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作为明清时期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基本信息
除了中国的
北京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地方都曾经被称为北京:
比如:
历史沿革
发展历史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
元大都城。大都城设计时曾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
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的记载,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攻陷元大都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将军
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
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城池过大,不利于防守,于是徐达决定将北城墙向南移2.8公里,放弃城北的
城市建设预留用地。同时用城砖将城墙外侧包砌起来,以提高其防守能力。
1370年,
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
朱棣为燕王,就藩于北平。1379年燕王府竣工,1380年朱棣治国。
靖难之役
1398年,
朱允炆继位,是为
明惠帝,改元
建文。1399年(建文元年)四月开始
削藩,史称“
建文削藩”。
1399年,朱棣发动
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是为
明成祖,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又称京城。
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次年西内落成。
1416年(永乐十四年)起,开始摹仿
南京故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建成
紫禁城宫殿、太庙、太社稷、
万岁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
钟鼓楼,同时将南城墙南移0.8公里,以修建皇城。
1421年(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此后又在
北京南郊修建了
天地坛和山川
先农坛。
第二次增建
1436年至1445年,
明英宗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主要工程包括:将城墙内侧用砖包砌;开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门
城楼、
瓮城和
箭楼;城池四角建
角楼;城门外各立牌坊一座;护城河上的木桥全部改为石桥,桥下设
水闸,河岸用砖石建造驳岸。
整修之后的京城周长45里,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在京城远郊建设了皇陵以及
昌平城、拱极城和内
长城等防御设施。
城建成后
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1550年(
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
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
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
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
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
由于工期浩大,在
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将
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得到
嘉靖帝的许可。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
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
瓮城。
嘉靖初年还在四郊新建了地坛、
日坛、月坛。
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后一直延续了近400年。
清代北京城
基本沿袭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设置,将明代皇城内的大量
内廷供奉机构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的大量衙署、府第、仓库、草厂也改为民居。
清朝还在北京城内修建了大量黄教寺庙、王府,并在西郊修建了
三山五园等
皇家园林区。
近现代改建
1911年清朝灭亡后,对
北京城池进行改建,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正阳门、
朝阳门、宣武门、
东直门、安定门的瓮城,皇城城墙和东安门。1924年在内城城墙上新开和平门,1937年开辟启明门(
建国门)和长安门(
复兴门)(这两个其实是豁口)。
1949年之后,对北京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工作。
朝鲜战争期间,为便于疏散民众,在内城城墙上增开了
东四十条、小街、新街口等豁口。
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拆除。
