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江
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
甬江,古称大浃江,甬江之名源出境内甬山,宁波简称“甬”,源于甬江。但《宁波市志》认为,因宁波简称为甬,故名甬江。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
干流构成
甬江水系,由甬江本干和姚江奉化江两条一级支流(河源)以及奉化江上游剡江、县江、东江、鄞江四条二级支流,以及平原河网组成。平原河网主要由市区内河、鄞州河网、镇海河网、部分北仑和慈溪河网组成。甬江水系干流,一般指源头的奉化江和姚江和甬江本干。宁波市志以姚江为正源。浙江水文有以奉化江为正源。
姚江
姚江,又称舜江、舜水,主源为梁弄溪,其源头——四明山夏家岭东北眠岗山西坡,竖立着一块凿刻着“余姚江正源”五个浑厚楷体大字的石碑。7000年前,先辈们在姚江边上的河姆渡引水、掘井,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河姆渡文明。
梁弄溪北行至四明湖水库,出水库至新江口称四明江,在新江口与通明江汇合后始称姚江。由西向东流,北纳贺墅江、马渚中河、西江、中江、东江、慈江诸水;南纳冯村、南庙、陆埠、车厩、大隐诸溪,曲折行至湾头,建有姚江闸,出闸行3.3公里与奉化江汇于宁波市三江口。自源头至三江口全长107.4公里,流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
姚江属平原型河流,河床平坦,逶迤曲折,流速缓慢。从新江口至姚江闸段长79.1公里,水面坡降小于0.01‰,河宽50~150米,最宽处250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正常蓄水量约2468万立方米。
奉化江
奉化江,主源剡江,其上游称晦溪,源出四明山东麓大湾岗董家彦村。晦溪行至亭下村,有亭下水库,出水库行至公棠,右纳康岭溪后称剡江,上游河长36.3公里,平均坡降20.83‰,河宽20-120米;自公棠东流至萧王庙过亭下水库渠道渠首后,继续东流到江口,县江、东江自右岸汇入,行至方桥以下900米,鄞江自左岸汇入后称奉化江,河长30.4公里,坡降0.54‰,河宽50~220米;方桥以下至宁波三江口,河道曲折多湾,系感潮河段,河长26.4公里,河宽130~220米,平均水深5米,坡降0.01‰。
奉化江全长93.1公里,平均坡降8.1‰,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
甬江本干
甬江由奉化江姚江两江汇集而成,宁波市区三江口以下的甬江河段习称甬江,亦称大浃江。在距今6000年左右,随着海水退却,奉化江、姚江相继形成,并在今宁波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海岸线在金三官堂一带,甬江于此入海,入海口距三江口约8公里;在距今4000年前,随海水继续下退和泥沙淤积,海岸线延长至镇海一带,甬江亦随之延长,入海口距三江口22公里;1974年在招宝山、虎蹲山、大小游山间水域抛石填海,筑堤建镇海新港,1978年镇海港区拦海大堤建成,1983年游山外导流堤建成,北岸延长3.6公里至大游山以外,三江口以下甬江河段全长达25.6公里。甬江从姚江源至镇海入海口全长133公里;从奉化江源至入海口长118.7公里,流域面积4518平方公里。
出海口北岸微凹有导流堤,南岸筑丁坝。三江口起,南岸即老市区江东北路,经梅墟至衙前、小港;北岸系老市区江北岸外滩、白沙,经孔浦、清水浦至镇海城关。
水文特征
甬江江道有弯道8处、浅滩6个,尤以镇海三官堂和对江的鄞县梅墟段弯度最大,因称拗猛江。河口呈喇叭形,潮汐现象明显。江道水面面积14平方公里,平均江宽408米,平均水深5.72米,中潮位平均宽290米,中潮位以下平均断面面积2560平方米,泄洪能力每秒2500立方米。1959年,筑姚江大闸后,上溯姚江1200万立方米潮流量被拦截,潮水受阻,潮流量锐减,镇海口门段进潮量由3610万立方米减至2160万立方米,老市区白沙段进潮量由2630万立方米减至1330万立方米,导致甬江干流淤积。1959年7月至,1973年5月,江道泥沙淤积总量2268万立方米,平均江宽减至355米冰深减至2.14米,中潮位以下平均断面面积缩减至1536平方米,泄洪能力降至每秒1500立方米。老市区洪水位抬高50至70厘米,影响航运、排洪。1961年始常年疏浚。1973年后,年淤积量降至20万立方米左右,干流断面冲淤变化趋向稳定,河床与潮流量复现平衡。甬江平均高潮位黄海零点以上1.17米,最高潮位1981年2.98米;平均低潮位负0.52米,最低潮位1959年负1.72米;平均潮差1.70米,最大潮差1961年3.62米。
水文记录
2024年11月1日10时10分,甬江流域姚江大闸站水位达到2.0米(警戒水位),甬江发生今年第1场编号洪水(甬江2024年第1号洪水<1101>)。
主要支流
县江,为奉化江左岸支流,古称镇亭溪,发源于奉化、新昌、宁海三县交界的第一尖大公岙,因流经奉化县城而得名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大堰、南溪口与万竹乡来水汇合,再曲折东北流至横山水库,以上坡降14.3‰,河宽30~120米;出水库有岙底来水注入,流经楼延后,又有张家滩、印家坑两溪自左岸汇入,以上坡降3.45‰,河宽70~120米;经尚田、奉化县城、南渡、至方桥与东江汇合后,在方桥以下900米的三江口注入奉化江,坡降0.67,河宽60~150米。
鄞江,为奉化江左岸支流,它山堰以上称樟溪。其主流大皎溪发源于四明山区唐田上游白肚肠岗山麓,经北溪与梨洲来水汇合,北流经大横山至半岭,折东而流,曲折与陡坡峡谷之间,左汇峙岭来水,右受底坪及高白岩来水至周公宅,坡降21.74‰,河宽100-130米;再曲折北流经杜岙,至蜜岩与小皎溪汇合,建有皎口水库,长43.9公里,流域面积259平方公里;出皎口水库,纳龙王溪、桓溪、清源溪诸水,至它山堰,长16.1公里,坡降2‰,河宽80~130米;它山堰以下为感潮河段,东流至横涨附近入奉化江,河长9.4公里,旧称兰江,亦称鄞江,坡降0.48‰,河宽90~110米。
