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奴”字典的解释为:(1)受人役使,没有人身自由。(2)心甘情愿供人驱使。而组成的词汇常见的有“
奴化”;“
奴才”;“
奴隶”等等。所反映的都是指奴者为被控制的一方,被“奴”的来源是外部力量的强加,这是“奴”最初最原本的内涵。
奴隶社会虽然早已远离我们而去,但
奴隶制度的废弃并不代表奴隶也从此在世界上消失,不同的是人类从那个时代的人被人奴役到现在这个时代的人被社会和自己奴役,有形与无形,肉体上的与精神上的,或许,从古人造出“奴”字
开始,人类就注定摆脱不了被
奴役的命运。
学奴
学生时代应当是人类一生中最纯情的时代,比
婴儿会思考问题,却永远不会像成人那样把什么东西都想得
复杂,倘若这个时期真的能成为“学奴”,本是一件极其值得欢呼的事,但事实上,当前还并未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奴隶,至多是成了“教育的奴隶”。
中国的教育一直被称为“
应试教育”,应试,应试,说白了就是“应付考试”,以此为目的的教育能走多远目前尚不可知,只是以此为目的的教育制度能使学生走多远却是社会应当深思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口号在中国已经提出了好多年,发展到现在,竟在“
素质”与“
应试”之间徘徊不前了,一方面似乎看到了应试“见长”,另一方面又似乎看到素质遭了“
阉割”。中国
本土文化里鲜有
反叛的因子,偶尔出现一个也被当作异类看待,所以对中国教育来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当前中国教育的
弊端,都知道改革志在必行,但是到最后谁都有责任,国家有,社会有,学校有,家庭有,结是就是“人人有责,人人也无责”了。现在就连学生也对当前的教育产生了疑问,使他们不得不去思考当前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一个应当由社会反思的问题不幸下落到了当事人的头上,就好比皇帝治国的权利下放给老百姓,只不过一个被称为“脱责”,一个被称为“
民主”罢了。
中国的教育从来只是教人怎么帮别人打工挣更多的钱,而从不教人怎么自己当老板赚更多的钱。可以原谅的是,教师这个职业已经被当作“打工者”,自身就是打工者的人固然不知道怎么教别人当老板,并且教师队伍里偶尔出现几个教育中的败类与社会生活里偶尔出现几个社会败类都是再正常不过了的。而不可以原谅的是,教育制度不是一个打工者,不必教育别要怎么样去为别人打工。十年寒窗,志在做人高级打工者。这是“学奴”的悲哀之一。学习本是一件极单纯的,但事与愿违,经济社会
体制下,学生们都已具备了这样的思想:“读更多的书,赚更多的钱”,后者成为前者的目的。最纯情时代不幸被这样的
金钱观腐蚀,从思想上,变成了“
钱奴”。为何而学,不知所向,这是“
学奴”的悲哀之二。
教育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接受教育的群体素质,如果“当教育与政治相结合时,就是整个民族堕落的开始”,那么当教育与商业挂勾时,就是整个教育堕落的开始。不可否认,在中国的教育里,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以金钱换取知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最后能以这个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换取更多的金钱,于是中华大地的莘莘学子很不幸地沦陷在金钱、知识、金钱这样的
恶性循环中,这是整个教育界的悲哀。
证奴
在许多高校,每到饭点,总能看到餐厅外的临时展台前围着一群群学生,各种学习班报名点的招牌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而每年开学伊始,学校的宣传布告栏上就贴满各类社会
辅导班的招生广告。这些辅导班大多是语言类学习班和考级班、考证班,如
英语能力提升班、
日韩语等小语种入门班、英语四六级保过班、
考研冲刺班、
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各类证书考试辅导班,近两年还兴起了
自学考试、
公务员考试等辅导班。
尽管由于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社会办班的热潮,也证明了社会办班存在的合理性,但众多学子对于报班
趋之若鹜、唯考证至上的心态,还是让人不无担忧。有教育专家认为,学生对于社会辅导班的盲从,容易令学业
