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斗寅(1885年12月15日-1951年),字灵炳,
湖北麻城人。早年投入武昌第八镇当兵,曾加入
共进会,参加辛亥
武昌首义。1913年退役经商。后又弃商从军,在大同
镇守使孔庚部任排长,不久解职回鄂。1917年参加
护法运动,拥戴湖北第一师师长
石星川为总司令,他自任新兵训练总督。后因吴光新军自川回师,石部溃散。他见机收容,得数百人,退入湖南。旋为新任鄂军总司令李书诚收编,任团长。1920年夏团扩编后任鄂军司令,卫戍长沙。1926年就任鄂军第一师师长,率部参加
北伐,隶
唐生智第八军。1927年初,所部改称为
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任师长,驻防宜昌。5月17日,率先发动叛乱,反对武汉政府,被
蒋介石擢升为新编第十军军长。是年7月,所部改编为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翌年缩编为中央军第十三师,调驻皖北。1929年兼任湖北省警备司令,次年,兼任武汉警备司令,旋调任第十三军军长兼领十三师师长。1932年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抗战期间任国民党三、四、五届
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返鄂经营煤矿。1951年逝于香港。
人物生平
夏斗寅(1885-1951),字灵炳。湖北省麻城市木子店镇搁船山村夏家垸人,生于1885年。早年丧父。
1906年,加入
同盟会,入湖北新军,任三十二标队官、第二大队队副。
1911年,率部参加辛亥革命。后担任湖北陆军第一师工兵营营长,一度退役经商,后前往山西投奔同乡孔庚,不久回乡,在石星川部下任掌旗官。
1912年投奔陕西大同镇守使署,任排长、卫队营机枪连连长,湖北陆军第一师工兵营营长。
1917年,石参加护法战争,被湖北督军王占元打垮,夏在奔逃途中捡到一口装满钞票的皮箱,遂自拉大旗招纳败兵,组成了自己的武装,人称“皮箱将军”,出任湖北新兵训练总监。不久,夏在湖北无法立足,退往长沙。
1919年,夏率部参加湖南军队对王占元的战争,再次兵败,退往湖北、江西和湖南交界地区。
1926年,随唐生智加入国民革命军,任国民革命军鄂军第1师师长,参加北伐,攻克武汉后,任独立第14师师长兼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和国民党特别党部执行委员。1927年5月17日,夏斗寅在宜昌发动兵变,攻打武汉,为叶挺独立团击败。夏后又反对唐生智,拥护蒋介石,被任命为第十三军军长,率部参加中原大战和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围剿”,受到蒋介石的器重。
1930年,任第21路军总指挥,随蒋参加中原大战。
1932年,被任命为湖北省主席、陆军上将。
1932年3月,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夏斗寅在湖北期间培植自身实力,遭到蒋介石猜忌。1933年,其湖北省主席一职被张群取代。
1933年,辞职,改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上将总参议,
1934年,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是年任南昌行营总参议,后任成都行辕总参议。
1935年4月铨叙为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北被日军攻占,夏被任命闲职,在成都闲居。
抗战爆发后曾任国民政府新兵训练第1处处长。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夏斗寅拒绝蒋介石的邀请,退出军界,经营农场及煤矿事业。
1948年,任立法委员。
1949年5月,武汉解放,7月夏斗寅出走香港,在六国饭店以星相为业,
1951年,在港病逝。
人物事迹
早年经历
夏斗寅1886年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东木区搁船山村夏家垸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夏斗寅的父亲是穷苦农民,在儿子出生后不久,突然病故。母亲梅氏白天上山拾松枝做灯火,夜间帮人织麻纺线,为乡邻缝补浆洗,纳鞋搓衣,赚得少许钱粮供夏斗寅上学读书,维持生计。
1898年(13岁), 夏斗寅时母亲又抱疾离世,他生活困窘,学费无着,赖祖父母抚养成人。
1901年(15岁),他背井离乡,随族兄夏慕云浪迹至武昌,当年入湖北武备学堂半工半读。
投机革命
1904年,毕业后分配在
湖北新军第八镇三十二标队从军。由于身高貌正,当了标队官。随后又任大队队副。
1906年,加入共进会。
1911年,率部参加了
辛亥革命。任新军第三十二标第二大队副队长,参与进攻督署。旋任民军第一混成协营长,第六混成旅旅长兼北伐左翼军督战官,曾参加汉口刘家庙等战役。
1912年2月,湖北新军裁编,离队回家乡开茶馆,因经营不善倒闭。不久去河北保定,会晤麻城同乡张森于保定军官学校,经张介绍至山西大同,投晋北镇守使
张笃伦(湖北安陆人)营,任排长。9月,升任卫队营机枪连连长。后随张笃伦返鄂,张任鄂军第一师石星川部参谋长,夏斗寅任该师第一旅第二梯团掌旗官。
1917年11月,石星川响应孙中山
护法运动,在鄂西(宜昌、荆沙)树起湖北靖国军的旗帜宣布独立。当时正是军阀混战期间,由于夏斗寅从军后英勇善战,拥护孙中山,深得石星川赏识,并提拔他担任工兵营营长,可是不久湖北督军