剡江,为奉化江左岸支流(源流),四明山东麓秀尖山发源,源头至班溪乡公棠称西晦溪。1985年西晦溪建亭下水库,控制集水面积176平方公里。发源于新昌老庵基山的剡源溪,至公棠汇入合流,称剡溪,东至萧王庙镇,今筑堰拦溪,阻上游来水入亭下水库,过东江倒虹吸管引水至鄞县姜山,越育王岭隧洞引水至北仑区大碶、柴桥。剡溪主流出萧王庙镇称剡江,经江口、方桥至谢家附近汇东江之水合注奉化江。西南至东北流向,长75.5公里,集水面积454平方公里。旧时,江口至下王渡江段“沙明卉香”又称蕙江。宋、元至明初,溪水泻通,公棠以下河段俱可行舟。后水土流失严重,渐淤塞,今萧王庙镇以下为感潮河段仍通航,潮界在奉化大埠头附近,旱期咸潮上溯至江口镇以上。
东江,为奉化江左岸支流,奉化葛岙乡南薄刀岭岗发源,上游称白溪,亦名排溪,于尚田孙家村前汇朱溪称东江,流经洞桥、西坞、白杜,至方桥镇纳县江水,北至谢家附近内三江口与西来的剡江合流注奉化江。源头至西坞旧称双溪,西坞至内三江口称金溪,亦名鄞奉江,今全称东江。南北流向,长43.8公里,集水面积119平方公里。西坞镇以下常年通航。江道平缓,平日为淡水,大旱期咸潮上溯至太平楔附近。
平原河网
境内河渠纵横,碶闸林立,蓄泄方便。鄞东、鄞西、江北平原水网区毗邻城区,构成老市区向四乡辐射的内河水网。姚慈平原水网区,及奉化江口、西坞,象山南庄、定山,宁海长街,北仑大碶、柴桥等小河网区,散布于各平原水网地带。内河水网交叉密布,兼收灌溉、供水、航运、排涝之利。
鄞东南河网
位宁波老市区东南,流域面积586平方公里。东有小浃江、后塘河、中塘河、前塘河,南有九曲江、楝树港,支流交叉,总长1123.9公里,河面面积23.4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3837万立方米。
小泱江,起钱堰引东钱湖和三溪浦水库之水,注汇绰桥,经五乡碶、太史湾南麓,过鄞镇桥去枫林达小港大桥,经开发区4号桥至笠山口出浃水大闸入海。嘉靖《宁波府志》卷六记:自竹屿山海口分派为支江,蜿蜒西流六十里抵鄞县五乡碶下。相传古时海舶由此入贸山。长35公里,平均河宽16.4米,平均水深3.26米。系北仑区西北境引鄞东南之水以灌溉、通老市区航运的主要河道,亦浃水大闸主要行洪河道。
前塘河,又称外塘河、南塘河,亦名横溪河。上游横溪,源出道成岙九阔岭和道成岭,两源合而北流至大岙,东受乾坑之水,复北东纳暗水坑之水,至化石桥分两支,一环流横溪陆广桥,一出化石桥受藤溪岭水北流,至横溪河头复合,称前塘河。1976年至1977年,取直改道横溪至河头、太平桥南至孔家潭北的河道。出横溪,西向西北流,历凤山大桥,西受栎斜、马岭之水,西南纳白杜、茅山、姜山来水,出颜桥,西接王夹岙,东汇东钱湖大堰、高漱两碘水,西经云龙碶、三桥至横石桥连中塘河,经白鹘桥、镇安桥迄于老市区江东新河头。1982年镇安桥至新河头河道填塞,尽头东移至白鹘桥,全长19.5公里,平均河宽29.26米,平均水深2.2米。支流有同方汇港、姜山河、甲村河、九曲河、徐东埭河、栎斜河、长山港、皇桥河等。系鄞东南主要引流、排灌、航运河道,亦提供老市区自来水水源的重要河道。
中塘河,受东钱湖莫枝堰下注之水,出杨树桥,迤北至鹅颈汇西折,经泗港、潘火桥至横石桥,汇合前塘河,经宋诏桥、铁路桥、延芳桥,南至西北流过镇安桥至老市区江东新河头,复入道士堰通奉化江。现迄于白鹘桥,全长9公里,平均河宽24.25米,平均水深1.54米。支流有下应河、花园河、小塘河。系鄞东引流、灌溉、航运,及提供老市区自来水水源的重要河道。
后塘河,又称东塘大河,亦名北塘河、里塘河。源出天童山为天童溪,东涧、西涧合流至天童街汇凤下溪,至沙地附近汇画龙溪,北至凤颈山下东吴会少白河,称后塘河。1962年于三溪汇合的沙地附近建三溪浦水库。东吴起,经四古庄、五乡碶,东向西经郧山桥、盛垫、福明、七里垫入老市区江东张斌桥,迄于大河头。1976年五乡禊河道改道。1985年,张斌桥东至大河头河道填塞,尽头东移至下茅塘。长18.5公里,平均河宽30米,平均水深1.8米。支流有明堂岙溪、宝幢河、大涵山港、石山弄港、高钱河、万龄港、邱隘河、东洞桥港等。系鄞东引流、灌溉、航运主要河道。
鄞西河网
位老市区西,流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有南塘河、中塘河、西塘河、湖泊河、新塘河、千丈镜河等,河网错综,总长673.2公里,河面面积1.0.38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388万立方米。水源易枯,皎口水库建成由樟溪注水后,始充足。
南塘河,又称前塘河。《方舆纪要》卷九十二载:“小江湖,在(宁波)府西南五十里它山下,即它山堰也,今日南塘河。”上接樟溪,源出四明山由斤岭迤至它山堰与鄞江分流起,流经鄞江镇由管池东趋洪水湾,出洞桥,经横涨桥注栎社,西南向东北历石碶、段塘入老市区南门三市。横涨起与奉化江并行,沿途设碶闸通奉化江。833年(唐大和七年)郧县令王元筑它山堰,截流稳定南塘河水源。1977年,南门三市段填塞,河道尽头西移至南门三市。长24.5公里,平均河宽33.1米,平均水深1.84米。支流有小溪港、里龙江、后港、王子汇港、照天港、风棚碶港、千丈镜河、启文桥河等。系沟通老市区与鄞西航运干河,唐以后即为城区供水重要引流河道,亦鄞西引流、排涝、灌溉主河道。
中塘河,亦称西中塘河。上游庄家溪,源出草湾岗山麓,东北流经大雷,会芝溪岙水,至冯家汇桃源溪、武陵溪水,东至双瑞桥分两支,南支经林村隐仙桥后称中塘河,横街头起,经集士港、卖面桥,西向东北出望春桥与西塘河合流,迄于老市区西门郧西桥。长13.2公里,平均河宽24.7米,平均水深2.68米。支流有凤岙市河、梅梁桥河、集士港、西洋港等。系沟通老市区、鄞西航运干河,提供老市区自来水水源河道之一,亦横贯鄞西平原中部主要引流、灌溉河道。
西塘河,亦称后塘河。源出大雷山诸溪,至双瑞桥分流北支经碶桥入西塘河,由山下庄注石塘,东汇岐阳、高桥来水,西北向东南趋新桥,出望春桥与中塘河合流,经西成桥入老市区西门口。长13.18公里,平均河宽32米,平均水深3.12米。支流有九里浦河、叶家碘河、七里碶河、新河等。系老市区沟通鄞西主要航运河道,亦鄞西引流、灌溉主河道。
新塘河,又称南新塘河。自横街头经布政至石碶与南塘河相连。西北至东南流向,横贯鄞西平原中部。西通横街头,北通七港白,南通栎社,东通石碶,联南塘。中塘、西塘诸河成一体,构成鄞西骨干河网。长11.5公里,平均河宽23.5米,平均水深2.11米。系引流、航运主河道。
江北河网
