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隶属于河北省
邢台市。位于
河北省南部、地处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东邻
清河县,西界
广宗县,北与
南宫市毗连,南与
临西县、
邱县接壤,总面积101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威县下辖12个镇、4个乡。县政府驻洺州镇。截至2022年10月,威县户籍总人口64.81万。
历史沿革
汉,于巨鹿郡置堂阳县,威县地属
堂阳县。元始二年(2年),置
广宗国,威县地属之。新莽时国废。东汉初,析堂阳县部分地(今
广宗、威县北部,
南宫西部)置
经县,属
安平国。建初八年(83年),分巨鹿郡地置广宗县。永元五年(93年)正月,广宗县升为广宗国。9月,国除,复县,属
巨鹿郡。
后汉,威县境为经县、广宗县两县地。
晋初,为广宗县、经县地,属
安平国。太康五年(284年),改国名为长乐国,广宗县、经县地属之。后赵建武十二年(347年),于广宗地置
建兴郡,威县地属之。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经县废,并入
南宫。太和十年(486年),复置,属
长乐郡。太和十一年,置广宗郡,不久废,孝昌中(约526年),复置,经县属之。北齐天保七年(556年),
广宗郡废,经县亦废,广宗县改属
贝州,后周改属
洺州。
隋开皇六年(586年),以经县废址置
经城县,十六年,分置
府城县,属贝州。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宗县为宗城县。威县地为经城、府城、宗城三县之部分地,仍属贝州。大业初年(605年),
府城县并入经城县,三年,罢贝州,经城、宗城二县改属
清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宗城县置
宗州,复析经城县地置
府城县,
宗城县、
经城县、府城县属宗州。九年,宗州废,府城县废,入经城县,宗城、经城二县改属贝州。天宝元年(742年),州罢改为清河郡。至德二年(757年),复为贝州,两县仍属之。天祐二年(905年),复改宗城县为广宗县,属
魏州。
五代后唐,复改为宗城县。宗城县、经城县属贝州。后周,宗城、经城县改属
大名府。
宋初,宗城、经城二县属
河北东路大名府。熙宁六年(1073年),省经城县为镇,入宗城县,威县境为
大名府之宗城县地。
金天会五年(1127年),宗城县属
河北西路洺州。泰和元年(1201年),在北洺水镇增置
洺水县,亦属
洺州。威县境为洺州之洺水县、宗城县地。
元太宗六年(1234年),宗城县并入洺水县,仍属
洺州。定宗二年(1247年),洺水县遥隶
邢洺路威州。宪宗二年(1252年),威州州治徙至洺水,辖洺水、井陉二县,属
广平路。至正十年(1350年),省洺水县入威州,仍属广平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威州降为县,始称威县。属
行中书省广平府。.九年,罢中书省置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十九年(1421年),革布政使司,威县以广平府直隶
京师。
民国元年(1912年),威县仍属
广平府。民国2年(1913年),废府州,威县属
冀南道观察使。民国3年(1914年),威县属直隶
大名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改
直隶省为
河北省,威县属之。民国26年(1937年),威县属河北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1938年),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河北省冀南行署四专区。
1961年,恢复威县建置,属河北省邢台专区。
1993年,撤销邢台地区,设立地级
邢台市,威县属之。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威县小张庄留归
南宫,西留善固划归
丘县。
1985年,撤销城关乡、梨园屯乡、侯贯乡、章台乡、七级乡,设立城关镇、梨园屯镇、侯贯镇、章台镇、七级镇。
1988年,改城关镇为洺州镇。
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威县,位于
河北省南部。地处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介于北纬36°52'~37°18',东经115°13'~115°34'之间。东邻
清河县,西界
广宗县,北与
南宫市毗连,南与
临西县及
邱县接壤。南北长48.2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012平方千米,
地质
地质构造
威县地处河北平原沉降带的南部,属冀南坳陷区。河北平原属新华夏第二沉降带,是迭置在华北陆台上的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地貌形态虽平坦单一,但却是一个构造极为复杂的沉积盆地。
地层
威县属近山和远山河流冲积湖低平原区,第四系地层遍及全县,厚度500米~600米。其下为第三系地层,基底绝大部分为侏罗、白垩系地层。
地形地貌
地貌概况
威县属古黄河、古漳河长期泛滥淤积而成的冲积平原。现存地貌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程为30米至35米。地面坡降为万分之一。
地貌类型
威县地貌类型基本单一,以平地为主,间有缓岗、沙丘和洼地。
气候
威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日照2574.8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8%。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183天。年平均降水量574.3毫米。
水文
威县河渠主要有老沙河、清凉江、古漳河、赵王河、威临渠、
溹泸河(索泸河)、东风渠、西沙河、卫西干渠等,总长132.12千米,呈南北方向分布在县境内。
土壤
威县土壤分为2个土类、4个亚类、8个土属、45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2年,威县总用水总量11200.7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263.13万立方米,占比38%,地下水6345.64万立方米,占比56.6%,污水回用592万立方米,占比5.4%,其中农业用水893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365.04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用水1171.96万立方米,服务业用水78.77万立方米,城乡环境652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威县土地总面积101224.65公顷。其中,农用地83752.34公顷、建设用地15236.19公顷、未利用地2236.12公顷。
生物资源
威县各项森林面积为:林木覆盖率28.38%,森林总面积20759.66公顷,其中:经济林9029.82公顷,生态林11729.84公顷。经济林中梨产业面积3260.86公顷,葡萄面积3832.57公顷,其他经济林面积1936.37公顷。生态林中通道绿化面积1794.60公顷,其他生态林面积9935.24公顷。按是否规划林地分:规划林地面积10386.6公顷,非规划林地面积10373.06公顷。
人口
截至2022年10月,威县户籍总人口64.81万人。共有回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傣族、维吾尔族、独龙族15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22年,威县地区生产总值128.4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5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4.38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59.52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6.90∶26.77∶46.34。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威县固定资产投资80.74亿元,增长15%。
