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城,位于北京市
西城区北海南门外西侧。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屿,开放时间为09:00-16:00。
简介
团城是明代重修时筑城墙,并将东南二处水面填为平地,基本上形成现在的规模和四周环境。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
承光殿,将原半圆殿改成十字形平面。
乾隆年间进行较大的修建,增建了
玉瓮亭。团城基本上就是乾隆年间修建后的建筑群。它的平面呈圆形,周砌城砖千仞壁立的小城。城台高出地平4.6米,周长276米,面积4553平方米。东、西两侧城墙下各有随
墙门一座,上建门楼,东为昭景,西为衍祥,入门可沿蹬道登至城顶台面。蹬道处各设
罩门,城台上建筑布局采取对称中兼以园林的布局手法。承光殿为全城台的中心,其南有
玉瓮亭,其北为敬跻堂,组成了城台的
中轴线。
两侧对称排列,有古籁堂、余清斋东庑和西庑等。朵云亭、镜澜亭高踞假山上。整座城台黄瓦
红墙。金碧辉煌的古建群间,遍植了数十株苍松翠柏。承光殿中间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四面各推出
抱厦一间,整个平面呈十字形。南面有月台一座。正中大殿为
重檐歇山顶,抱厦为单檐歇山卷棚式,覆以黄
琉璃瓦绿剪边瓦顶,飞檐翘角。上檐重昂七斗,下檐及抱厦重昂五斗。殿内施大
点金旋子彩画。玉瓮亭内玉瓮为元代作品,体积大,雕刻精美。
历史背景
团城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辽代时,因开挖湖泊堆积泥土日渐形成了水中岛屿,称为“圆砥”。金灭辽后,
金世宗完颜雍于
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1179年)以
琼华岛为中心建造太宁宫,又将挖湖的泥土扩充琼华岛和圆坻,在琼华岛上建造广寒殿的同时,在圆坻上也建起了一座殿宇,和广寒殿遥遥相对。元
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在
金中都的基础
上营建元
大都城,选定团城为大内东西两宫的中间地带,团城以东为大内,以西为
皇太后的兴圣宫和
皇太子的隆
福宫。团城遂成了东、西两宫的联系中心。传说在选择大内地址的时候,忽必烈先来到团城上,环视周围的景色,然后捻弓向东射了一箭,箭落之地就成了建造大内宫殿的地址。为了使团城小岛更有气派,在旧殿基础上兴建了重檐圆顶,十一楹,高11.7米,围27米的仪天殿,岛的四周也围起了石墙,圆坻也改名“圆城”。历代皇帝都喜欢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建成蓬莱仙境的玉宇琼楼,“
一池三山”的格局便成了构筑北海飘渺奇幻的蓝图:北海便是“太液池”,琼岛是“蓬莱”,团城就是“瀛洲”,所以仪天殿也叫“瀛洲圆殿”。当时团城四面环水,东、西、北三面各有桥,东为木桥,西为木吊桥,桥中间有两只大船,每当皇帝过桥上了团城,留守官便移舟断桥,以禁来往。明代以降,团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成祖
朱棣重修仪天殿,先后更名为承光殿、乾光殿,以供帝后大臣观灯火之用。东部被填为陆地,西侧建起了金鳌玉蝀大石桥,环岛也砌起了城墙。在
古汉语中,园属虚心,团为实心,“圆城”便改称团城。清康熙八年(1669年),
承光殿毁于地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对团城大规模扩建,整修城墙,堆叠假山,增建了
玉瓮亭、古籁堂、敬跻堂、余清斋、镜澜亭等殿阁,形成了团城现在的格局。后来
慈禧太后在承光殿中供奉玉佛,团城又变成了佛堂。
