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胶
海绵和胶皮粘好出售的产品
套胶就是把海绵胶皮粘好一起出售的产品。在乒乓球竞技运动中,融速度与旋转为一体的快攻与弧圈进攻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主流。这是因为使用反胶海绵球拍击球,不仅可以获得近台快攻所需的节奏速度,同样在大力击球时可以获得较快的飞行速度,并且由于反胶摩擦系数高,容易在攻球时带有强烈上旋,球落台时由于强烈上旋的作用还会有时显的快速前冲。所以无论在台上,近台或是离台的进攻,使用反胶海绵球拍都可以较容易地获得更多的制胜因素。因此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使用了反胶海绵球拍。
套胶搭配
然而现代乒乓球运动仍然包含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打法与技,战术,这些都会对球拍性能提出不同的需求,因此弄清不同技术类型以及不同的战术要求与球拍之间的关系才能为自己选择得心应手的球拍。
乒乓球运动的打法类型总体上分为以下几类:
近台快攻
这是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上几十年保持长盛不衰的传统打法,采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通常使用正胶海绵拍反胶海绵拍,世界冠军刘国梁邓亚萍就是这类打法中的佼佼者. 近台快攻首先要求击球节奏速度快,力争在台面上抢攻来球的上升点和最高点.击球动作幅度较小,多采用爆发或借力加力等用力方式.为了提高小动作击球的爆发力与突然性,运动员通常先择较重的球拍,单面覆盖海绵胶皮的直拍底板重量应该在95克左右,双面覆盖海绵胶皮的球拍底板重量应该轻一些,一般在90克以下. 近台快攻运动员为了提高球速,要求击球弧线尽量低平,因此多采用摩擦较少,击打较多,使球脱板较快的技术,如:快点,快拉,快攻,弹击和扣杀等进攻技术.这就要求海绵较软,较薄,底板的击球感觉比较坚挺,因此运动员通常选择七层板或厚度在6.5毫米以上的厚型底板. 为了保证近台攻球的速度,近台快攻选手通常选择颗粒向外的正胶或表面的粘性中等,颗粒较短,速度较快的反胶.正胶是一种胶质较硬,颗粒向外且较大的胶皮,用它击球速度较快,也能制造一定的旋转,通常应搭配厚度为1.8-2.1毫米,硬度在35度左右的海绵;反胶应搭配厚度为1.5-2.0毫米,硬度在40度左右的海绵.
弧圈快攻
这是综合了旋转与速度的弧圈球进玫型打法,是当前的主流打法.世界冠军孔令辉王楠李菊等都属于这种打法.运动员使用反胶挑打,拉冲,反撕,反带,抹,撇等技术.为了保证击球时能得到充分的摩擦和弹击速度,选用的球扳不仅应该有足够的吃球深度,而且要有足够的底劲.因此运动员多选木质较软,弹性好的独木厚板(毫米左右)或较薄(5.5-6.0毫米)的五层底板。弧圈快攻技术在比宽赛中更多运用变化速度与节奏,时而近台,时而离台,时而击来球的上升期、高点期,时而击球的下降期,因此不仅移动范围大,而且击球动作幅度较大,自主发力更多,这就要求球拍的重量较轻,以保证在快速击球时挥摆自如,手感更好。所以选择直板一般是85克左右,特别是双面覆盖海绵胶的直板应该更轻;横板也应该在90克以下。为了保证弧圈进攻的旋转,应该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抽杀进攻的速度,应该挑选较硬(45度以上)较厚(2.1-2.2毫米)的海绵。
弧圈结合进攻
这种打法将快攻技术与弧圈技术结合在一起,具备两种打法的特点,通常使用反胶海绵拍或一面反胶、一面生胶海绵拍,如世界冠军王涛、王晨以及阎森、马林等国手。快攻结合弧圈进攻型打法要求选择既适合快攻又能拉弧圈球的球板,用于快攻与弧圈球结合。弧圈球运用较多的人应选择手感软一些、且厚度较薄的五层底板,反之快攻技术运用较多的人需要选择偏硬的、较厚的七层底板。底板的厚度一般在6.5毫米左右,直板单面贴海绵胶的底板重量约在90克左右,双面贴海绵胶的底板应在85克以下;选择横板的重量通常在90-95克之间。反胶可选择厚度为2.1毫米、硬度在45度左右的海绵,由于多数横板的反手进攻都在近台,所以用于反手击球的海绵应该比正手的薄一些,更利于快攻技术的运用。还有一些人选择使用生胶海绵快攻,生胶是一种胶质软、弹性较大且颗粒较大的正胶,用它攻球速度快,但是旋转较差,因此攻球弧线较平(下沉),选择相应的海绵度为1.8-2.0毫米,硬度在35度左右;也有人使用长胶或半长胶进攻。长胶颗粒在击球瞬间会被来球压倒,并立即从不同的方向反弹,因此不容易摩擦来球制造自主旋转,所以击球多带有来球的反旋转。同时又由于倒向不同方向的颗粒不等,反弹力的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回球球弧线飘忽不定。长胶进攻通常选择的海绵厚度为1.0-1.5毫米,而且碣度较高,这样既能保持一定的击球速度,又使回球弧线飘忽下沉。