位老市区之北,属江北和镇海区,流域面积364.2平方公里。有慈江、江北大河、中大河、沿山大河、万弓塘河等组成,河网总长859.2米,河面面积11.2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467万立方米。姚江大闸建成阻咸蓄淡后,水源多赖姚江供给。
慈江,又称后江,姚江支流。起镇海区长石乡,经慈城出夹田桥、太平桥向西,经二六市、三七市、罗江,至丈亭镇三江口汇入姚江。长25.2公里,平均宽60米,平均水深3米。系江北区、镇海区西北部主要引流、灌溉、航运河道。
江北大河,亦称庄桥大河。西北通慈江,自江北区费市流经庄桥、庙跟、半路凉亭至孔浦大闸注甬江。长11.5公里,平均宽22米,平均水深1.5米。北岸镇海区,南岸江北区。系主要引流、灌溉、航运河道。
前大河,古称夹江河,又称颜公渠。西起常洪,南沿甬江,经鹭林庙桥、清河桥、伏龙桥、虹桥,至澜浦庙桥之右白龙洋处汇中大河,出张碶通甬江。长13公里,平均宽14米,平均水深1.4米。系灌溉河道。
中大河,源于镇海汶溪秃脑山:大斗山、万丈山,经汶溪长石桥、骆驼桥、贵驷,历万嘉桥至镇海区城关西门平水桥,分叉经白龙洋出张碶入甬江。上游接慈江,由化子闸、泗港闸节制。长23公里,平均宽22米,平均水深1.45米。系镇海区东西贯通的主要通航、灌溉、引流河道。
西大河,起骆驼桥,连中大河,分南北支。南支自咸宁桥经安乐桥、团桥、迎丰桥至西卫桥,汇合江北大河,长6.4公里,平均宽15.6米,平均水深1.53米。北支自骆驼桥东出马家桥,向北经堰头王、广济桥至觉渡撞山桥,折东北至湃浦新漕跟。长8.2公里,平均宽17米,平均水深1.4米。系镇海区沟通南北的主要灌溉河道。
沿山大河,源于大蓬山,西起河头十字路水库输水口,出长桥头,西南折东经马家桥、滕山、三七房入澥浦大河,通海。上游通中大河。长15公里,河宽5至21米,平均水深1.3米,主要排涝河道。西段旧称西河,东段又称叫天港。
万弓塘河,又称后塘河。北起岚山嘴南麓接湃浦大河入海,过岚山公路桥,东南经殿跟、湾塘、镇海石化总厂厂区,至俞范嘉燮亭三港口汇入石塘下河,南至镇海区城关,由张碶通甬江。长12.1公里,平均宽13米,平均水深1.2米。系贯穿镇海区南北的主要引流、航运河道。
姚慈河网
余姚境内姚江以北河网和慈溪河网,原属余姚、上虞、慈溪灌区,从余上慈闸、广济涵洞引曹娥江淡水灌溉。上虞县上浦大闸建成后,余上慈闸因闸基漏水封闭,赖上浦闸引水灌溉。碶闸节制调蓄河网水量。马渚横河、高桥江、青山港、长江、西江、中江、东江组成余姚水网;大塘江、四塘横河、七塘江、四灶浦、水云浦、新浦、洋浦、高背浦、淹浦、古窑浦、淞浦组成慈溪水网。河网总长1911公里,河面面积54.42平方公里,正常水位总蓄水量6621.6万立方米。
马渚横河,湖塘江、马渚中河组成。起上虞百官镇余上慈闸,经驿亭、五夫,至牟山乡东头村南入余姚,西东流,纳北来高桥江、南来牟山湖之水,复有青山江自北来汇,经西横河闸,长泠江自东北汇于马渚,折南经斗门乡,东至菁江渡入姚江。境内长12公里,河宽40至60米,水深2.2至3.5米。
高桥江,高桥江、牟山江组成。起黄家埠镇冯家,南流经高桥,至回龙乡小胡头堰接牟山江,南流入湖塘江。长16公里,平均宽19米,平均水深2.2米。排涝时流向西北,经临海浦闸出杭州湾。
青山港,又称菁江。北起泗门镇姐妹桥,流经泗门、湖堤、青山、青港等乡镇,南至青港乡狮山村西南汇入湖塘江。长11.2公里,河宽15至19米,水深1至2米。
长泠江,起周家路,南经周巷镇,交接大塘河、南横江,又南历赵家、董家,折西南经方桥、石卜坎通西江,于马渚镇出铁路桥汇入马渚中河。长20公里,平均宽22米,平均水深2.2米。
西江,起郎下,南经天华乡、开元乡折东南流,在石卜坎相汇长冷江,历太平桥、丰北乡,出余姚城西铁路桥汇入姚江。长21.3公里,河宽11至22米,平均水深1.5米。
东江,又名东横河。始白洋湖,东向西南流,至王家埭受上林湖水库南来之水,纳邵岙水库来水,趋彭桥至横河镇,南接梅湖水库水,北经东湖通大塘江,复西南流历石堰,至玉皇桥汇入姚江。长25.5公里,河宽22至43米,水深1.3至2.3米。系浒山至余姚主要航运河道。
中江,又名低塘江。始周巷埋沟桥,南流经低塘,交接解放塘河,经郑巷、横堰、五乡亭,至余姚城北汇候青江。长18.6公里,平均宽23米,水深1至2.7米。
四塘横江,西起四洞闸,东流经小曹娥、周家路、劳家埭、大路头、毛甲,相交三十弓江,北至庵东,复通到上虞浦前。长34公里,河宽15至40米,水深1.7至3米。系经临山、泗门至庵东北延的钱塘江沿岸平原主要引流、灌溉河道。
六塘江,西起小安,连四塘横河,东流经义四、大云、沧田、庵东等乡,至高王接七塘江。长14.4公里,平均宽21米,平均水深1.9米。
大塘江,又名大古塘江。西起浒山镇,东流经白沙、樟树至桥头乡。东通东江,北接四灶浦、水云浦,西连解放塘河。长16.3公里,平均宽14.5米,平均水深1.6米。
四灶浦,南起大塘江,纳潮塘江、三塘江、胜山塘河、七塘江之水,流经胜西、胜北、崇寿、东三乡,北出四灶浦闸入杭州湾。长16.16公里,平均宽36米,平均水深2.2米。
水云浦,南起大塘江东端,流经择浦、胜东、胜北、新浦、东三乡。长15.7公里,平均宽20米,平均水深2.1米
新浦,南起上林湖东江,经逍林、新浦沿,北出杭州湾。长16.81公里。平均宽16米,平均水深1.6米。
洋浦,南接白洋湖来水,通东江,向北经潭河沿至杜家,折东北经红星、下洋浦,出洋浦闸。长17公里,平均宽13米,平均水深1.1米。
蛟门浦,南起杜湖水库,经鸣鹤场,折西北历裘家、施家、右孔转北流,过观城镇、东山头,分流出郑家浦闸、龙舌浦闸入杭州湾。长15公里,河宽16至30米,平均水深1.6米。
高背浦,旧名直落浦。南起师桥镇,东北经高背山,出海黄山闸入杭州湾。长14.6公里,宽16至35米,平均水深1.8米。
淹浦,南起典渡桥,经立新、裘市折东北流,历大岐山、五洞闸,出六洞闸入杭州湾。长11.36公里,平均宽27米,平均水深1.5米。
古窑浦,南起洪家,纳宓家埭、东埠头来水,北至戎家,折东北经古窑浦,出五洞闸入杭州湾。长12.98公里,平均宽22米,平均水深1.5米。
淞浦,南出长溪水库,经东埠头北折东历范市、新墉。至淞浦闸出海。长11.57公里,平均宽30米,平均水深1.8米。
水利概况
航道航运
航道
奉化江航道
干线航道,上游段自萧王庙镇,经大埠,至方桥三江口,通航里程1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窄处宽42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最浅处水深1.3米,桥5座,可通航60吨级以下船舶,属7级航道。下游段自方桥三江口,经栎社至宁波三江口,通航里程29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窄处宽180米,最小弯曲半径150米,最浅处水深3米,桥3座,可通航100吨级船舶,属6级航道。