看点
从东面“昭景门”拾阶而上,经过“罩门”便来到团城上。
承光殿是团城的主体建筑,初建于明代,原为圆殿,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重建时改为方形。大殿坐北朝南,
重檐歇山顶,四周推出单檐卷棚
抱厦,使其殿宇平面呈折角的十字形,号称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样子与故宫的角楼一样玲珑工巧。
殿顶覆盖着黄色
琉璃瓦,绿剪边,飞檐翘角,殿内中央有四根巨大的井口柱,井口
天花之圆光为二龙戏珠,岔角绘鹤。柱上均有楹联。前面为清咸丰皇帝御笔“
九陌红尘飞不到;十州清气晓来多”。后边为
慈禧御笔“七宝庄严开玉镜;万年福寿护金瓯”。上悬匾额为“大圆宝镜”。北面正中有一砖砌的
须弥座,座上的木刻雕龙
佛龛内供奉着一尊白玉释迦牟尼坐像,
像高1.6米,用整块纯正的白玉雕琢而成。
玉佛像面容慈祥,通体洁白,光泽清润,
头冠及衣褶中镶嵌着
红绿宝石,光彩夺目。相传为清代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明宽和尚从
缅甸募化奉献给慈僖太后的,慈禧还亲笔题写了联额。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占
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团城内的各种珍奇古玩也被洗劫一空,这尊搬不动的玉佛就成了他们的
出气筒,玉佛右臂上至今还留着侵略者砍下的刀痕。
承光殿前庭院中,有一座蓝顶白玉
石亭,名玉瓮亭。亭中的石莲花座上有一个杂色墨玉瓮,直径1.5米,周长5米,高70厘米,重3500公斤。相传是元世祖忽必烈为犒劳将士而特制的酒瓮,“其大可贮酒三十余石”,雕成于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265),原名“
渎山大玉海”。瓮身四周刻有云涛、胶龙、
海马,
鱼龙出没,波涛汹涌,其雕刻之精美,形象之生动,堪称鬼斧神工,向与承光殿内的白玉佛合称团城
二绝。大玉瓮原先置于
琼华岛广寒殿中,后来广寒殿倒塌拆除,大玉瓮便辗转流落到西华门外真武庙里,“明珠暗投”,被道人当做菜瓮使用。清康熙五十年(1711),僧人性福重建真武庙,“供大士像,移玉钵于坐下,
叠石为小山贮水于玉钵,以示普陀南海之意”,玉瓮又再次“时来运转”、位列尊宠,真武庙之名也渐被
玉钵庵取代。乾隆十年(1745),乾隆皇帝终于发现玉瓮原是皇家御苑之物,于是“千金购得”,移置
北海团城的承光殿前,并建石亭加以保护。乾隆亲作《
玉瓮歌》刊刻其上:“元史世祖至元间,初成渎山大玉海,敕置广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载。青绿间以黑白章,云涛水物相低昂,五山之珍伴
御榻,从臣献寿欢无央。监院道房曾几历,仍列承光似还璧,相望琼岛咫尺近,岂必铜仙独泪滴。和阗玉瓮昨琢成,质文较此都倍赢,周监在殷殷监夏,一经数典惕予情”,又命内廷翰林40人各赋“玉瓮诗”一首,刻在石亭的楹柱间,至今仍
依稀可辨。玉瓮虽然移置团城,重新成为皇上的宠物,但是瓮钵的双层底座却留在了玉钵庵内,从此玉瓮“身首”异处,天各一方,再无团聚的日子。
团城植被
团城是镶嵌在古典
皇家园林北海和中南海之间的一颗绿色明珠,郁郁葱葱的
古松古柏形成“空中花园”。团城上的松柏以“古”“名”而著称,树龄300年以上的古树有17棵,其中又以受到乾隆皇帝褒封的四棵最为著称。承光殿东侧,巍然屹立着一棵高达20多米的
古油松,鳞斑的粗干周长达3.18米。树姿平展奇特,其形如伞,冠圆似盖,苍劲挺拔。相传说是金代所植,已是八百多岁的高龄。古松曾为乾隆遮荫纳凉,乾隆就效仿
秦始皇游
泰山封“
五大夫松”的故事,御封团城上的这棵古松为“遮荫候”,开松柏列爵王候之先河。“遮荫候”的前后,南北各矗立一棵高大的
