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陵为
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
朱棣和
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
天寿山主峰南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选址
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之后十分重视北方的防务,并有意迁都
北京,最重要的是在北京为自己选择陵址。
明朝皇帝建陵选址最讲“风水”,永乐五年(1407年),
仁孝徐皇后去世之后,明成祖朱棣并未在南京选择陵址而是去北京选择陵址,江西术士
廖均卿说
昌平北有“吉壤”,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廖均卿当年在选长陵的时候,给永乐皇帝上了一道奏折,他就说长陵的水流“天门山拱震垣,地户水流囚谢。”因为在风水里东南方向是地户口,这个东北方向叫鬼门,西南方向叫人门,西北方向叫天门。朱棣决定在此建造陵墓,并改黄土山为
天寿山,于永乐七年(1409年)6月20日开始修建长陵。
建造
明长陵陵园营建时,四周因山势筑围墙,总长达12公里,围墙险要处设十几个关口,并建城关、敌楼,驻军把守。设口驻军,除保卫陵园之外,还有捍卫京师的重要意义。明长陵是
明朝历代皇帝陵寝中建筑规模最大的帝陵之一,也是原古建筑保护最完整的一座。历经近600年,仍然金碧辉煌。工程浩繁,用料严格,动用了全国的人力、财力。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地面上建筑至
宣德二年(1427年)3月基本完工。陵园的先导是一座雕琢精细的大石牌坊,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五门六柱,额枋上有11座带檐的小石楼。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建国以后,
毛泽东、
邓小平、
周恩来、
刘少奇、
叶剑英、
宋庆龄、
杨尚昆、
万里、
彭真、
阿沛·阿旺晋美、
郭沫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在百忙中都到过长陵。毛泽东曾三次到长陵。邓小平、刘少奇来过两次。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丈夫爱丁堡公爵
菲利普亲王、瑞典首相
约兰·佩尔松、德国总统罗曼·赫尔佐克等国家首脑到长陵参观后表示非常赞赏。
2003年,明长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
北京市昌平区境内,距
北京故宫五十公里。陵区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寿山主峰。南距昌平县城约12公里。海拔559米,属军都山。山麓一带黄土深厚,原名黄土山,明建十三陵后改名
天寿山。地势险要,上陡下缓,南临十三陵盆地;东、西扼山口,古为军事要地。
自然环境
陵区自然环境具有青山环抱、明堂开阔、水流屈曲横过的特点,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明长陵所在地区四面环山,绿树丛丛。南面又有龙虎两山左右对峙,势如门户。陵区平面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
建筑布局
整体分布
明长陵的整体布局为“前方后圆”,整个陵宫建筑南向偏西9度。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包括陵门、神库、神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棂星门、宝城、明楼等(现部分建筑已不存)。宝城砖砌,圆形,直径约340米,周长1公里多,上有垛口,形似城堡。内为高大的封土,封土下面就是地宫的位置。宝城南面中央有门,可沿磴道上达明楼。楼呈方形,四面辟券门,中贯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顶为黄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额书“长陵”二字。楼正中有碑一座,额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成祖文皇帝之陵”。除陵园本身外,还有东西二坟,东坟在德陵馒头山南,西坟在定陵西北,坟内分别埋葬十六个为
朱棣殉葬的宫妃,因其坟形如深井,故名东井、西井。
三进院落
明长陵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
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
第三进院落,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
主要建筑
文物保护
2014年8月,明长陵
神功圣德碑楼和大红门进行了大修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将对碑楼的墙体、瓦面、木结构房檐等重点部分进行修缮,并按照历史资料恢复其原貌。
作用价值
明长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著名古建筑专家
罗哲文评价说:“明十三陵建筑价值极高,长陵的楠木殿其规模是全国唯一的,石雕精湛,明十三陵无论是从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或建筑艺术上看,是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我国的古建技术,宋代有《
营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官修的建筑工程用书。但处于宋、清两代之间的元、明两代却都没有官修建筑用读书。因此,元明二代遗留下来的古建,就成为建筑史学界研究元明两代建筑法式、特点的基本素材。特别是像明长陵的
祾恩殿这样的高等级的明代官式建筑,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这座大殿从结构上看,属叠梁式构架体系,不推山。宋元时期的叉手、托脚等构件已不采用,宋元时期的襻间斗拱也按照“檩、垫、彷”的组合方式由垫板代替。整体结构更趋简化,节点更趋牢固。由于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头伸出斗失之外,柱头科斗拱的机能发生了变化。但如果挑檐檩因受力向下弯曲,平身科斗拱仍能起到悬挑的作用。平身科斗拱的形制采用了宋元两代都没有的落金式鎏金斗拱。斗拱后尾部分均呈30°角斜向上伸,真假昂并用。
旅游信息
交通信息
自驾
G6
京藏高速。到昌平西关环岛后,向北进入京银路,500米后红绿灯向右行驶进入昌赤路,沿途会经过石牌坊、十三陵总神道(简称
神路)、七孔桥到达丁字路口后,直行长陵、左转
定陵和昭陵。
地铁
昌平线至昌平西山口站下车;换乘景区循环车。
公交
乘314路、872路、878路、879路、925路、昌55路、昌平32路在长陵下即到。前门、崇文门、展览路等处有旅游专车。
实用信息
【1】、购票价格:淡季票价(含邮资):35元/张 旺季票价(含邮资):50元/张
【2】、售票时间:08:30-16:30
恢复开园
2022年11月5日,明长陵将恢复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