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首都的称呼,在明朝和清朝一般指北京。永乐十九年正月,
朱棣正式由
应天府(今南京)移鼎燕京,
以之为京师,称为“北京”。
金陵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
明仁宗的部分时期,则因皇帝个人的喜好因素,北京之法律地位还曾一度由首都,降为君主暂幸之行在,复称
金陵应天府为南京,
明英宗正统时才恢复燕京京师的地位。清顺治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
顺天府,属
直隶省。
清廷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居政策,即
八旗居住
内城,汉人和回民居住
外城。旗人事务由
九门提督管理,而汉族、
回族事务则交给顺天府衙门管理。
名称简介
京师是
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师
顺天府,从内到外由宫城(即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4道城池组成,包括城墙、城门、
瓮城、
角楼、
敌台、
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世界存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城市
防御体系。北京城池自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4年)兴建的元大都
汗八里开始计算,已有850多年的建城建都史,奠定了
明清北京城风貌的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的筑城迁都计划;明嘉靖帝三十二年时(1553年)增筑外城,形成了今日北京城“凸”字型的布局。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兴建的最后一座帝王都城,作为完整跨越两代
封建王朝的文化、经济、军事和
政治中心,在许多方面集中了明清时期中国城池建设的最高水平,是
中国传统文化在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上的
集大成之作。
北京城池的变迁始自明末1644年
李自成出逃时对城墙建筑的焚毁。清末1900年
八国联军攻城时曾有过较大破坏,其后历任的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等都对北京城池进行过拆改,至1949年北平和平易帜时,北京城池整体风貌保存尚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都北京后,因为交通发展和修建地铁的需要,北京城池自1958年起逐渐被市政府拆除、改造。目前,城池的核心——宫城(紫禁城)尚保存完整;皇城余有城门
天安门一座、南皇城墙一段保留较完好,东皇城墙尚有一段明代残余;内城拆改严重,现存
正阳门城楼与箭楼、
德胜门箭楼、
东南角楼以及
崇文门一段残余城墙,
西便门桥段也有一段城墙遗址;外城被完全拆除,只有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的
永定门后被重建。对城池的拆除在1970年代后期停止,2000年后陆续开始复原部分城墙、城楼、箭楼等。现今的
北京城墙已被环绕着的二环路取代,为完全恢复城池原貌带来难度。
建都历史
元大都
北京城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元世祖营建的
元大都城。
元朝定鼎中原后,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建设大城作为元都,于世祖
至元四年(1264年)下诏,在原
金中都东北方向营建
汗八里,是为
元大都。大都设计时参照《
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面朝
后市”、“
左祖右社”的记载建设,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大都城开城门11座,其中东、南、西三面各三座,北面为两座。东面三门由北向南依次为: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西面三门由北向南依次为: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南面三门中:
丽正门居中,顺承门在西,文明门在东;北面两门中:健德门在西,
安贞门在东。
明代京师
洪武元年八月(1368年),明将
徐达攻陷元大都,太祖改大都为“北平”。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元大都城未受炮火而完整保存。当时