支线航道,大桥至方桥段,经长汀,通航里程1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3米,最窄处宽10米,最小弯曲半径30米,最浅处水深1.1米,桥18座,可通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西坞至方桥段,经陡门桥、后岸,全程10.8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桥3座,可通航100吨级船舶,属6级航道。鄞江镇至横涨段,经洞桥,全程10.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5米,桥3座,可通50吨级船舶,属8级航道。
五夫至宁波三江口(甲线)起自杭州艮山港,出三堡入钱塘江,至浦阳江进峙山闸,经萧山、绍兴内河,穿曹娥江入三北内河,于曹墅桥进入姚江航道,至姚江大闸,循甬江达镇海入东海,航程258公里,为省内主要水运干线之一。1979~1983年第一期疏竣工程完成。五夫升船机站至镇海99.57公里,属境内航区。其中五夫升船机站至丈亭三江口段40.4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浅处水深2.5米,最窄处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丈亭三江口至姚江大闸段35.6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浅处水深2.1米,最窄处宽170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全线架桥15座,升船机3座,可通航40吨级船舶,属8级航道。
姚江航道水运
丈亭至镇海(乙线),起自丈亭三江口入慈江,经慈江闸、化子闸、骆驼、至镇海区张镒碶入甬江,长49公里,为镇海沟通杭甬运河主航道。其中丈亭至慈江段13.6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窄处宽36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最浅处水深2.1米,可通航40吨级船舶;慈江闸至化子闸段,15.2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65米,最窄处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37米,最浅处水深1.3米,可通航30吨级船舶,属9级航道;化子闸至镇海段为中大河20.12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5米,最窄处宽14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最浅处水深1.2米,可通航15吨级船舶。全线桥58座,船闸2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
鄞东航道
前塘河,起自横溪镇,经太平桥、云龙、三桥,于横石桥汇合中塘河至四眼碶,长19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6米,最浅处水深0.8米,最窄处宽12米,最小弯曲半径60米,桥14座。其中横溪镇至三桥段、三桥至四眼碶段分别可通航15、25吨级以下船舶,分属11、10级航道。
中塘河,起自莫枝,经沙家店、杨树桥、潘火,于横石桥汇合前塘河至四眼碶,长14公里。起端连接莫枝升船机站,通东钱湖畔大公、韩岭、郭家峙、下水诸村。最低通航水位2米,最浅处水深1.1米,最窄处宽19米,最小弯曲半径30米。桥20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后塘河,起自宝幢,经五乡、盛垫,至江东下茅塘,长6.1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2米,最浅处水深1.2米,最窄处宽13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15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鄞西航道
南塘河,起自它山堰,经洞桥、横涨、栎社、石碶、至共青桥,长2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浅处水深1.1米,最窄处宽14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桥29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
中塘河,起自横街,经集士港、祝家桥,于望春桥汇合西塘河至郧西桥,长1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浅处水深0.7米,最窄处宽16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桥26座,
西塘河,起自桑家河头,经岐阳、高桥,于望春桥汇合中塘河至鄮西桥,长1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浅处水深0.9米,最窄处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20米。桥29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其他航道
李溪渡至河头,经庄桥、泗港闸、化子闸,长.1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3米,最浅处水深1.3米,最窄处宽7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桥27座,船闸1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
