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是古代地区的名称,唐朝武后时期建制,此后建制断断续续,至明清时期才稳定。明清时期隶属于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山西行省,府治
阳曲下辖州为
平定州,
忻州,
代州,
岢岚州,永宁州,
保德州等。辖区在历代中有所增减,至废除前所辖1州10县。
历史文化
地位描述
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
太原府东至直隶赵州五百五十里,东南至辽州三百四十里,南至
沁州三百十里,西南至
汾州府二百里,西至陕西
吴堡县界五百五十里,北至
大同府朔州四百里。自府治至江南江宁府二千四百里,至京师一千二百里。
历史沿革
周封叔虞于此,其国日以盛强,狎主齐盟,藩屏周室者,几二百年。
魏为太原国,并州仍旧。晋因之,后为
刘渊所据,旋没于
石勒,又为慕容燕所据,
苻坚复取之。
后魏仍为太原郡,兼置并州。
北齐、
后周皆因之。
隋初,废郡置并州《隋志》:开皇二年,置河北道
行台。九年,改为
总管府,大业初府废。大业初,改曰太原郡。
唐初,曰并州初置大总管府,又改大都督府,武后长寿元年,置北都,旋复曰并州。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
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又为河东节度使治所。《
唐书》:
至德初,命
李光弼为北都留守。史盖因旧称书之,非是时又改京为都也。宝应初,始复曰北都。
五代唐为西京,又改为北京。周时,为刘崇所据。
宋太平兴国四年,改置并州,复曰太原府亦曰
太原郡河东军节度。金因之改军曰武勇,寻复曰河东。
明初为太原府,领州五、县二十。洪武元年(1368年)
朱元璋攻克大都逐元顺帝,定鼎南京,废除宋、金、元以来的
路制,废除元代冀宁路,复置太原府,隶属山西
行中书省、府治
阳曲县。洪武九年(1376年),扩建太原府城池,改山西行中书省为“
承宣布政使司”。
清沿明制,隶属山西行省。
1913年,废除太原府。
政区沿革
唐天授元年(690年)颁诏:“其并州宜置北都,改州为太原府。”此为太原建府之始。这时的北都太原府与京都长安,东都
洛阳并称“三都”。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北都为北京。太原称为北京、与西安长安,东京洛阳并称“三京”,进入唐代全盛时期。太原府治晋阳(太原市西南
汾水东岸),下辖14县:
太原、
晋阳、
榆次、
阳曲、
盂县、
寿阳、乐平、
太谷、
祁县、
文水、
交城、清源、芦川、广阳(原名石艾)。五代十国时期,太原建置依唐未变。951-979间,为
北汉首都。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宋太宗亲征北汉,宋将
潘美“进筑长连城围太原”。北汉割据势力降宋。
赵氏对太原人民的多次反抗深恶痛绝,“诏毁太原旧城”,诏废并州太原府,废太原、晋阳二县。晋阳被火烧水灌
夷为废墟。新置
平晋县于汾水之东。新置并州军事,移治于
榆次(
晋中市
榆次区)。同时依托
唐明镇建太原新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以(榆次)地非要会”,移并州军事治所于太原新城(今太原市)。下辖9县:阳曲(太原新城,即今太原市)、平晋、文水、
祁县、太谷、榆次、清源、寿阳、盂县。
金
天会四年(1127年),
女真族建立的
金国,破宋都汴梁,掳去徽、钦二帝,废北宋太原大都督府,新置“太原河东军总管府”,府治阳曲,隶属
河东北路。金初太原府下辖10县与北宋太原府辖区属县无异。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析平晋、
榆次、清源三县地,置
徐沟县”属太原府。兴定年间,升置盂县为盂州,仍属太原府辖。是时太原府辖10县1州:阳曲、平晋、榆次、清源、
徐沟、文水、祁县、交城、太谷、寿阳、盂州。
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三年(1216年)伐金,攻取太原。元王朝建立后,废太原府置太原路,直归
中书省。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诏颁改太原路为
冀宁路。
太原府隶属其下,辖6州、22县。其中府直辖13县:阳曲、
榆次、太谷、
祁县、徐沟、清源、交城、文水、寿阳、太原、
盂县、
静乐、
河曲。6个州中,辖县州5个:
平定州领乐平,
忻州领
定襄,
代州领
五台、
繁峙、
崞县,
岢岚州领
岚县、
兴县,永宁州领
宁乡、
临县,
保德州不辖县。
明万历朝调整地方建置,把太原府所属的汾州、永宁州划出,新建
汾州府,太原府所辖州为5,所辖县降为20县,其中府辖县仍为13,州辖县降至7。
清代太原府,隶属
山西行省,府治
阳曲县,依旧辖5州20县。一仍明代旧置。雍正二年(1724年)把太原府所辖平定、代、
保德、忻4个州划出,升置为直属山西省辖的
直隶州。同时还划出太原府直隶县盂县、寿阳、静乐3县和州辖县乐平、定襄、五台、
崞县、繁峙、
河曲、兴县7县,分属上述4个直隶州。
太原府所辖州县大为缩减,降至1州10县:
阳曲、
太原、
榆次、
太谷、清源、
徐沟、
祁县、
交城、
文水。岢岚州,州下辖岚县。雍正八年(1730年)又划出