攻削结合
这种打法虽称之为攻、削结合,但是绝非攻、削各占50%,有的人将发球抢攻、削中反攻作为主要得分手段,削球变化只是为了扰乱对手,制造机会,如世界冠军丁松就是这样,最初许多人认为他是防守运动员,把他当守球打结果吃了大亏;也有的人以削球变化作为主要得分手段,进攻只是一种扰对方的战太手段,如国手王辉等。攻、削结合打法的运动员,由于技术掌握须十分全面,为保证削球与弧圈进攻的旋转,通常选择表面的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其削球、防守的良好控制,经常挑选厚度适中(1.5-2.0毫米)并且软、硬适中(40度左右)的海绵。攻、削结合的核心是“变化”----旋转变化、攻削变化、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等,因此选用的球拍也要充分体现和适应这种变化。许多人选用两面性能各异的球拍,如一面反胶海用于主动变化旋转和进攻,另一面选项用厚度在0.8毫米以下的极薄的海绵配长胶正胶生胶;也有人使用防弧胶皮,这是一种弹性低、表面不粘的反胶配合厚度在1.5毫米左右极软的低弹性海绵用于削球控制与变化。攻、削结合打法选用的底板通常板面较大,这样的球板手更柔和,控球时间较长。板面较使击球重心前移也有利于离台击球用力。
注意事项
1.由于处在学技术阶段,打法类型尚末确定,因此应选项择重量较轻、手感较好、弹生略低的坏拍,以便于尽快掌握控球技术。
2.儿童应选择适合儿童力量素质发展水平与手型的专用球拍,球拍除了需要得量较轻以外,更重要的是板柄较薄、较细,有利于帮助他们养成正确握拍习惯。
3.儿童与初学者可选用厚度在1.8毫米、硬度40度左右的反胶海绵或硬度35度以下的正胶海绵。儿童在初学阶段应尽量选项用反胶或正胶等常规球拍,这样有利于全面学习技术。
海绵胶皮
进口名牌产品固然精美,然而国产的反胶中也不乏有许多物美价廉的精品。通常日本产的反胶表面涩,出球速度较快,适合快速弧圈球的进攻与对拉球;国产反胶表面粘,有利制造旋转,更加适合拉出有时间差的强烈旋转弧圈球。选择反胶时首先应看它是否经过国际乒联的批准,有无ITTF的标志;其次应观察胶面的粘度和是否有杂质。
国产海绵的质量稳定性与进口名牌产品仍有一定的差距. 但许多厂家正在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这种差距正日趋缩短。在选择海绵时除了选择厚度与硬度之外,首先应观察其发泡是否均匀,厚度是否一致,表面是否平整;然后把海绵放在硬的平面上用手指按压,好的海绵应感觉按下去柔和并有顶手的弹力;把海绵放在手上感觉它的得量和活性,然后攥成一团再突然放开,观察海绵展开的速度和展开后涨绵表面的皱痕,弹生好的海绵应该比重较轻,展开速度较快,表面几乎看不到皱痕。
内能套胶
随着国际乒乓球协会对有机胶水在乒乓球比赛中越来越多限制,标识着有机胶水时代的终结。之前通过大量刷胶水来膨胀海绵以达到增加胶皮的弹性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行,再加上大部分乒乓球球友本身对灌胶做法的敬而远之,于是对不需灌胶即具备较好的弹性和强大能量胶皮需求越来越强烈,顺应形势,各大器材厂商都开始出品标注着内能套胶的胶皮,从而能尽快摆脱乒协对胶水的限制带来的影响。
其实内能套胶的概念之前已经出现了,只不过由于无机胶水时代的来临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蝴蝶的BRYCE、多尼克的F1、挺拔的鱼雷等内能套胶在之前有机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基本概念
