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猪毛菜
苋科碱猪毛菜属植物
天山猪毛菜(学名:Salsola junatovii Botsch.)是苋科、猪毛菜属半灌木。多分枝;老枝木质,灰褐色,小枝草质,下部乳白色,上部为绿色。叶互生,叶片半圆柱状,平滑或有小突起,微内弯,顶端钝或有小尖。由数个穗状花序构成圆锥状花序;苞片叶状;小苞片宽三角形,背面肉质,稍隆起,边缘膜质;花被片长卵形,顶端钝;花被片在翅以上部分,聚集成钝的圆锥体;花柱稍粗壮。种子横生。
形态特征
半灌木,高20-50厘米,多分枝;老枝木质,灰褐色,有纵裂纹,小枝草质,下部乳白色,上部为绿色,平滑或密生小突起。叶互生,叶片半圆柱状,长1-2.5厘米,宽1.5-2.5毫米,平滑或有小突起,微内弯,顶端钝或有小尖,稍膨大,基部扩展,微下延,扩展处的上部缢缩成柄状,叶片自缢缩处脱落。
花序穗状,再由数个穗状花序构成圆锥状花序苞片叶状;小苞片宽三角形,背面肉质,稍隆起,边缘膜质,顶端尖;花被片长卵形,顶端钝,果时变硬,自背面中下部生翅;翅3个较大,半圆形,膜质,棕褐色,具多数细而明显的脉,2个较小,矩圆形,花被果时(包括翅)直径8-9毫米;花被片在翅以上部分,聚集成钝的圆锥体;花药附属物顶端钝;柱头钻状,扁平,长为花柱的2-3倍;花柱稍粗壮。种子横生。
近种区别
该种老枝与小枝上的叶均为互生;穗状花序再构成圆锥状花序。此二特点可以与其它种以区别之。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新疆(和硕、焉耆、库车、拜城、温宿、阿克苏、柯坪、喀什)。生于干旱山坡、砾质荒漠。
天山猪毛菜是一种超旱生盐柴类半灌木,仅分布在天山南坡海拔1200-2600(3000)米的中低山和山前冲积平原,是当地砂砾质或砾石质荒漠草地的重要建群种之一,亦是草原化荒漠草地的优势种之一。天山猪毛菜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久旱不雨的年份仍能正常生长;生活力较强,对生长地的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适宜生长在砂砾质或砾石质的棕色荒漠土或棕钙土上。
天山猪毛菜在天然草地中大多作为共建种与一些超旱生的半灌木、灌木共同组成荒漠草地类型。其中天山猪毛菜与琵琶柴组成的草地类型大面积分布在和硕以西,轮台以东的山前冲积平原上,草层高20-45厘米,总盖度15%左右;天山猪毛菜与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组成的草地类型分布在阿克苏地区海拔1600-2600米的低山带及中山带下部,前者的基质为砾石质,后者的为砂砾质,草层高度15-50厘米,盖度10-25%;天山猪毛菜与圆叶盐爪爪(Kalidium schrenkianum)、琵琶柴组成的草地类型大面积分布在西天山南坡海拔1600-2800米的低山带,草层高10-30厘米,盖度10-20%,伴生植物有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喀什补血草(Limonium kaschgaricum)等;此外天山猪毛菜与丛生禾草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组成的草原化荒漠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坡中段海拔2300-2600米的中山带下部,在砾质化强烈的地段则有大量的草原锦鸡儿(Caragana pumila)加入,形成有灌木参与的草原化草地类型,草层明显地分为三层,上层灌木高50-80厘米,中层半灌木高30厘米,下层禾草高15厘米,总盖度15-35%;天山猪毛菜作为伴生种还参与到天山南坡的多种荒漠草地类型中。
生长习性
天山猪毛菜通常4月底返青,7-9月开花,8-9月结实,10月开始枯黄。开花期间散发出浓烈的香气。
主要价值
天山猪毛菜的质地粗糙,适口性较差。骆驼四季均采食,羊、牛春季有时采食其嫩枝,马则四季不食,冬季由于饲草缺乏,羊大量采食。属低等牧草。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易危(VU)。
参考资料
天山猪毛菜 Salsola junatovii.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天山猪毛菜.植物志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1 17:0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