保德直隶州所属兴县,归属岢岚州。太原府又辖1州、11县。乾隆二十年(1763年)将
清源县并入
徐沟县。此后太原府下辖1州10县,府治阳曲,终至清亡。
辖县简介
阳曲县,畿。南至府七十里。开元户八千一百二十二。乡十六。元和户。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
黄河千里一曲,曲当其阳,故曰阳曲。按此前阳曲县,今忻州
定襄县是也,後汉末移於
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後魏又移於今县南四里阳直故城。
隋开皇三年改为
阳直县,十年又移於今县东北四十里
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武德三年,又於今县西十五里分置汾阳县,属并州。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县也。
榆次县,畿。西去府五十六里。开元户一万五千四百三十七。乡三十。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
魏榆地。《
左传》曰“石言於晋魏榆”,注曰:“魏,晋邑”。
清源县,畿。东北至府三十九里。开元户八千五百四十一。乡十七。元和户本汉榆次县地,《
地理志》曰“榆次有
梗阳乡,
魏戊邑。”按梗阳在今县南百二十步梗阳故城是也,自汉、晋皆为榆次县地。後魏省榆次县,地属晋阳。隋开皇十六年,於梗阳故城置清源县,属并州,因县西清源水为名。大业二年省,又为晋阳县地,武德元年重置。
寿阳县,畿。西南至府一百五十里。开元户五千一百六十七。乡十。元和户本汉榆次县地,
西晋於此置受阳寿,属
乐平郡,永嘉後省。晋末山戎内侵,後
魏太武帝迁戎外出,徙受阳之户於太陵城南,置受阳县,属太原郡。受阳县,即今
文水县是也,隋开皇十年改受阳为文水县,又於受阳故城别置受阳县,属并州,即今县是也。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武德三年置
受州,县改属焉。
太谷县,畿。西北至府七十五里。开元户一万五百九十。乡二十。元和户本汉
阳邑县地,属太原郡,今县东十五里阳邑故城是也。後汉明帝以
冯鲂为阳邑侯。後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复置阳邑县,属太原郡,即今县是也。高齐及周同。隋开皇三年罢郡,属并州,十八年改阳邑为太谷县,因县西太谷为名。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武德三年,分并州之太谷、祁二县於此置太州,六年省太州,复以太谷、祁县属并州。
祁县,畿。北至府一百里。开元户一万五千七百八十二。乡三十。元和户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大夫
祁奚之邑也,《
左传》曰:“晋杀
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贾辛为祁大夫。”注曰“太原祁县也。按汉祁县在东南五里故祁城是也,後汉迄後魏并不改。高齐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年重置,属并州。武德二年改属太州,六年省太州,还属并州。
文水县,畿。东北至府
百一十里。开元户一万二千六百六。乡二十三。元和户本汉
大陵县地,属太原郡,今县东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後魏省,仍於今理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因县西文谷水为名。皇朝因之。天授元年改为
武兴县,
神龙元年复为文水县。城甚宽大,约三十里,百姓於城中种水田。
交城县,畿。东北至府八十里。开元户五千四百十三。乡十二。元和户本汉晋阳县地,开皇十六年分晋阳县置交城县,取迸交城为名,属并州。皇朝因之。
广阳县,畿。西南至府三百六十里。开元户二千六百七十三。乡五。元和户本汉
上艾县地,属太原郡。後汉属常山国,晋属乐平郡,後魏改
石艾县,属乐平郡不改。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辽州。大业三年,省辽州後属并州。武德三年,又属辽州。辽州,今太原府乐平县理是也。六年,改属受州,贞观八年废受州後属并州。天宝元年改为广阳县,因县西南八十里广阳故城为名也。
盂县,畿。西南至府二百二十里。开元户五千二百七十六。乡十。本汉旧县,属太原郡,後汉及晋不改。按此前盂县,在今县西南阳曲县东北八十里,故盂县城是也。後魏省,地属石艾县。隋开皇十六年分石艾县置
原仇县,属辽州,因原仇故城为名,即今县是也。大业二年,改原仇为盂县,因汉旧名,属并州。皇朝因之。武德三年,割并州之盂、寿阳二县於此置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县复属并州。
乐平县,畿。西南至府三百里。开元户二千六百八十九。乡五。元和户本汉沾县,属
上党郡。沾音丁念反。晋於此置乐平郡,沾县属焉,又别置乐平县。後魏太武帝省乐平郡及县。(晋)孝明帝於今仪州和顺县重置乐平郡及县,高齐移理沾城,即今县是也。隋开皇十六年,於此置辽州,县属焉。大业二年,省辽州,以乐平属并州。皇朝因之。武德六年属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县改属并州。
文献记载
典籍记载
《
