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Ming Tombs),位于
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麓,是
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明
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后,出于政治和战略两方面考虑,开始在北京卜选陵址。这项极具战略意图的举措,对巩固政权和彻底消除蒙元的残余势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三陵自明
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及至清代顺治初年,前后长达230多年。先后建造了13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依次建有成祖
长陵、仁宗
献陵、宣宗
景陵、英宗
裕陵、宪宗
茂陵、孝宗
泰陵、武宗
康陵、世宗
永陵、穆宗
昭陵、神宗
定陵、光宗
庆陵、熹宗
德陵、思宗
思陵。陵区内共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贵妃。除皇帝陵外,陵区内还有明朝妃子园寝七座,太监墓一座,以及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成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
历史沿革
十三陵自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及至清代顺治初年,前后长达230多年。先后建造了13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依次建有成祖
长陵、仁宗
献陵、宣宗
景陵、英宗
裕陵、宪宗
茂陵、孝宗
泰陵、武宗
康陵、世宗
永陵、穆宗
昭陵、神宗
定陵、光宗
庆陵、熹宗
德陵、思宗
思陵。
13座陵墓中,永乐帝的长陵、嘉靖帝的永陵和万历帝的定陵,均是生前所建,规模亦最大,其余陵墓则是死后才动工,大约会用半年修建。
崇祯帝因为是亡国之君,并没有正式建陵,现时的陵墓是以其妃田氏的墓穴改建。
清政权清点明代帝王陵寝,并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从顺治到乾隆,也有不同程度的修缮。晚清随着政权衰微,陵墓区域修缮和保护逐渐废弛,但主体墓葬群冢均保存完好。
1955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明史学家
吴晗经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郭沫若商议后,报请国务院挖掘十三陵中的长陵,经时任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批示同意发掘。同年,由吴晗、郭沫若、沈雁冰(
茅盾)、
邓拓、
范文澜、张苏、
夏鼐、
郑振铎、
王昆仑所组成的“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9月,十三陵地区由当时的昌平县改隶北京市园林局。
1956年,决定改为“试掘”定陵。1957年打开定陵地宫。1959年文化部文物局批准成立
定陵博物馆。但由于技术和认识的落后,包括帝后棺椁在内的许多文物在出土后被损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兴起“
破四旧”运动,十三陵很快成为波及的一处区域。大量定陵出土文物被从北京城区前来“串联”的红卫兵毁坏。8月24日,万历皇帝和孝靖、孝端皇后的遗骸,被定陵博物馆的“造反派”团伙在定陵大红门前广场公开焚毁。
1967年,活动退潮后文物部门清点,十三陵的古建筑和附属文物有变更和损坏,多由于管理使用单位在破“四旧”中,自动破坏或迁移,各陵宝城、明楼砖石被拆走。
1972年底,定陵博物馆和十三陵管理处合并,划归北京市园林局。
1981年6月,北京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成立,定性为当时的昌平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接管十三陵管理处职能。
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截止202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其余陵均未开放。
2024年6月13日,在2024明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尚未对外开放的明十三陵陵寝,将陆续对外开放,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陵寝全面开放。本次计划共分为三期,时间为2024~2030年,其中一期为2024~2025年,开放思陵、永陵;二期为2026年~2028年,开放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宫遗址;三期为2029年~2030年,开放献陵、裕陵、庆陵。
2024年7月13日,明十三陵景区公布开放计划 ,将逐步扩大十三陵文化遗产开放范围,到2030年实现明十三陵帝陵全部开放的目标。本次计划共分为三期,时间为2024~2030年,其中一期为2024~2025年,开放思陵、永陵;二期为2026年~2028年,开放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宫遗址;三期为2029年~2030年,开放献陵、裕陵、庆陵。2030年,所有主体陵寝将实现全面开放。
2024年12月,明十三陵中的永陵、思陵可通过官方渠道预约讲解参观。
建筑格局
十三陵诸陵营建规模各不相同,凡是皇帝生前营建的,规模都比较大,例如
长陵、
永陵、
定陵。死后营建的,规模就小,如
献陵、
景陵、
康陵等。思陵,因明末崇祯皇帝是亡国之君,所用陵墓原是贵妃田氏的墓穴,因此,十三陵中数思陵规模最小。
十三陵陵区的最重要的建筑形制分为祭祀区、埋葬区、衙署机构、保护机构等几部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陵墓总体规划建筑格局。
祭祀区主要指陵区各陵园的地上建筑和陵区的先导部分。地面建筑主要有神路、石牌坊、大红门、大碑楼、石像生、神桥和陵园等。