王占元令
吴光新部旅长朱廷忏剿灭石川星,两军对峙于宜昌磨盘山,经过一周激战,石部全军溃败。夏斗寅骑马星夜向沙市逃奔,途中,见一水田中有一口大皮箱,他与一贴身卫兵抬到田边打开一看,竟是满箱钞票,于是他将大皮箱搬上战马,徒步护行。石川星部残兵纷纷自沙市渡江而逃,夏斗寅灵机一动,扯起了一块红布做团旗,并大呼:“跟我走吧,我这里有饭吃!”溃兵见团旗高举,以为部队长官仍在军中,便紧跟团旗行进。走到公安县,夏将团旗插在要道口,招兵买马,声称他奉命收容部队,开箱发饷。趁乱收集散兵2000多人,在湘鄂边界成立了武装,并由此而发迹。时李书城奉孙中山命,任护国军湘西总司令兼督办,夏斗寅闻讯立即率部奔赴湖南津市,经
李书城编为湘西护法军第二梯团长。
1919年冬,
蒋作宾、
孔庚在湖南长沙组成湖北省自治政府自治军,夏任自治军混成旅旅长。
1920年4月,“直皖战争”爆发,率部赴湘,参与驱逐皖系湖南都督
张敬尧,任长沙城防司令。
1922年1月,率部返鄂,任鄂军司令。
1926年,随
唐生智加入国民革命军,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师长。8月,随北伐军于武昌金口渡江,攻占汉阳。9月,克汉口,编为独立第十四师任师长,并任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党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同月,为防川军入鄂,夏部进驻宜昌、沙市。
背叛革命
1927年5月17日,驻宜昌的夏斗寅乘武汉防务空虚,率部奔袭至武昌纸坊(今属江夏)一线,企图配合蒋介石、杨森攻取武汉,推翻
武汉国民政府,被
叶挺等部击溃,逃到安徽,
1928年蒋派人携带数十万元现金和许多慰劳品,慰劳夏军,被任命为新编第十军军长(驻安庆)。后改任第二十七军军长,整编十三师师长。
1929年,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整理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警备司令,夏在任警备司令时,将看守所、监狱中数十名政治犯全部杀害。据不完全统计,夏斗寅在武汉残杀革命志士达一千余人。
此时,武汉政府所统率的唐生智部与蒋介石有矛盾,唐生智也拉夏共同反蒋,任命夏为“护党救国军讨蒋前敌总指挥”。夏即在信阳召集全军干部会议,当众宣布蒋、唐双方的任命和任务,征询部属意见,部属一致主张拥蒋反唐。会后,夏斗寅令工兵营将平汉路信阳北面铁路大桥炸毁,部队投入反唐战斗,蒋看夏斗寅有“助己灭异”之举,急令其嫡系部队四个师,日夜兼程北上,归夏斗寅统一指挥,于是讨唐之战在河南确山展开。苦战半月,夏斗寅终将唐生智部全部击溃,并俘虏官兵二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
1930年,任“讨逆军”第二十一路军总指挥兼陆军第十三师师长,率部参加
中原大战,率部沿
津浦路北上,在山东曲阜与
阎锡山两个师、一个炮兵旅苦战月余,将其一举击溃,动摇了阎锡山称霸津埔、挺进中原的野心,为蒋介石收编阎锡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虎作伥
中原大战期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迅速发展壮大。1931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鄂豫皖成立。1月下旬,驻麻城北部磨角楼的夏斗寅部被红四军包围,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磨角楼被攻破,夏部死伤五百多人,受到红军的严重打击。此后,夏部对红军采取守势。
1931年12月,夏斗寅当选为国民党四届中央委员。翌年3月,国民党政府委任夏斗寅为湖北省政府委员兼主席,4月4日夏电军政部请辞第二十一路军总指挥、第十三军军长、武汉警备司令等军职。4月11日夏就湖北省主席职。夏斗寅初任湖北省主席时,曾接受幕僚的建议,网罗社会贤达,辅佐治理省政,于是组织了“省政设计委员会”。事后蒋介石质问夏斗寅是根据什么法令成立的,夏无言以对。
1933年7月,夏斗寅提出辞去湖北省主席的职务,蒋介石很快即批准。为缓和矛盾。
1935年蒋介石委任夏斗寅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总参议。同年11月,夏斗寅出席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
1937年7月6日,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召开川康整军会议,成立“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夏斗寅出席了会议,并当选为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夏斗寅在成都南郊隐居,后任国民政府新兵训练处第一处处长。
抗战后期,挂名为成都行辕上将总参议。
客死香港
抗战胜利后,由川返鄂,一度经营东湖农场及煤矿。
1948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1949年5月武汉解放,7月夏斗寅出走香港,在六国饭店以星相为业,1951年在港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