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市场
经济学名词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ve market)是指许多厂商生产相近,但不同质量的商品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两个极端市场结构中间状态。垄断竞争市场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进的提出的具有垄断竞争市场现象的这类结构模型
基本特征
垄断竞争市场竞争程度较大,垄断程度较小,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在现实中的大城市的零售业、手工业印刷业中普遍存在。图1展示了四种市场结构的主要区别。
图片来源
从总体上说具有厂商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差别、进出容易、可以形成产品集团的特点。
厂商众多
市场上厂商数目众多,每个厂商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市场价格,但每个厂商又都可对市场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完全接受市场价格。另外,厂商之间无法相互勾结来控制市场。对于消费者,情况是类似的。这样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经济人是市场价格的影响者
互不依存
市场上的每个经济人都自以为可以彼此相互独立行动,互不依存。一个人的决策对其他人的影响不大,不易被察觉,可以不考虑其他人的对抗行动。
产品差别
同行业中不同厂商的产品互有差别,要么是质量差别,要么是功用差别,要么是非实质性差别(如包装、商标、广告等引起的印象差别),要么是销售条件差别(如地理位置服务态度与方式的不同造成消费者愿意这家的产品,而不愿购买那家的产品)。产品差别是造成厂商垄断的根源,但由于同行业产品之间的差别不是大到产品完全不能相互替代,一定程度的可相互替代性又让厂商之间相互竞争,因而相互替代是厂商竞争的根源。如果要准确说出产品差别的含义,则可这样来说:在同样的价格下,如果购买者对某家厂商的产品表现出特殊的爱好时,就说该厂商的产品与同行业内其他厂商的产品具有差别。
进出容易
厂商进、出一个行业比较容易。这一点同完全竞争类似,厂商的规模不算很大,所需资本不是太多,进入和退出一个行业障碍不大,比较容易。
形成产品集团
行业内部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product group),即行业内生产类似商品的厂商可以形成团体,这些团体之间的产品差别程度较大,团体内部的产品之间差别程度较小。
分析工具
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条件下一样。厂商可以控制生产,它的供给增加,价格下降,需求就会增加;供给减少,价格上升,需求就会减少。供给影响着价格,价格与需求成反比,因此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条,分为D、d曲线。d曲线表示主观需求曲线, 是指生产集团内某一厂商变动其产品的价格,而其他厂商价格不随之调整价格时,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D曲线表示客观需求曲线,是指生产集团内某一厂商变动其产品的价格,而其他厂商相应作出价格调整时,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生产集团的需求曲线D更不具有价格弹性,显得更为陡峭。因为它代表着人们对一种类型物品的需求,不能通过替换厂商来代替。
其中,主观需求曲线d与平均收益曲线AR是重合的。因为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收益TR(Q)/总产量Q=价格P(Q)*产量Q/产量Q=P(Q)。因此,平均收益始终等于价格P。而价格P(Q)曲线是一个关于产量的函数,即为厂商变动其生产量市场反馈价格的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曲线
垄断竞争的边际收益曲线MR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条件下一样。边际收益指企业增加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边际收益的公式为: MR=dTR/dq=d(p·q)/dq=p+q·dp/dq
价格和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和产量是同方向变动关系的,因此dp/dq<0。而且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是直线,因此dp/dq是定值。q>0,q·dp/dq<0,故MR截距一致,且向右下方倾斜,与AR曲线的差距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增大,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收益下降得比平均收益要快。
理论结果
短期均衡
在短期中,垄断竞争企业生产的规模是不能够发生变化的。厂商只能通过改变可变要素的数量来决定己的产量。只要生产的边际收益超过生产的边际成本,继续生产就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与在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情况下一样,厂商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仍然是边际收益(MR)等于短期边际成本(SMC)。
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
同样,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获得经济利润,它也可能意味着亏损最小化。能否获得经济利润,仍然取决于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之间的比较,只有当厂商的平均收益超过其边际成本的时候,才能获得经济利润。
在短期均衡实现过程中,垄断竞争市场同垄断市场一样,也会出现超额利润、收支相抵、亏损三种情况。与垄断市场不同之处在于垄断竞争厂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斜率较小。在考虑生产成本因素之后,垄断竞争厂商会选择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条件下生产,即图2中的E点。E点所决定的产量为OQ*,价格为OP。由于此时的短期平均成本为OG,所以,垄断竞争厂商是有利润的,其利润为GFHP的面积。
垄断竞争厂商在决定产量和价格的方式时与垄断厂商完全相同。另外,垄断竞争厂商也可能会有损失出现。在图2的产量OQ*下,如果短期平均收益低于短期平均成本,垄断厂商就会亏损。但无论是有利润还是亏损,在短期内都不会吸引其他厂商加入或使原有厂商退出。长期的情形则不同,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下,每家厂商的规模都不大,而且厂商数目很多,厂商进出市场都非常自由。所以,当厂商在长期内有利润存在时,就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当厂商有亏损时,就会有厂商退出。