埋葬区包括陵园和地宫,合称陵宫建筑,是各帝陵地面建筑的集中所在,也是祭祀活动的重要专用场所。各陵皆背山而建,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500米,多至8000米。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隔外,其余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方向,规模虽然不同,但地面建筑布局、形式基本一致,特别是主要建筑几乎完全相同。十三陵各陵宫建筑自成整体,祭祀在前,寝宫在后,门廊、殿堂,明楼、宝城,排列层次分明,严肃整齐,突出了陵基建筑的特点。建筑分布以中轴线为主体,两恻为附属建筑陷衬,建筑布局合理完整,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相吻合。随着地势的逐步升高,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地宫是帝后棺椁的停放区域。地下建筑前面一般建有隧道和甬道,成为进入地宫的导引部分。地宫平面为“十”字形。石拱券结构,后殿拱券与中殿拱券呈正交,这种拱券当时称“丁”字大券,是专供帝王使用的建筑形式,公侯大臣墓葬是不允许建造成此种形式的。明代帝陵“十”字形建筑布局的地宫形制,是仿照皇帝生前居住的内宫建筑布局规划的,即所谓“九重法宫”,法宫即为皇宫中的内廷建筑,就是皇帝的寝宫。明代陵寝地宫属多室建筑布局,这种建筑布局虽然唐宋时期已经普遍采用,但是明代的陵寝地宫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制都超过了前朝。地宫的后殿放置帝后的棺木,左右配殿亦筑有棺床。中殿是梓宫奉安后,护葬官员举行祭祀礼仪活动和放置帝、后的石御座及琉璃五供等随葬物品的场所。
十三陵衙署机构主要指负责保护、管理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例如陵监、祠祭署、神马房、果园、榛厂等。明代的陵禁制度十分严格,为了保障陵区的安全与防范,明十三陵除思陵外,都有陵监等一整套功能不同的各种管理机构。这些附属建筑群,是各陵完整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景点
综述
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
成祖)、献陵(
明仁宗)、景陵(
明宣宗)、裕陵(
明英宗)、茂陵(
明宪宗)、泰陵(
明孝宗)、康陵(
明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
明神宗)、庆陵(
明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毅宗)。
祭祀区
神路,又称神道,是十三座陵寝共用的神道,是明代帝陵地面建筑的导引部分。神路南起石牌坊,北至
长陵,全长7000米。神路建有石像生、棂星门、五孔桥、七孔桥等,从七孔桥开始,神路由此分支,通向各陵园。
石牌坊,为
汉白玉结构,是整个陵区导入口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陵区的正南面两侧砂山之间。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明世宗为颂扬祖先圣德所建,故称“圣德牌坊”。整座牌坊是用多块巨大的青白石经雁刻后榫卯衔接而成。石牌坊共计五间,仿木结构建筑,宽28.86米,高约12米,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高等级的大型石牌坊。构件上雕有龙、狮、花卉等精美的图案,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大红门,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门为三洞券门,庑殿顶,上覆黄疏璃瓦顶,墙体用砖石砌筑,通体皆涂红色。大门的两恻接陵区围墙。大红门前面东西两侧各竖下马碑一通,通体由汉自玉石雕刻而成,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地位的尊严。门内东侧稍远处原有拂尘殿,又称时陟殿,是专为帝后所建的更衣之所,现已无存。
碑亭,位于神路的前部,为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建于
正统元年(1436年)。碑亭平面呈方形,高25.14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墙体用砖石刷筑,通体皆涂红色,四面辟门。亭内竖有龙首龟跌石碑一通,高7米多,汉白玉石雕成。石碑四面刻字,碑首篆书“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是明仁宗朱高炽撰写,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长达3000多字。碑亭四隅立有华表一座,是碑亭的重要点缀,高10.8米,柱雕云龙纹,顶部有云板,顶端圆盘上各雕有一蹲立异兽,俗称望天吼。华表皆用汉白玉石雕刻而成,给人以肃穆端庄的感觉。
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等石制雕刻的总称,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
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棂星门,又叫龙凤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陵园区
长陵,位于天寿山中峰之下,是
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
朱棣和
