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于1986年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建设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海洋工程领域所设立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史沿革
1986年,实验室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筹建。
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建设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海洋工程领域所设立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4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
1997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
2003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被评为工程科学类良好实验室。
2008年7月4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被评为工程科学领域良好类重点实验室。
2013年12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工程领域)。
2019年3月22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被评为2018年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23年8月实验室官网数据,实验室有固定人员10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其他省部级人才56人次。
国家百千万人才:
唐春安、欧进萍、董国海、宋长春、
邹德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唐春安、欧进萍、
王永学、
李宏男、
滕斌、
沈永明、
伊廷华、
张弛、宋长春、
许福友、
李钢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宁德志、伊廷华、李钢、马玉祥、
赵云鹏、
卢鹏、
裴华富、
刘海星、
马克、
安永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王永学、孔宪京、唐春安
新世纪优秀人才:董国海、
柳淑学、
陈健云、
任冰、
何政、
梁正召、伊廷华、
李昕、邹德高、李钢、宁德志、张弛
研究平台
截至2022年8月,实验室建有海岸和海洋动力环境模拟实验平台、岩体工程灾害分析实验平台、海洋工程结构全寿命分析实验平台、海洋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实验平台、海洋工程虚拟现实实验平台等。
仪器设备
截至2022年8月,实验室拥有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大型多功能波浪水池2座、不同尺度波流水槽5座,以及世界最大规模的循环波流试验水槽,还有水下波流地震模拟系统、深水试验箱、超大型三轴仪、岩土体高温差高压差静动三轴测试系统、土工鼓式离心机造波系统,以及极地海冰现场测试系统等。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实验室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国家陆海统筹和建设
海洋强国战略需求,承担完成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所取得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在中国沿海港口码头、跨海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海岸和沿海城市防灾减灾、渤海东海南海三大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牧场和海洋电场建设,以及新型海洋能源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截至2022年8月,近5年,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86项,其中:“973计划”首席2项、课题负责7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负责1项、课题负责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7项、课题负责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2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7项;出版学术专著45部,发表学术论文2999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8项,中国国内发明专利319项。
实验室代表性成果包括:海洋岩土灾变机理及新型基础结构,海域核电工程抗震分析、设计与应用,海洋工程结构全寿命安全监测、评定与系统,海洋工程结构极端动力作用与减振控制,超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动力性能分析、设计与应用。
其中,有关海洋岩土灾变机理及新型基础结构的研究基于岩土灾害对海洋工程产生巨大灾害和破坏的背景,提出海洋岩土特殊工程性质分析与理论、海洋岩土灾变机理与分析方法、新型海洋基础结构设计与分析理论。相关成果应用于唐山港区57个万吨级板桩码头深水泊位,实现了板桩码头向大型化、深水化发展的突破,确立了中国板桩码头建设的世界领先地位;打破国际技术壁垒,实现潮间带、深水区平台基础关键技术突破,应用于多个海洋平台的建设。研究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3项奖励。
抗震安全是中国发展核电的首要问题。实验室据此开展了关于海域核电工程抗震分析、设计与应用的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核电结构地基和安全壳评价方法;核电筑堤粗粒土工程特性与本构模型;核电结构跨尺度、精细化分析方法;自主化的核电工程抗震分析软件。相关成果应用于中国国内80%的近海核电工程抗震安全评价。研究获得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3项奖励。
在国家重大项目支撑下,实验室创新提出高性能传感元件与传感网络、多类型传感器同步采集装备、结构状态评估与安全预警,形成海洋工程结构全寿命安全监测、评定与系统的重要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多个核电海域工程、滨海管网系统、海洋平台和高桩码头。研究获得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5项奖励。
实验室在海洋工程领域首个“973计划”项目等国家重大项目支撑下,针对相关瓶颈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极端海洋环境对深海大幅运动平台作用及耦合分析;内波与浮式平台耦合作用的非线性实时动力分析;半潜式平台主被动联合定位和减摇减荡控制等学术成果。相关成果应用于中国首座深海平台(HYSY981)水动力设计和分析,以及世界首项海洋平台(中海油JZ20-2NW)磁流变智能阻尼抗冰振功能。研究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2项奖励。
实验室在数十个项目的支撑下,针对超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动力性能分析、设计与应用展开了系列研究,在产学研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已经在中国东、南、黄、渤全部四大海区得到应用,推广深水网箱4000余套,市场占有率达70%。此外,还建成了国家和省部级标准化示范区12个,网箱产品还出口到日本、俄罗斯、阿根廷等15个国家,对“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起到推动作用。研究获得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3项奖励。
(数据截至2022年8月)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实验室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利工程、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水利工程、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水利工程、土木工程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
教学建设
海洋工程创新实践班:
为了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设海洋工程创新实践班,每年招收30余名学有余力、热爱科研创新的本科生。创新实践班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开设多门实践课程,内容涵盖模型试验技术、新型海岸和海洋工程结构、生态海堤、海洋能利用和视觉感知与智能系统筹。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动手解决科研问题,参加全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大赛等。通过创新实践班,提高本科生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的科研创新能力。
前沿实验课:
依托完善的试验设备条件,实验室每年开设20个左右土木水利前沿实验专题,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每班不超过15名学生,通过课堂讲授与试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向本科一年级学生普及相关专业科学前沿,激发同学们的科研兴趣。课程通过实施研究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试验教学中感受理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促进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发挥自主学习和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培养科学研究的素养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提供有利的环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科发展的现状和方向,也有利于学部大类招生的学生将来按照不同的学科兴趣选择专业。
培养数据:
2020年,实验室培养博士研究生69人、硕士研究生36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47人、硕士研究生1214人。
学生成绩:
2018年3月,实验室董国海教授和赵云鹏教授联合指导的博士生毕春伟的博士学位论文《海上养殖网箱内部及周围波流场特性研究》获得2017年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9年9月25至9月28日,第十届亚太海岸工程会议在越南河内举办,由董国海教授和马玉祥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牛旭阳的论文“FLOW STRUCTURES INDUCED BY A SOLITARY WAVE PROPAGATING OVER A SUBMERGED HORIZONTAL PLATE”经过会议专委会和组委会多轮评审,被选为该次会议的最佳论文。
文化传统
实验室徽志为圆形,呈蓝色,为海洋的颜色,主体图案为实验室英文名称缩写及该缩写幻化成的海岸与海浪图形,外环上下方分别为实验室中英文名称。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