大通桥至镇海,经骆驼镇,长27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2米,最浅处水深1.2米,最窄处宽5.6米,最小弯曲半径17米。桥58座,船闸2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
马渚至庵东,经方桥、周巷、天元三江口、三十弓船闸,长33.1公里。最低通航水位3.6米,最浅处水深1.1米,最窄处宽40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44座,船闸1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余姚至浒山,经石堰、横河、罗墅桥、三套闸,长19.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0米,最浅处水深1.3米,最窄处宽6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8座,船闸3座,可通航40吨级船舶,属8级航道。
余姚至观城,经石堰、横河、匡堰、洋塘,长32.7公里。最低通航水位0.8米,最浅处水深1.3米,最窄处宽6.4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40座,船闸2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港口
宁波港,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东临太平洋,北濒长江口。距日本长崎、大阪等港均1000海里之内;北往海参威,南至新加坡,都属近洋航线;顺沿海可通全国诸港,经长江可通淮河、汉水等各水系的水陆码头;甬江上溯,经杭甬运河,可通钱塘江及京杭运河。具有江海双重水运资源优势。陆域总面积2002万平方米,直接和间接腹地内,有宁波城市为依托,近有富庶的宁绍平原和杭州、绍兴、舟山、台州等城市,远及长江两岸及沿海地带。宁波港由宁波、镇海和北仑3个港区组成。
宁波港区,即宁波老港。自市中心三江口起,至甬江北侧白沙沿江段。系口内港,港区至甬江口门航道长22公里,宽80至120米,最大曲线半径470米(梅墟拗猛江转弯处)。历史上进出甬江航道最大船型,为1935年前后载重量7500吨级货轮、减载至5000吨的开皮马尔轮、铁利马尔轮。今最大进港船型吃水6.5米3000吨级客轮。港区使用岸线1330米,陆域12.35万平方米,分白沙、中马、江东3作业点。1988年6月,成立宁波港埠公司。1990年500吨级以上泊位18个,设计吞吐能力220万吨,其中港务局所属泊位12个,设计吞吐能力130万吨;货主码头6个,设计吞吐能力90万吨。
镇海港区,位于甬江口门,镇海区城关镇东北部。西起后海塘港监信号杆,东至大、小游山均由浅滩或滩涂填筑而成,平面呈狭长型,面积490万平方米,使用岸线长3683米。距宁波市中心三江口22公里,为装卸中转煤炭、散杂货、件杂货、液体化工产品、国际集装箱多功能、综合性港区。镇海河口港的条件优越,港口建设陆域有大部滩地可填筑,可少占农田;甬江口门外金塘水道水深稳定,从东海经虾峙门入港区七里峙锚地,长38海里,最浅处深18米,可通俄航万吨级以上船舶。镇海口门至大游山,主航道长约840米、宽140米,水深10米以下,游山北水深10米左右,最深44米,万吨级轮船可靠泊镇海港区。1973年7月,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经实地考察定址于此,认为在镇海建设新港区,经杭甬、浙赣线同全国铁路网相连接,以分流上海港运量;同时可承担浙江地区的物资进出。当年10月,成立省建港领导小组,12月组建宁波港建设指挥部,张兆万任党委书记、总指挥。1974年初劈山围堤,至次年9月25日,筑成招宝山西北侧经虎蹲山至大游山拦海大堤,长3160米(水利部门资料3186米)、高5.5米、面宽9米、基宽16米,防浪墙高3米、厚1米。计土石方62.6万立方米,其中海上抛石39.6万立方米,陆运填石23万立方米,投资486万元,拓围陆域4.9平方公里。1977年11月,开挖小招宝山(大招宝山之东)竣工,工程量82万立方米,投资351.8万元。1988年3月,镇海港埠公司成立。
北仑港区,系深水良港,位于甬江口门东侧金塘水道南岸,西起甬江口岸长跳嘴灯桩,东至柴桥镇穿山港的人渡码头,因邻近有小岛北仑山命名。系海港,港区水域自甬江口经北导流堤的堤头灯塔,至长跳嘴灯桩连线以东,从潞浦山与金塘岛西北端太平山灯塔连线以南,至金塘岛东南端宫山与大榭岛北端涂泥嘴灯桩连线以西,面积150平方公里。北仑港港域大部分水深50米以上,航道最窄处宽度亦700米斟上。15万吨级重载海轮可自由进出,20万吨级可候潮出入。若疏竣、整治虾峙门航道浅区(长3公里,深17.6米),可出入更大吨位船舶。
水利工程
它山堰,在宁波市区西南方向的鄞州历史名镇鄞江桥镇西边的它山旁,始建于唐太和七年(833年),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千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它山堰堪称水利史上一个奇迹,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仍然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唐太和七年,鄮县(今鄞州)县令王元暐上任伊始,体察民情后,深感境内受水旱之苦,遂商之于民,经实地勘测,毅然决定修建这一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化水害为水利,受到民众的赞颂。它山堰全长113.73米,面宽4.8米,高程实为3.85米,其底层厚为3.7~6.4米的黏土夹碎石层。它山堰体向上作了五度倾斜,与堰底水平情况相比,堰体水平抗滑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堰体所筑黏土夹砂层,有效地提高了防渗性,增加了土的抗剪强度。与此同时,为使上游的溪水引入内渠南塘河,保证下游泄流充足,在沿江的50里江塘上,续建了“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碶闸,加强启闭泄畜。涝时开闸排洪,旱时顶潮纳淡,调节鄞西河网的水量,使鄞西平原的20万亩农田用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相传王元暐在选择碶址时,从上游放下三只木鹅随水而漂,在木鹅停下地方定址造碶。千百年来,“王令当年放木鹅,身营三碶隔江河”的诗句仍传诵四方。后人为了纪念王元暐和修建它山堰的英勇壮士,于五代末在它山堰近旁修造它山庙,以表彰其修水利根治水患的巨大功绩。