本末倒置。很多毕业生甚至把考证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步,陷入“考证无意识”,变为“证奴”——手里多个证,心里才有底;手里没有证,心里就没底,成为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奴隶”。
情奴
青年时代的感情泛滥如决堤的黄河,见着谁都敢谈爱,哪怕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连爱情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都还搞不明白都能够逢人就谈爱了而且谈得比我还头头是道。
人类在感情上的进化过程远比科技进步得快,一个原子弹爆炸的一瞬间,感情就迸发得不可收拾,
早恋也就应运而生。早恋人群是比较前卫的“情奴”,思想和身体一起开放。“早恋”这个词不知道是谁生造出来的,其意朦胧,但既然早就不是恋,既然恋就说明已经不早了,我是伴着“早熟”一词应运而生的,然后许多未婚妈妈也应运而生,最后许多不在计划中的小生命跟着应运而生,使得人口剧增。早期的情奴应当是暗恋者,一个人在脑子里想像,而且相当完美,但是当某一天发现自己所喜欢的人竟然挖鼻孔之后将鼻屎拖到书页上的时候,梦想就破灭了。
中期的情奴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把
感情当命,看言情剧看多了的缘故,幻想着这世上仅存的真爱可以幸运地降临到自己的头上,结果发现一切都是盛大的谎言,失恋后就要死要活的;另一种是把感情当儿戏,受伤太多或者本无情者,心理上拒绝一切关地爱情的传说,认为天下无爱,不过是男女之间的一场游戏,玩过就算了。晚期的情奴已像晚期的癌症一样无可救药,在现实里看破了红尘,转而踏入网络红尘,在虚拟的世界里沦为网恋者。爱情,完全靠着一条条
光纤传播--这还是质量比较好的传输设备,令人不明白的是两个人对着电脑就能把爱情聊出来,但是两个大活人面对面的时候就什么也聊不也来了,聊啥呀,直接上床,搞个
一夜情拍拍屁股,抹抹嘴走人。早恋者是快乐并痛着,暗恋者是痛并快乐着,网恋者是麻木不知痛却依旧快乐。既然如此,大家都乐意沦为情奴,取一半快乐,换一半痛苦。
网奴
网奴又叫网瘾症,是指上网者心甘情愿成为
互联网低卑的奴隶而不能自拔。有以下判断标准:一是上网成瘾,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比预期的长,每天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次数越来越多。二是因上网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如因上网而颠倒作息时间,忽略家庭、朋友和同事;影响功课和成绩,影响工作表现及效率,无法兼顾社会角色,如学生不愿上学、成人不愿上班等。三是混淆虚拟和现实,喜欢在网上寻找刺激多于和人相处。遇烦恼时,总会想到上网。刚下网就想再上网。对打扰自己上网的人充满愤怒;因上网而失眠而且下网后总想着网上的事。
当
网络走进内心世界的时候,生命中“奴性”的张扬又有了一番新的天地。自从对网痴迷以来, 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博客,看看最新留言!像初恋一样的开心、羞涩、激动、不能自己。每天,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在闲暇日,一切的行为都为网络世界所支配着,完全彻底地成了网络的奴隶。这种是自由世界中心理受控,受控的来源是自身的虚荣心和攫取的欲望在作怪,当然迷恋Y网,还有一份伟大的母爱为支撑。在网络中孜孜不倦的玩弄文字,妄想从网络世界中,得到自己生活工作中所没有实现的完美。梦想与现实往往无法匹配,但网络却给了另种收获……
科技发达的今天,工作和生活着实离不开网络,它使忙碌的工作得心应手,使快乐的生活锦上添花。工作之中,通过它查找相关资料,方便快捷。工作之余,在网上看新闻,以了解国家、了解世界;在网上读文章、写作、听音乐。这些都是很好的休闲方式,只要适度,不迷恋,不依赖,不成瘾,网络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无尽精彩。而直至今天,
网络如影相随,牵挂于网,迷恋于网,甚至觉得被网所控。现在游走于博客,读
博文回贴子,莫名的忧郁和快乐,都来源于网上文章的心情。真的成了一个恋网的
女人,虽然恋网无罪,至少会让脸上、心上接受的辐射太多,对健康不利,甚至还会出现影响夫妻感情的大性事故,想到这,有点儿心不宁,神不定。
车奴