禹贡》
冀州之域。《禹贡》曰“既修太原”,注曰“高平曰原”,今以为郡名。
《
舜典》曰“肇十有二州”,
王肃注曰:“舜为冀州之北太广,分置并州,至夏复为九州,省并州合於冀州。周之九州,复置并州。”
《职方》曰:“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馀祁,川曰滹沱、沤夷,浸曰涞、易。”《
释名》曰:“并,兼也,言其州或并或设,因以为名。”
《
春秋》晋荀吴败狄於大卤,即太原晋阳县也。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按晋,太原、大卤、
大夏、
夏墟、平阳、晋阳六名,其实一也。
《太康地记》曰“并州不以卫水为号,又不以恒山为名,而言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乎”按今州本高辛氏之子
实沈,又金天氏之子台骀之所居也。
《
左传》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於大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后帝不臧,迁实沈於大夏主参。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元冥师,生允格、台骀,以处太原。”晋阳县也。太原,台骀之所居。按今州又为
唐国,帝
尧为唐侯所封,又为夏
禹之所都也。
《
帝王世纪》曰:“帝尧始封於唐,又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平阳即今
晋州,晋阳即今太原也。又曰:“禹自安邑都晋阳,至桀徙都安邑,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是为晋侯。”
《
史记》曰:“成王与叔虞戏,削
桐叶为圭,曰:‘以是封汝。’
周公请封之於唐,成王曰:‘吾戏耳。’周公曰:‘天子无戏言。’遂以封之。”今州,春秋时来晋国,战国时为赵地,《左传》曰:“晋
赵鞅入晋阳以叛。”
颍容曰:“
赵简子居晋阳,至成公居邯郸。”《史记》曰:“
智伯率韩魏攻赵,襄子奔保晋阳。”晋为韩、魏、赵所灭,故其地属赵。
《地理志》曰:“
赵西有太原。”《
秦本纪》曰:“庄襄王二年,
蒙骜攻赵,定太原。四年,初置
太原郡。”始皇置
三十六郡,仍为太原郡。
通志记载
故唐城,在县北二里。尧所筑,
唐叔虞之子燮父徙都之所也。
三角城,在县西北十九里,一名徙人城。
捍胡城,一名看胡城,在县北二十三里。
受瑞坛,在州理仓城中。义旗初,高祖神尧皇帝受瑞石於此坛,文曰“李理万吉”。
晋阳故宫,一名大明宫,在州城内,今名大明城是也。昔智伯攻
赵襄子,襄子谓
张孟谈曰:“无箭奈何。”对曰:“臣闻,
董安于,简主之才臣也,理晋阳,公宫之垣,皆以艺蒿?苦墙之,蒿至於丈。”於是发而试之,其坚则??之劲不能过也。公曰:“矢足矣,吾铜少。”对曰:“臣闻,董安于之理晋阳,公宫之室,皆以
炼铜为柱质,请发而用之,则有馀铜矣。”高
齐文宣帝又於城中置大明宫。
竹马府,在州城中。
汾桥,架汾水,在县东一里,即
豫让欲刺赵襄子,伏於桥下,襄子解衣之处。
古迹
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县西南十二里。
唐叔虞墓,在县西南十六里。
起义堂碑,在乾阳门街。开元十一年,
玄宗幸太原所立,御制并书。
晋祠碑,在乾阳门街。贞观二十年,
太宗幸并州所置,御制并书。
麓台山,俗名凿台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洞
过水,东自寿阳县界流入,经县南四里,又西南入
太原县界。
中都故城,县东十里。高齐移於废榆次城,即今县理是也。
凿台,在县南四里。《
水经注》曰:“洞过水西过
榆次县南,水侧有凿台,
智伯瑶刳腹绝肠,折颈摺颐之处。”
原过祠,俗名原公祠,在县东九里。
麓台山祠,俗名智伯祠,在麓台山上。
阎没墓,在县西南三里。《
左传》曰:“梗阳人有狱,
魏戊不能断,以狱上。
马首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左传》曰“晋分祁氏之田为七县,韩固为马首大夫”,即其地也。
神武故城,後魏神武郡也,在县北三十里。周废。
阳邑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
咸阳故城,在县西南十里。秦伐赵筑之,以咸阳兵戍之,因名。
萝蘼亭,俗名落漠城,在县西北十九里。
故祁城,汉祁县城也,在县东南五里。
赵襄子城,在县西六里。
祁奚墓,在县东南七里。
後汉
温序墓,在县西北十四里。序本祁人,死葬洛阳,其子梦序云:“久客思故乡。”乃反葬焉。
後汉周党墓,在县东南十四里。党,广武人,世祖引见,伏而不谒。
高齐
唐邕墓,在县东南七十里。碑云“齐
尚书令晋昌王。”
大
陵城,汉大陵县也,在县东北十里。《
史记》曰,
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异日,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进孟姚焉。
平陶城,汉平陶县城也,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属
太原郡。後魏改为
平遥县,後西胡内侵,迁居京陵塞,在今汾州界。
大于城,在县西南十一里。本
刘元海筑,令兄延年镇之,胡语长兄为大于,因以为名