新中国成立后,甬江流域治理开发,历程曲折,成绩辉煌,至2007年底,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座。
流域概况
地形地貌
甬江上游支流姚江在四明山脉山地穿行,奉化江源头也在四明山脉南部。四明山脉呈近南北走向,巍迤宁波境之西北,于南东、西北两翼钳夹宁波平原。四明山,又名句余山,位浙东南火山喷发带宁波——仙居火山喷发亚带上。明嘉靖《宁波府志》卷五《山川》载:“由天台山发脉,向东北一百三十里,涌为二百八十峰,中有三十六峰,周围八百余里,绵亘本府之化、慈溪、鄞县,绍兴之余姚、上虞、嵊县,台州之宁海诸境。”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的《地理考》第一章山脉记:“由鄞县小溪镇入者日东四明,由余姚白水山入者日西四明,由慈溪蓝溪入者日北四明,由奉化雪窦入者日南四明。层峦绝壁,深溪广谷,高回幽异。”四明山系曹娥江、奉化江分水岭。山体主要由中生界流纹岩、碎屑岩构成,局部有粉砂岩、泥岩出露和玄武岩覆盖。自曹娥江支流黄泽江、剡江支流剡源源头间发脉,从境西南即奉化西部、余姚南部入境,向北北东蜿蜒,气势雄伟,峰峦峭拔。
甬江上源或支流姚江上中游两岸为海拔500米的丘陵,地面坡度平缓,切割程度较弱。
姚江、奉化江下游及甬江主干地形主要为宁波平原。宁波平原,浙东较大平原之一,在境内中部偏东北。东界北仑小港至鄞县莫枝至奉化东山一线,西界镇海澥浦至鄞县樟村至奉化岩坑一线,南界奉化大桥镇南至溪口、岩坑一线,北向潜入灰鳖洋。呈北北东走向。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占堆积平原28.2%,含海曙、江东两区,镇海、江北两区大部,北仑区东部,鄞县中部和奉化北部。
气候特征
流域濒海,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具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冬季主要受西风带冷空气控制,夏季则受副热带高压、台风和西南气流影响,多异常天气。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季风交替明显,雨量充沛,温暖湿润。
境内雨量分布,南部多于北部,且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多雨区集中西部山区,宁海双峰附近、余姚四明山区大岚附近为二个主要多雨中心,年降水量1700毫米以上,最大1~900毫米左右。北部滨海为少雨区,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全年有二个相对雨期。3至7月第一个雨期春雨连梅雨,其中3至5月春雨期,雨日多,强度弱,年均雨量367.9毫米,占年总雨量26.54%;6至7月梅雨期,值梅子黄熟时节,又称“黄梅雨”,年均雨量339.9毫米,占年总雨量24.52%。月降雨量最多9月,历年平均200.1毫米;12月最少,平均48毫米。年均降雨159天。
沿岸城镇
余姚市,位于宁波市西北部,东经120°52′至121°25′,北纬29°39′至30°21′东邻鄞县、江北区,南接奉化市和绍兴市的嵊县,西连绍兴市上虞,东北毗慈溪市,西北濒杭州湾。市人民政府驻地余姚镇,距宁波48公里。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置余姚县:枕山濒海、南高北低,南有四明山盘亘蜿蜒,海拔一般500米左右,最高峰为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北部为宁绍平原一部分。主要河流姚江,经上虞通明堰于肖东乡永思桥入境,至大隐镇城山渡,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境内流长54公里。其他河流有东江、中江、长泠江、湖塘江、青江、临浦江等30余条,分属姚江、奉化江、曹娥江水系。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有化安瀑布茶、四明十二雷,宋、明时列贡品。萧甬铁路横贯中部,杭甬运河其中姚江段境内长54.65公里,西接曹娥江、钱塘江,东连甬江出海。名胜古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遗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宗羲墓、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五桂楼。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通济桥、舜江楼、中天阁王阳明讲学处、胜归山胡公岩、四先贤故里牌亭等30余处。有“文献名邦”之称。龙泉山为名胜风景区。余姚距宁波市区44公里。杭甬运河姚江段横贯镇中,最良江、候青江流贯南北两侧,东有皇山江,西为西江。秦置余姚县(一说汉置)即设治于此。萧甬铁路、杭沈公路自西至东贯其北。龙泉山风景区,上有梨洲文献馆。