财政
2022年,威县财政收入1145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000万元,增长10.9%。
人民生活
2022年,威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66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5元,比上年增长7.5%。
第一产业
2022年,威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64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农业产值27.22亿元;林业产值0.18亿元;牧业产值27.47亿元;渔业产值0.02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3亿元。
2022年,威县粮食播种面积28595.37公顷。棉花播种面积20183.92公顷,总产量23810.04吨。油料播种面积1654.55公顷,下降9.47%;总产量6820.29吨,下降1.51%。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830.76公顷,增速26.52%;总产量90502.74吨,增速27.07%。
畜牧业
2022年,威县肉类、禽蛋、奶产量分别为45550吨、51696吨、264790吨,分别增长5.04%、4.11%、13.85%。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威县工业增加值28.3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7%。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9.3%。
2022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140亿元、增长21%;农产品深加工及乳业产业营业收入70亿元、增长19.33%;中高端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营业收入50亿元。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威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零售额11.54亿元,增长17.5%。
对外贸易
2022年,威县进出口总值3.3亿元,出口总值3.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50万美元。
金融业
2022年,威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2.93亿元,比年初增长44.58亿元,增长16.0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0.69亿元,比年初增长25.80亿元,增长13.96%;新增存贷比75.81%,环比增加23.34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威县公路总里程1802.40千米。其中干线公路共计213.19千米,包括高速公路70.70千米,国道73.5千米,省道24.11千米,高速连接线44.88千米;农村公路共计1589.21千米,包括县道37.48千米;乡道398.73千米,村道1153千米。
政治
县委书记:崔耀鹏
县长:高凯英
副县长:张朝华、樊彦平、尹俊兵、石慧敏、潘国军、林毅、李炯娜
截至2024年5月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威县共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327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9461人,其中:初中30711人,高中8750人;小学在校生60921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6%,城区在园幼儿3979人。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威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评价81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院士合作站1家,外国院士合作站1家,新增院士合作重点单位1家,省级“揭榜挂帅”重点项目1项,荣获省科学技术奖6项,立项省级新产品196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技术创新中心6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7家;市级企业研发机构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设立企业研发中心。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威县文化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威县图书馆。
截至2022年,威县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4处(义和拳议事厅旧址为国家级,定陵、王伯大墓、王浚墓为省级),馆藏文物289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件(张庄保善寨碑),国家三级文物11件。
2022年,威县建有全民健身中心1处、影剧院2家、游泳馆3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酒店2家,图书馆、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义和团纪念馆成为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体育事业
2022年,威县参加市级运动会8次,获金牌6个,银牌13个,铜牌10个。
医疗卫生
2022年,威县共有卫生机构815个,其中:二级公立医院3个、民营医院2个、卫生院31个、诊所54个、725个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66张,其中医院1247张,乡镇卫生院819张。在编和公开招聘卫生人员总计18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58人(高级技术职称191人、中级技术职称383人、初级技术职称984人),工勤人员103人,管理人员154人。
历史文化
威县是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拥有威县乱弹、梨花大鼓、梅花拳、土布纺织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和县级非遗33项。
乱弹(威县乱弹)
乱弹(威县乱弹),河北省威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威县乱弹是一个多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河北省威县一带,其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声腔包括乱弹腔、昆腔、扬州乱弹、高腔、罗罗、唢呐二黄和杂腔小调等,其中以乱弹腔为主要唱腔,有俗曲的痕迹,演唱上近似丝弦腔,但较丝弦腔更为浑厚、粗犷。演唱时男女腔均以本字咬音,假嗓拖腔,其主要板式包括《一鼓头》《二鼓头》《慢板》《流水板》等,唱词为上下句结构,一般采用七字和十字句式。音乐采用“纯律”,唱腔与伴奏采用“支声复调”的多声部音乐表现形式,每个声部在整体制约下独自运行。剧目丰富,约有三百多种,代表剧目有《临潼关》《广武山》等。