车奴,原本是指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家伙——明明养车很吃力还要买,弄得自己不敢吃好不敢喝好,还美其名曰提高生活质量。 现在,‘车奴’并不是
贬义,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车奴”这个词汇,多少就是搭了“房奴”的便车产生的。在2005年前的燃油价格体系下,99%的购车者恐怕都不会认同自己是“车奴”,但进入2006年的两次油价调整,开始出现了更多抱怨燃油价格过高、用车成本
攀升的购车者。抱怨归
抱怨,油价的攀升只会带来短期内用车方式的改变——更谨慎的长途驾车旅行预算、更周全的市内用车计划等,至于夸张到把他们称为“车奴”,那就纯粹是为了渲染出燃油价格上涨的
悲情效果。
油价的上涨只能算是压倒
骆驼的最后一根
稻草。在油价上涨的同时,
停车费、
罚款、
保险、保养费用等都在
隐性或者
显性增长。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我们似乎一直缺乏行业未来的
预测者,甚至也缺乏
理性的行业
观察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所处的这个高速变革时代,任何预测未来的冲动都会被这种变化
百般折磨而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不断加入的
市场竞争者以及
国家产业
政策的调整都有可能使得充满信心的预测变成历史的笑料。短暂而高速的行业发展历程,使得行业观察者本身也难以积累足够的信息判断市场的走向,因此,汽车制造商不仅充当着这个行业产品的制造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个行业
新闻的制造者。
车奴分类
概括地说,
车奴包括4种类型,根据房奴的定义演绎来的那类车奴可以被称为“拮据养车型”,除了这种显而易见的类型外,车奴的队伍里还包括:爱车如命型、自虐虐车型以及玩车不要命型。
拮据养车型
这类车奴购车全凭一时冲动,在购车前虽然有极大的需要,但从其收入水平来看,它应该选择更
廉价的车型或者干脆别买车。但他还是买了车,随着燃油价格的上涨,各种费用水涨船高。如果此时他在贷款买车之后,再次贷款买房,每个月用信用卡支付燃油费用甚至补贴房款和车款,月收入全部用来支付信用卡和各种由于车辆而引发的费用,那么他就成为不折不扣的车奴、房奴和卡奴了。为了降低燃油消耗,拮据养车型车奴宁可零上37度桑那天都紧闭车窗不开空调,只要可能就空挡滑行。方便坐公共汽车到的地方绝对不开车,每次加油都心痛不已。保养周期能拖就拖,只要车辆还不抛锚,尽可能不花钱保养。
爱车如命型
这类车奴颇有强迫症的嫌疑,从买回爱车就迷上了洗车擦车,平时没事就提着水桶把车内外洗到光可鉴人。平时没事看到车上有灰,甭管工作有多忙,都会拿出掸子把灰掸干净。没事上网就在车友会
论坛上转悠,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的爱车是所有车型中最具优势的,别的车都是破铜烂铁的组合。自己的爱车稍有头疼脑热,就立马开车去“4S”店找师傅诊断一下,没到保养里程就开始盯着里程表不放。对养车中的各种细节都
耳熟能详,没事就在车友会论坛里冒充
专家。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养车诀窍,只要能让车辆保持良好状态,多花点钱也在所不惜。
自虐虐车型
这类车奴通常自称“
驴友”。一年四季,得闲就开车
旅行,天不亮就上车,天黑才下车。四个车轮跑遍中国各省的道路,虽然也算是饱览中国大好河山,但主要是在高速公路上透过车窗欣赏而已。喜欢在各地与爱车合影,回来就不惜牺牲工作时间在网络上长篇累牍撰写游记——全然不顾此前已经有N个人撰写了大量游记,更不顾自己的游记可能给后来者带来莫大的误导。这类车奴通常每年的行驶里程会超过3万公里,熟知各地油价。每年最大的养车花费就在轮胎上,虽然也按时保养车辆,但再好的车也禁不住车主的折磨,通常这类车奴的二手车都是因为行驶里程过长而难以得到买家的青睐,5年的二手车与10年的没太大差别。
玩车不要命型
这类车奴北京的读者最熟悉——常说的二环十三郎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和自虐虐车型相似,也是典型的行为艺术爱好者。不过与“驴友”们满世界乱跑不同,他们热衷于
改装车辆,一辆10万块的经济型轿车,非要再花10万改装成赛车。城市限速80 km/h,开起车来非要超过160 km/h。虽然不是专业
赛车手,但总是时刻都把马路当赛场,上路就把超越“蜗牛车”当作绕桩训练。少有的几次旅行也是专找没路的地方走,哪里危险就去哪里,说到底,玩的就是心跳!
