垃圾带所包围全国垃圾存占地累计 80 万亩。
(5)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随着城市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易燃易爆。
(6)6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小区居民的有机垃圾二次污染后所产生的,也就是说,小区有机垃圾的不断增多是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增加的源头。
危害
对水环境的污染
垃圾在堆置或填埋工程中,产生大量酸性、碱性,有毒物质、生活排放出来的垃圾含汞、铅、等废水,渗透到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水体黑臭,地下水浅层不能使用、水质恶化,全国60%的河流存在的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污染,氟化物严重超标,水体丧失自净功能,影响水生物繁殖和水资源利用。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在垃圾区,由于焚烧或长时间的堆放,垃圾腐烂霉变,释放出大量恶臭、含硫等有毒气体,粉尘和细小颗粒物随风飞扬,致使空气中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超标。酸雨现象扬尘污染频频发生。
侵蚀土地
据统计,中国每年产生垃圾30亿吨,约有2万平方米耕地被迫用于堆置存放垃圾。土地退化,荒漠化现象非常严重。更是由于大量塑料袋、废金属等有毒物质直接填埋或遗留土壤中,难以降解严重腐蚀土地,致使土质硬化、碱化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影响农作物质量。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垃圾中,有毒气体随风飘散,空气中二氧化硫、铅含量升高,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对人体构成致癌隐患。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超标,引发腹泻、血吸虫、沙眼,例如,贵阳市发生痢疾流行,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渗透,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引起的。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据调查,中国70%的垃圾存在着利用价值,如果全部回收利用,每年可获利160亿元,对于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极为有利。反之,则会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资源紧张和生态失调局面日趋加重。最终,势必将影响与阻碍经济的顺利发展。
香港的分类
垃圾分类:香港的经验和教训
从源头分类,到惜物减废,再到垃圾收费试点,香港推行垃圾分类政策的决心始终没有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对垃圾分类作出详细规定。
在生活垃圾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的当下,如何应对“垃圾围城”的威胁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多年来,素有“东方之珠”之称的我国香港也一直在与垃圾分类“较劲”。这座面积小、人口多的繁荣都市,试图通过立法立规、宣传教育、模式创新等多种方式保卫生态环境的和谐。在这一过程中,有成效,也有挫败,尝试还在继续。
香港的经验,能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惜物减废,教育渗透
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垃圾处理主要通过堆填和回收再处理两种方式进行。其中,约63%的垃圾以堆填方式处理。但是,平均每人每天弃置1.3公斤的垃圾,整个城市每天超过9千吨的总弃置量,给香港的垃圾处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此,香港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结合社会环保组织的力量对民众、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垃圾处理的正确方式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香港环境保护署在2013年公布的十年废物管理蓝图——“香港资源循环2013-2022”,就以“惜物减废”为重点,制定了一个清晰的十年目标,建立“减费、收费、收集、处置及弃置”的综合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推行了“绿在区区”计划,在全港每区都设立一个结合环保教育,同时又可以协助社区回收资源的设施,公开招标,由一些公益团体进行营办。
“绿在东区”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负责人表示,人们往往存在误解,认为垃圾分类就是单纯把垃圾分门别类,但实际上,有些“垃圾”放到恰当的地方就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因此,垃圾分类,其实也是一次资源再回收。
据了解,负责的公益团体会“主动出击”,联系社区里面不同的单位,比如小区、学校及其他组织,帮助协调回收如废弃玻璃、电池、节能灯、衣服等,再将这些物料统一整理运输至处理中心进行妥善处理。
为了让居民对安全、卫生问题放心,项目推广了“干净回收”的概念。也就是说,回收的物料会经过筛选,确保干净整洁。收集之后一达到足够数量,就会尽快送去适当的回收再造设施进行循环再造,不会长期堆积。若在回收过程中发现尚可使用的东西,项目组则会送到相关服务机构,转送给有需要的人。
