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弗朗索瓦·古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年6月18日—1893年10月18日),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父亲是画家,曾获罗马大奖赛第 2名。母亲是钢琴家。古诺自幼从母亲学音乐,后来又拜作曲家A.雷哈为师。在上大学之前已具有相当高的
音乐修养,同时还学习美术。
人物简介
夏尔·弗朗索瓦·古诺 (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1893),1836年入
巴黎音乐学院,从阿莱维,E.L.学
对位法,从
勒絮尔,J.-F.学作曲,从A.
齐默尔曼学钢琴。入学第2年即获罗马大奖第2名,1839年获
罗马大奖第1名。同年赴罗马进修。
1841年5月1日,他的第1部重要作品《三声部弥撒曲》在罗马上演。1842年秋离罗马回国,沿途访问了
维也纳、
柏林等地,接触到各国
音乐的优秀作品和著名人物。在莱比锡受到门德尔松,F.的热情接待,亲自为他演奏和讲解巴赫的
管风琴作品。这些活动对古诺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回到巴黎后,曾任教堂管风琴师和歌队指挥。1852年任巴黎最大的男声
合唱团──“奥费翁合唱团”的指挥。1858年到抒情剧院工作,在这里他写出了第1批成功的歌剧作品,其中包括使他名垂后世的《浮士德》(1859)。由于
普法战争的影响,1870年9月古诺携全家避居英国。由于
维多利亚女王十分欣赏《浮士德》而得宠于王室,一度是英国音乐生活中的红人。
1874年6月返回法国,不间断地创作直至去世。
创作生涯
古诺早年热心于宗教,在罗马期间,西斯廷教堂的歌声,尤其是
帕莱斯特里纳,G.P.da作品中的
复调音乐手法,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作品,几乎全部是
宗教题材的,其中1855年11月22日首演的《圣塞西勒庆典弥撒曲》概括了这一阶段的风格特征﹕古朴的复调风格中加入了热情的气质,经常用
半音转调加以修饰和扩展的收束式,严谨的曲调与
织体中透露出丰富、灵活的
戏剧性手法,并使用了独唱和
管弦乐队。这是一种华丽和热情,却又不失其真诚、质朴的风格。这部作品是对宗教音乐的一次改革。
离开神学院之后,古诺的注意力就转向歌剧方面。他的第1部歌剧《萨福》于1851年首演,并不成功。1852年上演的第 2部歌剧《残酷的修女》明显地模仿
迈耶贝尔,G.的
大歌剧,也归于失败。此后他逐渐摈弃了虚饰浮华的大场面,摆脱了统治法国歌剧30年之久的迈耶贝尔模式的影响,确立了自己的质朴而柔美多情的风格。
虽然古诺在宗教音乐和器乐领域都有成功的作品,但人们主要将他看作一个熟谙声乐及曲调艺术的歌剧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是《浮士德》。
《浮士德》是典型的
抒情歌剧,剧本作者巴比埃和卡雷只采用了歌德原诗的第一节和
女主角玛格丽特与浮士德的爱情悲剧。在这部作品中,古诺使用的现实主义的、丰富多变而又自然的
表现手法,用音乐刻划
人物性格的高超技巧,符合时代潮流的、较为通俗的曲调,色彩丰富的和声与
配器,以及富有戏剧性的情节等等,都是在大歌剧中所少见的。后来古诺又将道白改为
朗诵调,增添了
芭蕾舞场面,于1869年起由
巴黎歌剧院演出,从此成为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此外,他的著名歌剧还有根据莎士比亚剧本改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品风格
古诺的创作发挥了法国音乐优雅、清晰、匀称、洗练、真挚的特长,其艺术观点代表著
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追求。就音乐范畴而言,他是个眼界开阔的创新人物﹔在
技术能力上,法国作曲家中难得有人能与之匹敌。但他在政治上、美学上有保守主义倾向,加之对宗教的沉迷和个性上的软弱,限制了他的发展前途。其晚年创作暴露出因袭的迹象,当年的质朴变成了平庸。他对比才,G.、
马斯内,J.、以至德彪西,C.和柴科夫斯基等后来作曲家的影响很大。除大量的歌剧而外,他的作品大多为各种形式的
宗教音乐,包括现今最流行的《
圣母颂》(
Ave Maria)。
作品鉴赏
这首常用于
小提琴独奏的《
圣母颂》,原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古诺的声乐名曲。一生往返于教堂、
修道院与歌剧院的古诺,在宗教音乐与歌剧方面,有着极其伟大的成就。
古诺于1855年,以巴赫在一百五十年前所作的《C大调前奏曲》(选自巴赫的《
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为伴奏,配上了这首世人熟知的歌曲《
圣母颂》。这里选用的是改编的
小提琴曲。这是一首曲意崇高,旋律优美,跟伴奏吻合得天衣无缝的音乐。创作这样充满宗教美感的乐曲,只有像古诺这样的,具有伟大音乐天才与真诚
宗教信仰,并且仔细探究过巴赫音乐之灵魂的音乐家方能为之。原作是一首音域宽广的
女高音曲,是采用天主教的圣母祈祷文做为歌词的。本曲被认为是音乐家跨年代合作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