2008年6月7日,乱弹(威县乱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39。
传统棉纺织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传统棉纺织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河北省威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威县土布纺织工艺,形成于元末明初,已有700年的历史,主要是世代相传,农民相互帮助借鉴,其技术广为普及。工艺非常繁杂,分多道工序。主要有搓花结、纺线、打线、浆线、染线、络线、掏缯、闯杼、绑机、织布等。能织出平纹布和斜纹布,按图案分为方格布、汉字布和花鸟鱼虫布。
威县土布纺织工艺是劳动人民长年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它保留发展了中国传统和纺织枝术,承载了自元末明初以来各个时期的科技、艺术、民俗、信仰等传统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中国纺织技术的发展脉络有着重要作用。
2014年11月11日,传统棉纺织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100。
山东大鼓(梨花大鼓)
山东大鼓(梨花大鼓),河北省威县传统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山东大鼓,是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年,由于使用半月形犁铧片伴奏,又被称为“犁铧大鼓”等。流传在河北省南部的山东大鼓称“梨花大鼓”,主要流布于邯郸的鸡泽县、邢台的威县等地。演唱风格朴实,声情并茂,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唱腔属板腔体,主要包括慢板(头板)、二板(流水板)、快板等板式,丰富多变,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说;句式则分为十字韵、七字韵等。
2008年6月7日,乱弹(威县乱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Ⅴ-4。
风景名胜
义和团纪念馆
义和团纪念馆,2003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展览,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共有三个展厅,馆内珍藏有丰富的有关义和团运动的兵器、乐器、图书以及文字资料。其中,图片500余张,文物260余件。
义和拳议事厅旧址
义和拳议事厅旧址,位于固献乡沙柳寨村,是近代义和团运动旧址,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北朝南,面阔五间,15.5米,进深一间,5.7米。东、西分别为耳房和带抱厦的清式民居。明间前廊挂匾,上 书-“议和拳议事厅”。厅前有义和团首领赵三多塑像及纪念碑亭。2006年5月25日,义和拳议事厅旧址被国务院列入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编号:Ⅴ-22。
威县弥勒经幢
威县弥勒经幢,因该经幢上同时刻有《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两部经书,所以也称作威县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简称陀罗尼经幢。修成于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全部用青石料选砌而成,共分十层,通高3.28米,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君乐宝观光体验园
君乐宝观光体验园,位于威县东北部,占地面积300余亩,2020年7月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邢台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景区依托存栏奶牛10000头的现代化牧场和“白小纯”乳制品加工厂进行建设,通过奶牛科普长廊、挤奶大厅、现代化乳制品加工厂全景开放式参观等设施,全面展现奶牛的历史文化、品种繁育、养殖饲喂、挤奶加工、乳制品加工等科普知识,结合特色儿童活动区、游乐场、奶牛互动区等体验性活动内容,形成了集农牧体验、文化科普、体验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观光体验园。
地方特产
威县葡萄
威县葡萄,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威县种植葡萄历史悠久,是“中国葡萄之乡”。有葡萄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6.5万亩,葡萄年产量8.2万吨,年产值4亿元。种植品种有巨峰、京亚、夏黑、维多利亚等30多个,其中主栽品种巨峰葡萄以“口感好、果粒大、色泽艳、适应性强”等特点,备受喜爱。
2021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威县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威县梨
威县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威县将新梨七号、秋月梨、雪青梨、红香酥梨等优新品种,作为主推品种。新梨七号与红香酥,属新疆库尔勒香梨的更新换代品种。前者单果重180克左右,皮薄翠绿,有红晕,酥脆香甜,汁多无渣,入口即化;后者200克左右、纺锤形,黄绿色,有红晕,甜酸适口、脆香汁多。
2021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威县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威县三白西瓜
威县三白西瓜,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白西瓜种植历史悠久,以白皮、白瓤、白籽而闻名,具有富含氨基酸,口味甘甜。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威县三白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著名人物
任仲夷
任仲夷,
直隶(今河北)威县人。
北平中国大学肄业。1936年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
北平市西北区委书记,中共
辽宁省委第一书记、
广东省委第一书记。
刘杰
刘杰,1915年1月生。1932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
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副主任,
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
河南省委第一书记、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夏延军
夏延军,女,汉族,1963年12月生,威县人,1987年4月入党,1982年11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
天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