垃圾分类,其实是整体环保理念指导下的正常行为。因此,除了在单一环节上做文章,香港政府还特别注重年轻一代的整体环保素养。
从牙牙学语的幼儿时期,到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时代,香港环境保护署与教育局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精心设计了程度各异的教育计划,旨在将环保理念“从娃娃抓起”。
令人欣喜的是,中小学时期种下的“环保种子”,到了大学阶段就可能“发芽开花”。
此前,香港城市大学的三名学生就因参加公益实习计划,研究提升香港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他们受到外国兴起的“微推”概念启发,决定找出一种简单方法告诉人们回收箱的位置,让人们弃置垃圾前三思。
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在教学楼一层的垃圾桶旁放置了指示最近的回收箱位置的路牌,并于垃圾桶上放置写上“香港堆填土地告急”的实地图片,及印有可回收物的警告标志。实行上述措施后,仅一周后回收箱的回收率便增加了约30%。后续,香港城市大学表示将继续招募学生进行研究,探讨该方法在街道、商场的应用可能。
源头分类,道阻且长
在“惜物减废”的号召之前,香港就意识到源头治理的重要性。
早在2005年1月,香港就推行了“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同时编写了《住宅楼宇废物分类源头指引手册》配合“计划”的运行。同年12月,香港政府又发布了《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要求建立垃圾收集与分隔系统,解决回收物料的销路,以杜绝“分类收集、混合处置”现象。
改变从市民身边的垃圾桶做起。
据悉,“计划”推行了多种便民的回收设施,包括收集桶、挂墙架、多袋式收集袋(塑料袋、尼龙袋、帆布袋等)、盒子(金属盒、塑料盒、纸盒等)及其他垃圾分类回收桶。金属和塑料的回收主要采用三色分类回收桶和彩色胶带地面分区收集,废纸的回收可采用三色分类回收桶或者挂墙架。
小区和楼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回收设施的组合,自行安放在合适的位置。空间充裕的楼宇可采取“随时放置,随时收集”的方式,在各楼层的垃圾房或其他指定收集处设置分类回收设施,居民可随时分类放置,清洁公司可随时收集。
当空间狭促的楼宇或楼层只能设置一个垃圾收集桶时,则采用“分时放置,分时收集”的方法,即每周按指定日子,分别收集不同种类的回收物品。
该计划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将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主要合作伙伴,让物业管理公司在政府与居民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在每层楼“度身订造”最适合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模式。
但是,也有人表示,这样的规划只是“看起来很美”,实际操作却难以维系。
有媒体实地探访发现,尽管三色垃圾回收箱上分别写明了“只准许放入废纸”、“只准放入塑料废胶”、“只准放入金属废料”,但实际打开一看,每个箱内还是各色垃圾混杂。工作人员称,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人力有限,也只能“随它去”。也有市民质疑称,就算从源头做好了分类,负责收运垃圾的车辆是否能够做好“接力”,也是一个问题。
香港环保业职工会理事长陈培浩坦言,市民在家里把垃圾分类,但由于欠缺回收渠道,结果可回收的物品最终还是当垃圾被丢弃在堆填区,反映出了香港垃圾回收配套的不足。
试点收费,路在何方
诸多举措实行后,由于收效不如预期,香港政府也在不断尝试推行新的政策。
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酝酿,香港政府日前公布了都市固体废物征费的建议实施安排,向厨余、纸料和塑料为首的固体垃圾“开炮”。
届时,根据政府建议的垃圾“按户按袋”收费模式,市民须使用指定垃圾袋才可弃置废物,以一个3人家庭为例,每天使用一个15公升的垃圾袋,便须付1.7港元。此举最早有望于2019年下半年在全港实施。
香港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表示,推行都市固体废物征费可提供经济诱因,推动市民改变行为,从而减少整体废物的弃置量。为配合收费计划的实施,政府会加强在回收方面的支援。针对三类主要的回收物,即纸、胶和铁,政府计划向相关楼宇提供更多的回收桶,以及将公共空间的回收桶与废屑箱的比例提高。
不过,社会各界对此举一直颇有争议。有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官员曾公开表示,垃圾收费“可能会扰民”,政府应着力“资助屋苑设置处理厨余的机器及垃圾收集站,帮助居民推行垃圾分类”。此外,也有绿色环保组织人士认为,垃圾收费若太低可能不起作用,但太高则会增加居民的负担。希望政府能在试点中结合实际情况,最终摸索出最合理的收费标准。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教授黄焕忠则是垃圾按量征费的支持者。他表示,香港的垃圾填埋场“告急”,再不采取行动就会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他说,“垃圾收费的概念其实是通过与自身利益挂钩,让很多人对制造垃圾有所收敛的方法。”
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黄焕忠认为,试行垃圾收费,政府除了提供前期的准备,还要做好监督作用,防止有人为避免收费而随处乱丢垃圾,破坏整体环境卫生。
同时,政府还要预防有人怕麻烦、或不在乎多付费,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混在一起,不进行分检分放的情况。黄焕忠建议,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罚款措施,对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处理就丢弃的人,一旦发现就给予适当罚款告诫。而对于那些做得好的市民,政府也可加入一些奖励元素。