车奴的评论
“车奴”是一个
伪命题,其实质是汽车和
消费者谁是主体。汽车存在的首要意义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其次才是提供诸如身份象征等更高的作用。无论如何,汽车也只是我们的工具,是为我们服务的,天天为汽车担心是一种
本末倒置的做法。汽车作为
折旧率非常高的固定资产的同时运营成本也非常高,这是一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但是使用同一辆汽车的每个人的边际成本很低,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私人买车,转买为租赁或者使用公共交通,这样才能使得
资源配置起来
效益最大化。
卡奴
卡奴,顾名思义就是持卡人成
信用卡、现金卡的人每月都要为这些卡还款的人。是相对于
卡神来定义的。
“
卡奴”一词最先源于台湾,台湾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银行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人定义为“卡奴”。曾有人鼓吹我们已进入“卡时代”,到商场购物刷信用卡、坐公交车刷交通卡、打手机用充值卡、坐飞机刷里程卡、买电器送你积分卡、买个内衣都要会员卡。拿出钱包来,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卡。似乎只有那样才算时尚,卡多了才算有身份和地位。卡时代来了,卡奴时代也跟着来了。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使用信用卡的人不断增多,“卡奴”时代已悄悄来临。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办理了银行卡,在被调查者中,80%的人表示自己已经拥有一张或两张以上信用卡,而每月刷爆银行卡的人却不在少数,有近四成人表示曾经刷爆或每月都超出信用卡的额度。他们笑称:“
信用卡就像罂粟花一样,是个美丽的陷阱。”家住合肥市阜阳北路的张红是一家外企的白领,记者遇见她时,她正在招商银行为自己的
信用卡还款。因为刷卡消费安全、时尚,而且还能累积积分,正符合她的要求,因此很快成为“透支族”。张红追求时尚,讲究生活品质,所以逛街购物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刷卡“血拼”则是
家常便饭。但每当银行的对账单寄来,她都会痛苦万分。“因为经常刷卡消费,每个月都会消费到四五千,对于我每月3000元的收入来讲,这笔钱还真不易还。实在不行,就要考虑最低还款额了。”张红说。在合肥园林公司刚工作不到一年的吴小姐表示,自己一口气办了3张信用卡,虽然极大地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烦恼很快接踵而至。一个月的工资,基本上都要交给银行,而随后的日子又要以刷卡为生。另外,在安徽省煤炭设计院工作的吴先生告诉记者:“用信用卡买一些相对贵重的物件时可以分期付款,这就像吸毒一样,很容易使人上瘾。如果付现金,那么多钱一下就没了还真舍不得,但刷卡就跟不要钱一样,一点都不会心疼,可每到还款日才发现自己还是大把大把的把钱送入银行!自己成了个'月光族'。”
银行:该怎样避免做“卡奴”
在台湾因刷卡过度成为破产者或自杀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在内地还没发现此类情况,但还是有很多人无法还清最低还款而进入银行的“黑名单”。可是怎样才算合理用卡呢?为此记者采访了
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的信用卡部工作人员陈涛。他们表示,只要合理消费,信用卡会是一个很好的理财工具。“最基本的观念还是量入为出,按照自己的经济状况来使用信用卡,不要'拆东墙补西墙'。作为
消费者,首先要记清账单日,及时还款,勿欠款,保持良好记录;其次,卡不离手,消费交易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减少由服务人员代刷的次数;第三,谨记银行客服电话,一旦发生问题,立即拨打电话与银行进行沟通。”
陈涛提醒各位持卡者:“有些持卡人喜欢拖到最后一天还款,银行一般建议尽量提前几天。因为多数银行信用卡账务处理只在工作日期间进行,如果持卡人的最后还款期恰逢休息日,那么资金到账可能出现滞后;另外持卡人如在异地还款,则还有一个入账的时间差。
信用卡还款,人民币可提前两三天存入,外币需要提前三四天存入。信用卡的免息期只能在刷卡消费时享受,取现不能享受免息。所以,因紧急情况用信用卡取现的话,一定要尽快还上。需要注意的是,在还款时不要向信用
卡内多存钱。有人觉得每月还款麻烦,或怕到期忘记,索性多存点钱让银行慢慢扣款,这是一个误区。信用卡的本质就在于可透支,它与一般的银行卡不同,即使是自己存入信用卡的钱,取出时也要支付取现手续费。”
房奴
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奴”,房是房屋的房,奴是奴隶的奴,意思是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
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
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
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