明军新胜而大都城大不利防守,徐达遂在北城墙南面5里(实2.8公里)处建起新城墙,放弃原北城墙土地;同时以砖包砌城墙,“以固其坚”。洪武四年(1371年)后,元大都的北城墙被废弃,
夯土外露,被称为“
土城”,原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以及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和肃清门也因此废弃(元大都土城现存北段、西段城墙遗迹和
护城河遗址,肃清门
瓮城土墙南半部遗迹也清晰可见)。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
朱元璋封四子
朱棣为燕王,就藩
北平城。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
靖难之役,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夺位,次年改元
永乐(1403年)。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改北平为北京,开始筹划迁都。其时,北平城只是北平布政使司首府和藩会,城池规制稍嫌简狭,不利于对蒙古余党的防守,也不符合帝都之规格。此为明代北京城营建的初衷。
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明成祖
朱棣实施了一系列扩建北京城的计划:当年,在原北平燕王府的基址上营建西内;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昌平
天寿山长陵,示天子戍边以发民筑城;九年疏浚
会通河,十三年凿
清江浦,使运河连贯畅通,保证建设的物资与粮食供给;永乐十四年(1416年)起,摹仿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宫殿、
太庙、太社稷(中山公园)、万岁山(
景山)、太液池(今
北海、中海)、
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和
钟鼓楼,同时将城墙南段南移800米(0.8公里),以修
皇城墙。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迁都后在南郊修建了天地坛(
天坛)和
山川坛(
先农坛)两祭坛。有资料认为明成祖将北京城的
中轴线东移百五十步,以魇镇前朝王气。
明英宗正统元年至十年(1436年至1445年),
英宗朱祁镇对北京进行了第一次增筑,工程包括:将城墙全部用砖包砌;于九门上增建
城楼,增筑
瓮城、
箭楼;城池四角增建
角楼;各门内道立牌坊一座;护城河上木桥全部改砌为石桥,桥下加设
水闸,河岸亦用砖石铺造驳岸;在京北设昌平城、拱极城(
宛平城)二城,与北京城互为犄角;加设内
长城等拱卫。整修后的京师内城墙周长45里。持续近十年的一系列增筑使北京城形成了坚固的城防体系。
明世宗嘉靖时期,世宗
朱厚璁对北京进行了第二次增筑。明朝后期,
正阳门外聚集的人口增多,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给事中朱伯辰上书陈说城外人口激增,应添修
外城防护外族侵扰,时北京城郊尚遗有金、元故城“周可百二十公里”,“增卑补薄,培缺
续断,可事半而功倍”。这与中国古代城市“内城外郭”的重城制相吻合,因此
嘉靖帝下诏增筑。后财政拮据,著名权臣
严嵩巡视后提出先筑南面城墙,待财力充裕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制”,于是将北京城南已经筑起的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外城自嘉靖三十二年动工,当年十月完工,三面城墙全长28里,从而形成了
北京城池“凸”字形的格局。
清代京师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袭了明代北京的格局,对皇城内规制有所裁撤,将明代皇城内的大量
内廷供奉机构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大量的
衙署、府第、仓库、草厂也改为民居。将内城划作
满城,内城成为
八旗专属居住区,令汉人统统迁往外城居住。清朝还在北京城内添建了大量黄教寺庙、王府,并在西郊修建
三山五园等
皇家园林。城池的设施、形制在清
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后清人再未对北京城池布局进行过改动,北京内外城“凸”字格局自明嘉靖后一直延续了近500年,再没有变动。
城池变迁
明清时期皇帝非常重视北京城池的保护和修葺,城墙上不得任意增开
豁口,城楼、箭楼、雉堞、墙面砖体如果发生破损、塌陷和酥裂起鼓,都要及时进行维修。
据史书载,明末
李自成撤离北京时,除焚烧紫禁城