内能套胶,顾名思义,内部蕴藏能量,主要是将胶皮、海绵的张力进行一定的拉伸,待海绵和胶皮拉伸膨胀后再进行粘合的新套胶制作工艺。其设计理念是追求在击球过程中,将能量损失降至最低,从而制造出的饱满的弧线以增加弧圈的二速,充分释放出弧圈的前冲力。这种对胶皮拉伸的工艺各个国家工艺各异。比如日本蝴蝶的TENSION所采取的做法是侧重对胶皮的化学拉伸,再利用独特的粘合技术,使日本的内能套胶有着独特的性能,在快速胶水的作用下,张力效果非常明显;相比较德国ESN的TENSOR对胶皮的拉伸则是针对海绵和胶皮进行了化学拉伸,并采用了物理性拉伸的粘合技术,在第一代内能中采取的是胶皮拉伸(套胶弯曲比较大),第二代中采取的是胶皮海绵的拉伸(套胶比较平整了),而3G所采用的是胶皮、海绵拉伸和粘合技术,前两代的内能是不建议刷快速胶水的,而3G内能开始建议刷快速胶水了。所以,德国的TENSOR是不用灌胶的,但日本的TENSION还是主张灌胶的。
主要特点
内能套胶的特点是套胶弹性好,力量足,借力好,二跳快等优点。但它也存在搓球不转、弧线不贼、摆短冒高、寿命短等缺点。是否选用内能套胶应该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而定。大部分中国运动员的配置正手一般使用较传统的国产套胶反手使用国外产的内能套胶,这种配置方法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技术打法,国内运动员大多秉承了中国传统的技术打法,上肢和前臂收的快,打出的球“冲、转、贼”,如果采用国外产的内能套胶就突出不了这种特点。
由于内能套胶技术德国、日该公司起步较早,早在无机时代日本和德国等乒乓厂家就推出了很多著名的内能套胶,所以,国产的所谓内能套胶和上面所说的德国、日本的内能相比还相差甚远。笔者个人看来国产的这些内能套胶在制作工艺和性能体现上并不能叫内能套胶,在中国只有爱博才有使用TENTION这个标志的,其他品牌是不允许使用的;国产的所谓内能套胶只有在刷胶水后感觉还可以,但在胶水性能退去后,内能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国产内能套胶中只有爱博的一款和拍里奥的早期内能套胶还有点内能的感觉。
729内能套胶
相信初次见到729内能套胶的球友,一定会首先惊诧于它的包装。因为相对于它不到百元的价格而言,如此隆重地以硬纸壳层层包裹,看上去显得十分奢侈。包装的画面设计精美,字体选择也相当考究,之前网友测试活动中发现的个别错别字,在编辑部拿到的样品上也已经得到了修正。
从胶皮本身的做工看,不得不承认729作为“老字号”的功底之深,胶粒晶莹剔透,其外观水准绝非后来者一朝一夕就可轻易赶超,即使比之其它逾百元的本土产品,也毫不逊色。自产的天籁、焦点海绵,尽管仍偶见“砂眼”,但显然比729以前出品的HRS海绵柔和细腻得多;而所配的日德海绵,则属于进口单片海绵的正常水准。就切边而言,纯粹本土血统的焦点I、锋魂和超跃体现出与其胶皮同样的严谨工艺,遗憾的是,搭配进口海绵的锋魂II、锋魂III和超跃II、超跃III在这方面反而显得与其海绵的身份不相称,好在这并不影响使用。
生产工序
乒乓球套胶的生产需要经历多道工序。以DHS红双喜公司为例,主要工序包括:烘胶、切胶、塑炼、配料等。
烘胶
套胶是单胶皮与海绵的结合体,但从本源来说,胶皮与海绵同出一处——都是以天然橡胶为主要原料。天然橡胶原材料,通常呈大块的固体状,在正式进入生产流程之前,必须先经过“烘料”,其环境温度多在50~60摄氏度之间,烘2~3天。在恒定的高温环境下,分子间距相对拉长。
切胶
经过烘胶后的橡胶,不再像起初那么坚硬,变得柔韧,此时就可直接利用切胶机将其切为数块,胶块的厚度由切胶机决定。切好的胶料,需要存放于洁净、干燥处。
塑炼
胶皮、海绵的弹性和硬度,源于橡胶的可塑性,而可塑性正是来自于塑炼过程。为了提升可塑性,使塑炼后的橡胶整体特性更为均匀,需要将切好的胶料,连续投入清洁的炼胶机内,反复炼之,最后再打成三角包后存放,以保证橡胶塑炼均匀。
在塑炼的过程中,持续供应的冷却水必不可少,因为炼胶机中滚轮的持续摩擦会导致辊筒的升温,致使橡胶受热不够均匀,直接影响塑炼效果,最终导致成品质量下降。
配料
生产套胶的配料,即决定橡胶原料与各种化学辅助剂(如发泡剂、添色剂)的成分配比。不同的配比方案,做出的套胶各具个性,如狂飚、G系列、TNT、C7等具有代表性的套胶在配方上大相径庭。
过滤
某些劣质海绵中常能发现明显的杂质;早期的国产胶皮,往往因为纯度不够而显得颜色暗淡。类似的问题,不应出现在高品质的套胶中,而解决之道,正是过滤——为胶皮海绵进行由表及里的系统除污,令成品色彩更鲜明,质量更稳定。
混炼
橡胶原料到了分岔口——是变成海绵?还是变成胶皮?