长期均衡
图3反映的是垄断竞争企业短期均衡向长期均衡的动态过程。垄断竞争市场中,有的企业赚取了经济利润。由于进入壁垒不高,这会吸引一批新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如果新的企业受经济利润的吸引进入这个产业,那么产业中原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会左移,因为多了竞争者,在同一价格水平下售的数量会减少,同时需求曲线变得更有弹性。如果此时提高价格,销售量会下降得更多。在短期,企业由于缺少竞争,可以在平均成本之上制定价格,因而可能获得经济利润。随着新企业的进入,使得需求曲线不断左移。如果偏移过度,行业出现超额亏损,会通过原有厂商退出,最终使超额亏损消失,从而在达到长期均衡时整个行业的利润为零。
因此,垄断竞争与垄断不同(垄断在长期拥有超额利润),而是与完全竞争一样,在长期由于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实现收支平衡。如图4所示,需求曲线一直左移至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切为止。
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仍然会维持在边际收益(MR)等于长期边际成本(LMC)条件下生产,即图4中的E点。E点所决定的产量为OQ*,价格为OP。此时不会有新的厂商加入,也不会有旧的厂商退出,利润恰好为零。即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虽然,此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与单企业的需求曲线(也是平均收益曲线AR)相切,但此时长期平均成本不是最低点。
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1)边际收益MR=长期边际成本LMC=短期边际成本SMC,
(2)价格P=平均收益AR=长期平均成本LAC=短期平均成本SAC。
劣势
比较完全竞争长期均衡条件P=MR=AR=MC=AC,两者都是P(AR)=AC。差别是完全竞争下AC = MC,P(AR)= MR,而垄断竞争市场AC>MC,P(AR)> MR。
生产能力过剩
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称为企业的有效规模。在长期中,完全竞争企业在有效规模上生产,而垄断竞争企业的产量低于这一水平。可以说企业在垄断竞争之下有过剩生产能力。换言之,与完全竞争企业不同,垄断竞争企业可以增加其产量并降低生产的平均总成本。
价格加成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定义的价格是高于企业边际成本的。这会导致一些支付意愿高于边际成本但低于价格的顾客没有购买,这也会带来和垄断一样的无谓损失
企业数量
当一家新企业进入市场时,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有两种效应:
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进入既有正外部性,又有负外部性。企业数量可能无法自发达到理想水平。
优势
但也并不能由此得出完全竞争市场就优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结论。因为尽管垄断竞争市场上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资源有浪费,但消费者可以得到有差别的产品,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且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量要高于完全垄断市场,价格却要低。特别是垄断竞争有利于鼓励进行创新。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从总体上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概念衍生
企业定价超过边界价格,那么企业就有激励,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销量,以赚取更高的经营效益。为此,许多概念衍生而出,如广告、特色产品、品牌等。
处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一般来说,其垄断程度高低与其经营效益的好坏为正相向关系。如果企业的垄断程度高即竞争程度低,那么,企业在市场上就处于优势地位,就能取得较理想的经营效益。
特色产品
因为垄断程度高源于产品的差异性大,即产品具有市场上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特色,客户如果对这种特色产品有偏好,只能向该企业购买,这就形成了局部的卖方市场,对企业经营非常有利:一是产品能迅速销售出去,二是企业对产品价格有较强的控制力量,有条件获得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性小,替代性强,竞争性高,那么垄断性必然低,企业在市场上就处于劣势,经营比较困难。
企业要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寻求优势地位,就要走产品差异化经营之路,即在研究分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有差异性的产品,形成局部卖方市场,提高企业产品的垄断程度。
品牌
品牌与产品差异有密切的关系。首先,品牌是产品差异的必然产物。因为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与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为了体现这种差异,让客户便于辨认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必须将其产品品牌化,以品牌来标志产品的特殊身份,使自身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其次,品牌本身也是产品差异的重要体现。一个品牌是一个复合体,它反映了产品的市场定位,开发理念、文化以及综合品质等方面。
实践证明,优秀品牌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利器:由于优秀品牌的知晓度和忠诚度,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并降低营销成本;由于客户的品牌偏好加强了企业对价格的控制力,从而获得品牌溢价;由于品牌信誉,有利于开拓市场,进行品牌扩张。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在竞争中赢得市场。
参考资料
垄断性竞争.财学堂.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08:35
目录
概述
基本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