三大殿外,各城城楼也被放火焚毁,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对北京城池有计划的破坏(不过1960年代拆除城楼时发现,
东直门和崇文门仍为明朝原构)。1900年
义和团之乱时,
正阳门箭楼被
拳民焚毁,城楼被印度士兵焚毁;
朝阳门箭楼、崇文门箭楼分别被日军和英军击毁;内城西北角楼被俄军击毁。这一年,英军扒开永定门西侧的外城城墙和天坛坛墙,将
京奉铁路终点由城外
马家堡延伸至
天坛内(时为英美司令部)。这是北京城墙第一次被扒开豁口。1901年,英军又扒开了永定门东侧的外城城墙,将铁路终点东延至
正阳门东侧,即后来的正阳门东火车站(前门火车站),以便使馆人员战乱时撤至天津。此外英军还将
东便门南的外城东城墙扒开,修建了通州至东便门的铁路线。
城市布局
外城
1553年(明朝
嘉靖三十二年)间增筑。又称“国城”、“外郭”。城墙长28里,高7.5米至8米,底宽约12米,
顶宽约9米。东南角因避让
水洼而向内曲折,被附会为“
地陷东南”。
嘉靖二十八年筹划重修外城时,最初的构想为在各城门外修建关厢子城,从而形成大城居中、九
座子城拱从的奇特布局。后改为环城修筑外廓,南面将天坛南墙包入,然后东西两路向北(位置大约在内城城墙外2000米处),至洪武除年被废弃的元大都土城的东垣和西垣南端,然后从土城取土,修建北面、东北和西北三段城墙。外城总长度预计在120里左右,与内城构成“回”字形布局,辟门十一座,南、东、西各三座,北面两座。
1550年(
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
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
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
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它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由于工期浩大,在
严嵩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城墙,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此议得到嘉靖帝的许可,外城工程于嘉靖三十二年
闰三月开工,同年十月南段竣工。后因用兵频繁,加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使明廷集中财力物力重建宫殿,外城一直没有再筑。嘉靖四十五年(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
外城城墙
北京外城三面长28里(14.409公里),呈东西宽、南北窄的扁长形,辟七门,四角建角楼四座。城墙内为夯土,外包砖石。外城城墙外层包砖1米左右,多为明代大城砖,内层包砖0.7米左右,多为清代小城砖。外
城通高6至7米,顶厚10至11米,基厚11至15米。西段城墙最窄,顶厚平均为4.5米,基厚7.8米。
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陆续拆除。
城门
北京外城共有七门,南面三门,东西各一门,此外还有两座便门。外城的城楼都比内城矮小。最高大的是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城楼约高20米,为
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进深3间,于正阳门遥相呼应。其次是广宁门(现名
广安门),该门只是比永定门矮了一点。广渠门、左安门、右安门都是
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高度仅15米左右,东便门和西便门形制更小。
外城城门于明代建成后只有瓮城,直至乾隆时期才增筑箭楼。与城楼相同,外城箭楼的形制也比内城箭楼更小。
永定门箭楼正面有两排箭孔,每排7孔,左右两侧两排箭孔,每排3孔,共26个箭孔。箭楼的后面没有
抱厦,只有一道门。而广安、广渠、左安、右安四门又次之,只设22个箭孔。东便门和西便门最小,只有8个箭孔。与内城瓮城不同的是,外城瓮城城门均设在箭楼下,与城门门洞在一条直线上,且瓮城内无
关帝庙。
内城
北京内城又称“京城”、“大城”。东段和西段的大部分为元大都城墙,北段和南段修筑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城墙为
夯土筑成,内侧和外侧均包城砖。通高12至15米。内城城墙的北段和南段厚度大于东西段厚度,平均底厚19至20米,顶厚16米,上有
女墙。内城有城门九座,角楼四座,水门三处,敌台一百七十二座,雉堞
垛口11038个。城外有宽30-60米的护城河。
城防体系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防体系由城墙(包括箭楼、角楼、敌台等
附属建筑)、护城河和驻守部队组成。
明代
明朝时,在京师及周围地区常驻的部队称京军(或称