白皮松,它们也是金代所植,
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周长达
5.1米,就像两位威武的将军守卫在承光殿前后,所以乾隆御封它们为“白袍将军”,并写下了《古栝行》一诗:“五针为松三为栝,名虽稍异皆其齐。牙嵯数株依睥睨,树古不识何人栽……”在团城的西侧墙里,过去有一棵名松,它的主干弯曲后向北海湖面探去,犹如卧龙探海,姿态极为优美,乾隆就封它为“探海侯”。遗憾的是此松已经枯死,1980年又在原址补栽了一棵松树,并通过人工
整型,让它的主干弯曲后,仍探视北海。承光殿前西侧还有一棵“承光柏”,高达20米,干周长达5.2米,犹如“鹤立鸡群”。《
日下旧闻考》载:“殿前古桧一株,为金代遗物。苍劲妖矫,似有神物呵护之”。
团城上的古松古柏大多生长在高台的大砖缝隙中,“于
狭缝中求生存”,求生之难可想而知。但历经八百年沧桑的古木,却一直是生机勃勃,苍翠青葱,个中原因让人费解。近年来,园林
科技人员发现,原来我们的先人在修建团城时,就为保护树木而做了精心安排:在铺设地面的大砖时,所用的大砖是倒梯形大砖,上宽下窄。砖与砖连接起来,中间却形成了一个个既透气又渗水的三角形通道,既有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又有渗水集雨之用。每当大雨倾盆,雨水就顺着井口流入涵洞储存起来,林木也不致因积水烂根。而当久旱无雨,因为土壤很好地吸收着雨水,时时给古木以滋润,林木也不致缺水干枯。千百年来,团城的古松古柏让人惊羡赞叹,但谁也不会知道正是这些隐蔽在地下的“节水工程”构成了保障松柏常青的
生命之源。
排水系统
号称“世界上最小的城堡”、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
北海团城,270多米长的城墙没有一个
泄水口,地面上没有排水
明沟,无论下多大的雨,这个城池上只是
雨过地皮湿,很快渗得一干二净。
位于北京
北海公园一侧的团城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园林
文化遗址。团城以其拥有古树、玉瓮和白玉佛三件珍宝而闻名于世。
它是一座高出地面4.6米,面积仅有4500多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小的城堡。团城的特点在于它平面呈圆形,并由此得名。从团城的形体来看,很像一个大花盆。除了古
园林建筑和稀有珍宝之外,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也给团城平添了一份魅力。团城现有百年以上古树38株,树龄大于三百年的古树17棵,其中
油松“遮阴侯”、
白皮松“
白袍将军”树龄高达八百年(为公元1115~1234年的金代所植)。几百年来这些树不但没有衰败,而且长得郁郁葱葱。
团城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单元,城内地面高出周围水面和地面。古树的根系很难从湖水形成的地下水得到补给,它们生长所需的水分只有来自天然降水。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找遍团城270多米长的城墙居然没有一个泄水口(吐
水嘴),地面也没有排水
明沟。即使在承光殿屋顶
汇流的落水处,地面也未见
排水设施,仍是平铺
青砖。而北京正阳门
箭楼、
鼓楼、万里
长城及
北海白塔等古建筑均有泄水
石槽。这一点,说明古人在建筑团城园林时,就有意将降水尽量留在城区内。
虽然没有泄水口和排水明沟,但无论天下多么大的雨,在这个城池上,只是雨过地皮湿,很快渗透得一干二净。城外雨水遍地与城内略显潮湿的地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不禁要问,团城的雨水都哪儿去了呢?
