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
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
老子(即
李耳,河南
鹿邑人)所撰写,是
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
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
德经》,并分为81章。是
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
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
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如果人民饱受暴政的逼迫,到了连死都不怕反抗的时候,统治者又怎能用死来威胁他们呢?若人民都畏惧死,一有人做坏事就被抓起来杀掉,那还有谁敢胡作非为呢?天地间,冥冥中有专司杀伐的力量,无须人代劳。如果人代替天实施杀伐,就好像一个不会工艺的人代替木匠做工一样,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
伯阳,谥号聃,又称
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
鹿邑太清宫镇)人。 曾作过
周朝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
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
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
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
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
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是
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
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
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
司马迁在其《
史记》的《
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莱子亦老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并不是道家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