京营),分为五军营、
三千营和
神机营,皆创建于永乐朝。三营又分为七十二卫,编为中军,左掖军、右掖军,左哨军、右哨军等共“五军”。京军主要驻扎在德胜关外(即元大都土城健德门
遗址)以西,部分部队驻扎在京畿近郊,如南苑、
通州、
卢沟桥、昌平皇陵和
居庸关等地 。
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京军覆没,于谦改为从诸营中选取精兵约十万,编为十营团练(
明宪宗时改为十二营),其统帅机关分别设在内城的东
官厅和西官厅,并在内城和外城设多处教场,供驻扎及操练之用。皇城和宫城的守卫工作亦由五军、三千、神机三营担任,后增设
锦衣卫、腾骧卫,指挥官包括“锦衣卫
大汉将军”、“
红盔将军”、“
明甲将军”、“把总指挥”等名目,在皇城内设置“红铺”,驻兵拱卫。明制城门晨启晡闭,城门关闭之后人不得随意进出(玉泉山水车除外)。夜间
城内街道上有巡城兵丁,禁止庶民犯禁闯夜,一些主要街道上还设栅栏阻断交通。城墙上平时不驻军,遇敌军来袭、兵薄京师时,方登城守卫。 明朝中叶以后,蒙古和
后金军队多次攻抵北京城下,京师多次宣布戒严,关闭城门,严禁人员出入。元大都土城明时仍为京师的辅助防线,俺答之变时,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胜门外土关”的健德门附近)仍有明军驻守。
清代
清朝时期,北京驻军主力为
骁骑营(旗营),分区驻扎于北京内城:
镶黄旗在
安定门内,
正黄旗在
德胜门内,
正白旗在东直门内,
镶白旗在
朝阳门内,
正红旗在
西直门内,
镶红旗在
阜成门内,
正蓝旗在崇文门内,
镶蓝旗在
宣武门内。各旗均拨有官厅、营房和堆拔房(
哨所)。除骁骑营外,北京城防驻军还包括
前锋营、
护军营、步军
巡捕营、
健锐营、
火器营、神机营(
咸丰十一年设)、
虎枪营 此外,自
雍正朝起,在
圆明园至香山一带设有
圆明园八旗护军营,以拱卫御园。 内城九门中,除正阳门外的八门也按照这一分布由八旗士兵各自防守,由
满洲、蒙古和汉军士兵分值。但是
城门领(负责城门守卫工作的军官)则由其他旗的军官担任:安定门首领为正蓝、德胜门首领为镶蓝、东直门首领为镶白、西直门首领为镶红、朝阳门首领为正白、阜成门首领为正红、崇文门首领为镶黄、宣武门首领为正黄旗人。正阳门由八旗轮值。外城七门中,镶黄旗汉军值东便门,正黄旗汉军值西便门,正白旗汉军值
广渠门,正红旗汉军值
广安门,镶蓝、镶白二旗汉军值
左安门,镶红旗汉军值
右安门,正蓝旗汉军值永定门。雍正六年,在内城各城门(除正阳门外)建八旗值房,每座城门均为营房四百六十间、守门班房九十间、更房十五间,共计三千六百八十间。此外在城外还有一万六千间营房供八旗兵丁居住,每旗分配两千间,满洲兵一千五百间,蒙古兵五百间。此外在内城城墙上还设有堆拔房一百三十五所,其中一百零六所内贮旗帜、火炮、火药、
火枪。
乾隆十年,在内城九门城楼附近又增盖房屋二百四十一所,每所三间。外城城墙上,原有外城巡捕三营官兵的自建
土坯住房,乾隆时期多已倾塌,因此在乾隆十年增设外城堆拔二十八处、八旗营房三千六百一十六间。 清朝时期,骁骑营八旗守军一般不在城墙上居住,而是居住在城门内外,以便防守。只有皇帝出宫前往圆明园、天坛等地时方登城扈卫。惟宣武门上常驻守城兵丁,每日午时发射信炮(午炮)
明清城池的守卫武器包括火炮、
火铳、弓箭等。在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队攻打北京、以及崇祯十七年
李自成军围攻北京时,城墙上的明朝守军都曾发炮还击。清朝时期,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因北京城防森严,已进抵京北德胜门至安定门一线的英法联军放弃攻打北京城的企图,转而攻打圆明园和
海淀。在1900年8月13日至15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战役中,北京城池也体现了极强的防御作用。根据联军记载,清军守城部队凭借满城(内城)城墙高大宽厚的优势,在墙上居高临下向攻城军队射击。俄军和日军试图用
火棉炸毁东直门、朝阳门的城门,但试图点燃引信的士兵多次被墙上守军击毙。此外,北京城池的瓮城、敌台、角楼在此役中也协助清军构建了多处强大的火力阵地,例如8月13日夜间,俄军虽然攻破东便门箭楼城门,但在瓮城内仍遭到清军火力夹击,无法前进,直至14日上午援军到来才夺下东便门城楼。甚至在联军攻破外城和内城后,皇城的城墙城门仍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8月15日清晨美军使用火炮轰击
天安门城门,竟未轰开,后用日军工兵送来的云梯登城,方能夺占。 此外,在1937年7月25日的“
广安门事件”中,驻
丰台的日军一个大队(营)以“
护侨”和“保护
东交民巷使馆区”为由开入北平城,在其车队进入广安门时,防守城门的20余名
中国军队用机枪居高临下对其予以狙击,迫使日军放弃进入北平城的企图,证明北京城池在
现代战争中仍有重要的防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