曾任
北海公园副园长的沈方先生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北海公园的园林管理者想给古树施肥。施肥通常要施在树的吸收根上。而一般来说,
树冠有多大,树根也相应有多大,吸收根就在相应树冠边缘的这一圈上。
园林工人选了几个地方把地下的砖拿开,察看树根的生长情况。当把砖掀开后,专家们发现,砖的形状是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砖跟砖之间的缝隙没有
灰浆,它们之间纵横都有一些通道。即使缝隙被尘土积满后,这种缝隙排水性能仍很强。再看砖下面衬砌的材料,拿根水管子一放水,这水就哗啦哗啦从衬砌材料漏下去了,说明这里的地面从铺装到衬砌材料都是又
透水又通气。
团城上的
地砖分两种,甬道上铺的是
方砖和小条砖,渗水少,但绝大部分地砖是铺设的倒梯形
青砖,用于
入渗雨水。团城地势北高南低,而大部分
吸水性强的倒梯形砖多位于团城的南半区。
倒梯形砖排列在一起,砖与砖之间形成一个
三角形的缝隙,这样一个缝隙会很容易将雨水引入地下。由于砖缝大,雨水不易停留在砖表面形成径流,这个缝隙对土壤表层起着通气和
蒸发作用。
科学家用
热释光法对砖块进行了年代测定。结果发现青砖中烧制年代最早为公元1411年,也就是明
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烧制较晚的为清道光年间,距今也有190年。因此推断团城在清代进行过地面修补。
除了青砖本身吸水性较强,砖与砖之间形成的缝隙大,可以有效地将雨水引入地下,专家们还发现,团城上的
土壤层也有很好的透气
透水性能。
这些土壤层按结构自上而下可分为支撑层、
有机质层和黄沙壤层。
10厘米厚的支撑层主要成分有
谷壳、石灰等,这些成分能使
地表水快速渗透,透气
透水性好。10厘米厚的
有机质层主要成分包括贝壳、骨头、
活性钙、兽血、
有机酸等,历经数年缓慢释放,可以对
植物生长提供大量有机质和
微量元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深达4至5米厚的黄沙壤层,渗水性、
透气性良好,适合植物生长。
熟悉团城的人知道,团城地面上分布着一些渗水口,大雨时水顺着井口流进去,但没有满的时候。在找不到
出水口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怀疑团城地下是不是深藏着什么奥秘。
进入团城就会看到一棵具有800年历史、曾被乾隆册封为“
白袍将军”的古树。就是这棵古树,在20世纪80年代初,不知什么原因有两个
枝杈枯萎了。这可急坏了园林工人。排除了其他原因以后,园林工人开始寻找树根方面的原因。
他们发现,“白袍将军”旁有一个古
渗井的盖,工作人员打开井盖钻进去,人在涵洞中只能爬行,洞的四周都是由
青砖砌成的,涵洞地面上有一层厚厚的黑土,“白袍将军”根系有些受伤,洞也塌陷了。
这一发现使得园林工人感到很意外,他们一直以为这些
深水井是用来渗排污水的,没想到打开这个井盖,露出的竟是一条找不到尽头的涵洞,这条涵洞究竟有多长,雨水怎样在里面滋润树木呢?园林工作者拿来绳子和手电筒往前探险,由于涵洞的狭窄始终也没有找到出水口的方向,爬到地面上看,除了分布没有规律的井口以外,就再也找不出任何关于涵洞走向的迹象了。
为了探明涵洞的走向和雨水灌排有什么关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的
科研人员采用地球物理电磁法对团城的雨洪灌排系统进行了探测,并将9个
雨水口进行了标记。科研人员对井与井之间可能走过的路径都进行了细致的探测,这样就第一次描绘出一张
地下涵洞组成的排灌系统。探测显示:地面上雨水井口所处的位置均是涵洞走向的转折点,整个排灌系统形成了一个
英文字母“C”的形状。雨大的时候,这个雨洪系统即会发挥作用。
古人之所以这样设计,为的是使地下水在团城流的时间尽量延长,在每个
排水沟下面都有
渗透性的水,这说明当时的
设计思想是十分先进的。
科研人员也从中找出了
白皮松枝杈死亡的原因。涵洞坍塌以后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使整个团城的集水和排水功能都受到了阻碍。它塌了以后水不能很快
地排下去,多余的
水会泡根、烂根,就造成了白皮松枝杈的枯萎。针对这种情况,园林工人用了一个水泥圆管,镶嵌到塌陷部分的涵洞中。不久,白皮松又恢复了它的活力。
人们试着描绘了古团城这样一个雨洪排灌系统——暴雨时雨水通过青砖及涵洞渗入地下,多余的水顺着涵洞围绕团城
逆时针旋转后流走;中小雨时
土壤水饱和后,水分回渗到涵洞中。这样一个系统充分留住和利用了有限的雨水资源。
科研
人员分析,深埋涵洞除具有排泄
地面径流及通过洞底渗漏水量外,它还具有以下功能:可以迅速降低涵洞(树根)附近
土壤含水量;由涵洞与雨水口形成一个深层土壤与大气相通的地下通气系统;利用涵洞埋深,冬季深处