中华门、
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地安门于1950年代拆除。
内城城门和城墙先后于1965年至1969年拆除。内城护城河的东西南三面也加盖改为暗沟,成为城市
下水道系统的一部分。
遗存
北京城池遗存的只有正阳门城楼、箭楼,
德胜门箭楼,
东南角楼,内城护城河北段,以及
北京站和
西便门两处城墙残余,另外
永定门被重建。
北京城池分四重,即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城各有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
区域划分
内城
又称“京城”、“
大城”。城墙高12至15米,底厚20米﹐顶厚16米,上有
女墙。有城门九座,
角楼四座,水门三处,
敌台一百七十二座,雉堞
垛口11038个。城外有宽30-60米的
护城河。城有九门:
阜成门(平则门)
西直门
安定门
东直门
朝阳门(齐化门)
外城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间增筑。又称“国城”、“外郭”。城墙长28里,高7.5米至8米,底宽约12米,
顶宽约9米。有七门:
永定门
西便门
1926年(民国十五年),
北洋政府在宣武门和正阳门之间开了和平门。1937年日本占领北平后, 为了使东郊和西郊成为直线道路,又将东单牌楼东面的城墙和西单牌楼西面的城墙切开,开了城西的
复兴门和城东的
建国门。
皇城
长18里,有四门:
南有天安门
北有地安门
东有东安门
西有西安门
宫城
即紫禁城,城墙周长3.4公里,有四门:
南有午门
北有神武门
东有东华门
西有西华门
历史变迁
古代,相传
黄帝曾和
炎帝在北京附近的
涿鹿打败
九黎部落,杀死了他们的酋长
蚩尤,并建立部邑。到了黄帝的第三代,额项曾到幽陵祭枢,幽陵或
幽州即北京地区的总称,到帝
尧时代才建立幽都,幽都即古代北京。
公元前一一二二年
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后代于蓟,封周宗室
召公于
北燕;后来燕候吞并了蓟,就以蓟为中心,建立自己的国家。所以从
西周到
春秋时代,北京都一直叫蓟城。
从
晋朝开始,北京改名叫
幽州,保存的最早寺院潭柘寺就始建于晋朝。
元
大都城简介:在公元1260年
元世祖忽必烈将统治中心南移到燕京,并在原
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兴建了元大都。元大都城的城市规划恪守传统儒家的的都城
设计方案和《
周礼·考工记》提出的面朝
后市、
左祖右社的原则。元大都的皇城,坐落在都城正南方偏西的位置上,以太液池为中心,东岸建有宫城和御苑。西岸建有隆
福宫和兴圣宫,以及西苑等。太液池中,另有两组建筑群,一是万岁山上以广寒殿为主体宫殿,二是建在瀛洲上的仪天殿也就是
团城的位置。皇城内,在大小宫殿之间,还建有各种储物的仓库、服务机构、办事的
衙署等。
元大都皇城简介:元大都(1206——1368)皇城的建设参考了
金中都的建造特点,元大都的皇城坐落在大都城南方偏西的位置上,以太液池为中心,东岸建有
大明殿为主的
宫城,宫城后面为御苑。西岸建有以光天殿为主体的隆福宫和以兴圣殿为主体的兴圣宫,以及西苑,在皇城内还建有仿照
瑶池仙境的瀛州(今团城),在大小宫殿,还建有负责警卫的宿卫直庐,负责饮食的庖人,酒人之室,负责缝纫女红之室,以及各种储物的仓库,办事的衙门等。
明北京城简介:明北京城,为元大都城向南移动而成,从全城看来呈“凸”字形。是以一条纵贯南北,长达8公里的
中轴线为依据进行布置的。
外城南边正中的
永定门是这条中轴线的起点,之北的钟鼓楼则是着条中轴线的终点。此时的北京城分内城、外城(皇城和
紫禁城位于内城之中)。内城分为九门,正南中央为
正阳门,在其左侧为
崇文门,右侧为
宣武门;城东两门为
朝阳门、
东直门;城西两门分别是阜成门、
西直门;城的北面是
德胜门、
安定门。外城分为七个城门即:正南的永定门,及其两边的
左安门、
右安门,西为
广宁门,东为
广渠门。和两座方便进出的小城门:
东便门与
西便门。
明北京皇城简介:
明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围18里,有四门;正南为承天门(
天安门),东为
东安门,西为
西安门,北为
北安门(清改为
地安门)。承天门内
东西朝房两旁,布置了“左祖右社”的
太庙和
社稷坛。这样的布置改变了元朝“左祖右社”远离皇城的布局,使太庙与社程坛紧连着皇宫。承天门前有一条宽阔的
御道,两旁有联榴通脊的
千步廊,组成“T”字形广场。广场两侧宫墙的外面,左文右武,对称地排列着中央政府的主要官署,从而改变了元大都城内中央衙署分散的布置。这样,宫前的中央官署和“左祖右社”,宫后的御苑,宫左的
皇史宬,宫右的太液池等,都围在皇城之内。
清北京城简介:清代沿用了明代的内外城和皇城及紫禁城,位置没有变动,只是外城的广宁门与
清道光的名字约宁,“宁”字犯讳,所以把广宁门改为
广安门。内城分为九门,正南中央为正阳门,在其左侧为崇文门,右侧为宣武门;城东两门为朝阳门、东直门;城西两门分别是阜成门、西直门;城的北面是德胜门、安定门。外城分为七个城门即:正南的永定门,及其两边的左安门、右安门,西为广安门,东为广渠门,和与内城联接处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清北京皇城简介:清皇城就是原来的明北京皇城,四周共四个门,除了正南面的天安门外,东、西、北三面各开一个门,东门叫东安门,西门叫西安门,北门叫地安门。门基为青白石座,
红墙黄琉璃瓦,
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
三明间有三对金钉,东西四暗间为值班房,地安门两侧有雁翅排房。皇城内不准老百姓居住,除了南部较大的社稷坛和太庙外,其它也都是供奉宫廷生活和管理皇家日常事务的各衙门机构,如
地安门内有
内官监、蜡库、米盐库、
织染局等,西安门内有
西什库、经版库等。东安门内有
明英宗住过的小
南城,有御用
资料库皇史宬、光禄寺和
瓷器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