不管支持与否,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培养环保意识并非一时之事,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和长期的影响。
防治条例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起草了《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发改办环资[2016]1467号。
《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我要评论
2016年06月22日 10:14:10来源:中国环境报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近日联合发布《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向相关部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人民政府征求意见。
《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关于实施垃圾强制分类的范围,《方案》提出,2020年底前,在以下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垃圾强制分类:一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二是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名单中的其他城市,包括河北省邯郸市、江苏省苏州市等。
《方案》提出,对实施垃圾强制分类范围内的两类主体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一类是公共机构。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组织;车站、机场、公共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第二类是相关企业。主要包括宾馆、饭店、商场、农贸市场、商用写字楼管理企业以及快递企业等。
《方案》强调,实施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于2017年底前制定出台针对强制对象的垃圾强制分类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要求以及各项活动的责任主体。垃圾强制分类办法中应规定强制对象必须将有害垃圾作为强制分类的类别;同时,根据强制对象的具体情况,可在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特殊行业废弃物等几种分类中,再选择并规定至少1类进行强制分类。分类后剩余的其他垃圾仍按现行环卫垃圾收运体系进行处理。
垃圾利用
城市垃圾的价值 在一些城乡结合部,一堆堆高高的垃圾山上,一群群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他们不顾迷漫着的臭气和蚊蝇的叮咬,忙着翻腾、挖掘和拾拣,已有人因拾垃圾而发财。毫无疑义,垃圾中蕴藏着资源。那么,我们日常生活的丢弃物究竟有多少可以利用?请看下面这些数字:
1、牙刷:北京口腔医院监制的中学生牙刷,重9.1克,若3个月换一把,按北京市人口1200万计算,全年丢掉的牙刷重是436.8吨。这还没将宾馆丢弃的一次性牙刷计算在内;
2、牙膏:净含量120克装的“高露洁”全效含氟牙膏,其纸盒重14.9克,牙膏皮重16克,若每户一月用1支,300万户人家一年丢弃1112.4吨废纸和牙膏皮;
3、肥皂:净含量125克“舒肤佳”肥皂,其纸盒重7.4克,若300万户每月用1块,一年就丢弃266.4吨的纸盒;
4、奶制品:北京三元VAD鲜牛奶净含量243毫升的包装袋重3.1克,若按200万人每天一袋计,一年丢掉的塑料袋总重达2263吨;
5、治高血压药:北京“双鹤”生产的10片装“北京降压0号”的纸盒、空药板及说明书重11.3克,丢弃物占总重的89%。据统计北京市老年人该病患者占4成以上,约有56万人需终生服药,一日服一片,一年丢掉“0号”包装物达203.6吨。
事实上,我们天天在丢掉着大量的可回收物,以上所述的废弃物只是总量的一角。据北京市环保基金会统计,北京市年产垃圾中有废塑料36.2万吨,而一吨废塑料可生产0.37~0.73吨油;每回收一吨饮料瓶塑料可获利润8000元。有废纸38.8万吨,每回收一吨废纸,可造好纸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节省碱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好纸减少污染74%。有废玻璃15万吨,利用碎玻璃再生产玻璃,可节能10~30%,减少空气污染20%,减少采矿废弃的矿渣80%。有废电池2.37亿支,利用废电池可回收镉、镍、锰、锌等宝贵的重金属,同时可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废金属3.5万吨,每回收一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可减少75%的空气污染、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比用矿石炼钢节约冶炼费47%。有废食品草木121.3万吨,每回收一吨这类垃圾,可生产0.6吨有机肥,也可生产垃圾燃料,作为发电、供热的燃料。城市垃圾的出路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3R的行动口号是:一、减少浪费(R educe);二、物尽其用(Reuse);三、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由此节约了土地,降低了垃圾污染的威胁。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各方面建设都需要资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难以立即改变。