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是永乐皇帝于永乐七年(1409年)自建的“寿宫”。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长陵是十三陵陵宫建筑规模最大、最宏伟的建筑群。平面为长方形,前方后圆,建筑布局为三进院落,周围建有高大的红色陵寝园墙。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陵门前有无字碑,碑前建石桥与神道相接。第一进院以棱恩门为主要建筑,两侧建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附属建筑。第二进院是祭祀区的主体所在,建筑规模和建筑等级都是最高的。主殿枝恩殿高大雄伟,两侧建有配殿相呼应。棱恩殿建成于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是供奉帝后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大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屋面,金碧辉煌,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上。台基前出三层月台,并有石雕护栏,每层月台前各设三层台阶,正中为高浮雕御路石雕,雕刻内容为海水江崖和双龙戏珠等精美图案。殿内“金砖”铺地,殿宇梁、柱、枋、檩、斗拱等建筑构件全部用金丝楠木加工而成,因为金丝柚木具有材质细腻,有纯天然的香气和特别耐腐蚀的特性。支撑殿宇的60根整材楠木大柱,用材粗壮,特别是殿内的32根重梯金柱,高12.58米,柱径均在一米以上,可谓世间罕见之物。
献陵,为明朝第四位皇帝
朱高炽和
诚孝昭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朱高炽(1378~1425年),年号
洪熙,庙号仁宗,47岁即位,在位十个月,享年48岁。献陵建于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八月玄宫落成。正统八年(1443年)地面建筑完工。用时18年。占地约4.2万平方米。
献陵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0米,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门楼(祾恩门)则仅为3间;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照壁则因之不设于券洞内而设于方城之后,墓冢之前。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了楷模。
明献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楼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前面以祾恩殿为主,建有一进院落,殿前左右建两庑配殿和神帛炉。院的正门,是祾恩门,也即陵园的大门,门前出大月台,院后设单座门一道。后面以宝城、明楼为主,前出一进院落。院内建两柱棂星门、石供案。院门为三座单檐歇山顶的琉璃花门。二院之间,隔一座小土山(影壁山)。
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
朱载坖(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坖和他的三位皇后。
明楼的斗拱,依明朝制度各陵均为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后的昭陵却变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棱恩门、棱恩殿虽然重建时间数没有大的变动,但都缩小了尺度。棱恩殿,原制面阔五间(30.38米),进深四间(16.77米);清代重建后,面阔间数没有改变,尺度却缩小为23.3米。进深改为三间,尺度缩小为11.92米。棱恩门,原为面阔三间(18.44米),进深二间(8.04米);清代重建后面阔缩小为12.52米,进深缩小为6.77米。陵内的两庑配殿和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不仅没有重建,而且残垣断壁也被拆除。只在碑石周围旧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墙。此后,长达200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修缮。昔日壮丽的陵园建筑满目凄凉,只剩下残坏的明楼和陵墙了。
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章皇帝
朱瞻基(年号
宣德)与
孝恭章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景陵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千米,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0米,占地约2.5万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景陵内的祾恩殿台基,仍是嘉靖年间改建后的遗物。从遗存的明代殿宇檐柱柱础石分布可以看出,该殿原制面阁五间(31.34米),进深三间(16.9米),后有抱厦一间(面阔8.1米,进深4.03米),前面的御路石雕二龙戏珠图案,比献陵一色云纹,显得更为精致壮观。
祾恩门、祾恩殿的台基上还有清代改建后遗留的柱础石。神功圣德碑亭仅存石碑及台基。
定陵,为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
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1584~1590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万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
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永陵规模宏大,其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
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划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古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亦即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
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贞皇帝
朱常洛(年号