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
压抑。 出自《购房成不能承受之重 31.8%房贷一族成“房奴”》,是说很多按揭买房的人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房奴,就是房子的奴隶,工作赚的钱不是为养老婆、儿子,而是为了养房子。(摘自《
应用写作》杂志)对很多人来说,
购房已不是个人行为,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供房。有人用“六一模式”概括全家供房的情景:六个人,青年夫妻、男方父母、女方父母用多年的积蓄共同出资,在城市里买一套房。
通常来说,“房奴”就是指家庭月负债还款额超过家庭月收入50%以上的家庭,此类家庭因为负债率较高,已经影响了家庭生活的正常品质。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
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以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住房消费支出超过家庭收入比重的30%就存在着过度负担。有关调查显示,目前约31%的购房者月供占到月收入的50%以上,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住房消费
警戒线。
房奴的起源
房价像坐上云霄飞车一样蹿升,贷款利息一涨再涨,“房奴”——一个闪现着智慧光芒,也透着辛酸的新词汇开始在坊间流传。如果说2005年中国通过
超女制造了
PK一词,那么2006年最流行的一词应该叫房奴。
2006年4月的新鲜流行词汇。最初开始使用于何时已不可考,估计在2003年以后。在房价不断攀升的2005年到2006年第一季度,市场上已经无法找到中低价格的房地产,导致很多购房者背上了沉重的还贷负担;同时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2006年先后宣布的
加息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房贷负担进一步提升的担忧。高房价和对高利率的双重担忧导致人们担心会象奴隶一样为银行工作,所以“房奴”这个词应运而生,成为
房地产泡沫的象征。同样的词还有“
负翁”
生活压力
很多国家将整套房屋总价与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作为度量住宅市场的重要
指标。但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
房价收入比大多已超过了6倍,其中北京、南京、青岛等城市的比率超过了10倍,房价显然偏高。房价上涨导致生活满意度下降的群体不仅是低收入者,而且也波及到了中等收入人群。
国际通行看法认为,如果月供超过个人月收入的1/3,将出现较大还贷风险,并影响生活质量。而据焦点房地产网的一项最新调查,我国32.18%的人月供占到了收入的5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房奴”。他们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
生活质量大为下降。很多
按揭买房的人自称为“
蜗牛”一族,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他们常常戏称自己正在坚定地叩响“
忧郁症”的大门,甚至一只脚已经迈了进去。
本来,房租价格上涨,
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已经让很多人“
气喘吁吁”了,而在工资收入没有相应增长的现实背景下,出台如此新规,对群租进行严格管制,无疑会让公民的生活陷入“
雪上加霜”的灾难性困境,特别是对外来人员与城市困难群体而言,这不是要逼着更多人去做痛苦的“房奴”吗?因为,市场经济下的现代公民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房租这么贵,加之不能合租,负担加重,也就只能别无选择地做“房奴”,尽管并非情愿,但又能怎么办呢,好歹也算是“有房一族”了,只是没人知道其中有多么的辛酸与苦痛。
按照公正的权力法则,公权应尊重“非决策者”的优先选择权,
公权应对
私权保持足够的距离边界。即市场能做的,政府不做,社会能做的,政府不做,市场与社会做不到的,政府来做,且政府不能进行过多的具体操作和
微观管理。显然,房屋出租,该怎么出租,这是市场能够做好的,政府该做的只是合理进行引导,不应该进行过多的具体操作和微观管理,否则,只会
扼杀市场的
灵魂。
一项政策的出台,不管其有着怎样的良好初衷,我以为都必须具备必要的程序正义,否则,便难免造成伤及民生的恶劣后果,自以为是的善意
政策永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准群租?公权,请不要逼着公民做“房奴”!
年度新词语
奴时代,此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
提示性释义:指民众承受巨大生活压力的时代。因催生出大量带“奴”字的新词语,如“房奴”“车奴”“孩奴”等,故称。
例句:从“房奴”、“孩奴”、“车奴”,到现在的“菜奴”,我们俨然已步入了一个“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