地温较高,可通过涵洞提高表层土壤中地温,有利于古树生长。
科研价值
北京是一个缺水城市,地下水持续超量开采,地表水开发已达90%以上。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新型的节水、集水灌溉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有这样一组数据测定,在城市一场降雨后,流落在地面90%的雨水从
下水道流走,10%被蒸发,这是很可惜的事情。雨水的利用正在被人们所重视。回过头来看,小小团城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休闲的享受,还有智慧的启示。
团城的渗排系统和土层构成形成一个统一的调节系统,调节水、大气、温度和
有机质等植物生长的要素,数百年来为古树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团城中能够保留那么多百年老树并且长势良好,绝不是偶然。
团城
地下结构勘探表明,古代采用的
干铺倒梯形
青砖和深埋渗排涵洞的做法,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它们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可将
年降水量存储于团城中,仍可做到
中雨地面不产生径流。几百年前我们祖先的做法是
非常科学的。
专家表示,团城的干铺倒梯形青砖和
地下设施一方面涵蓄降水,另一方面还有透气效应,土壤的
理化性质适合植物根部的生长,是在铺装地面的条件下栽培树木的必要技术,可广泛用于一切道路、
人行道铺装和有树木的广场铺装,应大力宣传推广。
有人提出这样的设想,当今北京的道路发展迅速,各种广场、人行道铺装越来越多,如果能够将天降之水加以收集利用,将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以四环路为例,如果将全长68公里的四环路路面上的
雨水收集、储蓄、利用,按全年利用雨水20%计算,四环路周边1300公顷的绿地每年就可利用环路上的雨水60万吨。
团城故事
围绕团城,还发生了许多故事,1913年,
袁世凯曾在团城召开过“政治会议”。
梁启超曾在团城居住。1915年,辛亥革命后团城辟为公园。
1954年北京大规模建设时,为展宽“金鳌玉蝀”桥并将道路取直,有人主张拆去团城南部。建筑学家
梁思成坚决反对,并设计出改造方案。原
文化部文物局局长
郑振铎于六月某日深夜陪同周恩来总理视察团城。当时郑振铎也坚决反对在扩建“金鳌玉蝀”桥时拆除团城,力主保存这一名胜古迹。周总理采纳了梁思成、郑振铎等人的意见,团城得以保存。
全世界与北京团城能相比较的只有
津巴布韦的石围城。两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它们的城郭都是圆形,团城周长276米;津巴布韦石围城周长约240米。团城城墙高4.6米,石围城高约10.0米;石围城建于11世纪,废弃于15世纪,而团城保护完好。值得一提的还有,在津巴布韦石围城考古发掘中,发现四块中国
明代瓷器残片。津巴布韦石围城于1986年已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说
团城有两个城门,东边是“昭景门”,西边是“衍祥门”。明代时,二门
全开,一般是东进西出。但到了清代,却把西门封了。此中原因,传说是
风水先生的
乌鸦嘴说破了皇帝的禁忌。团城西边的金鳌玉蝀大石桥型如弯弓,而圆形的团城恰如一颗弹丸,摆出一副“蓄势待发”的架势,瞄准的方向正是东北方向的皇宫,皇帝自然感到一种芒刺在背的不安和恐惧。于是便关闭西门,堵塞弹孔,使弹丸无法发出。荒唐的说法自然令人捧腹,但那个时候谁敢说个不字?
相关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
北海及团城的保护非常重视。50年代初,疏浚了湖底,清除淤泥11.6万立方米,清除园内垃圾近 1万立方米,并护砌驳岸,改铺路面。1954年,由于拓宽金鳌
玉桥,发生了拆除团城南部的问题,周恩来亲自到团城
实地考察,最后决定保留。他还指示在团城北面修一座台阶,把团城和北海连接起来,但不要拆墙挖洞。1953年以来,国家先后拨款近2000万元对所有古建筑基本上都进行了修葺,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
避雷针,改装电路和管道,避免引起火灾。同时修建
污水管道,
截流36个流入湖内的污水源。1984年起,对全园古建筑进行了近景摄影和测绘,逐步建全档案资料。现设有专门机构负责保护和管理工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