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庆陵的地下玄宫自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定穴营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龙门,历时四个月,耗帑银150万两。且工程质量精细,除玄宫全部用石料外,其“后、中、前殿”,有“重门相隔”。天启六年(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其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作,亭内竖碑,螭首龟跌,无字。
庆陵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约2.76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方院,彼此不相连接,在二进院落之间有神道相连,并于第一进院落后建单空石桥三座。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神帛炉两座。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驻泰、花瓶各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满填黄土,中央夯筑上小下大的圆柱形体为宝顶,底部直径约28米。冢前拦土墙与宝城墙等高,并与宝城城台及两侧墙体围成一个平面近于“月牙”形状的院落——哑巴院,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陵宫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
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
朱见深(年号
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康熙年间茂陵的情况是: “十二陵惟茂陵独完,他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虡之属犹有存者。”至清朝末年,祾恩门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民国年间祾恩殿本已残坏,又被拆毁。其现状情况同裕陵。
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
朱厚照(年号
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康陵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
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
朱祐樘(年号
弘治)及
孝康敬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
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思陵,约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本是思宗宠妃
田贵妃之妃园寝。明朝灭亡后,
李自成命人将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笼络人心并改名思陵,使思陵成为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而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也较小。思陵附近亦有明思宗贴身太监
王承恩陪葬墓,清顺治帝、康熙帝亦曾为王承恩立碑以嘉许其贞忠殉主。
清朝灭亡后,思陵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地下墓室曾先后两次被当地土匪盗发。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又大规模地拆毁陵园地面建筑。思陵已是满目凄凉,只有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思陵得到应有保护。明思陵,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但古陵残碑,松涛阵阵,仍别有一番意境。特别是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
陪葬墓
十三陵陵区内共有七座妃子园寝,分别为宪宗
万贵妃园寝、神宗五妃园寝(
郑贵妃墓)、世宗贤妃园寝、世宗四妃二太子园寝(五子坟)、世宗三妃园寝(悼陵)以及成祖妃园寝两座(
东井、
西井)。在七座妃子园寝中以万贵妃园寝、
郑贵妃园寝规模最大,地上建筑也最多。
妃子园寝建筑规制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有园寝大小规模、建筑多少不等的区别。建筑形式分为前方后圆和长方形两种。建筑布局都是以中轴线为建筑群的基准线,主要建筑全部位于中轴线之上,主殿的两侧有附属建筑相呼应。中轴线建筑有园寝门、重门、享殿、三重门、影壁、石碑、供案,最后为墓冢,享殿前面建有神厨、神库和配殿等附属建筑。园寝周围有高大的围墙环绕。
妃子园寝的墓室构造,是一座平面呈“工”字形的宫殿式建筑,由墓门、前室和主室构成。墓室为拱形建筑,前室和主室之间有两扇石门,门上刻着铺首。门顶为琉璃瓦,两端各有三个龙头形鸱吻,檐端的瓦当饰龙纹。主室的屋顶是四阿式,顶坡全铺着方砖,垂脊上有琉璃瓦脊饰。墓室中为高出地面的棺床,其上放置棺椁。前室石门两侧各置宝座一座。宝座前放置有石五供(香炉一,烛台、花瓶各二)和长明灯。
王承恩墓,位于思陵前方,其坐西朝东,东侧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吴下倪钦题行书刻“王承恩墓”。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龟趺,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清顺治帝亲自撰写碑文。紧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
衙署建筑