河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余姚市东首,境内有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由江中、罗江、车厩三乡合并而成。距市区17公里,宁波市区20公里,因境内有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而得名。东与大隐和宁波市江北区乍浦乡接壤,南靠四明山倚山临姚江,西南与陆埠镇交汇,北濒慈江与丈亭镇、三七市镇隔水相望。境北部河网交织、地势平坦,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南部以山区、半山区为主,森林植被繁茂,主要山脉有车厩山、单于山、石嵩山、毬山、天目山,黄墓山(覆船山)等。其中车厩山、黄墓山为余姚历史人物名山。河姆渡茭白: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茭白之乡”,茭白系列产品销江浙沪、渤海湾、京津唐、中西部地区,出口试销日本市场。河姆渡茶叶拥有“古址曦茗”、“四明十二雷”、“丞相绿”、河姆渡野茶、雀茶、古茶等10余个茶叶品牌,其中“四明十二雷”高山茶1991年获国际中国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七千春”牌河姆渡原始野茶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丞相绿”连续被评为宁波市一类名优茶奖,1995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古址曦茗”有机茶荣获2003年中国茶学会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旅游资源丰富,著名风景名胜遍布。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反映了河姆渡7000年前“干栏式”建筑风格,博物馆内设3个基本陈列厅和1个临时展厅,共展出文物400余件。芦山禅寺、禅悦寺,还有“十里长坑”、滴乳泉等著名风景点。
奉化市,地处长三角南翼,东海之滨,美丽的象山港畔。奉化春秋时属越国,秦时为会稽郡鄞县,隋时属句章县,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奉化县。据南宋陈著《题奉化图志揭首》云:“奉化为邑,以民皆乐于奉承王化得名。”元元贞元年(1295)升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县,1988年撤县设市。奉化人文荟萃,是弥勒圣地、蒋氏故里。早在五六千年之前,就创建了茗山后文化,距今4200前后,建立了名震中原的堇子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宁波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五代后梁布袋和尚(弥勒佛)出生出家得道圆寂归葬之地,宋代有以“梅妻鹤子”著称的林和靖,元代有“江南夫子”、诗坛名家戴表元,近现代有历史名人蒋介石、蒋经国,外交暨体育名人王正廷、文人大使王任叔(巴人)、红帮裁缝鼻祖王才运等。同时涌现了早期浙江省委书记卓兰芳及卓恺泽、王鲲等一批杰出革命人物。象山港奉化区域是难得的“阳光海湾”,其内港湾幽静、碧海蓝天,是理想中的滨海休闲度假胜地。蒋氏故里溪口和“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分别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亚洲唯一代表案例和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乡村案例,是国家AAAAA风景名胜区。溪口兼有湖、溪、泉、瀑、山特色,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誉,徐凫岩飞瀑号称“浙东第一瀑布”,是全国对台重要窗口。雪窦古刹被誉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露天弥勒大佛高56.7米,是全国最高的铜制弥勒大佛。
宁波市江北区,位于老市区西北部。东南临甬江,新建甬江大桥与江东区相通;南濒姚江,有新江桥、解放桥、姚江犬闸桥、姚江大桥沟通两岸;西与余姚市接壤,东北毗连镇海区。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20公里。面积208.7平方公里,其中老江北6.9平方公里,占3.3%。因处甬江、姚江北岸,习称江北岸,区由此名。江北岸原属鄞县城郊。清时,属甬东隅八至十图,有李家、引仙桥、倪家堰、砖桥、孙家、鄞定桥等地名。1844年1月1日宁波开埠,江北岸为外人通商居留地。1927年7月设市,江北岸划为第五区。1931年1月撤市,复入鄞县,为鄞县第五区,面积4.02平方公里。1935年改设江北镇。1949年11月,设立江北区公所,次年6月撤销。1951年5月成立江北区人民政府。1956年2月撤销,设中马、泗洲、槐树3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9月撤销,置江北街道办事处。1960年6月,成立江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70年1月,改设江北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定为市辖区一级(县级)政权建制。1980年10月,复名江北区人民政府。市郊,1951年5月建立郊区人民政府。1954年10月,庄桥及其周围7乡成立机场特区,建庄桥区人民政府,属市。1956年2月,撤庄桥、郊区2区建制,成立郊区区公所。1960年12月,慈城人民公社由余姚县划属市。1978年设郊区办事处,1984年1月郊区并入江北区。名胜古迹: 建于北宋的保国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朱贵祠、江北岸天主教堂。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慈城镇的甲第世家、大耐堂、俞宅、冯岳彩绘台门、莫附马宅、刘家祠堂、桂花厅、明末清初福字门头、向宅、冯宅和江北岸巡捕房、英国领事馆旧址、浙海关(新关)等。