开启炼胶机,通入冷却水,调节好辊距,投入过滤后的胶料,薄通几次,以保证随后与配料的混合更细致、均匀。
按照既定次序投入配料,待胶料基本“吃”完配料后,调节辊距,开始翻炼;原料混合基本均匀后,继续调节辊距,翻三角包N次,以使配料与橡胶完全融合;再次调节辊距,令其成卷。
在此过程中,胶料要经过充分的发泡,发泡时要求泡形大小统一、分布均匀,这一步是海绵成形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其性能。
经过细致混炼后,海绵与胶皮的原体方现,橡胶片变成了桔黄、蓝、白、红等颜色的不同结合体。
作为底板与胶皮之间的介质物,海绵的主要功用在于底劲和穿透力,考虑到亚洲选手的力量多相对较弱,DHS特意在专业海绵的生产过程中,安排了两次混炼,其间再穿插一次过滤,尽管这会使海绵的制造变得比胶皮繁琐许多,但大大提高了海绵的提炼效果,使海绵的纯度、均匀度、弹性等物理指标明显改善。
海绵回炼
存放数天后,在恒定的较低温度下,海绵原体开始回炼。胶料经过开炼机薄通、翻三角包后卸料,再进行二次卷炼,关键在于将胶料滚至光滑无缝,且炼至胶内无空气,目的是促使胶体内部密度均匀。回炼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将胶料切成规定重量的若干块,存放于干燥处。
胶皮热炼
经过几小时存放的胶皮原体,经过热炼机均匀开刀翻炼后打卷,以便随后压延成片。
海绵硫化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硫化机,将使胶皮与海绵成型,以确保其硬度、密度的稳定。由于切割为块状的海绵半成品较厚,为了防止硫化不彻底而导致海绵规格的不稳定,DHS海绵往往经过多次硫化。
胶皮硫化
胶皮的底皮较薄,经过一次硫化就完成,但不同的胶皮需有各异的齿模和盖板,前者让齿粒成形,后者印上产品型号。
至此,海绵半成品基本成型,单胶皮的生产更是近于完工。
切割海绵
将块状的海绵半成品经过细致挑选后,按照固定的尺寸规格,用钢皮尺裁去毛边。
胶海绵块
为了满足剖海绵的需要,事先必须将裁好的海绵块较为光滑一面朝下,置于专用夹具进行上胶处理,待胶水完全干燥后,相互胶合,将海绵对海绵彼此叠放,几块作为一组送进压力机。海绵块加压后,还需存放数小时,以保持海绵性能的稳定性,通常夏季的存放时间约为冬季的一半。
剖海绵
将胶合在夹具上的海绵块稳固地夹入海绵剖切机内,持续注入冷却水,开始剖切海绵片,其间需保持刀具的平稳性,并适时对剖后的海绵进行厚度检测。
行业内的国际惯例,多数采用平剖技术来剖切海绵,唯有DHS独创立剖技术,即将海绵垂直悬挂,刀片与海绵平行切割。一般而言,若进行平剖,是先拿一大张厚海绵剖为多层薄片,然后再裁切为小块海绵。而立剖是直接进行小块的裁切,工艺要求相对精细,易于一次成型。立剖技术的运用,也是与DHS海绵的特殊性相对应的——DHS海绵对硬度的要求较高,橡胶本体的作用更显突出,严格来说立剖方式不会破坏海绵中橡胶本体的特性,而平剖时由于海绵内部压力的缘故,剖切厚度的均匀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平时见到的DHS运海海绵表面多有独特的波状纹路,就是立剖技术的副产品。
晾海绵
海绵剖好后,穿绳在室内晾干,每片海绵之间须有空隙,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待海绵内的水分完全挥发掉才可进入下一步。通常需要阴晾48小时,否则海绵内的水分会影响海绵硬度和厚度的测量,而且会导致海绵性能的不稳定。
海绵分档
主要是进行厚度和硬度的分档。
海绵厚度:在海绵块上任选N点,用测厚仪测量,按照不同的厚度规格如1.8mm、2.0mm、2.1mm、2.2mm等盖章分类。
海绵硬度:这是DHS区别于其它海绵制造商的又一特点,即采用邵式硬度标准,且40年来一贯如是。这般特立独行的理由,同样源于DHS海绵的特性——硬度高、密度大,采用针式探头(A型)测量,精度更高,常用的球状探头(C型)在这里反而不适用。
胶皮分档
相对于海绵,胶皮的分档比较简单,主要是把两片胶皮的联条剪成单片,再将有杂质、气泡、杂色等瑕疵的胶皮作为废品剔除。最后,将胶皮涂好胶水,待胶水干燥后,与海绵复合,送入机器内加压,成为套胶,对反胶覆上一层基本真空的保护膜,包装完毕,存放一段时间后即可面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7 16:12
目录
概述
套胶搭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