陵监即神宫监,明十三陵各陵都有专门供守陵太监居住的神宫监,是明朝皇陵陵园的专门管理机构,由内臣掌管。陵监一般都建于陵宫的附近,在陵宫的左侧或者右侧。每陵各设一监。每监分设掌印太监一员,下属金书、管理、司香、长随等若干。明初各陵内官设置较少,正统时各陵不过二三员,至成化时增加到12员。陵监的主要职责是专门管理祭祀、维护陵园安全以及管理各皇庄、果园、榛厂、神马房等。由于其责任重大,因此每个陵监配有神宫监军建制,多达数千人,其职责是协助陵监等管理机构维护陵区的安全,同时也是压榨陵区附近百姓的黑恶势力。清顺治元年(1644年)设司香宫和陵户,而后各陵监逐渐演变成村落。
陵监的选址全都位于所属陵寝的附近,便于守护和日常管理。每个陵监的朝向没有固定的格式,基本上是朝着陵寝的方向所建,因此,十三陵的陵监方位正方向的不是很多,有不少都是斜向的,例如:泰陵监、康陵监的坐落方向是偏西北向,庆陵监的方向则偏东南向。
陵监的形制平面为方形和长方形两种,由内外两道垣墙围合而成,又称外垣墙和回字墙,在规模上外垣墙高于回字墙。外垣墙墙体有砖墙和虎皮石墙两种,因为时间的不同,所用材质也不同。早期的陵监外垣墙除监门外基本上都是用鹅卵石砌筑,晚期的陵监则使用城砖砌筑。
陵卫是护陵的军事组织,称为陵卫军。其主要职责是守护陵园,是一支专门维护皇陵的皇家卫戍部队,是十三陵保护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陵曾设十二陵卫军,除思陵外,每个皇陵都有陵卫军保护陵园。在明代,十三陵曾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禁区,明陵的周围建有城墙一道,时称边城,明十三陵曾沿陵区四周共设有十个山口、两门。其中主要的山口有东山口、老君堂口、灰岭口、贤庄口、雁子口、德胜口、西山口和榨子口等。边城长约三四十公里,是利用明陵所在盆地的天然地形建成的,大体上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以人工修筑边城为主,北部以把截山口为主,墙体高大坚固。边城建有故楼,由重兵日夜守卫,多时达数万人之众。
边城的建筑形制分为两种,一为陵区正面的大、小红门地段的砖墙,一为陵区偏远地段的虎皮石墙。前者因为位于陵区的正面,是皇族谒陵和祭拜的必经之路,所以这段边城建造得最为庄重,城砖砌筑,墙面涂红垩,墙帽使用黄琉璃瓦.红墙黄瓦,十分壮观。这段墙体与大、小红门等主体建筑色调,形式等方面协调一致。
文物价值
十三陵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文物保护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30日,河北省委员会第六十一次会议通过《河北省昌平县明陵保护办法》。决定在长陵设护陵警察分驻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北平市政府根据国民政府保护古物的命令,派人勘测长陵,估算修缮经费。3月21日开工修葺,6月27日竣工。工程项目有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龙凤门、长陵陵门、陵内碑亭、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牌楼门、明楼、皇墙、神帛炉等。
民国二十六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37~1948年),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庆、德等陵残坏的祾恩门、祾恩殿,在战乱中被逐渐拆毁,只余残垣断壁。思陵享殿、碑亭、明楼被国民革命军拆除后,将砖运走修炮楼。
1949~1950年,隶属河北省通县专署的昌平县政府,设立护陵委员会驻景陵村。
1952年10月,河北省文化局指示,改护陵委员会为十三陵文物保管所。
1955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根据前政务院关于接管十三陵,修缮古建筑,植树造林,辟为公园的指示,派市建筑工程局第一建筑公司备料施工,修葺长、景、永三陵;9月,十三陵由河北省昌平县划归北京市园林局。
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5月,打开定陵地下玄宫,出土文物近3000件。
1958年,文化部文物局批准成立定陵博物馆。
1959年10月,定陵正式对外开放(隶属北京市文化局)。
1957年,十三陵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十三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至90年代,修复工作进行,其余陵墓陆续开放。
1966年8月24日,“文化大革命 ”时期,在“打倒地主阶级头子万历”的口号声中,由定陵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的“造反派”进入定陵博物馆文物库房,把“明神宗朱翊钧”、“孝端显皇后”王氏及“孝靖皇后 ”王氏的三具尸骨拉出来摆放在定陵大红门前广场上,进行“批斗”,最终付之一炬。
1987年4月,修缮昭陵工程开工;1992年竣工。
1988年7月,十三陵茂陵修缮工程。
1992年,十三陵神路修复工程。
1992年10月,十三陵献陵方城明楼抢险修落工程。
1994年11月,十三陵献陵修缮工程。
1998年2月,十三陵抢险修缮工程。
1995年5月,修缮献陵工程竣工;7月,神路二期工程竣工;12月“明十三陵博物馆”成立。
2001年6月,十三陵德陵抢险修缮一期工程。
2002年2月,十三陵德陵抢险修缮二期工程。
2003年1月,十三陵康陵保护修缮工程。
2003年2月,十三陵德陵抢险修缮工程。
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7月,十三陵康陵三座门及影壁保护修缮工程。
2005年8月,十三陵康陵被思门保护修缮工程。
2005年12月,十三陵昭陵抢险修缮工程。
2017年3月21日下午,北京市文物局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十三陵的安全隐患问题展开彻查。
2017年4月29日,因思陵石五供烛台失窃事件发生,十三陵将开展为期半年的文物安全大检查行动。十三陵将引进光波振动防盗掘系统、红外脉冲报警、电子巡更系统等8种先进安防技防管理手段,更新老旧监控设备。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门票价格
淡季票价(11月~3月)
开放时间
交通线路
选择自驾车游览十三陵景区,请从北三环马甸桥驶入京昌高速公路,在通往“昌平西关环岛”出口驶出高速公路;盘西关环岛半圈后即可驶入十三陵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