宁波市鄞州区,位于宁波市区南端,东靠沿海大通道,北面紧邻杭甬高速公路,距栎社机场不足3公里,半小时车程就可抵达北仑港,规划中的宁波市轻轨线及沿海大铁路都将从这里穿过,具有便捷的海陆空交通和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穿城而过的奉化江、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使新城区水域总面积达到232公顷,占总规划面积的6.7%。鄞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居住。1973年冬在古林镇三星村原蜃蛟乡三联村卢家桥发现的原始公社遗址,已有5000年的历史。约在原始社会末期,至迟在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鄞县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三县。汉袭秦制,仍置三县。东晋刘裕戍句章。隋初三县合一,总称句章县。唐时改为鄮县。五代初改为鄞县,从此鄞县名称沿袭至今。北宋时,鄞县先后析出6个乡,或置昌国县(今舟山定海区),或划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北仑区),此后县境辖地稳定少变。宁波中心区域过去一直为鄞县县治,原称明州,明朝时为避讳,改名为宁波。解放后宁波析出置市,鄞县先后为宁波专区(地区)及宁波市辖。2002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鄞县,设立为宁波市鄞州区。鄞州人文荟萃,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南宋词人吴文英、学者王应麟、台湾文献初祖沈光文、史学家万斯同、全祖望都在鄞县留下了历史遗迹。近代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生物学家童第周、著名油画家沙耆、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书法家沙孟海、金石书画家朱复戡、篆刻家高式熊、昆虫学家周尧、表演艺术家王丹凤、金采风都是鄞县人的骄傲。鄞州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境内有东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十大著名胜景。鄞东太白山麓的天童寺是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自唐以来一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现为日本曹洞宗临济宗祖庭。与天童寺隔山相邻的阿育寺是禅宗“中华五山”之一,寺内珍藏佛祖舍利宝塔。鄞州鄞江镇它山堰古水利工程,是中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齐名。与天童寺相连的天重森林公园以“森林、奇石、云海”著称,是中国最早命名的三大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鄞西高桥镇“梁山伯庙”是“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至今仍流传在浙东一带。
宁波市镇海区,地处老市区东北甬江北岸。东滨灰鳖洋,南濒甬江,西毗江北区,北界慈溪市。地形狭长,东南至西北长约23公里,东北至西南宽13公里。海岸线长21.3公里,岛屿5个。海域158.1平方公里。1985年前建置沿革见第六章原镇海县。1985年10月1日撤镇海县,以甬江为界,江北设镇海区,江南置滨海(今北仑)区。地处宁绍平原东端,西北部丘陵,东南部平原。四明山余脉起汶溪望海尖,东至澥浦山入海,连绵14公里,高程多为100米至300米,主峰大蓬山海拔422米。山脚线以南至甬江,系水网平原,属姚江水系,地形平坦。1974年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地区,1976年始兴建镇海港、浙江炼油厂(后改镇海石油化工总厂)、镇海发电厂等工程,逐步成为宁波市区三大片之一。招宝山为市内风景区之一,处在甬江入海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镇海口海防遗迹(包括招宝山威远城、月城、安远炮台、吴公纪功碑亭和建城碑亭等)和镇海后海塘2处。
污染与整治
甬江是浙江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据1989年的水质监测资料,甬江的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的76.3%。即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河段达不到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级水以上的水质标准。甬江流经的余姚、奉化、宁波等地是浙江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人口又相对集中,废污水排放量较大。而水环境容量又小,故污染重,水质差。特别是姚江的余姚,奉化江的奉化,甬江的宁波等河段,污染更为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有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氨氮、氯离子等。
2022年5月16日,随着挖泥船“航浚1003”轮将耙深深扎入甬江梅墟湾航段江底开始耙吸作业,这标志着甬江航道维护整治工程正式启动,也是宁波市首次对甬江航道事故多发区进行拓宽疏浚。此次工程范围为明州大桥上游梅墟湾段(三官堂大桥—明州大桥段),按1000吨级海轮双向乘潮通航考虑,航道通航宽度为86米、底标高为-3.1米,在原有航道年度维护的基础上进行加宽加深,首次疏浚工程量预计3.14万立方米。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第三篇 浙江水资源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1 11:54
目录
概述
干流构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