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
民国刊物
《太白》半月刊,1934年9月在上海创刊,1935年停刊,共出版2卷24期。该刊由陈望道主编,《太白》编辑委员有艾寒松傅东华郑振铎朱自清黎烈文、陈望道、曹聚仁叶绍钧郁达夫等11人,同时拥有68人的撰稿对物,包括当时左翼和进步的文化界人物,鲁迅也在其中发表了许多文章。
杂志简介
《太白》1934年9月创刊于上海地区,半月刊,属于综合类刊物,由陈望道主编,上海生活书店主办发行,地址设于上海福州路三八四号,徐伯昕为发行人。1935年9月出版至第2卷第12期后被迫停刊,共出版2卷24期。《太白》编辑委员有艾寒松、傅东华、郑振铎、朱自清、黎烈文、陈望道、曹聚仁、叶绍钧、郁达夫等11人,同时拥有68人的撰稿对物,包括当时左翼和进步的文化界人物,鲁迅也在其中发表了许多文章。
《太白》杂志的名称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其一,“太白”的“太”有“极”“至”之意,“白”即“白话”,合起来就是:极白、至白的白话,即比白话还要白,旨在提倡大众语;其二,“太白”两字笔画简单明了,合起来不满十画,易识易写,便于杂志的普及;其三,是更深层的含义,即为“启明星”。我国传统上把天亮前后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称作“启明”,又叫“太白”。寓指当时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意在鼓励人们为迎接胜利的曙光而努力。
创刊背景
《太白》创刊于1934年9月20日,正是大众语论争积极展开的时候。陈望道作为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又是这个论争的主要发起人,刊物不言而喻地对大众语表示了拥护和关切的态度。第一期发表六篇有关文章。其中胡芋之(胡愈之)的一篇《怎羊打到方块字队》在思想上,这和林语堂提倡的“语录体”相距几世纪,轰动一时、引得人们议论纷纭。
创办这个杂志,是想用战斗的小品文去揭霖、讽刺和批判当时黑暗的现实,并反对林语堂等人配合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 而主办的《论语》和《人间世》鼓吹所谓“幽默”的小品文。不过《太白》并不是专门性的语言刊物,它只是把论争纳入新与旧、进步与落后、革命与保守的总的思潮中,作为思想交锋的一翼,丝毫没有影响整个刊物丰富多彩的风格。
刊登内容
该刊中的主要栏目包括短论、速写、漫谈、读书记、风俗记、杂考、文选、科学小品等等,并以普及科学、推行大众文化为办刊宗旨。《太白》的内容大力倡导科学,首倡用民间的“手头字”,“科学小品文”等文体,专登匕首式的杂感。“科学小品”栏目的文章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等,涉及的知识门类众多,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读书记”、“风俗志”以及“漫谈”等栏目中,该刊主要刊登了一些议论文章和记叙文章,偏重文学性,也包含一些文学评论类文章。同时,该刊中也刊登了一些漫画和木刻作品,作为图画资料穿插其中,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太白》的卷首、卷尾和正文中还刊登了一些出版书籍、报刊的文化类广告,大多为上海生活书店所出版发行的文化出版物,为了解20世纪30年代的生活书店出版情况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太白》中首辟“科学小品”栏目,每期刊登数篇科学小品类文章,将科学与文学联合起来进行创作,较好地推动了当时科学知识的大众化传播,同时也是“文艺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之一。《太白》所刊登的文章,对于研究科学小品文章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同时也为了解当时的文艺大众化和大众语言的推广情况提供了有用的佐证资料。
鲁迅与《太白》
根据当时斗争的条件和需要,鲁迅先生提出在《太白》编辑委员的名单中不要公开列他的名。正是遵从了先生的意见, 在《太白》刊登的编辑委员的名单中也就没有公开列出他的名字。但实际上,鲁迅不仅直接参与了《太白》的编务活动,而且还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限制和迫害,《太白》半月刊总共只出了两卷二十四期,鲁迅就为《太白》写了二十五篇文章。可见,鲁迅对《太白》的编辑和出版,自始至终是给予积极关怀和支持 的。
主要影响
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文化“围剩”的黑暗日子里,陈望道组织了一支反文化围’的别动队,这就是大众语运动和他所主编的《太白》。大众语运动主要是为了抵制当时文言文复辟的逆流,也为后来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开辟了道路。《太白》对于胡适、林语堂之流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给以有力的打击。正是在这一时期,陈望道与鲁迅在同一战线上起了冲锋陷阵的作用。在30年代文化围”和反‘围刺’的搏斗中,国民党反动派终于“一败涂地’,人民的觉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资料
太白.全国报刊索引.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14 11:57
目录
概述
杂志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