而且,中国虽是资源总量大国,但人均资源量却居世界后列。因此,我们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全部靠高投资、高科技来消纳垃圾,期望一次到位,又不能对巨大的垃圾资源置之不理,任其泛滥成灾。中国城市的垃圾处理应走自己的路,发挥人民政府善于宣传、组织、领导群众的特点,通过立法,由简到繁,从低级向高科技过渡的方法,依靠群众,能做的先做起来,逐步加大环保投资力度,趋向完善。江泽民主席指出:“绝不能靠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造子孙孽。”为了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实行垃圾从源头分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实行源头减量化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是削减垃圾山最有效的措施。1、净菜上市。过去北京市秋末冬初,大街小巷堆着脏稀稀的白菜帮子,环卫工人用大卡车不断的往外运,而现在菜帮还田,净菜上市,脏的景象消失了;2、有价提供塑料袋。治理白色污染必须从源头减少。政府应禁止菜贩无偿提供塑料袋,迫使人们又提起布袋子和菜篮子;3、商家回收产品包装物。一些大的家用电器多为上门维修,商家送货到家后,负责收回包装物再次利用(北京双鹤制药厂已实行回收);4、简化包装。在保障商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包装的重量和体积。1996年4月生产的“舒肤佳”肥皂,其合重7.8克,现重7.4克,每块肥皂包装减重0.4克,若300万户每月用1块,一年就节省14.4吨纸的消耗,同时也是减少了14.4吨的垃圾;5、抵制豪华包装。物品包装量远远超过物品重量,产生大量废弃物,应对这类厂家加收污染税。
生活垃圾从家庭、单位、医院、商场和集贸市场所有扔掉垃圾人的手中开始分类,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5类。电池体积小危害大,实行单独收集。前4类可在家中不起眼的地方分别放置,或放入分类箱中,再由回收部门或专业运输队酌情多日收运一次,直接送到有关工厂做原料。剩余的生活垃圾可照旧由环卫部门收运。这样做将大大降低垃圾总量和体积,减少垃圾转运中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及过多的垃圾堆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了环卫部门清运和处理垃圾的负担,延长了造价昂贵的填埋场的使用寿命。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递增的垃圾多为可回收物,可以说有2/3以上的废弃物是能回收利用的,这样北京市一年的垃圾处理费用,可以由5亿多降到2亿元。
对策
防治垃圾污染,关键是从源头抓起,控制垃圾产生量,实施总量控制,遵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利用经济杠杆惩治污染,改善环境。就如何防治垃圾污染提出以下对策:
改变生产方式,历行节约资源。
引导企业向清洁生产、绿色生产方向发展,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变粗放型为节能型、集约型,杜绝高污染、低效能项目建设,对垃圾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特别是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要本着安全、慎重、企业回收原则,对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不允许浪费丢弃,切实做到物尽其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对确无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才可进行填埋或焚烧。
加大宣传力度 提倡绿色消费。通过电视、媒体等多种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垃圾污染危害性,普及环保知识,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居民应当将垃圾分类收集,自觉减少垃圾产生量,积极使用可降解物品,比如纸制品、木制品等,使垃圾减量化方兴未艾。尽量购买使用绿色认证产品、无公害产品,形成一个绿色进家庭,家庭爱环保的良好氛围。 实行收费政策。
近日,国家建设部已颂布相关法律,对垃圾的产生实行一整套收费制度,采取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总量控制与定量控制结合,在限量内低价收费,超量收取高价,使用经济杠杆,建立经济利益机制,真正达到垃圾减量化,改善环境为目的。 鼓励垃圾回收 向产业化、法制化发展
从生产者到使用者明确回收的义务和责任,层层相连、环环相扣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保证和促进垃圾回收和利用制度的推行。奖励回收企业和个人,增加配套设施,增加回收网、站、点,对排放垃圾企业和个人收取处理费,建立回收开发利用一体化的垃圾处理工厂。
防治垃圾污染是一项长期和全面性的工作,涉及面宽,影响因素较多。中国对于垃圾防治工作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与实施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和拥护,以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为目地,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良性循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1 23:20
目录
概述
概念
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